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湖禪淨中心舉辦養生氣功活動 增強身心的健康
【人間社 陳慈玉、蔡重蓁 台北報導】2023-11-11為提供信眾運動及調和身心的機會,佛光山內湖禪淨中心於11月10日,特別禮請國家級教練及裁判王臣安講授「養生氣功」。由國際佛光會內湖第一、第二分會及北安分會聯合承辦此活動,藉此了解信眾的身體狀況,現場近50人報名參加。 當天上午9時起,信眾們依序測量體重、血壓、血氧及腰圍後,再由護理長吳雅雯進行健康評估與諮詢,提供信眾保健知識及專業的建議。接下來王臣安針對信眾身體不適處進行義診,並在基礎的拍打功熱身後,教授適合信眾養生的太極氣功十八式。 王臣安教練表示,氣功是一種透過呼吸、身體活動及意念調整的鍛鍊過程。透過鼻吸鼻吐、牙齒輕扣、動作放鬆及愉悅的心情來練習氣功,必定能達到強健身心、抗病延年的功效。 王臣安提醒大家,在家中練習時,可以在室內放一盆水,具有吸收濁氣的效果。在王教練的勉勵下,信眾們都認真地學習、踴躍地發問,經過幾輪的練習後,大家都有順氣的感覺,並互相鼓勵及約定往後持續練習。
相關新聞
-
新馬寺談壓力管理 7個步驟減壓身心成長
佛光山佛光大學管理學系徐郁倫副教授11月3日在佛光山新馬寺主持一場引人入勝的實體課程,以認識壓力,如何排解壓力,將三好教學原則與壓力管理相結合,並引用《星雲大師全集》中與壓力及挑戰壓力相關的文章,為「三好教學與輔導課程」的學員提供不同以往的學習體驗。 「三好教學與輔導課程」是由佛光大學及附設於新馬寺的佛光山人間大學新馬分校,聯合開辦的線上課程,目前經已進入第二學期,受惠學員近百名,課程涵蓋三好教育、佛學、輔導理論理論與實務、心理學、管理學等。 徐郁倫藉著近期蒞臨馬來西亞進行系列升學輔導講座之餘,特為學員在新馬寺進行一堂實體課。他選擇一張淨房的圖片,讓學員們以輕鬆的心理測驗方式,稍微了解自己承受壓力的指數,雖然答案並不是百分百正確,但也可以提供給學員參考何謂壓力。 徐郁倫說明,壓力來自許多層面,健康、工作、經濟、家庭、環境以及人際。壓力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覺,發生於當個人的內外在環境產生某種變化或要求,且程度超過個人能力與可用資源所能解決因應之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身體所需承受的任何負荷或消耗均可視之為壓力。 徐郁倫透過台灣衛生福利部所提供的壓力指數測量表,讓學員們測試自己目前的壓力指數。測驗結果發現,有些學員當義工很快樂,沒有任何壓力,而也有因為工作關係壓力指數非常高。 有壓力是好是壞?透過一張壓力與表現圖,可以得知人們如果遇到適當的壓力反而會激勵表現。但相反的,如果壓力過度,會崩潰、憤怒、焦慮,所以壓力要適當,不能都沒有壓力也不能壓力過度。 徐郁倫說,當壓力超出負荷時,該怎麼做?可以分為以下7個步驟,第一步認識並接受壓力;第二步找到壓力源;第三步改變思惟模式;第四步建立支持系統可以找人訴說,把悶在心裡的事情說出來,跟愈多人說,壓力就會減少;第五步自我照顧及放鬆,可以運動或是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做;第六步調整工作及放鬆,最後尋找專業人員,尋找心理咨商師等等尋求説明。 如何做好壓力管理?徐郁倫建議,首先要察覺壓力源及生理反應,接著了解什麼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做再多努力都無法改變的話,那就無需把這些壓力承受在自己身上;再來要嘗試減低自己對於壓力反應的程度,學習讓自己的身體適度反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維持良好的身體與情緒狀況。 最後徐郁倫建議學員,嘗試認識壓力、排解壓力並且做好壓力管理,讓自己活得更多彩、更健康。
-
岡山講堂醫學講座 防止記憶退化
佛光山岡山講堂「琉璃世界藥師如來系列活動」,10月21日舉辦醫學保健講座。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岡山第一、路竹分會承辦,邀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楊淵韓,主講「如何防止記憶退化」,教大眾辨識、正視失智症,並學習篩檢、預防、延緩失智症的到來。講座採實體及線上直播同步進行,吸引460人聆聽,大家增加對失智症的認知,皆感歡喜受益。 講座開始前由前峰國中國樂團在指揮盧美智帶領下,演奏〈漁舟唱晚〉、〈橄欖樹〉、〈明天會更好〉、〈希望之歌〉等美妙的樂曲與信眾分享,前峰國中校長楊雅心也特別到場關心。 楊淵韓說,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失智症」,是一種「異常老化」的疾病,後天性認知功能持續且廣泛的降低,記憶力減退,以及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社會功能。 楊淵韓指出,家人若發現長者出現健忘,經提醒也想不起來,或者剛才發生的事馬上忘記,並重複相同的事情、故事和陳述,有可能是極早期失智症,經過治療是可以延緩退化。醫師舉例說,老畫家陳瑞福最初是因出現頭痛、記憶與睡眠障礙等症狀來看門診,後來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合併的失智症」,做為他的主治醫師,常會收到老畫家送畫致謝,醫師從畫中察覺他的病情變化,所幸陳老師並未進展到中期,治療成效很好。 楊淵韓表示,亞洲為失智病患最高的地區,失智症一般發病年齡大多集中在 65 歲以上,年紀愈長罹患機率愈高,尤其80歲以上的老人,其中女性為男性的1.5倍。除藥物治療之外,非藥物治療也有顯著的效果。 研究顯示,多參與義工服務接觸人群,保持樂觀生活態度,可以緩和失智症之風險。其中美國醫學研究發現,「『禪修』也是預防失智的好方法。」禪修者在禪坐時腦波會出現高振幅GAMMA波,因此,經常禪修的人心智較不易退化。楊淵韓鼓勵佛光人要多參與活動,學習新的東西,增加大腦活動能力。 岡山講堂監寺慧炬法師開示,鼓勵佛光人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可以到道場當義工服務人群,增加人際互動,透過禪修、學習,都可以消除種種煩惱,不僅能帶來身體的健康和快樂,更能種下福田,開啟般若智慧。 岡山講堂C巷班老師陳思奾感謝楊淵韓提供寶貴資訊和健康保健的方法,能將這些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一起預防記憶退化,以促進長期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質。講座尾聲,副督導長邱榮富及岡山第一分會會長蘇敏華代表贈送結緣品。
-
不生病少生病的秘訣 獨門顫掌功幫大家找回健康
佛光山潮州講堂人間佛教生活系列講座,9月16日邀請白雁氣功首席講師陳彥寬首度南下,以「不生病,少生病的秘訣」為題,從傳統中醫經脈理論,闡述氣功的基本原理,教學獨門的「顫掌功」,希望幫大家找回健康。現場共計逾350人歡喜參與練功。 陳彥寬遵循《黃帝內經》領悟「百病皆生於氣、氣行則血行,氣血行則百病除」。他提醒大眾「養生就是養氣血」許多身體的病痛是因為氣瘀、氣不通,導至循環愈來愈差。而疾病之根源來自於氣的四不調:氣堵、氣虛、氣濁、氣逆都是病因,長期下來導致身體酸痛、疲倦、有異味、痰多及心血管等慢性病的衍生。 陳彥寬帶領4位助教,引領大眾學習「周天顫掌」功法,大眾在喜悅的氛圍中學習顫掌功法。陳彥寬表示,因為顫掌時全身筋絡及氣會動起來,透過功法讓氣運行、血液循環就會改善、筋絡就會暢通,所謂的「氣功」是增加及補養元氣自我健康法,也是一個身體能量的功課,期勉大家回家後要持續練習,「功課」要自己做。因為在健康基礎上人人平等。 「宇宙萬法都是一個緣字」,陳彥寬分享因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法小叢書內的這一段話,開啟了他與佛光山的因緣。四歲開始觀世音菩薩聖號就陪伴他成長,1993年到澳洲留學時與佛光山中天寺法師結緣並皈依星雲大師,當時的他20歲並開始學佛。 在中天寺落成時,星雲大師也來到黃金海岸講堂,看到信徒列隊恭迎,大師也為了給大家信心、歡喜,整天下來忙於會客、說法也沒時間用餐。當時隨侍在旁的胡秀卿中醫師要陳彥寬先去煮一碗麵,及至大師吃著麵時,跟他說「這是我今天吃完早餐後的第一口食物」,他感動於大師的慈悲及為法忘軀的精神。效法大師並以大師為榜樣,期許自己用健康的氣功供養大眾,希望大家都做自己的一百分,為健康加油。 潮昇國小校長林群智分享,陳彥寬帶領我們實地操作顫掌功法,可以幫助很多人找回健康。麒悅企業負責人許志賢也指出,新冠疫情期間從越南返國,在防疫旅館隔離時有看過陳彥寬在You Tube的影片,今天陳彥寬親臨現場教授,不藏私的詳細教學讓他受益良多。 人間大學潮州分校池坊花藝老師林麗玉開心表示,陳彥寬的幽默除了讓整場聽眾笑開懷毫無冷場,也讓他學到很多實際又對身體有助益的功法,自己學的是自己的,感謝潮州講堂舉辦這麼棒的講座。
-
靜心藝文禪 心靈安頓之良方
由社團法人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主辦、衛生福利部和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指導的「邁向心的社區復元之路」系列課程,邀請台東藝術家張雅慧及佛光山金剛寺監寺慧立法師教授「身心靈療癒藝文禪」,7月24日於鳳山區的圓夢工作坊進行課程。 首先由慧立法師禪修引導靜心,而後張雅慧則指導流體藝術創作,豐富且具備深厚的療愈效果。與會有總幹事陳仙季、社工員王世民、教保員黃怡萍共20人參加。 慧立法師以轉念、觀念、認知、釋壓、靜心五大方向的附加價值,帶來課程宗旨增加生活的快樂。簡單的小故事、富有禪意的寓言,除了逗得眾人一笑,還帶來更多對於生活的認知改變。 最後的靜心階段,法師以舉臂鬆肩、吐納調息、靜心、光明想,由外而內的次第,達到心靈的淨化、放鬆,更說明:「能增加專注力的人,可以增加生活的幸福」。並且叮嚀學員這是可以帶走的禪修方法,期望大家可以於生活中反覆練習獲得快樂。 張雅慧帶領流體創作採用同心圓畫板,以原料從上往下直倒畫板,再以角度轉換或者直接在原料上,推出自己想要的流動畫面,自由奔放。偶有學員有獨特想法或急躁,經張雅慧巧妙引導下完成作品,明顯看見學員在創作前後的情緒變化,獲得教保員、社工員的肯定。 社團法人高雄市心理復健協會成立於1994年,由一群精神障礙者家屬發起組織的非營利團體,為精神康復者及家庭提供多元服務。 陳仙季表示,今年的繪畫課程期許能以色彩、流動來帶給精神障礙者可以自我療癒,把過於高昂和低落的情緒,透過禪修靜心結合的藝術課程,有效安定學員心靈。 慧立法師表示,現代社會步調之快,藉著禪法可以減少心靈障礙,增加快樂,金剛寺為此大力推動,顯現人間佛教深入群眾的效益。
新加坡人間佛教青年論壇 信仰年輕化
2023-11-29佛光山台北道場假日文學饗宴 佛教文學的說唱傳統論壇
2023-11-28彩繪燈籠點亮人生 永靖分會與親子共樂
2023-11-28首屆文明互鑑青年學者論壇成功舉辦
2023-11-28紐西蘭佛光山本土參訪團熱絡 寺院成為人生加油站
2023-11-28佛光山普門寺僧信二眾歡喜彩繪創意燈籠
2023-11-28人間生活禪 體驗禪修的奧妙
2023-11-28細說星雲大師三不朽人生 慧傳法師點亮蘭陽信眾心燈
2023-11-28〔寶島采風〕沙洲離島南國風 繽紛浪漫夕陽紅
2023-11-28慧慈寺微講座 「孩子,我想和你好好說話」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