
菲律賓文學獎得主Evasco發心為人間菩薩 歷年任英文讀書會召集人
【人間社 謝娜、喜琛 馬尼拉報導】2021-01-14菲律賓知名本土詩人、作家Marjorie Evasco博士,曾數次獲頗具盛譽的帕蘭卡文學獎(Carlos Palanca Memorial Awards),是德拉剎大學(De La Sall University)的教授,兼任拉剎大學和西利曼(Siliman University)的菲律賓作家寫作坊(National Writer's Workshop)的發起人和指導老師,經常受邀為文學獎評委和論文發表的與談人。自2012開始,她發心為「人間佛教讀書會英文分會」召集人,舉辦無數次「集思廣益系列講座」(Gathering Minds),邀請知名文學家、藝術家、學者分享。2017年,Evasco博士曾受邀於佛光山香港道場講述「談佛陀的本懷之佛教文學」。她也主持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的校長論壇。 Evasco博士回憶與佛光山道場的因緣,大概近十年前,同是詩人、作家朋友Victor Jose Penaranda先生邀請她來佛光山萬年寺滴水坊用餐。她開始喜歡上素食,而後也參觀了萬年寺,並進一步認識人間佛教、佛光山和星雲大師。她閱讀了禪詩之後,很受鼓舞,也希望自己的筆能寫出人間的真善美。 在這之前,她讀研究所的時候,有讀過佛陀的故事,雖然當時心裡會有些疑問,但她相信「我們所閱讀的,必會在心底反響」。她常出國,而佛像總讓她有一種熟悉感,她覺得莫非是前世的宿緣。 Evasco博士感覺佛寺在向她招手,而她之前還未準備好。在萬年寺大殿外,有信眾穿著海青,向她走過來,那溫暖的微笑彷彿又是佛陀的呼喚,她隨即歸隊進入佛殿,原來是心定和尚為大眾授三皈五戒。從此,Evasco博士也會參加萬年寺的法會,讀經文、閱讀大師著作,把大師的書推薦給作家朋友,讓他們在英文報刊分享閱讀心得。 Evasco博士加入了佛光山的大家庭,更發心發願為人間菩薩,學習星雲大師的教誨,把人間佛教落實於生活中。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常鼓勵她深入研究人間佛教,並藉由學者之間的互相探討提昇自我。 她見證了光明大學第一批學生,如何在四年的歲月裡翻轉他們的人生。她讚嘆現在的學校都著重於科學和商業方面發展,而佛光山的光明大學卻對藝術、生活教育特別重視,最重要的還提供學生全免的完整教育,包括生活的照顧。Evasco博士認為光明大學結合藝術與人間佛教,比一般知識性的教育較為高一層,是屬於心靈與精神的教育。 她與星雲大師的緣份真不淺,曾經在某次台灣書展驚喜巧遇大師。接下來她聆聽過星雲大師開示關於「佛教的女性觀」,大師對眾生的平等觀,致力於女眾地位的提昇,使她對大師更生有一種敬重心。 疫情期間,Evasco博士為醫生舉辦寫作創作室,希望他們把前線感動的故事寫出來,增添人間的正向能量,給人信心與希望。
相關新聞
-
〔人間菩薩〕林鑽石 學佛鑽石心 生活隨緣分
菲律賓佛光山國際佛光會仙範分會會長林鑽石滿懷感恩的心,感謝樺程督導的接引,走進了佛光山萬年寺並加入仙範分會,成為佛光家族一員,從此找到了正信的信仰—人間佛教。如今承擔仙範分會會長,讓自己備感榮幸,除了積極推動會務,也發願一定要好好護持道場。 林鑽石的先生往生後,獨自一人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她表示,很慶幸學佛後,在面對生活的種種壓力時學會轉念,把逆境當成是增上緣,把障礙看成是促成自己成就之因。《心經》告訴我們要「心無罣礙」才能釋然解脫。 林鑽石分享說,大師曾說「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學問在虛心下可以進步。」每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盡心盡力做事,虛心學習,當覺得沒辦法把事情完成時,就得找出原因努力學習,成長之後就可以圓滿。林鑽石也謹記佛陀證悟的「緣起法」,相信身邊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變化而成,應該隨緣接受,隨分修學,一點都勉強不得。 生活中對孩子的教育,林鑽石施以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為感染孩子,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孩子的菩薩性格。例如,讓孩子到寺院參加兒童班學習行「三好」,從小熏陶孩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品格,深信學佛的孩子一定不會變壞。她回憶去年老大剛上一年級,學校功課需要記錄什麼事情對身體是最好的,女兒畫了一個合掌的手勢,說明念佛可以使人身體健康,備感欣慰。深深感受全家都得到佛祖的護佑,因此更要在菩提道上努力精進,不斷積累福德資糧,讓家族都能蒙受佛光普照。孩子有了佛光的照耀,便會茁壯成長、聰明伶俐。每當會務遇到困難時,也會感受到龍天護佑、菩薩加持,而獲得大家的幫助讓諸事圓滿。 林鑽石表示,學佛之後,放下許多煩惱,變得天天開心,生活也愈來愈順利。她心中總覺得有股強大的力量湧現,就算遇到阻礙,也有了化解的方法,印證了大師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她覺得能跟隨大師學習人間佛教真好,未來仍會繼續好好修行,秉持不忘初心、精進不懈的精神,永不放棄的弘揚佛法,救度眾生。
-
〔人間菩薩〕蔡美麗 給人方便歡喜一生
《涅槃經》說:「人身難得,如優曇花。」不聞佛法,則不知人生之真價,一期人生,仍是空過。我們走進佛門,方才如夢初醒,人生的價值不是物質上的渴求與滿足,而是精神上的豐翼。這是人間菩薩蔡美麗在佛光山道場學佛後的人生感悟。 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仙範分會督導蔡美麗,走進佛光山多年來發心護持道場從未退轉,她常帶領分會幹部和會員做扶貧工作,災區或孤兒院、養老院發放佛光愛心禮物。她不僅投身道場的慈善事業,並努力資助教育事業。2011年美術館展出大師一筆字,她毫不猶豫認領了大師的一幅〈和平之美〉一筆字。她表示,能夠結緣大師的一筆字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還能夠以此贊助教育事業,幫助貧困的孩子們讀書,翻轉孩子們的生命,她說,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事,自己感到非常的歡喜。 蔡美麗同時也盡心盡力幫忙菲律賓國立師範大學募集贊助資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孩子上學。她認為佛光山以教育做慈善,翻轉生命是最真實的濟貧,因此非常支持佛光山的教育活動。 擔任仙範分會會長的時候,蔡美麗貼心的考慮到會員與道場距離很遠,總是派自己的車接送會員到道場服務,她說,能夠實踐大師倡導的「四給」精神之「給人方便」不僅帶給他人歡喜,也讓自己非常法喜。 蔡美麗因為學佛而擁有歡喜人生,並看到生命的真實價值,不是在於自己得到了多少,而是在於自己為這個世界付出了多少。
-
〔人間菩薩〕蔡雅雅義工服務 淨土現前
人間菩薩蔡雅雅親近馬尼拉講堂拜佛、學佛後,加入香燈義工行列,並在王彬佛光緣成為義工,得到家人的支持成為護法委員,投身義工服務廿載而無後顧之憂。蔡雅雅平日喜歡聽經聞法,學佛後心靈上提升許多,最大的收穫是生活平淡,心中自在法喜。無論是王彬佛光緣或萬年寺任何法會,都會看到她的身影,是萬年寺不折不扣的精進菩薩之一。 「人生不一定要圓滿,殘缺也是一種美」,星雲大師的一句話令蔡雅雅在日常做人處事上受益良多。體悟到人人都希望十全十美,不喜歡有缺陷,其實缺陷也是美,没有嫉妒、瞋恚、比較,做人做事留一點空間,自我成長會更加進步,殘缺也是利益眾生及菩薩道上的逆增上緣。 當蔡雅雅遇到人生低潮時,會以佛法思維堅強面對,並及時轉念改變消極態度。她喜歡在萬年寺當義工,因為身旁有許多的善知識可傾訴心中煩惱;或回寺參加法會,讓法音清流洗滌心裡不好的情緒。另外,她選擇全身心投入義工服務,讓自己忙碌而忘掉不開心的事,創造自己的一片淨土。 喜歡成為眾中之一來服務大眾的蔡雅雅,每次有法會,便會自動協助寫功德資料,樂此不疲,歡喜自在。她希望大家學佛、行佛,創造自己心中的一片淨土,人間淨土即呈現在眼前。 她牢記住持妙淨法師開示,「萬年寺的義工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風雨無阻,他們的發心和恆常心實在很了不起,值得大家學習和讚歎。」因此發心發願,今生今世為萬年寺義工,心甘情願,矢志不移。
-
〔人間菩薩〕如世清、李少珠三好家庭自我做起 自覺教育全家學佛
李少珠是一位進得了廚房又出得了廳房的傑出女性,深得婆婆歡心。自2015年加入菲律賓佛光會熱心投入義工服務,2016年擔任國際佛光會馬加智分會副會長至今,一直勤勤懇懇帶領會員辦好各種會務。也在同修如世清支持下,積極參與各項道場的活動,夫婦二人齊心護持道場、佛光會及光明大學建校,擁有熱忱愛心的兩人還成為佛光急難救助成員,亦帶動會員舉辦各項關懷慈善活動。 學佛最重要是讓家人感受到自己習氣的改變,使得家庭和順,全家跟著皈依三寶,營造出溫馨的佛化家庭。如世清伉儷發願在生活中運用三好、四給理念,照顧家人的身心靈,進而推廣給親友。記得2016年12月25日全家回總本山參加「世界神明聯誼會」,親身感受到大師對宗教團結的努力,來自世界各地的神明齊聚佛館,令人讚歎不已! 此行,一家人還在法師的帶領下參觀佛光山宏偉建築,最令人感動的是,6歲小兒子說出他的願望「想在佛光山過生日」,問他為什麼呢?他說,回到總本山讓他很歡喜;同時,小兒子也從此開始吃素。如世清、李少珠賢伉儷的6個兒女都是萬年寺佛光青年團、童軍團的團員,在佛法薰陶下目前有5位孩子受持五戒,在共同信仰中家人相處非常和諧融洽。 李少珠說,閱讀大師的著作《人間佛教 佛陀本懷》最讓她感動的是大師寫著「人間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人間佛教教法的人間化、現代化、生活化,圓融的特質很契合現代人的生活,她特別歡喜接並尊重。佛法像一道光明住入其心深處,而對人間佛教的信仰也分外的堅定而有信心。作為佛光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踐行大師所提倡的四給精神,讓我在佛法修持實踐中獲得諸多善緣」。李少珠表示,佛光山在菲律賓辦教育是翻轉當地貧困小孩的生命,為當地培養優秀人才,為社會發展注入進步的動力、為貧困家庭脫貧致富,令人感動。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教育增長智慧、培養優秀的人才,而智慧與品德則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李少珠提及,學佛最大的收穫是學習認識自己,淡化我執、學會認錯和柔和的待人處事,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隨順因緣,和家人之間多說好話,以感恩的心將學佛、行佛、修持的法喜與家人分享,非常感謝同修如世清一直在背後給予肯定和支持。通過修行增長了智慧找到了解脫煩惱的鑰匙。「學會『無我』為人的心,讓我生起超越人我糾葛的心態」。 佛光會辦活動都是創造因緣,讓大家學習廣結善緣,善用智慧與靈巧,透過承擔工作,培養「吃虧就是占便宜」的老二哲學。別人眼中再苦再累的一份差事,都是自度的機會,在歡喜做中培福修慧,磨練身心。東西壞了可以再換個新的,人情一旦破壞再也彌補不回來,成就好因緣要花時間去培育。「以我在眾中,傾聽大眾的聲音,願將雙手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李少珠自我勉勵,期許以大師倡導的三好、四給、五和的理念,將人間佛教善美的精神弘揚到每個角落。
圓福寺臘八粥供眾 雲嘉歡慶法寶節
2021-01-20安國寺臘八粥供佛饗眾 傳遞佛陀慈悲沐佛恩
2021-01-20慶祝法寶節 永和學舍臘八粥供眾結緣
2021-01-20培育幼苗加強人間佛教理念 大洋洲佛光中華學校首次校務聯會
2021-01-20壽山國小讀報教育冬令營 環保愛地球闖關嗨翻天
2021-01-20南華大學碩士生李慧玲獲設計競賽第一名 傳達正確衛教觀念
2021-01-20慈悲基金會梨山寒冬送暖 佛光人慈悲不分宗教
2021-01-20佛光山桃園講堂臘八粥結法緣 吉祥保安康
2021-01-20疫情嚴峻送暖心 慧慈三好兒童贈臘八粥
2021-01-20〔人間菩薩〕佛光青年陳冰瑩 積極弘揚三好四給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