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文化藝術節及《偶戲奇觀》 首度線上開幕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2021-02-262021歡樂慶元宵暨第十屆海派文化藝術節,2月25日於上海、台灣兩地同步直播開幕,分別於上海木偶劇團仙樂斯木偶劇場、佛陀紀念館大覺堂進行,此為首度採用線上開幕,上海木偶劇團並帶來海派木偶集錦《偶戲奇觀》,讓兩地大眾認識有「百戲之祖」之稱的木偶戲,領略其藝術價值和創新的視覺體驗。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金雷致詞表示,在兩岸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在台灣舉辦「歡樂慶元宵暨海派文化藝術節」活動,大家到佛陀紀念館過年,體驗海派文化與美食,到今年已是第十屆舉辦。從去年2020年由於疫情緣故,彼此間交流也受到影響,此次透過雲端線上方式,帶來上海木偶劇團的《偶戲奇觀》,以及在佛館本館佛光藝廊展出的「海派木偶戲發展足跡展」,感謝大家的支持,讓大眾得以在兩地共慶元宵。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致詞表示,今年雖然採用線上舉辦開幕,但大家情誼更加深厚。佛光山梵唄讚頌團曾至上海演出,星雲大師也在上海展出一筆字展,宗教界也互有往來,近年交流的有藝文表演、特色小吃,還有體育的交流互動。雖然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實際接觸,但希望大家無論在雲端、線上,都可以保持來往。 兩地同步啟動線上開幕儀式,上海貴賓有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金雷、上海文化聯誼會會長鳳智、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理事吳甲春、上海木偶劇團團長何筱瓊、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台灣貴賓有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館副館長永融法師、普門中學校長蔡國權、興田國小校長吳孟珠、小坪國小校長黃孝宗等。 上海現場由上海木偶劇團帶來《偶戲奇觀》,首先讓大家認識四大種類的木偶,包括布袋、提線、皮影,以及海派木偶代表杖頭木偶,演出節目有海派木偶〈獅子舞〉、布袋木偶〈浪子回頭〉、新概念木偶劇〈布擬新趣〉、杖頭木偶〈進城〉、音樂木偶劇〈蛤蟆與鵝〉。 佛光山普門中學校長蔡國權帶領國一、國二師生前來欣賞海派木偶集錦《偶戲奇觀》,表示學校重視學生藝術教育,期能透過欣賞表演,陶冶學子性情,使生活充滿藝術,讓藝術內化生活,提昇心靈的淨化。國二好苗子王言名、林鑫妤分享,從沒看過木偶戲,覺得很新奇。
相關新聞
-
雲來集茶席花藝喜迎賓 花藝巧思祈求疫情遠離
迎接新春,並兼顧防疫,佛光山雲來集以靜態茶席展和中華花藝展迎接信眾遊客,以代表圓滿、十全十美的「喜迎春」花籃迎賓,到最後呈現大自然百花齊放的意象,祈願疫情盡早遠離,人心安定。 雲來集茶席展和花藝展是由吳宛庭、吳果珊姊妹檔共同布置展示。吳果珊老師表示,她們學習茶禪、花藝近30年,姊姊吳宛庭多年前即在佛光山屏東講堂協助布置,再加上姊夫王治國是佛光山本山知客組導覽義工,因此因緣,去年春節即到雲來集大廳布置茶席迎賓,夫婿李則仁也陪同擔任義工,兩對夫妻同心協力,以茶禪花藝給人歡喜。 吳果珊老師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茶席改以靜態方式呈現,以視覺感受茶禪的寧靜祥和。花藝設計則與大師今年墨寶法語「花開四季・耕耘心田」相呼應。 第一座茶席展示生活茶,以石製茶壺、茶具為主,將佛法禪味融入生活中,配合這座茶席的花藝,則以源自宋代而具有宮庭富貴氣息的院體籃花器創作,多種花卉匯聚卻又層次分明,代表圓滿、十全十美的吉祥意象,呈現歡喜迎春迎賓的氣氛。 第二座茶席呈現的是藝術茶,茶具以陶製品為主,其中的杯具有梅、竹圖案,相當優雅,此茶具為雲來集知客組妙康法師典藏品。搭配這座茶席的花藝設計,就以花卉四君子-梅、蘭、竹、菊為主體的花藝巧思,展現文人雅士以茶會友、探討詩文的文學風。最後,以竹子為主角,設計出一種大自然風格,展現百花齊放的野趣,讓人感到舒暢祥和,希望藉此讓觀賞者消除對疫情的恐懼情緒,也祈求疫情盡早離去,人心回歸安定。 妙康法師表示,雲來集以茶席、花藝展示迎賓,透過茶禪、花藝靜心,再進入長廊,細細品味長廊牆上的大師法語,每一句都能令人發聾振聵、醍醐灌頂,也實踐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宗旨,致力佛法人間化、生活化、藝文化,藉由藝術、文化帶動佛法的弘傳,接引不同根機的眾生。
-
佛館「無盡藏─書本裝置藝術」 體會閱讀美好
佛陀紀念館「無盡藏─書本裝置藝術」,2月11日於佛陀紀念館雙閣樓犀牛區舉行灑淨法會,此為知名剪紙藝術家楊士毅所設計,以書本、大樹及溜滑梯,呈現「閱讀」生命的活水。在大大的書本中,可以遊憩、閱讀、說故事,透過遊戲讓孩子走進書本的世界,開闊視野,體會閱讀的美好,成為生命中無盡的寶藏。 「無盡藏─書本裝置藝術」旁,還有環繞的座椅,孩子遊戲時,大人也可坐在一旁,構成一個兒童閱讀遊憩區。灑淨法會由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主法,慧知法師表示,星雲大師以平等的理念建設佛館,讓所有年齡層的人來到這裡都可以找到適合參觀的地方。此次佛館館長如常法師邀請剪紙藝術家楊士毅設計的「無盡藏─書本裝置藝術」,是以書本的概念打造,兩個書本的中間有溜滑梯,可以讓小朋友遊玩。 楊士毅將其剪紙的概念延伸至鋼板,呈現菩提樹、佛館的意象,光線透過鏤空形成光影,讓書本和菩提葉的線條,灑落在地上或自己身上,也希望透過和書本的接觸,讓孩子無盡藏的心田,使自己成長茁壯,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佛館副館長依潤法師表示,雙閣樓旁還有長頸鹿、山羊、犀牛等多種動物雕像,生態池有綠頭鴨、黑天鵝,具有生命教育意義,星雲大師重視教育,也重視寺院學校化的理念,像是在佛館小朋友可以到二眾塔觀賞影片、DIY手作等,在大人、師長的陪伴下,可說是很好的校外教學景點。
-
從地水火風到星雲浩瀚 邁進音樂的殿堂
位於擁有世界豐富音樂遺產的奧地利的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繼「歐洲人文自然科學與佛教的不解之緣」的文化講座系列之後,又陸續推出音樂欣賞講座系列,於2021年1月2日邀請旅奧知名鋼琴家張淑德教授以「樂音裡的地水火風」為題,進行了首場的音樂欣賞講座,吸引了來自14個國家,200多位歐洲佛光人與法師們共進音樂殿堂,上線聆聽這場難得的音樂饗宴。 張淑德首先敘述這場講座的因緣,是因為聆聽了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暨歐洲教區總住持滿謙法師的佛學講座中,提及佛教的地水火風,聯想到音樂領域中有關這四大的豐富題材,引發了她要向佛光人介紹的靈感。並且表示希望大家以逛百貨公司的輕鬆心情隨著她來任意觀賞品嚐各種不同口味的美食。 在介紹「地」的主題中,張淑德首先帶領大家欣賞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從第一樂章輕快悠閒的鄉間漫步轉至第四樂章無處可躲的暴風雨,讓聽衆真真切切感受到自然與大地的變化多端。張淑德表示,貝多芬是她最爲喜愛的作曲家之一,貝多芬作品中所表達出水滴石穿、勤奮不懈的精神,正是與佛教「四正勤」所契合。 在對「水」的介紹時,張淑德用蕭邦前奏曲的《雨滴》、Menken 的「海底世界《小美人魚》」、德布西的《金魚》等快速音群來代表水的波動與魚的跳躍。並以此延伸至佛法的《楊枝淨水讃》與「修行者的願力要像廣大無邊的大海。」 在「火」的主題上,張淑德更以多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如舒曼的「在爐火邊」的溫馨、Zeller的「礦燈」華爾兹帶來的輕鬆、Granados的「火焰的方當戈」從Goya的一幅畫所看到的火焰雖弱,卻永無止盡的燃燒等等,來描述火的多樣面貌。 張淑德老師用短短一節課時間,通過對多位作曲家的作品風格、和絃配器、節奏特點與時代背景等多方面賞析,帶領大衆領略音樂裏的地、水、火、風之美。從貝多芬至瓦格納,從格萊美到梵唄。在「風」的主題中,張淑德分享了作曲家韋伯的得意門生Alfonso Esposito以星雲大師傳奇一生為藍本所創作出的音樂劇《浩瀚星雲—與大師心靈對話》,以此來圓滿此次講座。伴着動人的旋律和激動人心的歌詞,讓大衆收穫歡喜與感動。 維也納協會輔導法師知怡法師在講座最後讚歎張淑德教授的發心,感謝她奉獻自己寶貴的時間,精心準備此次講座與大衆結緣。 會後聆聽者紛紛表示,非常感謝在這正值歐洲寒冷的天氣,又因新冠疫情而帶來內心的一股蕭瑟之際,能夠讓我們聽到大地田園的脈絡,潺潺活水的靈動,火光跳躍的詩情,及在浩瀚星雲中,讓輕風洗滌我們心靈的優美樂音!而歐洲覺心法師表示,今天也是她第一次聽懂這首描寫大師一生奮鬥的故事,《浩瀚星雲》的音樂,而得到一種另類的歡喜與收穫。 期待張淑德教授下一期的講座,將以「花與四季」爲主題,引領大家進入「花開四季」的殿堂,聆聽自然,訓練耳識,「耕耘心田」,增長善根與智慧!
-
「美‧藏在鏡頭裡」結合法寶講座 喜獲佛法智慧
佛光山藏經樓於今年新春期間以「歡喜自在」為主題,舉辦「美‧藏在鏡頭裡」創作比賽,涵蓋手機微電影、攝影、繪畫等類別,透過鏡頭、畫筆,探尋生活周遭的真善美。10月18日結合法寶講座,於佛光山藏經樓的法寶堂舉辦「慈悲觀音力‧人間淨土現」暨「美‧藏在鏡頭裡」頒獎典禮。 佛光山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致詞時,特別轉達星雲大師對大家的關心,「大師表示他很好,也很思念各位,向大家問好,祝福與㑹者歡喜自在。」也代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長老表示對大家的問候。此次比賽是藏經樓新春系列活動之一,藉著新春全家來山時,能一遊藏經樓,並將美好的畫面透過鏡頭呈現予有緣人。而佛光山的建築、景觀宏偉優美,是最佳的環境教育,可以啟迪人心,令見者、聞者心生歡喜、使發菩提清淨願。 頒獎典禮結合法寶講座,讓大家除參加頒獎典禮,也得到佛法智慧。所謂的「美‧藏在鏡頭裡」,是希望大家以藉此「觀照」,增加對美的覺察力,提升對環境的敏銳度,觀照身邊的人事物,讓人生的每一刻都是美的鏡頭,時時歡喜自在。 此次參賽作品獲評審一致肯定皆為用心製作,且有高水準之創作。擔任評審的天暢國際公司董事長古富翔表示,評選標準涵蓋構圖、流暢度、是否完整呈現藏經樓,以及流量、點擊率等,評審稱讚佛光山可以從宗教跨到多媒體,走在前端且吸引年輕人。 評審之一的華影國際影藝公司執行長鄒介中表示,作品有些已經很成熟,可以將想要傳達的內涵精準表達。鼓勵新手可以多方嘗試,這次很令人感動的是,部分參賽者在技術上或許不是很純熟,但可以感受到在傳遞美與善念的用心與努力,令人動容。 屏東縣心象攝影學會榮譽理事長劉盛興表示,無論成績如何,希望大家保持平常心,透過攝影和佛光山結下善緣,相信會帶給大家許多歡喜。覺元法師稱讚繪畫類作品,從孩子的畫可以看到他們的心很純真;青少年組作品有的涵蓋哲理,讓評審們深感震撼;社會組更是高手雲集,作品富具引人入勝之功。 手機微電影第一名得主黃昱鈞是第一次參加比賽,知道藏經樓有星雲大師的石刻一筆字和佛教經典,於是想透過影片呈現,畫面中有小朋友和家人一同參訪,彰顯的是信仰傳承。作品〈一佛,一光〉,為有感佛代表著內心,信仰是要靠著很多人使其發光,也和「佛光山」相輝映。 此次頒獎予手機微電影、手機Vlog、攝影、繪畫等類別,包括網路人氣獎等共39個獎項、36名獲獎人,作品除在藏經樓相關社群網站平台推出,靜態如攝影、繪畫類在法寶堂展出,並結合AR讓大眾有多元體驗。 ◎獲獎作品展 展出時間:2020年10月5日至12月30日,展出地點:佛光山藏經樓(法寶堂)佛光山藏經樓官網:https://fgsdharma.org/
講故事畫燈籠 佛光人線上一起過元宵
2021-03-01金光明寺三好彩繪燈籠頒獎 另頒大樹書屋借閱書籍排行榜
2021-03-01佛光照亮北歐極夜 瑞典文《佛法真義》出版
2021-03-01大馬佛光青年創業素食 推廣蔬食A計劃
2021-03-01佛光山慧慈寺頒獎 親子彩繪燈籠及佛光三好人家
2021-03-01多倫多佛光山義工8人 線上接受安大略省志願者服務獎
2021-03-01大曼徹斯特警局慶祝中國新年 曼城佛光人五度受邀協辦
2021-03-01萬年寺與警局合作 贈送物資到社區
2021-03-01歐洲佛光山線上慶元宵 佛光大家族團拜
2021-03-01菲律賓佛光人元宵喜相聚 線上猜燈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