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蒂亞市表揚環保貢獻 巴西如來寺受肯定
【人間社 知楷 巴西聖保羅報導】2023-06-09為響應6月5日世界環境日,巴西聖保羅科蒂亞市環境保護局舉辦長達一周系列活動。科蒂亞市議會於6月7日上午召開環境與農業委員會議,為環境周做為圓滿的結束,並於會上表揚對環境事業做出貢獻的團體及人士,而巴西如來寺長期為當地環境推動環保、維護生態等活動事業,獲巴西聖保羅科蒂亞市頒獎表揚。 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在受獎表示,感謝市政府對如來寺及巴西佛光協會推動環保工作的肯定,此獎項屬於所有巴西佛光人,將繼續推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的理念,喚醒大家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並提出星雲大師對環境保護的看法,早在佛陀時代就已經在倡導環保,不殺生而要護生,保護自然生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一直以來,如來寺極力推動環保、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愛地球、維護生態,例如種樹、吃素減碳也對環保有重要的貢獻。 環保局長Agnaldo Gomes Pereira表示,希望通過多項關於環境保護法案,能成功推廣資源回收,讓人類和自然生態能受到更多的保護。 科蒂亞市副市長Ângela Maluf呼籲每個人都要負起責任,科蒂亞市有廣闊的大地需要照顧和監督。「我們有責任思考我們的角色、承諾和責任。愛護環境除了應該植樹,也要愛護周遭的一切,如果環境被汙染了,我們必須提出對策來解決」。 會上當局特別頒發獎狀以表揚對環境事業做出貢獻的7個團體及個人,有妙佑法師、Angela Maluf、教育局祕書Samantha、資源回收工廠Coopernova負責人Marly、國際Symrise精油及化妝品原料工廠巴西分公司、Luxo de Lixo垃圾回收分類公司及油品回收公司Preserva Recicla。與會大眾近80人參與,其中包括巴西如來寺監院有謙法師、議長Marcinho Prates、所有市議員、局長及科蒂亞市市民眾。 科蒂亞市環境與農業委員會 (Conselho Municipal do Meio Ambiente e Agropecuária) 首次辦此表揚大會,希望大家對環境保護有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同時也鼓勵更多人的參與和推動 ,對於環境保護做出積極貢獻。
相關新聞
-
應對極端氣候 跨宗教合作愛護地球
6月4日 CREW 氣候團體 (Communities Responding to Extreme Weather) 邀請大波士頓區各宗教於塔夫茨大學的Breed Memorial Hall進行跨宗教會議 (Interfaith Summit),波士頓協會會長黃文儀、副會長賴淑貞及妙璽法師代表佛教應邀出席。此次會議以「宗教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內容,共有現場及線上來自基督教、天主教、長老會、猶太教、伊斯蘭教、福音路德教會等逾50人出席參與。 「如果要走得快,可以獨歩;如果要走得遠,必須要同行。」會議負責人Reverend Vernon K Walker致詞時表示,此次會議重點關注宗教在社區如何攜手互助關懷,團結力量來面對極端氣候變化的狀況,希望共同為社區進化發展貢獻心力。 會議中許多宗教團體參與建言,包括科學家團隊栽植花卉增加蜂群數量;打破水泥地,車道,增闢綠地;大規模運用太陽能板;成立社區支援團隊;植樹淨灘;支持石油等能源公司對影響環境而支付賠償,以備充裕資金應對氣候變化等。國際佛光會波士頓協會會長黃文儀則分享了「蔬食A計劃」的實際理念,表示從自己做起,多減一餐葷食,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維護地球綠化,緩解極端氣候的影響。 除了現場發表,線上也進行分組討論,妙璽法師為線上帶領人,共同探討各團體在進行中的方案、面對的挑戰與解決方法。「若還能再進步一分,哪怕再困難,也是值得的。」妙璽法師分享心保與環保的理念,期許未來宗教間合作,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讓地球永續經營。 塔夫茨大學人道主義牧師 (Humanist Chaplain) Anthony Cruz Pantojas 在閉幕時感謝各宗教團體的踴躍發言與出席,全球每變暖一點都將影響重大,希望在各宗教團體的帶領下,大家一起攜手應對極端氣候,減緩氣候變遷,共同守護環境,綠化地球。
-
美國佛光出版社 疫情後再現多倫多街頭書展
加拿大最大的免費街頭圖書盛會The Word On The Street Toronto,5 月 27、28 日兩天,在多倫多市中心的皇后公園舉行,美國佛光出版社回歸參與此一年一度的街頭書展;美國佛光出版社執行長妙西法師特別飛抵多倫多,帶領當地佛光義工於現場推廣、介紹人間佛教。 The Word On The Street因COVID疫情停辦,去年試行營運,今年共有100多家書籍和雜誌出版商、零售商、藝術組織等參展。活動主要是透過市民的免費參與,鼓勵大家接觸及閱讀書籍、雜誌,來支持加拿大的圖書出版和本土作家。 多倫多佛光山一如既往地派出本土化小組、國際佛光會多倫多英語分會會員,支援美國佛光出版社參加「多倫多街頭書展」。多倫多佛光山本土化小組組長Wilson表示,去年街頭書展時他曾到場觀察,今年現場瀏覽、購買的人明顯比去年多,而且以年輕人居多;介紹推廣中,也獲得許多正面回饋,讀友很開心認識了人間佛教,也有人表示要到多倫多佛光山,加入義工行列。 幾位輪值於書攤的佛光義工更是興奮的說:「每週六上午,參加多倫多佛光山英語讀書會 『Lotus Morning』學習佛法,能有機會走出寺院和大眾結緣,分享自己學佛的歡喜,特別開心,也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受益。」
-
蘭卡斯特教授終生研究著作 授權佛光山
「蘭卡斯特教授終生研究成果及著作授權佛光山簽訂會」5月28日下午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樓二樓會議室舉行,由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Dr. Lewis R. Lancaster)及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代表簽署。 蘭卡斯特此行來台,主要是參加「星雲大師紀念學術論壇—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暨佛陀紀念館十周年新書發布會」,除了主題演說及主持論壇外,更圓滿了他將一生著作授權佛光山的心願。 儀式開始,蘭卡斯特介紹陪伴他前來台灣的家人,並談及自己的學術生涯。從1954年就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接觸佛教起,至取得威斯康辛大學佛學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創辦佛教研究所、教授佛學,直到2000年退休。 蘭卡斯特退休後又至香港大學任教8年、受邀做10幾所大學訪問學者,新加坡教育部也聘請編輯佛教教科書等。在佛學學術生涯數10年中,曾遇過日本僧人,後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結識,珍惜彼此幾十年往來的因緣。 對於信仰與研究,蘭卡斯特認為,研究就是一種修行,專注於研究時,就像是在禪定修行之中。 蘭卡斯特表示,非常高興自己研究的佛教海上絲路地圖,最終能在佛陀紀念展出,「我很欣慰,除了畢生研究成果有所託付之外,此生最後一件重要的研究計畫,『佛教海線絲綢之路』以新媒體藝術特展在佛陀紀念館展出,在佛光山找到一個家。」 心保和尚說,曾受邀前往以色列作宗教交流,在一個教堂看到一棵鳳凰木,思及小時候的回憶覺得好親切。「蘭卡斯特教授對我而言,就是一位如此親切的長者。他是大師的好朋友,昔日我在西來寺時,大師經常和教授對談交流,我也受益良多。」 心保和尚表示,大師在洛杉磯成立西來大學,蘭卡斯特教授幫忙很多,感謝蘭卡斯特教授曾擔任西來大學校長,協助西來大學成為美國「西部大學聯盟」(WASC)的正式會員,以及指導本山學術研究、《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不管是教學或研究,蘭卡斯特教授一直往前邁進,這樣的精神真是了不起。 「佛法是救世之光,希望人間佛教弘法達到真正的世界和平,蘭卡斯特教授今將一生研究著作授權,希望佛光山能繼續努力研究,今日的簽訂也是歷史的一刻。」心保和尚並代表佛光山,致贈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雲錦技藝織造的星雲大師墨寶卷軸「平安」予蘭卡斯特教授。 見證者有佛光山信徒總代表趙元修、趙辜懷箴伉儷。與會觀禮有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佛光山法堂書記室主任妙廣法師、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及佛館四位副館長和相關單位法師、蘭卡斯特教授家人親友等40餘人。 路易斯·蘭卡斯特教授Dr. Lewis R. Lancaster簡介: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 ‧2004年至2006年擔任美國西來大學校長 ‧美國西來大學宗教學系終身榮譽教授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學術策展人 ‧「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最高學術顧問
-
澳洲聯合國協會聯誼 雪梨佛光人與會交流
配合2023年澳洲「全國義工週」,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西一分會幹部阮愛嬋、許卉祺;東一分會督導魏賽娟於5月25日參加了由澳洲聯合國協會新南威爾州分會 ( UNAA NSW) 舉辦的「第三屆年度全球公民意識聯誼會」,在西雪梨大學校園的活動會場,與關心世界永續發展的人士進行交流,出席者約60人。 大眾透過開幕影片Nations United了解世界人民共同面對的嚴峻考驗主要有氣候與環境、貧窮與貧富不均、正義與人權、兩性平等四項,以及如何以行動著手解決問題。UNAA NSW 代表 Tim Ford致詞中指出,該組織秉持「全球公民意識」來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全球公民意識指的是擁有全球性的視野,實踐本土性的行動,讓我們的世界更安全、公平、永續。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的「全球公民意識聯誼會」,主要是介紹「學生與義工安置計畫」,為義工、學生與適合的機構或社團作連接,協助創造一個契合永續發展目標的,更公平、安全的世界。 席間,佛光人與來自UNAA 新州分會副會長 Brett Martin 與退休少將 Tim Ford交流意見,同時介紹了國際佛光會在文化、教育、慈善各方面的義工工作,以及雪梨協會自2021年以來推展的跟永續發展目標相關的教育文化項目;包括2021年的SDG2零飢餓徵畫,2022年的SDG13氣候行動徵畫及徵文活動,以及進行中的SDG14「我的海洋」系列活動。 另外,來自青少年人權協會組織的Greg 及Helen對國際佛光會活動甚有興趣,佛光人一一說明佛光會義工服務的理念及內容。青少年人權協會是個國際性組織,主要是提升青年的人權意識,透過影片、小冊子的製作,讓他們更容易明白人權的定義與行使。 會後,魏賽娟、阮愛嬋、許卉祺三位參與者都認為,這次活動讓佛光會與本地關心永續發展的社團結下善緣,接下來會思考以後如何合作,培訓義工,更有效地推動佛光會以「環保與心保」為主軸的幾個永續發展活動計劃。
駐日內瓦辦事處處長 訪日內瓦佛光山
2023-06-10南非德本協會捐贈輪椅 佛光人愛心超越距離
2023-06-10多倫多佛光人森林浴 體會人間一方淨土
2023-06-10南投國姓國中生命教育講座 從服務看未來與希望
2023-06-10育德工家 林賜勳暢談霸凌
2023-06-10南華大學舉辦運動競技與健康促進趨勢學術研討會 致力打造棒球專業訓練基地
2023-06-10【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2.佛法義理55皈依
2023-06-10國際義工在佛光山 深刻體驗佛門生活
2023-06-09瑞典佛教會慶祝衛塞節
2023-06-09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詹慶齡談閱讀傳愛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