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華大學棒球隊佛光山獻獎 展現佛法信念與永不放棄精神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2023-01-31佛光山南華大學棒球隊1月15日在111學年度UBL大專棒球聯賽榮獲亞軍,締造隊史最佳紀錄,從預賽六連敗的低谷到闖進冠軍戰的高峰,南華棒球隊展現了什麼是「永不放棄」。1月30日南華大學棒球隊一行49人回到佛光山,將這份精神與榮耀獻給星雲大師,教練與球員也分享他們從低谷到高峰的心路歷程。 30日於佛光山東禪樓獻上亞軍獎盃,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代表接受。心保和尚表示,星雲大師成立三好體育協會,所以大家還有個殊勝的工作就是傳遞三好精神。比賽只有輸贏兩個結果,面對人生也是如此,可能成功或不成功,但重要的是下了多少功夫。求道修行的最終目標就是成佛,小煩小惱都微不足道;比賽也是為了最終榮耀,許多事情都是過程,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敘述星雲大師熱愛運動,佛光山有多處籃球場,大家也不特別講究人數就自動分成兩邊比賽,而且打球時都非常和諧;強調遵守規則、尊重他人很重要;打球要專注,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三好體育協會會長劉招明致詞,成立球隊是大師的慈心悲願,以三好為精神,希望大家成為優秀的運動員,也成就奮鬥積極的人生。 南華大學棒球隊總教練蔡仲南提到預賽六連敗的當時,完全沒有想法來解決問題,感謝法師的開導,明白了「放下、平常心」。隊中沒有明星球員,但大家有佛法的信念和永不放棄的精神。感謝星雲大師的關懷、場邊佛光人的賣力加油,以及教練團的陪伴;還有因為佛光山普門中學棒球隊的根基,才有了南華大學甲組棒球隊,這兩隊若能結合,相信可以在體育界激盪起不小的火花。 蔡仲南為大家介紹教練團成員,包括首席教練陳威志、教練郭育誠、助理教練劉嘉仁、體能老師黃子健、防護老師汪煜凱,以及大一到大四的球員及守備位置。隊長吳松諺分享,預賽時遇到連敗和連勝,「很想贏,但不是有想法來贏。」法師帶領他們呼口號放鬆,學習不將輸球的情緒帶到下一場比賽,「這次的亞軍會成為下一次比賽的動力!」 捕手邱亭堯說,當時他們剛打完梅花旗棒球賽,氣勢如虹,結果不如預期,預賽四連勝後接著六連敗,然後又打進四強、拿下亞軍。整個過程他的感想是:「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面對失敗。雖然不被看好,但盡全力一定可以做到最好。」投手陳鐿中說,這次從預賽、複賽的高低起伏過程是前所未有的,感謝夥伴們幫他守住每顆球,還有佛光爸媽們的加油,「拿到亞軍還是很遺憾,但這會成為下一次比賽的養分。」 會後大家到大雄寶殿前合影,行程另安排大悲殿禮佛、欣賞花燈、觀賞佛陀紀念館「光照大千」等;此行隨同有三好體協祕書長覺禹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三好體協副祕書長慧功法師及三好體協會長夫人陳秋琴等。
相關新聞
-
〔佛光山2023年春節平安燈法會〕逾4000人禮懺新春大悲懺法會 藉菩薩慈悲力洗滌無明煩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願我速乘般若船……」在疫情陰霾籠罩三年之下,佛光山於1月28日開始啟建一連十場的新春大悲懺法會,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女眾學部法師領眾薰修。佛光山大悲殿再次迎來禮懺人潮,即便殿內座無虛席,仍有許多信徒一起在大悲殿丹墀修持禮懺,現場與線上共累積逾4000人參與。 許多信徒於新春期間再次回到大悲殿,透過虔誠的禮佛懺悔及持誦儀文,藉由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力量,洗滌心裡的無明煩惱以及消除環境的磨難。 早上的首場新春大悲懺法會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並為眾開示生命的意義在於行菩薩道,學習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慈悲在行菩薩道中很重要的一環,在《六祖壇經》有曰:「平直即彌陀,慈悲即觀音。」心只要起慈悲,當下就跟觀音菩薩等無差別。因此要隨時隨地培養慈悲心,而慈悲心也要能與平等心相應。 心保和尚指出,平等就是佛,在《金剛經》有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菩薩道時就會與人結緣,福德智慧也隨之增上,有了菩提心、慈悲心後,便會慢慢趨向佛道,與佛菩薩接心「連線」。當自己身口意能夠饒益有情時,就能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了。最後勉眾在新春期間給自己一個期許,用佛法來投資生命,便是最有智慧和有意義的事。 下午的第二場法會則禮請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為眾開示,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的「不忘初心」勉眾,在一年初始能以非常清淨、無雜染、無妄想分別、無是非計較、無執著的初發心,把觀音菩薩和觀音法門放到心裡。 慈惠法師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廣大圓滿、救苦救難,只要虔誠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便能觀自在。叮嚀大眾在拜懺時,要用清淨心將觀世音菩薩牢記在心中,未來能不忘初心的往前邁進。 主法慧知法師也以《心經》的「六不」勉勵大眾遇境不要起情緒,給自己寬廣的視野才會像觀自在菩薩一樣「自在」。 另外,1月29日、2月4日至5日及2月11日,每日的早上9時及下午2時將在大悲殿進行新春大悲懺法會,並提供線上修持。
-
南天寺慶新春 中西媒體關注爭先報導
佛光山南天寺是南半球最大佛教寺院,自1995年開光啟用,已成為雪梨南部臥龍崗市的地標,寺院在關懷與服務社區的功能亦為政府及媒體肯定。南天寺與社區共同慶祝農曆兔年的盛況,更被中西媒體關注及互相報導,從而帶動社區居民及雪梨地區的遊客,於新春期間湧進南天寺禮佛祈福,並參加各項新春活動,感受佛教的真善美,同時體會傳統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社區報紙The Illawarra Mercury曾先後在1月18日及22日(初一)報導南天寺如何迎接及慶祝新春。18日由南天寺社教主任知理法師重點介紹,兔子是溫柔、善良、安靜及優雅的動物,因此,兔年象徵和平和安寧;知理法師進一步介紹,南天寺有安排一些與兔子相關的益智遊戲,讓來山遊客在南天寺、南天橋及南天大學待地區,按圖索「兔」尋「法」寶,寓遊戲於接觸佛法。The Illawarra Mercury在22日著重報導在寺院的祈福、禮千佛、許願樹、點燈及傳統的舞獅等活動來慶祝新春。 1月21日(除夕),南天大學董事妙友法師接受社區報紙The Guardian採訪,新年代表新的開始,需要以積極心態與正能量面對生命;同時指出,新春在寺院點燈,象徵燃點自己生命之燈;同時鼓勵大眾安排時間參加年初一的「新春禮千佛」法會,虔誠禮拜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諸佛菩薩。 澳洲電視台Channel 7與人民網合作一檔慶祝農曆新年的紀錄片,攝製組Grainger TV製片人Greg Grainger於年初一來南天寺拍攝取景。社區媒體The WIN News Illawarra官方facebook轉發了南天寺農曆新年期間的精彩圖片做宣傳,積極推動社區多元文化互相和交流,將傳統的中華文化融入社區,進而豐富社區文化的內涵;其中包括租借及試穿古服、傳統樂器琵琶獻奏及傳統舞蹈表演等,充份發揮濃厚的年味。 此外,中文媒體包括TV Media Australia、《澳洲日報》及《億億網》均有詳細預告及報導南天寺新春盛況,包括南天寺新年活動時間表、參訪須知、普佛祈福、禮千佛及供佛齋天等。 南天寺在新年前、年初一及新年後均有將新春訊息及盛況,透過Facebook、Instagram、微信公眾號及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大力推廣和報導,將新年的歡喜愉悅與社區分享,共襄盛事。
-
〔佛光山2023年春節平安燈法會〕佛館雙閣樓「碗裡禪」 感受禪琴香之美
春節期間,佛陀紀念館雙閣樓人文空間「碗裡禪」體驗,頗受大家的喜愛,大年初一至初五體驗人數已超過500人次。什麼是「碗裡禪」?透過茶水順時鐘注入碗裡,透過茶葉的舒展,順時鐘慢慢地轉動,可觀察茶葉色澤的變化;在當下端碗品茶湯同時,也能觀照自己內心的變化。從簡單沒有杯蓋的碗,端倪平常心,心之寬、心之自在即茶禪之心。 1月25日下午,茶禪滿座,其中含有功德主蘇國課、劉珀秀等人。席間藉由茶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世間幻化,昨天、現在一直在過去,為什麽又讓人感覺有真實感呢?喜歡它想擁有它,不想失去,因為有執著,所以六根、六塵所見所聞於內心有相應,煩惱進入內心,產生貪瞋癡。所以,要能放下,隨緣自在,一切好壞境皆會過去,歇息當下心靜下來、止息才能解脫。 現場,還有如一絲社社長朱育賢老師古琴演奏,並透過維鬘分會會長、香道老師周佳靜為大眾展演香道,體會由外在的香,進而至內在的戒定真香。在一期一會中每位都有因緣參與,無不感受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是如此地至善至美。 1月26日,體驗碗裡禪有四埸次,共有130人參加,除了民眾報名與會,還有功德主陳曾四欣、行政院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李健育總隊長、胡譽馨伉儷及其家人等,由佛光山副住持慧倫開示,有專注的心就能體會碗裡禪,任何事制心一處無事不辨。當日由就讀台北美國學校的Eric林宇澤展演花藝,本身是台北花苑第三代傳人,2015年八歲時第一次受邀國際花友會表演;2022年參加第52屆全國技能競賽青少年組冠軍。此次展演,希望透過花藝结合工藝展現花藝之美,也讓與會大眾學習大自然中一山一水、一花一木皆是創作素材。 內政部警政署高雄港務警察總隊梁東山總隊長、天祥眼科盧天祥醫師及鄭世保醫師等亦於1月23日參加體驗「碗裡禪」,鄭醫師表示,没想到茶禪也能安頓不安的心,讓心可以歇息,非常感動,表示有佛法真好。
-
香積妙手調美味 珍珠瑪瑙筵佳賓
佛光山台北道場香積團大年期間不休息,歡喜地菩薩持續「調美味、筵佳賓」。1月22日(大年初一)起至1月26日(初五)共有義工逾200人次發心,提供近4000個便當。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當時人在本山,特於過年期間,透過「Line」祝福並鼓勵香積團團員:「最佩服大寮工作的菩薩,因為民以食為天,每日三餐都不可少,最重要。」 依空法師讚歎香積團義工,是不休息菩薩。過年前大掃除、布置大寮與齋堂,讓新春期間有煥然一新的氣象;年前齋堂個個不起眼的角落,而今都是張貼春聯與擺設花藝的亮點。法師致贈一幅既經典又傳神的春聯佳句:「香積妙手調美味,珍珠瑪瑙筵佳賓」,橫批:「選佛場」。 「大寮義工要很耐煩!」依空法師指出,義工需要知道每一道菜的特性,才能煮出可口的美味。這正與佛法相同,每煮一道菜需要很多因緣,不只要有土地、水、空氣,還要有農夫耕種。而準備食材,則須將食材如同珍珠瑪瑙般的處理,才能煮出有溫度的食物。烹煮的火候、油、鹽,都需要香積菩薩的妙手,才能調出美味可口的美食,來宴請嘉賓。 中華書法傳承學會創會會長暨知名書法家潘慶忠,1月24日於12樓現場揮毫新春吉祥語,並將依空法師送給香積團的春聯佳句,寫成墨寶一幅贈予香積團結緣。最後,香積菩薩為感謝依空法師看到他們的貢獻與付出,錄製影片感謝空師父的祝福,同時也歡迎大家加入佛光品牌香積團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