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道展 九州國立博物館隆重開幕
【人間社 童于庭 日本福岡報導】2023-12-01秋風送爽,楓葉綴紅,九州國立博物館音樂廳內,星雲大師之「一筆字書道展」於11月28日盛大開幕。近百位賓客,步經靜謐之環館小徑,以澄淨心靈,感受24幅真跡背後的藝術和佛法。 賓客雲集,活動邀請NPO法人國際BLIA理事長滿潤法師、台北駐福岡經濟文化辦事處祕書王鴻鳴、山梨書道協會會長望月大耿、NPO法人日中國際交流中心理事長暨九州產業大學藝術科非常勤講師姚明、九州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奧薩卓瑪等人共襄盛舉,各界翹楚紛紛出席,讓人間佛教的感動從上至下的傳播。 開幕儀式前由福岡合唱團演繹兩首人間音緣〈佛光四句偈〉和〈給人〉,透過中、日文的歌詞,將佛光人對大師的感謝和想念,經由音聲傳送給現場大眾,而利用音樂廳之聲光效果,為一筆字展帶來別具一格之展示。 滿潤法師表示,相信大家看到影片過後,對大師的崇敬之心更加深厚。並以大師為徒眾們書寫墨寶的照顧之心和大家分享,提及所有在海外弘法的法師們,皆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在各地堅毅勇往直前弘揚人間佛教。滿潤法師感受大眾共同成就盛會,也能從「一筆字」中,看見大師的「心」。 王鴻鳴表示,台北駐福岡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陳銘俊因公無法出席,能代表出席活動感到十分榮幸,並祝福活動圓滿。姚明則為大家細述在九州出展出一筆字的因緣,此次登上國家殿堂十分難能可貴。望月大耿以自身從大師字中汲取力量,身為書道家的他也須向大師看齊,反思有限的生命當中有怎麼樣的突破性。山梨縣縣長長崎幸太郎以電報祝賀,活動成功順利。 此次一筆字展活動十分多元,包含「日日是好日‧一筆字茶禪饗宴」及「佛教與藝術論壇」。論壇邀請滿潤法師、 望月大耿、姚明以各自在佛法、書法及水墨畫中的獨到見解,分享自身的經歷、專業上的突破點和人間佛教的因緣。 茶禪體驗讓貴賓感受茶之靜謐外,也透過音樂的引導薰陶,讓紛亂的心沉靜下來,更深層體佛法深義法喜。 有參與的義工表示,此次一筆字書道展歷經逾半年的籌備,義工彼此在細節上反覆練習,還有福岡協會輔導法師如愷法師的細心叮囑和鼓勵,讓大家一次次自我突破。如愷法師分享,在布置時感受到大師的慈悲,讓所有因緣順利而成,提醒義工在活動服務中,要謹記著大師的慈悲,讓來觀展的人都能歡喜。 為期6日的展期,民眾因對文化之重視紛至沓來,逐一觀賞大師的字,在每一幅字前駐足許久。坐著輪椅前來觀賞的西女士表示,看見大師生涯10個時期,因而燃起生命的力量,感受到生命的把握就在自己心念當中。
相關新聞
-
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 共研增加信仰人口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為因應時代的需要,11月28日至29日於佛光山金光明寺,舉辦「2023年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實體與線上逾2000人參與。從三大方向探討議題:「佛教徒在哪裡?」佛教傳承隱憂的「因與果」、「我為什麼成為佛教徒」從一個人到一家人;「分享案例」―知己知彼-各宗教發展經驗談、普門大開-如何讓青年走進來、契理契機-從社會人到佛教人才;「責任與使命」不忍盛教衰―增加佛教信仰人口的因應對策等。 「佛教徒在哪裡?」議題主持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及與談人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私立格致中學校長鄭經綸,就佛教傳承隱憂的「因與果」論述。郭朝順認為,一是寺廟應結合社區,以關懷社區的角度出發,廣結善緣增加社區福利。二是重新建構與時俱進的佛教語言表述,讓更多年輕人易於了解。鄭經綸讚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創辦國際佛光會,讓佛光人積極接引人入佛門。並提出道場的弘法者應該要走出去,而不是等著人走進來。 淨耀法師認為,佛弟子應該對佛教有信心,要勇敢說出「我是佛教徒!」對於建寺辦道,推崇星雲大師以「皆大歡喜」的理念,祈能複製佛光山成功經驗,健全僧伽教育,讓所有僧眾受惠。讓兼具「理修」的正能量感召信徒,並以「事修」贏得社會尊敬,才能增加佛教人口。 「我為什麼成為佛教徒?」議題,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主持,佛教童軍代表游振隆闔家、佛光三好人家代表林其發全家,以及福智家族代表劉紹斌闔家與談,透過對談解析信仰的傳承與擴散。慧傳法師總結三家經驗:家庭法脈對於信仰的傳承非常重要,第二代是否能繼續佛教信仰,與父母息息相關。所謂「人和家慶」,父母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以自己合宜的言行舉止攝受子女,並讓孩子從小習慣到寺廟,鼓勵小孩擔任義工及參加道場活動,在服務和結緣中感受法義。各道場的法師也要善待信徒及其家人,讓信仰成為每個家庭最大的凝聚力。 案例分享「知己知彼」由主持人世新大學副校長楊盛昱及與談人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蔡維民、台灣媽祖聯誼會祕書長于美人、台北市士林社區大學校長張明致,就摩門教、基督教、道教及一貫道之宗教發展過程精闢論述。 對於如何增加信仰人口,鼓勵用年輕人的語言傳達教義,更能收到效果,綜合建議讓年輕人在團隊中有價值感與成就感。「牧羊人不會自己生羊,羊才會生羊。」教友才能帶來更多教友、家人及朋友,宗教是以參與人間事務,關心信徒需求為出發點。 「普門大開」這是一場年輕法師度眾經驗的深度交流。由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見可法師主持,福智僧團副住持如得法師、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見寂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青年總團執行長有度法師與談。除分享自己生命意義價值的追尋,也分享以「同事攝」青年度青年,是最快的方法。台灣晚緣專案,提供社會高齡長照協助服務,強調「平等關係、純粹陪伴」。見寂法師表示,專案培訓義工帶來義工年輕化。 「放下手機,專注佛學!」年輕世代,如得法師強調:「AI與人最不共的是『心』」青年走入佛門的重要原因是「教育」,0-100歲的生命教育,有與時俱進體驗式的教法;有度法師說,當青年不能放下手機時,就將佛法帶入手機。例舉佛光青年團曾為世界祈福發起共修,長達1332天不間斷。見可法師結語,青少年受網路世界吸引及外力的推展,善用「給」的善因與熱情,讓人進得來,法用得上,佛教普門大開。 「契理契機」-從社會人到佛教人才,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主持,與談人有佛教慧炬機構董事黃書瑋、中華鹿野苑藝文學會理事長吳文成及華梵大學東研所兼任教授熊琬。黃書瑋說從台灣大學晨曦佛學社成立以來,後續有97各大專院校成立佛學社,所發出去的論文獎學金已經超過5000萬元嘉惠學子。吳文成表示佛像藝術引人入勝,進而引領大眾接近佛法。熊琬認為現代佛教弘法,運用多媒體交互問答,佛教弘法應與時俱進,拿回佛教的話語權,讓更多人認識佛教。 覺培法師主持「不忍盛教衰」單元,將學員分成17小組,採各組成員交叉討論,心得回饋。各組踴躍發表兩日來所收穫的成果。強調寺院與家庭的連結,作為孩子面對人生的後盾。祈眾以「佛教靠我」自勉,將佛法運用在家裡,接引自家青年首重父母學佛後,重視身教與言教。 輪值主席吳志揚結語,佛教不可太鬆散也不可太低調,總會將尋求更多方法讓佛教興隆。
-
宗教聯誼交流 天氣變遷與永續環保
11月25日,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應Asian Theological Seminary神學院盛情之邀請出席擔任在菲律賓大學舉辦的基督教、佛教聯誼交流的與談人,基督教即由牧師Jojo Lacanilao律師擔任,共近60人出席。 此次交流以「氣侯變遷及永續環保」為主題,首先由佛光會輔導知菩法師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自然生態祈願文〉,隨後主辦單位學生彈唱聖歌,接著由BDO銀行永續發展項目的經理Ms Aleine Leilanie Oro用報表統計數字及影片詳細的分享了地球暖化的現象及其對人類的影響和威脅,菲律賓更是全球災害風險最高的國家之一。Ms Aleine Leilanie Oro強調,人們應該要改進日常生活習慣及完善的環保方案,以應對氣候的變化來援救地球及人類。 會中播放菲律賓佛光山教區總住持永光法師的致詞,與菲律賓佛光山曾參與或聯辦的宗教聯誼活動,永光法師提及,星雲大師教導我們做事要跨越宗教、種族,並要以和平、融洽為首要。 妙淨法師首先表示宗教間的對話旨在增進感情,並簡單的介紹了佛陀開悟第一句話即說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家都可以成佛,並詳細分享環保的重要性,同時宣導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的理念。也提到佛教提倡素食以減碳化、護生以培養慈悲心、行三好即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以及人間佛教的教義。妙淨法師引用小鸚鵡含水救火的故事,表現「捨我其誰」的精神,令大家對於佛光山發光發熱、無私奉獻、真正行佛的一切實踐給於肯定與認同。 牧師Jojo Lacanilao表示,認同妙淨法師親切的態度及對宗教信仰的價值觀,懇請大家要積極改善破壞環境汙染及要盡量努力實行方案解決破壞地球的資源,不要真的使上帝要收回一個原本美好的地球。 這次應邀出席的有菲律賓協會、菲律賓督導委員會、佛光會馬尼拉第二分會幹部、光明大學學生、Asian Theological Seminary師生,並由吳淞煒、沙淑勤擔任司儀及主持人、Messiah College、International Graduate of Leadership、Christ Commission Fellowship and Penuel School of Theology等團體。 大家都踴躍參與小組討論,光明大學畢業生Florelyn分享在高雄本山十年的體驗及環保知識,這次的宗教交流讓彼此發現了共同理念,激發了集體努力,並為援救地球改善人類的環境作出誓言共同承諾讓下一代,讓世界更美好。
-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會員大會 世界和合共生共榮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2023年會員大會11月28日於佛光山金光明寺召開,聯合總會主席團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香光山教團方丈悟因長老尼、福智僧團住持如淨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法制長吳志揚;監事長明光法師、祕書長覺培法師及理監事、會員等,逾300人與會。會中通過「兩岸和合,共生共榮」、響應「為世界和平祈願祝禱」、成立「人間佛教發展研究般若團」、新入會團體及個人會員等11提案。 輪值主席吳志揚致詞表示,會員大會是每年期待的聚會,感謝諸山長老及各位大德參與盛會。除了上午討論議題之外,為因應時代的需要,主辦單位安排兩天一夜的「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探討如何增加佛教信仰人口。如何振興佛教是我們大家共同心願。議題包含:「佛教徒在哪裡?」,從各宗教發展經驗談、普門大開-如何讓青年走進來、從社會人士到佛教人才,大家共商因應對策,精采可期。 覺培法師工作報告4月1日至11月20日完成項目:台南市白河區大仙寺舉行第三屆第四次理監事會議、「佛誕祈福音樂會」由12個佛教合唱團演唱淨化世道人心的佛曲、大陸廈門海峽論壇、台灣總修院慶祝教宗方濟就任10周年、第二屆「寺志撰寫培訓工作坊」38位學員結業、理事宣融法師當選大台南佛教會第24屆理事長、南中北各區聯誼會、監事澈定法師代表本會參加「第七屆佛教徒與天主教徒對話國際論壇」及主席吳志揚受邀代表參加「國土計畫法宗教團體座談會」等。 團體會員「中華鹿野苑藝文學會」理事長吳文成,說明佛教古文物「山西彩塑像」捐贈案。他數年前得知海外華人,收藏了一批精美彩塑像,是上個世紀90年代,宋明時期彩塑佛像,包含羅漢、韋馱、菩薩、弟子之頭部及影塑佛、菩薩、弟子像等共30尊,有鑑於佛教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共同發心請回台灣典藏,無償捐贈予總會。 心保和尚表示,大會用心舉辦「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全世界人口增加中,不見得佛教人口也增加。佛教發源於印度,但目前印度的佛教徒不到1%,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心願,希望讓佛教傳回印度,回歸佛陀本懷。而當地主流信仰為印度教,當我們要傳回印度,叮嚀大眾要低調與小心。強調佛教的平等與包容,可以帶給世界更多的和平。 悟因長老尼說,從「香光尼眾佛學院」國際學員的身上,看到戰爭的可怕。例舉,學生在台灣學成回到緬甸,卻找不到自己的父母;許多難民躲到佛寺避難,由寺院提供食宿給予急難救助。名譽理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提到,早期跟著星雲大師出家時,因為女性地位低落,想方設法吸引婦女參與佛教活動,因而提升參與者身心清淨,進而改善家庭關係,家人從反對轉為支持,從而吸引更多人參與佛教事務。 如淨法師說明,佛教秉持「不忍眾生苦」之悲願,他提出「提案五」請大家一起響應「為世界和平祈願祝禱」,以精進修持之功德力,衷心祈禱世界和平、兩岸和平、戰火早日平息。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在美國透過視訊參與會議。最後,明光法師清唱一首,他20年前製作的歌曲〈我愛中華〉,大會也在〈惜別歌〉中圓滿。
-
維也納佛光山皈依典禮 佛子心靈靠岸
維也納佛光山11月26日下午3時半舉辦皈依三寶甘露灌頂典禮,禮請佛光山歐洲總住持覺容法師為8位發心皈依者主持典禮,監寺如群法師首先為皈依者說明典禮流程,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督導賈瑩和會長林玉嬌,以及20餘位佛光信徒觀禮祝福。 覺容法師帶領皈依者在如法儀的皈依儀軌後,正式成為三寶弟子,覺容法師開示,皈依三寶要深信佛、法、僧為真正的皈依處,就能得到依靠。從皈依最初三寶到自性三寶,指出皈依不是結束而是開始,要好好的用功學習佛法,接著為皈依者和與會大眾甘露灌頂。 來自慕尼黑的中國大陸留學生張淑姣說,前幾年在柏林讀書,友人唐雪峰時常邀她到柏林佛光山、或參加線上讀書會,她均婉拒。近年因母親癌症去世,加上自己罹癌後,參加藥師法會,皈依的因緣終於成熟。副會長常暉也是因緣具足,決定要成為佛弟子,更進一步發心要到柏林參加五戒。 圓滿賦歸前,如群法師頒發皈依證和佛珠,叮嚀大家皈依後要常回來參加共修法會、佛學班和讀書會,如就讀學校註冊入學後,要去上課學習才能夠畢業。
三好精神化敵為友 岩湖小學彩繪燈籠展創意
2023-12-03妙謙法師談星雲大師 佛光菜根譚的智慧
2023-12-0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首創微電影閱讀及會長專班
2023-12-03芝加哥佛光山參訪緬甸寺院 佛教文化交流
2023-12-03202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300位愛書人齊聚蘭陽別院盛況空前
2023-12-03國際佛光會實際行動 響應世界氣候行動峰會
2023-12-03花蓮佛光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縣府成果展看見三好運動
2023-12-03人間佛教思想臨床運用 心理師勉勤掃內心
2023-12-03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瑜伽燄口的人間佛教管理學啟示
2023-12-03花蓮佛光人彩繪燈籠 結緣聯誼增溫情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