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眾神相會,人間修行-從世界神明聯誼會看多元信仰的價值
【人間社 劉怡寧 大樹報導】2021-01-042020 聖誕節的一大早,朝陽的金色光芒,灑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成佛大道上,兩旁的鐘鼓齊鳴,莊嚴殊勝,以最真摯虔誠的禮讚,迎接台灣各地神尊到訪。今年雖然因為疫情,少了海外的神祇來相會,但本土宮廟參與的熱情不減反增,齊來共聚一年一度的盛會,以信仰的赤誠祝禱國泰民安。 世界宗教所蘊涵的瑰麗寶藏,是人類文明的極致表現,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廣開佛教大門,推動世界神明聯誼會,促進宗教和諧的美意,把原本以「物」為展示主體的「靜態博物館」,轉化為以呈顯「人」之信仰生命為主體之「活的博物館」,各地宮廟以貴賓之姿進入到佛陀紀念館,各自以神尊、陣頭、樂音、舞蹈、服裝表現等,展演其信仰內涵的特徵,在交織著諸神尊與虔信者的時空當下,宛若進入到極為虔敬的神聖空間,無論彼此各自的信仰為何,只見人人目光一致、方向一致,魚貫向前禮敬佛陀的那個瞬間,宛若也洗鍊出最單純無瑕的信仰之心,跟隨彼此的神尊,向眾中尊的佛陀,致上內在最深的感念。 過去台灣佛教較少與在地宮廟產生對話,甚至有時也較難彼此理解,印順導師在談及為什麼要推動人間佛教時,主張人間佛教不僅要對治死鬼的佛教,也要對治天神的佛教,在此脈絡下,「神」與「鬼」被擺在一起理解,以抬升出「人間」作為佛法真義的價值。而星雲法師透過世界神明聯誼會所倡導的人間佛教,則進一步向民間宮廟與世界諸宗教的神觀伸出了友誼的雙手,不僅保持對「神觀」的尊重與理解,更回歸「神」與「佛」重新並列的地位,這不僅為民間宮廟搭起心靈相通的橋梁,以此與佛教產生親密的情感,也讓學習大乘佛教的僧信二眾能更廣宏地深入世間,共感並體解眾生因其心靈需要而產生的不同信仰需求。 世界神明聯誼會,是一場充滿信仰情感,且從心之深處連結「人與人、人與神、神與神、神與佛」共感的神聖相會,在上供法會的那個當下,只見大佛與眾神尊屹立在空性的一片天藍當中,與會者雙手合十,齊力讚頌諸佛菩薩、眾神明與護法眾時,宛若智慧與慈悲之相續之流,洗滌每位參與者的內在心靈,別無旁念,謹以「修行之心」彼此聯繫。佛陀紀念館是修行的空間也是朝聖的空間,在這場心靈盛會的時空,所有的信仰,無分彼此回歸到了最素樸的源頭,向大佛朝聖的同時,也以彼此所象徵的神聖性,創造正向、善念、歡喜、群力的漣漪循環。 有緣參加神明聯誼會是幸福的、是法喜的、是吉祥的!在諸神尊與佛陀相會的時空,示現著諸聖者眾在成佛之路上所展現的智慧、慈悲、喜捨、無畏、正氣、道德、倫常、願行、力量等之威德,引領著芸芸眾生跟隨聖者的步伐,勇敢無懼地修行在人間,成聖在人間,成佛在人間。 正如同諸神尊回鑾所顯現的氣勢磅礡,願此一年一期一會的世界神明聯誼會,啟發所有與會者內在的心靈本真,帶著滿心的歡喜回到每個人所身處的崗位與角色,人間修行、人間實踐,以多元信仰的力量,共同成就一個更吉祥的世界! 註:劉怡寧/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相關新聞
-
【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淡水清水巖祖師廟參加世界神明聯誼會
淡水清水巖祖師廟一行43人,12月25日由李宗燦主任委員帶隊護送神尊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加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信眾在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服務人員陪同下,參觀佛陀紀念館、禮佛、繞佛塔,並與佛光大佛歡喜合影,祈願國泰民安、大家都能幸福健康。 李宗燦說明落鼻祖師的緣起時提到,其在宋朝因精通醫術,曾治癒仁宗皇后的病,獲宋神宗器重欲封賞,他不求官位或財富,僅要御花園沉香木賜作藥用,後來身後弟子用該木餘材雕刻了六尊神尊,三尊在福建安溪祖廟供奉,三尊帶到東南亞。160多年前福建鄉親把第一代神尊帶到淡水清水巖奉祀。 前任主委呂子昌國策顧問表示,每年受邀來參加神明聯誼的活動,能與許多宮廟信眾親睦交流,並為世界和平祈福,很有意義,也感謝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幹事黎綉枝及佛光人的安排與接待。
-
【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人間有愛 淨土在佛光山
來自新北市泰山區的泰山巖信徒林成樑虔誠捧著淨爐,站在神尊隊伍前,首次踏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在那一剎那,心中就知道淨土就在這裡。 泰山區有兩座顯應祖師廟:頂泰山巖與下泰山巖。頂泰山巖約有260年的歷史,是新北市定古蹟;下泰山巖約一百四十年。今年兩座泰山巖4輛遊覽車一起參加「世界神明聯誼會」。 頂泰山巖在董事長林志峰帶領下,今年第五次參加神明聯誼,他表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下,能如期舉行,法喜充滿,不可言喻。 副董事長王祈函表示,多年的交流,了解宗教是安定心靈的依靠,但是信眾心量、心靈要能得到提升淨化,人與人之間相處才會和諧,社會才能安定,泰山巖信徒大部分是傳統宗教,慢慢引導,世代更替,提升宗教情操。因供奉主神「金面顯應祖師」是位施藥濟世的出家和尚,這些年來,中元節誦《地藏經》,歲末祈安消災「慈悲三昧水懺法會」,燄口法會以鮮花、素果、素食供養,信徒也能接受不和眾生結惡緣。 總幹事王淑芳則說,參加「世界神明聯誼會」,大開眼界,讓自己進步,無形中引導信眾往「善」道走,現在有很多人知道要布施結緣,隨喜供齋,放大心胸和大眾結緣。另在藝術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義工培訓,是永續傳承的力量。 下泰山巖是第二次參加,副主任許均池說,首次參加時,佛館各方面的安排,就讓人驚艷不已,非常隆重令人難忘。 花鼓藝陣是由徐君藩老師指導,團隊透過社團及社區交流,共同培植陣容龐大的民俗花鼓藝陣,年齡都是60多歲的阿公阿嬤,年齡最大的是83歲的陳李秀里,跳得身體健康、輕盈,讓人看不出年齡。遠赴高雄佛光山參加「世界神明聯誼會」,受到很大的迴響,每年受邀在萬人照相台精彩表演,全體倍感榮幸。 泰山禪淨中心監寺妙進法師非常關心這項活動,事先安排7位佛光人隨車服務,他們很盡責,注意信徒安全,提醒量體溫、帶口罩,並在車上辦有獎徵答,介紹佛陀紀念館的建築及其意義,世界神明聯誼的緣起,讓人感覺溫馨,增長智慧,所以妙進法師說,謝謝大家的發心,成就活動的圓滿。
-
【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鑼鼓喧天迎神明
佛陀紀念館問道堂鑼鼓喧天、響徹雲霄,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的鑼鼓隊響亮登場,為2020年世界神明聯誼活動揭開序幕。 鑼鼓隊成立於2016年,是由一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佛光義工所組成,這些阿公、阿嬤利用假日到佛館練習,透過鑼、鼓、鈸,融和節拍的敲打,於世界神明聯誼會及平日宮廟神尊蒞臨佛館時,「迎賓」的鑼鼓震動人心,服裝鮮艷亮麗很吸睛,代表佛館熱烈迎賓,隆重接待的心,讓與會的宮廟神明善信能充滿歡喜,感受榮耀。 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表示,鑼鼓隊隊員用生命及歡喜心來成就盛事,表示自己還能動、還能付出,展現優異的特色。 鑼鼓隊隊員年齡雖大,但心是年輕的。星雲大師的《佛光菜根譚》:「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彷彿就是他們的寫照。
-
和諧共鳴的喜慶樂團
2020年世界神明聯誼會在問道堂等候迎賓的喜慶樂團,是中華傳統宗教總會專門培養,特於今年6月28日所成立的的樂團,以樂音供養佛陀及各神明、宗教團體。半年來每週日於問道堂團練,培養出共同的默契和精神,也為傳統藝術的延續盡一份心力。 總會邀請致力於傳統聖樂文化藝術推廣三十多年的龔全成藝師,帶領5位專業老師指導,藉此凝聚在地與傳統力量,團員35位以大樹區在地人為主,樂器包含嗩吶、鼓、大鈔、小鈔、鑼及響盞等6種。 北管樂演奏熱鬧,高亢的音樂風格,也和諧共鳴,嗩吶的音聲嘹亮且多變化;響盞(小鑼)的音色清亮活潑,帶有歡樂的氣氛,熱鬧迎接來自十方的宮廟神尊與信眾,以樂音的文化藝術度眾,也提升宗教情操。 南投慈善宮委員袁麗琴表示,樂團演奏樂音很溫馨、很感動,團員很用心,表演陣容浩大,與廟會很融和。喜慶樂團的和諧音聲,與世界神明聯誼會呈現的宗教融和,可說是相得益彰。
世界神明聯誼記者會 世界和平在眼前 2017-12-25
27位里長抬神轎 高雄林園的信仰使命 2017-12-25
【2017世界神明聯誼會系列22】旗山天后宮 高雄市定古蹟 2017-12-19
【2017世界神明聯誼會系列21】港嗇色園黃大仙普濟勸善 品質管理獲ISO認證 2017-12-18
【2017世界神明聯誼會系列20】豐田碧蓮寺 首座不動明王朝山 2017-12-17
【2017世界神明聯誼會系列19】彰化大村慈鳳宮 軟身雕刻老四媽 2017-12-16
【2017世界神明聯誼會系列18】文衡殿關聖帝君顯神蹟 護佑潮州居民 2017-12-15
【2017世界神明聯誼會系列17】倡宗教同源 一貫道熱心社會公益 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