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婦女署CSW67發布5項建議 為女性爭取福利
【人間社 心良 紐約報導】2022-12-16佛光山紐約道場監院有霖法師和本土化小組孫心安代表國際佛光會,於12月15日參加2022年12月份聯合國婦女署(紐約)線上月例會。與會有5位講師和160位來自世界各地組織代表出席,會議主題為關心婦女議題,並為女性爭取福利。 首先由聯合國婦女署主席Houry Geudelekian女士拉開序幕,提供2023年聯合國婦女署最新消息,包括:CSW 67的現場活動申請仍在審核中;聯合國婦女署將為明年的現場活動預訂兩個場地,分別有聯合國中央教堂和52街的救世軍營。 接著由聯合國婦女署CSW67 代表Gillian Nazareth女士發布5 項重要建議為女性爭取福利,並鼓勵大眾簽署支持。5項建議包括:一、投資並加強性別敏感政策、計劃和法律,優先考慮女孩和婦女的需求。二、制定國際標準和指南,以應對和消除各種對婦女和女童不利的形式、隱私以及安全、自主和尊嚴面臨的風險,包含在資訊媒體對性別歧視、厭女症、網絡虐待、網絡欺凌和基於性別的暴力。 第三項是確保女性獲得基本且具有性別包容性的公共和私人資訊基礎設施,包括電力和前沿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創新,以彌合現有的資訊鴻溝。保證在農村地區獲得資訊技術,並確保女性擁有平等機會,特別是老年婦女和殘疾婦女獲得信息通信技術賦權的機會,不僅要通過物理接入和技能發展,還要通過直接與相關人士協商後,獲得尊重所有人的需求而做設計。 第四項是加強官方發展援助承諾,改善公共財政和投資,並利用私營部門的伙伴關係,讓各階層的婦女和女童普遍、負擔得起、平等和不受限制地獲得資訊技術。第五項則是讓女性參與製定、設計和開發資金充足的政策和計劃,這些政策和計劃優先考慮資訊技能、包括網路安全讓女性獲得 STEM 教育;解決不平等的性別規範、政策和法律。 全球聯盟協調員 Patricia Cortes女士表示,我們需要努力創造機會讓婦女能夠真正進入經濟市場;迫切需要為性別平等提供公平的機會。紐約醫學院內科醫生、教授和全球衛生主任Dr. Padmini Murthy提倡CARE宣言,C - compassion 慈悲、A - aid 援助、R - rights 權利和E - equity平等。更是強調科技需要成為 CARE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促進健康、福利和婦女賦權。 有霖法師表示,聯合國婦女署每個議題,就像在為世界各地被歧視乃至受不平等待遇的女性點燃一曙光,一道希望。期許世界各地婦女獲得重視,遠離暴力,活得自在。
相關新聞
-
紐西蘭南島蘇少暘榮獲國際攝影獎 「Mountains」寧靜色彩獲青睞
由美國國際攝影獎及亞洲國際攝影獎主辦的「2022 IPA國際攝影獎」,於7月28日公佈「榮譽提名」獎名單,紐西蘭佛光人蘇少暘的攝影作品「Mountains」入選為優秀作品之一,由IPA主席Hossein Farmani及評審委員會主席Susan Baraz頒發獎狀。 IPA全名為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是當今攝影界最有權威的攝影比賽之一。攝影題材廣泛,涵蓋廣告類、膠片攝影類、建築類、書刊畫冊類、深度攝影類、新聞編輯類、事件類、藝術類、動態圖像或視頻、自然類、人像類、體育類、特殊類等。蘇少暘從南島基督城搭機飛往北島奧克蘭時,拍攝南阿爾卑斯山的作品「Mountains」獲得青睞,入選「榮譽提名」獎。 色彩是最能夠表達情感和感受的共通語言。全球經歷兩年多的艱難疫情時期,主辦單位希望以色彩和光明驅趕黑暗,因而以「色彩」作為今年的攝影主題,透過攝影愛好者的鏡頭,收集世界各個角落充滿光明與色彩的事跡,給人們帶來希望。 參賽對象來自全球的專業攝影師、業餘攝影師、攝影初學者等,入選的參賽作品素質非常高,以獨特的構圖詮釋建築、人文、自然的美學,絢麗奪目的色彩鼓舞人心,令見者心生歡喜。熱愛攝影的蘇少暘表示,透過比賽可觀摩其他攝影師的作品,從不同角度拍攝不同題材,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對自己拍攝道場照片有著很大助益。
-
2022年日內瓦會議中心受邀參觀梵蒂岡博物館、西斯廷教堂和聖彼得大教堂
佛光山日內瓦會議中心監寺覺芸法師受到「相遇文化-佛教徒和基督徒之間的友誼」主辦方梵蒂岡跨宗教對話部邀請,6月18日在副秘書長鮑霖神父陪同下,與泰國臥佛寺、龍蓮寺30多名僧侶、60多名在家眾和泰國天主教會樞機Andrew Vissanu Thanya-anan組成的泰國宗教代表團共同參觀梵蒂岡博物館、西斯廷教堂和聖彼得大教堂。 梵蒂岡博物館位於梵蒂岡城內,佔地5.5萬平方米,擁有12個陳列館和5條藝術長廊,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其中的藏品是多個世紀以來羅馬天主教會收集、積累的成果。作為梵蒂岡城一部分的博物館於198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西斯廷教堂是教宗的私用經堂,也是教宗選舉儀式的舉行之處。教堂的圓頂和壁畫分別是米開朗基羅所畫的《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6萬人,教堂中央是致敬42米的穹頂,前方為聖彼得廣場和協和大道,堂內保存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的壁畫與雕塑。 參觀過程中,泰國宗教代表團與覺芸法師親切溝通交流,屢屢讚歎佛光山与各宗教互动交流成果。臥佛寺住持Somdet Phra Maha Thirachan向覺芸法師介紹他四次參訪高雄佛光山的經歷,並表示十分欽佩星雲大師。
-
無畏與勇氣活出精彩人生 南天寺首場「人間的五方佛 – 與生命對話」系列對話
南天寺法堂於6月18日舉辦「人間的五方佛 – 與生命對話」系列講座「離怖畏如來—畏懼與無畏」,邀請心理諮詢師暨南天大學健康與社會福祉碩士課程畢業生Darren Wagner、慈善機構Escabags公司創始人兼執委會Stacy Jane及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為與談人,南天寺監院覺寧法師、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督導長黃勁鋒、佛光人等近120人親臨南天寺參加。 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代表致開幕詞時,說明南天寺舉辦此系列講座的緣起。面對近年來自然災害、疫情、戰爭所帶來人類生態與社會的巨大變遷,如何轉換思路,找到身心改變的踏板、前進的解方。南天寺因應時代變化,以大雄寶殿內供奉之五方佛為視角,說明「大雄」作為佛陀十號之一,寓意「具備十力,降伏四魔,無有畏懼」。邀請社會在各領域有傑出貢獻或服務楷模者為與談人,分享自己如何在低谷中獲得力量、重新定位、走出人生困境,開啟生命光華的故事,亦是大雄力的表现。藉此重申人間佛教的普世價值及核心理念,期待每一位聽眾都能從中找到新的靈感和啟發,用智慧、勇氣、韌性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自2012年美國桑迪胡克社區校園發生槍擊案後,Darren Wagner希望改變國民擁槍文化,在各地進行講演,關心社區和諧,幫助受創傷者面對生活障礙,重拾信心,找回生命的意義。Darren Wagner目前正在完成自殺學碩士課程,希望學以致用,幫助心理有障礙者重建健全的人生。 覺舫法師分享研究報告,因疫情影響,全球50%需要再接受職場培訓才能與時並進;恐懼是來自「情感」及「想像危險」,因此要找出恐懼原因與根源。其中包括認識與接受不完美就是完美、擁抱人性、賦予個人權力及用慈悲連接生活。應用佛教的「平等觀」來提升自信與無畏,用佛法凝聚社區力量,共創和諧的社會。 Stacy Jane備受家庭暴力的傷害,2019年以「庇護簽證」來澳洲,化傷害悲憤為力量。2020年創辦Escabags,以善良和愛心幫助更多人遠離虐待和危險,重拾希望、和平與快樂,因為幫助一個人可能不會改變世界,但是會改變一個人的世界。Stacy Jane也感謝當天捐出生活用品的愛心民眾。 與會大眾被與談人的生命歷程感動,現場踴躍提發問題,包括「什麼阻礙了勇氣?」「如何面對及管理恐懼?」「誰的勇敢行為激勵了你?」及「對於那些失去人生方向與目的者,你有什麼建議?」等,3位與談人耐心詳細一一回答。 覺寧法師代表常住贈送結緣品給3位與談人,感謝大家的真誠分享生命故事。 講座深獲大眾回響,與談人Darren Wagner接受訪問,感謝南天寺主辦及基金會贊助成就一場感動對話,他深信大家具有同等的勇氣來面對疫情帶來的困境和挑戰,很期待能夠聆聽未來的其他4場心靈對話。與談人Stacy Jane在接受訪問時特別介紹Escabags,希望更多人可以透過Escabags遠離恐懼,重獲自由。 作為臥龍崗市政府「生活書籍Living Books」一员,身兼法語老師及瑜伽教练的Benedicte Henry總能從南天寺舉辦的各項活動汲取營養。她表示,三位與談人積極面對困境,憑藉勇氣排除萬難的生命故事讓自己深受啟發,未來也將學習他們化為實際行動,創造美好社區。 就讀心理咨詢專業的Tammy Davidson歡喜表示,這些完全不同的生命故事,對於疫情下的社會大眾學習如何有勇氣與能力面對各種考驗尤其重要。自己也從中收穫滿滿,未來將積極運用五方佛的慈悲及智慧在心理咨詢的工作中。 雪梨南一分會Margaret Lee感受到講座內容很勵志,透過與談人的真實生命歷經幫助自己反思,有否將困境或情緒化為積極和正面的行動,改變生活,讓生命更為充實。
-
倫敦和平塔建塔37周年紀念 佛光山應邀參與並祈福祝禱
為紀念倫敦和平塔建塔37周年,日本山妙法寺於6月18日下午舉辦慶祝活動,邀請包括倫敦佛光山在內的各宗教界人士,50多人共襄盛舉。佛光山作為倫敦宗教交流成員之一,除了疫情期間,年年都參與此項活動。今年由倫敦佛光山監寺如海法師帶領數名佛光會信眾一同前往恭賀,並誦經祈福祝禱。 倫敦和平塔(Peace Pagoda)座落於於巴特西公園(Battersea Park),面向泰晤士河, 是倫敦大都市多元宗教文化同體共生的象徵。由於是疫情後首次恢復紀念活動,今年的規模相比往年簡化許多。 今年的主題是「和平」,法會先由日本山妙法寺和尚唱頌《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11》,隨後倫敦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以倫敦佛光山為代表的大乘佛教各自以梵唄唱誦的方式,送出了和平祈願的祝福。如海法師帶領佛光信眾壓軸出場,唱出了莊嚴的梵唄。高亢的稱頌「阿彌陀佛」聲,引得公園裡的行人、遊客紛紛駐足聆聽,並掏出相機錄影。歸依迴向已,由國際佛光會倫敦協會理事Jordan代表,以英文誦出了佛光四句偈。 接著大眾在僧人敲擊著圆扇太鼓及日本山妙法寺歐洲區總住持的帶領下,誦經祈福聲中,環繞和平塔一周。活動後半場,風雨交加,龍天護法也來灑淨加持;雖然天氣驟然轉冷,信眾們依然虔誠堅持圓滿繞塔。 今年也是日本山妙法寺創辦人藤井日達上人圓寂38周年。他一生致力於世界和平,反對核武器,二戰結束後開始在全球建設佛舍利塔,即「和平塔」。然而現在的世界,紛紛擾擾,仍然不太平。與會代表表示,反對核武器,呼籲和平,要靠我們每一位大眾。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之「五和」理念,為世界和平提出了行為準則,若是人人能遵守,則世界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