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中青年書院參訪佛光山 學習四大菩薩悲智願行
【人間社 林靖倢 高雄報導】2022-12-29佛光山惠中青年書院學員及學長一行30人,12月24、25日由有海法師帶領,巡禮佛光山叢林學院、玉佛殿、金佛殿、八塔、禮敬大廳;參觀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機構木偶奇遇記等佛館各展覽;於佛陀紀念館雙閣樓體驗茶禪一味;共襄盛舉世界神明聯誼會及100攤文創市集;參訪屏東講堂、南台別院、安平古堡及老街旅遊。透過多元活動,讓學員明白學佛必須發菩提心,解行並重,學員入寶山滿載而歸。 首站拜訪叢林學院,知迦法師與學院學生陪同參訪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大悲殿、叢林學院、女眾學部。知迦法師解說叢林學院的40階梯,代表著四十華嚴。女眾學部是星雲大師為了弘揚人間佛教,最早創立的叢林學院,學院培育了無數國內外弘法僧伽人才。 在座談會中,法師以「茶禪一味」說法,透過泡茶與品茶,學習專注,體會「茶禪」,並強調要將佛法融入於生活中。法師並以開山星雲大師的法語「不忘初心」,勉勵學子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並學習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的大願心。 此外特別禮請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講授一堂「唯識學」要義,談如何覺察及專注自己的身、口、意,並為自己內心種下善美的種子。課程結束後,法師帶領大眾至大悲殿聆聽開山以來堅持的傳統儀式「暮鼓晨鐘」,期使深刻了解寺院於清晨敲鐘,以幽遠長揚之鐘聲,提醒僧眾精進修持;晚間則先擊鼓,後敲鐘,提醒修行者,寤寐之際仍要保持警覺,切莫昏昧懈怠。 學員在參與一年一度的世界神明聯誼盛會後,隨即搭車前往第二站佛光山屏東講堂,並參訪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看到特殊教育小朋友們充滿創造力與熱情的創作,都深受感動。 第三站來到南台別院,社教監院知天法師親切接待,並勉勵全體學員要把握學佛因緣,認真學習。知天法師表示,佛教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佛法,唯有透過佛法,矯正青年顛倒是非的觀念,才能阻止社會更多的亂象。知深法師並帶領南台青年書院與惠中青年書院學員們,進行一場心靈交流,讓學員們搭起友誼的橋樑,在修學路上相互共勉,也邀約一同參加短期出家。
相關新聞
-
高雄榮總主管共識營 十大策略為目標
高雄榮民總醫院12月3日於佛光山雲來集舉行2022年主管共識營活動,包括高雄榮總、屏東榮總和台南分院的主管同仁逾200人參加;一行抵達先於佛光山不二門合影,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林曜祥感謝佛光山提供優質場地,特致贈感謝狀和紀念品,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代表接受,並回贈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2023年新春賀辭「仁和安康‧富樂吉祥」。 林曜祥院長致詞提及舉辦共識營的意義,就像許多國際企業在全世界都有分支,平時各自忙碌,因此透過共識營設定目標一起努力。此次選擇在醫院以外的場地舉辦,希望大家完全拋開一切,真正好好溝通想法,凝聚共識,並強調戰略決定戰術、態度決定高度。 林院長以十大策略談2022年執行回顧和醫院未來發展方向,包括厚植核心醫療、全方位人才培育、提升教學研究量能、發展智能醫院、落實成本管理、健康大樓營運規畫、拓展醫療版圖、行政改善作為、屏東榮總營運規畫、深化垂直整合。其成果有參加SNQ國家品質獎,累積2銀、3銅、54標章的佳績。提供友善多元學習,例如微創手術訓練中心成立;產學合作與策略聯盟,和交大、成大、中山簽訂MOU,與成大南方醫學聯盟服務,進行產業連結。亦履行企業責任,做到碳中和,如建立能源管理機制、提升公文無紙化簽核率等。提到11月正式營運的屏東榮總,林院長也分享成立一間醫院必須有足夠後勤人力的經驗談。其他則有打造幸福職場、邀約外賓演講、配合政策精進防疫作為等。 上午議程安排兩場專題演講,第一場統一企業發言人兼球隊董事長涂忠正講述「危機管理策略個案分析」,以食品業為例的近年重大食安事件說明,不僅影響許多食品公司倒閉,食品類股股價大幅下跌,牽連甚廣。強調沒有所謂的小事,面對危機不可心存僥倖;重點在於合法與社會觀感,尤其是社會觀感,也就是要符合社會期待。一旦出現危機,其處理的關鍵原則在於誠實、數據、快速和勇於承擔。 第二場台北商業大學校長任立中「以顧客為中心的醫療大數據分析」,說明異質性與動態性的消費者行為特質;對醫院來說,消費者就是病患,之間也是存在差異性。以航空業不同艙等服務說明如何滿足消費者異質的需求。在「長照銀髮組摔倒預測與偵測模型專案」說明統計模型,建立數據指標作為判讀;醫療大數據的分析要更廣泛收集資料,可了解患者日常食物攝取,推斷其生活習慣以輔助判斷。 下午策略主題報告依十大策略分組,各組負責人報告執行內容及項目、指標達成率等,由各督導長官指導。林院長總結表示,經由共識營,大家未來會更清楚目標方向,透過不同領域專家的講演,讓大家汲取別人的專長,相信會有滿滿的收穫。 此次共識營出席有高雄榮總副院長陳垚生、許書雄、陳金順和主任祕書黃鴻基;屏東榮民總醫院院長吳東霖和副院長管毅剛、台南分院院長王瑞祥、佛光山普門中學董事戰淑芬等。
-
菲律賓佛光山出席聯合國國際和平日論壇
菲律賓佛光山9月21日應邀代表佛教赴駐菲伊朗大使館,出席由該大使館主持,為聯合國設立國際和平日之「多元宗教論壇」。出席者有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萬年寺知旻法師、光明大學好苗子,還有普世博愛運動、天主教、摩門教、回教和婦女團體等等來自不同宗教的15位代表。大家共同以「道德與和平的關係」為主題交流探討。伊朗大使館文化參贊Hon. Dr. Morteza Sabouri致詞熱烈歡迎各代表的蒞臨。 妙淨法師首先祝賀活動意義非凡,各宗教代表在語言和行動方面都為了樹立和平的模範。妙淨法師提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全球公民」理念,星雲大師希望佛光山與各宗教保持良好友誼關係,互相參訪;透過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提現愛與慈悲,並塑造和平世界。 妙淨法師接著說,我們要把所學用在日常生活中,身為全球公民的我們,為和諧相處,要秉持星雲大師的「三好」、「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才能共創「自心和樂、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五和」的社會。 來自印尼剛來到馬尼拉萬年寺的知旻法師說,相信大家都希望能歡喜,那是人類、人性的共同願望,如何歡喜?慈悲是鑰匙,對自己和他人都要慈悲。慈悲是跨越身份、國家、信仰和一切的多語種。星雲大師常告訴我們,「一個人寧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 知旻法師說,因緣法、人我之間相互關連,我好、你好、他好,大家好。光明大學學生曾問星雲大師為何要幫菲律賓青年上大學,星雲大師回說,「我們是一家人,我現有能力幫你們,以後你們也有能力幫別人。」人間佛教提倡世界和平與和諧,心、佛、眾無差別,我們都是融合在一起。 其他宗教代表也各自發表他們的見解。這次論壇增加了與會者對平等的尊嚴、人權、自由、對他人的同情和和諧之間關係的見識。
-
天主教名校多元宗教交流 南島佛光山成參學首選
紐西蘭南島基督城St Thomas天主教男子高中80名學生,9月20日在6位老師帶領下前往南島佛光山進行「宗教參學之旅」,受到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監寺覺西法師及佛光人的熱情接待。 滿信法師為師生介紹人間佛教「三好、四給」理念,佛光人則介紹「行者的思維」設計概念,師生敲響幸福鐘、參訪美術館。學生在如來殿觀賞「佛陀的一生」影片,靜坐並學習蓮花指及進行問答交流。 學校宗教研究部主任Stephen Kennedy表示,參學是要讓學生認識宗教和諧之美,也了解各宗教在生活中的影響。來到佛光山道場,認識莊嚴的佛教寺廟,學習佛門基本禮儀,這對學生非常重要,也對未來的人生有著良善影響。毛利族學生Kaya Wiparata表示,非常欣喜學習「四給」精神,這是毛利族所沒有的,感覺佛教很有內容。 St Thomas是天主教學校,校方希望學生對不同宗教有所了解,加強種族與宗教的和諧與包容。學校曾邀請佛光人在週會時間向300餘位師生進行「三好四給」文化教學,獲得熱烈迴響,校方非常讚歎佛教的人間性格,一直與道場保持良好互動。
-
尋佛跡聆佛音 葡萄牙佛光人尋訪歐洲佛教花園藝術之美
國際佛光會里斯本協會第五分會於9月11日,舉辦疫情後首次實體活動—葡萄牙佛光人走訪歐洲最大的佛教花園,深度探討佛教藝術之美,此活動吸引了佛光會員、佛光之友、菩提園及佛光青年近50位。活動分兩個部分,上半場由葡萄牙佛光山監寺覺彥法師解說佛菩薩法像和佛教知識,下半場由里斯本協會督導金毅指導手機拍攝的基礎操作與技巧。 路途中,金毅向大家簡介佛教花園的由來和與佛光山的因緣,三好菩提園老師梅園朗讀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在《雲水歐洲》一書裡說到葡萄牙佛教花園一文〈看到世界希望的公園〉,讓大家對此次參訪有了初步印象。 進入佛教花園,覺彥法師為大家介紹山門、十八羅漢像和諸佛菩薩像,詳細地說明每一尊佛像的名稱和特點,生動的講解,讓大眾對佛菩薩更加認識。午餐後,金毅督導講解手機攝影基礎知識,並直接現場指導拍攝,會員們紛紛學以致用,個個拍出了一張張美照,同時表示要積極參與明年度的佛光之美攝影大賽。 此次參訪還特別安排團康遊戲,為促進分會會員之間的互動,增加團隊的凝聚力,瞬間融化了因疫情帶來的生疏感。回程中,大家踴躍分享滿滿的收穫。金毅督導表示要將今天所學到的佛教知識及歷史,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里斯本協會秘書長莊穎被佛教花園的創建人,一位天主教徒的善舉所感動,作為佛光人更應該把弘揚佛法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梅園師姐更是有感而發說到聆聽法師講述佛像故事及跟隨金毅督導學習攝影技巧,領略佛像的光影之美,通過這次佛教花園參訪,讓她深刻感受大師的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理念。最後,鄭雅珍分會長希望每個會員都把第五分會當成是個大家庭,會員之間都能像家人一樣相處,讓第五分會會務蒸蒸日上。 佛教花園無論是內容還是在外觀的設計風格上,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尋佛跡,聆佛音,領受佛教文化意涵,記錄佛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