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州佛光人捕捉人間淨土的真善美 化剎那為永恆
【人間社 李幸玲 美國紐澤西報導】2022-05-16為促進會員信眾交流,鼓勵以接觸大自然賞櫻健身,並培養攝影創意,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南區分會特舉辦場以埃塞克斯郡樱花節活動(Essex County Cherry Blossom Festival)或以櫻花影像為主題的賞櫻攝影友誼賽,吸引22名攝影愛好者參加,共收到55張參賽作品,其中除了新州當地的櫻花,還有華盛頓特區的櫻花,甚至遠自日本的賞櫻美景。 貫穿貝爾維爾(Belleville)和紐瓦克(Newark)的布魯克公園(Branch Brook Park),有5,200多棵日本櫻花樹,在一年一度的埃塞克斯郡櫻花節期間盛開,紐澤西協會南區分會鼓勵會員於4月1日-17日櫻花盛開期間前往欣賞,拍攝美景和大家分享。由於疫情盡量不要群聚的關係,賞櫻都是各別自行前往,如有需要,再幫忙安排共乘。 南區分會會長李冠瑩及首次擔任活動策畫的陳震谷表示,在漫長的疫情中,又迎接了一個春天。許多會員與親友各自結伴去踏青賞櫻,拍攝了許多櫻花美景感謝會員們的積極參與,會員的親友們聽到消息也踴躍的以各地的櫻花美景和大家分享,讓這次的友誼賽更豐富。特別感謝林秀嫺、熊佳和林玉培師姊等紐澤西佛光會攝影達人抽空擔任評審。陳震谷表示疫情期間,會員不容易見面,但藉著這次友誼賽,讓他感受到會員間的情誼猶如春天一般的熱情。 此次攝影友誼賽評選出,金獎:Helen Chan;銀獎:倪宏達;銅獎:Patty Lin;佳作20張。榮獲銅獎的 Patty表示,他被散落在水面上的櫻花瓣所形成的美麗畫面感動,因而按下快門。倪宏達是協會督導陳宜文的外甥,目前在日本東京上班,分享在日本賞櫻美景,榮獲銀獎,令他喜出望外。 榮獲金獎的Helen表示,當他在公園漫步賞櫻,看見成排美麗櫻花的前面卻橫列著枯枝時,突然觸動他的心靈,想起他參加人間佛教粵語讀書會,曾學習到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這是個一半一半的世界,美醜榮枯都可以和諧相處,共同形成美好的畫面。 紐澤西協會會長童振邦表示,很高興看到佛光人在春光明媚的季節賞櫻攝影,不但是健身會友,還能利用鏡頭與大家分享美的體驗,他謝謝南區分會的巧思,也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希望明年再接再厲。
相關新聞
-
月光寺人文饗宴10年 為眾引光照亮心門
月光寺「心靈花園人文饗宴」活動2022年邁入第10年,4月24日下午2點半,以「一道光‧一道門」為主題,邀請《共讀美好的對話:開啟修心之門》作者方隆彰老師、《追光之歌》作者屈穎以及佛光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與近300位佛光人和民眾在雲端共讀,也一起慶祝人文饗宴10年生日快樂。 「一道光‧一道門」的人文饗宴活動,主辦單位為《人間福報》、香海文化事業及月光寺,承辦單位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區督導委員會、花蓮區各分會,活動司儀由花蓮區督導劉秀蘭擔綱,與談主持人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戴慶華擔任。 方隆彰老師首先為大家打開第一道「共讀」、「對話」的光。方老師致力於推動讀書會,他提到,透過讀書會的共讀,是最有效率調整自己的方法,參加者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彼此貢獻,最後收穫更多。他說,將每天發生的事物成為對話的材料,和自己做對話的訓練,每天問自己「生命教會了我甚麼?」「今天的自己教會了自己甚麼?」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一場讀書會。方隆彰強調,透過共讀開放的態度,可以翻轉自己的人生。 方隆彰特別舉書中「三發」模式說明:今天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怎麼「發生」的?有何「發現」?對未來有哪些幫助「發展」?他以此鼓勵大家,時時和自己對話,看見內心的光。 第二位分享生命故事的是即將出版《追光之歌》的作者屈穎。屈穎說,她從西安嫁來台灣,先生陳大謀後來成為漸凍人,而她的公公是陳宏,就是以「眨眼」寫7本書,共多達35萬字的漸凍人作家,婆婆是劉學慧老師,《追光之歌》寫著就是年齡相差40歲的她和婆婆之間的故事。 屈穎說,感謝生命帶給她的光,感謝「信仰之光」的指引,更感謝婆婆劉學慧老師教會她看待自己的生命,帶領她皈依佛法僧,加入佛光會。屈穎心懷感激地說,婆婆是她最大的光,婆婆常告誡她,生活中不能只有先生,要勇敢地走出去,用熱情引爆生命中的那道光。 因此,她常常自問,每天喚醒自己的第一道光是甚麼?她是一位英文老師,學工程,先生希望她能研發科技輔助工具,幫助罕見疾病患者,他和先生就一起發大願發大心做「小」事,因緣就會來成就,讓她見證「信仰之光」。 2018年劉學慧老師蒙佛接引,屈穎寫下了〈One and Only〉新詩,它是花語,訴說著婆婆是一朵「永遠盛開的花朵」、「永不凋謝的花」,守護著家人。屈穎將繼續追光,並成為那道光。 主持人戴慶華問屈穎,如果⽣命可以重來,您還是會來台灣追隨⼤謀及劉⽼師的那道光嗎?她說,她會靜靜地在一旁觀看,不會干預因緣。 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則是娓娓訴說月光寺成立的因緣,分享佛光如何照耀花蓮的故事。他說,感謝星雲大師的慈悲心願,在壽豐鄉設立禪淨中心,後來搬遷到吉安鄉原是農舍的現址,民國94年命名為「月光寺」,從茅草屋頂到鐵皮屋,直到今年的2月拆除新建。 妙勳法師回憶一段鐵皮屋的往事,令許多人動容。他說,2018年11月11日花蓮督委會承辦北區協會年會,迎來500位佛光人,午膳時,北區的會員吃著便當在哭泣,原來是對於花蓮佛光人在鐵皮屋下求法、弘法,感到心酸和不捨,卻也讚嘆花蓮佛光人堅定的道心。在此同時,花蓮佛光人同時也在啜泣,因為感動於來自台北的會員們不嫌棄在沒有冷氣的鐵皮屋下,沒有怨言,只有讚美。 妙勳法師說,月光寺正在建寺,10年的建寺之路走來不易,但大家都以歡喜心來做事,這份堅持的力量,就是來自於花蓮信徒們在鐵皮屋下的護持力、信仰力。妙勳法師由衷地感謝花蓮佛光人的共同成就,讓月光菩薩看護著大家,佛光照亮著大眾。 月光寺「心靈花園‧人文饗宴」10年,從大樹下開啟美好對話,到鐵皮屋下的說唱閱讀,還有走一趟太平洋海岸探索,以及這一場雲端上見證生命分享。十年來,共邀請了32講者,共讀28本好書,和作者近距離的對話、共讀,讓文學、藝術引領大家修行,體證佛教的人文精神,豐富生命價值。 月光寺人文饗宴10年回顧,有《人間福報》前社長符芝瑛、美食作家陳寶月、演員沈海蓉、歌手湯姆唱歌錄影以及現任《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題字祝福恭賀。陳大謀更連線用「眼控」打字「希望大家喜歡追光之歌。香海文化事業執行長妙蘊法師獻上祝賀,期望迎來下一個10年。
-
「虎虎生風」百歲畫家池伯成贈畫儀式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
4月2日下午,屏東佛光緣美術館舉行了一場特別而又充滿意義的活動——百歲畫家池伯成贈畫儀式。出生於浙江省平陽縣書香世家,今年近百歲的國畫大師池伯成,是位天才型的自學畫家。憑著天賦及與生俱來對繪畫的執著與狂熱,少年時期便在藝術界嶄露頭角,享有盛名。 池伯成大師見長於宋畫,於人物、花、鳥中讚嘆生命的價值與美好,大師尤以畫虎技法,對於筆墨色彩的運用恰到好處,藝術手法的精巧和獨到,進入了「化腐朽為神奇」驚豔的藝術境界。池大師生肖屬虎,是他癡迷畫老虎,成為「虎痴」的原因之一。 最讓池大師著迷於老虎的原因在於此種動物如其它眾生皆有俱生的百態相: 老虎如萬獸之王的威風凜凜姿態,或似頑童般嬉水玩耍打鬧,或舐犢情深母虎與小虎溫情互動畫面。因此,他經常遊走世界各地,最常去的就是各地的動物園觀察老虎,甚至近距離撫摸一般人畏懼的凶猛動物。池大師將他對老虎各種行為表現深入靡遺的觀察,融合在對自然萬物的尊重及對人性的深刻內省體悟,具體呈現在他的藝術作品中。 今年正值虎年,池伯成大師捐贈70幅畫給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其中30幅是老虎作品,3月26日至5月22日在屏東佛光緣美術館開展。這次展出的作品中,池大師最愛畫作「草莽英雄」,畫中上山猛虎,危巖激澗陪襯於旁,猛虎側身,體態威武雄壯,虎口張開,如吼嘯之狀,相當寫實逼真,讓人體會到「龍吟虎嘯」的氣勢。細看老虎身上的毛,都是池大師用一筆一筆細緻描繪,而牙齒、鬍鬚都栩栩如生。如同池伯成大師所言: 「不能將虎貼在畫布上,必須在技法上有所創造,更重要的是要畫出虎,如同人一般的心情,才能直入虎心。」精闢入裡的見解歸結了藝術創作的精髓。 此次捐贈儀式與會貴賓有池伯成大師家人:池宗胤先生伉儷、池宗憲先生、池莉莉女士與池蓮蓮女士,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暨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前立法院長暨現任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王金平榮譽總會長、屏東大學古源光校長伉儷、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瑞珍、政界代表、地方賢達與佛光之友皆出席共襄盛舉。 贈畫儀式開始前,由商怡文與陳雅芸老師所指導阿卡貝拉樂團,阿猴囡仔人聲樂團,學童們以A Cappella的純人聲清唱的形式,呈現出囡仔人單純美妙的歌聲,也用音樂拍著人的心肝嬰仔。該團蟬聯三屆台灣盃阿卡貝拉大賽少兒組金牌,學童們嘹亮如天籟般的歌聲,為今日贈畫儀式演出了清新又燦爛的開幕前奏。 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致詞時,引用星雲大師的新春賀詞: 「處事無畏.和平共存」,期勉大眾「心間有佛,身心自在」,特別感謝池伯成大師將心愛畫作結善美因緣,讓大眾體驗中華文化輕叩生命價值的美學精神。前立法院長暨現任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王金平榮譽總會長,也分享和池伯成大師的舊好情誼,並讚許池大師是「人間瑰寶」,獨具匠心,一生致力於藝術文化實踐與推動。 由於池大師年邁無法遠行出席這場贈畫典禮,主辦單位特別錄製一段影片,影片中池伯成大師精神矍鑠,以清晰的話語向大家問好,並流利地表達出他的藝術作品與眾同樂的心願。我們衷心謝謝這位慈悲無私的老菩薩,由於他的菩提心,幸福蔓延到十方世界,讓我們遠在屏東皆能欣賞池大師出神入化的藝術表現,也同時感受到大師簡單、淡遠及充滿平和的心緒和他對萬事萬物的禮讚。 儀式最後由池伯成大師長公子池宗胤、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暨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前立法院長現任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王金平榮譽總會長、屏東大學古源光校長、政界代表等共同主持剪綵。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並致贈池伯成大師紀念品,表達誠摯的感謝,贈畫儀式在全體貴賓合照中圓滿結束。
-
荷香萬里 黃光男教授佛館捐贈書畫
「荷香萬里─黃光男教授書畫捐贈儀式」3月19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佛光藝廊舉行,知名書畫藝術家黃光男捐贈畫作〈荷香萬里〉等7幅作品,星雲大師致贈書法「無愧」,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代表贈予和感謝狀。 黃光男歷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歷史博物館館長、台灣藝術大學校長,也致力美術史、美學理論研究,投身教育、行政等職仍創作不輟,在藝壇、杏壇皆有成就。此次贈送畫作〈荷香萬里〉為2021年創作,長達900公分,上有題詩,敘述兒時居住在大貝湖的經歷與心境。 黃光男表示,有了文化的底蘊才能體會宗教的重要,有宗教信仰才知道生活的真諦。自己雖出版多本著作,但沒有像星雲大師那般的智慧,對於人生、社會服務的理想全是受到大師的啟發。 如常法師提及黃光男曾經參與「百畫齊芳-百位畫家畫佛館特展」,2021年佛館和史博館合作「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當中即有黃光男的作品。他和星雲大師也有著深厚因緣,大師以「一生無愧」讚歎他,在博物館界、教育界,於國家社會都是無愧,「高風亮節」則是他的寫照。 此次致贈作品尚有〈農家名產〉、〈金瓜白菜〉、〈尋常家饌〉、〈湖山積翠〉,以及書法〈青鳥海上來〉、〈大道即青天〉予以典藏。佛館副館長依潤法師和永融法師、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和順和戚品淑伉儷等在場見證。
-
安祥心、佛光情 禪頌音樂會延續心燈傳法脈
12月11日,佛光山福國寺三樓演藝廳舉辦「安祥心、佛光情 禪頌音樂會」,由台南佛光合唱團與台南禪學會安祥合唱團、鎧藤室內樂青創樂團80位團員共同演出,以〈曹溪聖光〉為主軸,唱頌〈安祥禪曲〉,穿越時光延續心燈傳法脈。優美音聲真誠演唱,獲得近220位來自北、中、南安祥家人與觀眾熱烈掌聲。 福國寺住持妙詠法師表示,此音樂會以法相會,如星雲大師所言一滴水可以匯集生命,六祖惠能大師為禪宗祖師,天下禪者以曹溪為歸,以音聲弘法可以普及大眾。聆聽音樂會如同修持布施,透過善美的音樂共鳴,感謝安祥合唱團與佛光人啟鳴共聚一堂。 一曲〈安祥〉為演唱會拉開序幕,指揮佘淑慧老師,輕柔嗓音伴著司儀旁白、漸漸走入曲中情境傳遞安祥,詩偈〈問答偈〉〈廬山組曲〉〈歸〉〈牧牛圖頌〉,將修行歷程用美妙音聲傳唱,多元禪風曲目完美呈現。 指揮陸一嬋老師帶領團員演唱〈心經〉〈曹溪聖光〉清唱劇,溫暖音聲扣人心弦,以豐富感情專業演唱,緬懷六祖惠能祖師大德事蹟,以心傳心精緻演唱共結法緣。 鎧藤室內樂青創樂團演奏〈心經〉〈自性歌〉〈應無所住〉,中、西樂器合併演奏讓人耳新一目,高水準演出獲得好評。 台南禪學會安祥合唱團團長方憲章感謝,佛光人熱情協助演唱會事宜,司儀高美華用心排序活動流程;台南佛光合唱團團長蔡國華讚嘆團員,不畏疫情辛苦練唱,秉持大師的人間音緣理念,散播善美的種子,感動自己感動他人。 好評如潮「安可」不斷,最後在樂團演奏下,演唱〈應無所住〉,邀請現場觀眾合唱〈自性歌〉,在疫情下人心安住,祝福大眾安祥自在。
佛光山開山56周年 金光明寺抄經祈願走過難關
2022-05-17南台別院同步抄經 祈願世界疫情消弭世界和平
2022-05-17渥太華佛光山新戒回寺 首次抄經座談修道會
2022-05-17佛光山開山56周年紀念日 5位大馬出家青年僧親屬蒞臨東禪寺線上觀禮
2022-05-17台東大學烘培課進道場 金剛寺弘法有亮點
2022-05-17紐約協會三好娃娃花車大遊行
2022-05-17巴西如來寺響應「佛光山開山56週年全球同步抄經修持」
2022-05-17世界總會30周年 里斯本協會26周年紀念回顧
2022-05-17佛光三十奮起飛揚影像展 多倫多放光
2022-05-17芝加哥繼往開來奮起飛揚 佛光三十影像展揭幕
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