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醫療保健

義大院長杜元坤 談健康新「膝」望

【人間社 張媚惠 台南報導】2021-04-28

佛光山南台別院於4月24日特別邀請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以30年豐富經驗與950位鄉親分享如何挽救退化性關節炎-透過軟骨再生新技術,膝蓋磨損不動刀,及新一代膝關節軟骨細胞層片的移植治療等話題,讓健康重生新「膝」望!現場座無虛席。 台南市長黃偉哲讚譽杜醫師長期從事公益,充分實踐佛陀愛護人民的精神,而且南台別院講座及禮讚,皆能讓大眾獲得身心靈平安與療癒。市長也提及,膝蓋保持健康則人生是彩色的。講座將介紹膝蓋的健康保健,及防止肌肉流失暨膝關節的保養,精采可期。 滿舟法師開示,講座的源起於杜院長懸壺濟世行善多年,期望有因緣造福原生故鄉,回饋鄉親,今日正是台灣之光-杜元坤院長回台南的首場講座,現場也義賣杜院長新書,義賣所得全數捐作澎湖天主教惠民醫院重建基金,是超越宗教信仰的展現。 滿舟法師並提出,星雲大師也常將版稅捐贈到花蓮門諾醫院、慈濟醫院等,呼應宗教的尊重與包容。杜院長長期熱心偏鄉義診,也是守護澎湖十萬人的醫師,同時化身人間義工菩薩,勉勵大眾,世間最寶貴的是健康,在心靈應兼備:心寬自在、放下淡然、樂觀進取、感恩知足、學佛行佛及發心立願等六大保健,及擁有專業醫療、家庭支持、宗教信仰的三合一幸福人生。 杜元坤院長表示,膝蓋是承受人體重量最重要的部分,退化性關節炎會常侵犯負重關節,至於為何會有退化性關節,是因為膝關節的軟骨磨損,造成嚴重的發炎,又分物理因子造成的原發性退化性關節炎,及化學因子引發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五大症狀有: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僵硬、出現「喀喀聲」、關節變形、大腿肌肉萎縮等,杜元坤醫師說,可採用單腿站立、蹲下及30秒坐起測試、上下樓梯等方法,來自我檢測膝關節。 杜元坤再說明,退化性關節炎的分級與症狀。共分為4級,觀察重點是在3級的「骨刺」,與2級的「關節輕微變窄」;治療的方式種類很多,尤其市面上的保健食品雖百百種,但仍需視個人本身健康狀況來選擇服用。 針對不動刀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院長提供良方:體重控制、復健物理治療、口服藥物,及輔具的協助及注射治療。尤其以減重是首要步驟,更避免不當的姿勢來損傷軟骨,並且選對好運動,才能讓膝蓋不會痛,同時建議可選擇滑步機運動來減少膝關節的負擔,及健走要注意的事項。並提醒大家,當走路時腳會突然軟腳,或難以行走彎曲伸直且會疼痛,應該馬上就醫。 至於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復健運動,可選擇熱身運動-關節運動併股四頭肌力訓練,強化運動-下肢肌力運動,功能運動-平衡運動,還提醒注意,適當的調整運動時間及方法。 杜元坤再為大家建立新觀念,面臨傳統的治療藥物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情形,尤其心血管的疾病風險與藥物的劑量大小、使用的頻率、時間的長短等都有關聯,而「玻尿酸」是一種侵入性的治療,注入關節中,作用如同關節液,形成關節的潤滑保護。 「PRP關節微創注射式組織修復治療」,院長進一步講說,是退化性膝關節者的新選擇。PRP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用自體抽出的血液經由離心過程得到的分離物,能夠提供人體自我修復的原料讓組織再生,更據有減少軟骨細胞壞死磨損抗發炎疼痛的功能,注射於發炎部位加速治療,PRP適用的範圍則有骨髓發炎等,是針對膝蓋注射的治療,對於強化韌帶潤滑關節腔及軟骨再生效果良好。 杜元坤再針對神經再生新突破,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幹細胞外泌體」做說明,以及未來幹細胞的EV治療OA模式,醫生特別強調,細胞外液體在臨床上是極具治療的潛力。並介紹軟骨再生法-膝軟骨細胞層片的介紹,及高位脛骨截骨術,及半人工膝關節的置換手術等多項新的治療方法。 「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醫生總結說,應該避免軟骨的傷害,訓練肌力、常常曬太陽及補充維他命D、每天500C.C的牛奶加上適當的運動來避免骨質疏鬆。 接著,杜院長再用自身「以愛執刀」來交織彩色人生交響曲為例,帶領大家深入說明,心靈健康的重要性,為今日講座揭開第二首精采曲幕。醫師描述音樂與醫療的人生,和醫療非常相似的就是「音樂」,並舉出,布拉姆斯搖籃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及孟德爾頌的結婚進行曲、加上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等多首曲子,來描述醫療人員如何結合音樂的力量來幫助病患,善用音樂為病人妥善治療,帶領病人克服病痛走上音樂之路。他說,人生不論是出生、成長、春夏秋冬、結婚、拚事業、到最後生命終站,都與音樂息息相關。 席間聽眾詢問,外泌體治療是否有後遺症。醫生說明,外泌體的取得、細胞施打途徑、與使用時機正確與否等都會影響結果。脊椎受傷是否適用神經繞道手術? 杜院長說,神經繞道手術就是希望癱瘓者得以再重生。

相關新聞

12345678910第1 / 10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