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內瓦佛光人公益馬拉松 10公里快走比賽
【人間社 張瑩 日内瓦報導】2022-05-16為配合國際佛光會vegrun全球復蔬線上公益路跑歐洲段活動,日內瓦佛光會於4月和5月推出一系列快走活動。經過一個多月的快走訓練,5月14日,迎來第16屆日內瓦公益馬拉松10公里快走比賽。 日內瓦協會會長鄭育帶領三名佛光會員,首次代表日內瓦佛光會參加比賽。選手們身著印有選手編號的賽服,在覺芸法師帶領的20名佛光啦啦隊員的陪同下,一路歡聲笑語來到比賽起點。與近千名選手共同熱身後,於19:30出發,歷經1小時35分鐘,四位參賽會員攜手一起通過終點,進入300強。 鄭育伉儷在比賽中積極發揮帶頭作用,隨時根據會員們的身體狀態調整團隊的行走速度。會員們途中與許多外國友人互相打氣,分享素食環保理念。結下了非常殊勝的因緣。 啦啦隊員們在參賽者出發後,由副會長先生Joseph Borzykowski帶隊,途經連接法國和瑞士的「綠色之路」,穿越日內瓦湖畔著名的歷史遺跡la Grange公園,總計步行5公里後,來到比賽終點日內瓦噴泉迎接參賽者。啦啦隊裡年紀最小的蔡佳希小朋友,和專程騎車趕來助陣的藝菲小朋友,途中告訴覺芸法師,明年他們要代表佛光會參加日內瓦馬拉松的兒童賽。 會員王嬈麗抵達終點後向大家發出邀請,希望通過此次四位會員們的參賽因緣,鼓勵佛光人一起到戶外運動,帶動更多佛光人一起參加明年的馬拉松10公里路跑。 日內瓦馬拉松是歐洲最美麗馬拉松之一,路線設計涵蓋群山環繞的寧靜鄉村、市中心、美麗的日內瓦湖畔。設有八場比賽,馬拉松、馬拉松接力賽(4-6人)、半程馬拉松、半輪椅賽、對跑步者和步行者開放的10公里、Always的5公里、青少年賽(1至3公里)以及1公里親子賽。每年都吸引來自超過100個國家的數萬名跑者參加。最小的參賽者年僅3歲。
相關新聞
-
義大院長杜元坤 談健康新「膝」望
佛光山南台別院於4月24日特別邀請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以30年豐富經驗與950位鄉親分享如何挽救退化性關節炎-透過軟骨再生新技術,膝蓋磨損不動刀,及新一代膝關節軟骨細胞層片的移植治療等話題,讓健康重生新「膝」望!現場座無虛席。 台南市長黃偉哲讚譽杜醫師長期從事公益,充分實踐佛陀愛護人民的精神,而且南台別院講座及禮讚,皆能讓大眾獲得身心靈平安與療癒。市長也提及,膝蓋保持健康則人生是彩色的。講座將介紹膝蓋的健康保健,及防止肌肉流失暨膝關節的保養,精采可期。 滿舟法師開示,講座的源起於杜院長懸壺濟世行善多年,期望有因緣造福原生故鄉,回饋鄉親,今日正是台灣之光-杜元坤院長回台南的首場講座,現場也義賣杜院長新書,義賣所得全數捐作澎湖天主教惠民醫院重建基金,是超越宗教信仰的展現。 滿舟法師並提出,星雲大師也常將版稅捐贈到花蓮門諾醫院、慈濟醫院等,呼應宗教的尊重與包容。杜院長長期熱心偏鄉義診,也是守護澎湖十萬人的醫師,同時化身人間義工菩薩,勉勵大眾,世間最寶貴的是健康,在心靈應兼備:心寬自在、放下淡然、樂觀進取、感恩知足、學佛行佛及發心立願等六大保健,及擁有專業醫療、家庭支持、宗教信仰的三合一幸福人生。 杜元坤院長表示,膝蓋是承受人體重量最重要的部分,退化性關節炎會常侵犯負重關節,至於為何會有退化性關節,是因為膝關節的軟骨磨損,造成嚴重的發炎,又分物理因子造成的原發性退化性關節炎,及化學因子引發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五大症狀有: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僵硬、出現「喀喀聲」、關節變形、大腿肌肉萎縮等,杜元坤醫師說,可採用單腿站立、蹲下及30秒坐起測試、上下樓梯等方法,來自我檢測膝關節。 杜元坤再說明,退化性關節炎的分級與症狀。共分為4級,觀察重點是在3級的「骨刺」,與2級的「關節輕微變窄」;治療的方式種類很多,尤其市面上的保健食品雖百百種,但仍需視個人本身健康狀況來選擇服用。 針對不動刀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院長提供良方:體重控制、復健物理治療、口服藥物,及輔具的協助及注射治療。尤其以減重是首要步驟,更避免不當的姿勢來損傷軟骨,並且選對好運動,才能讓膝蓋不會痛,同時建議可選擇滑步機運動來減少膝關節的負擔,及健走要注意的事項。並提醒大家,當走路時腳會突然軟腳,或難以行走彎曲伸直且會疼痛,應該馬上就醫。 至於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復健運動,可選擇熱身運動-關節運動併股四頭肌力訓練,強化運動-下肢肌力運動,功能運動-平衡運動,還提醒注意,適當的調整運動時間及方法。 杜元坤再為大家建立新觀念,面臨傳統的治療藥物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情形,尤其心血管的疾病風險與藥物的劑量大小、使用的頻率、時間的長短等都有關聯,而「玻尿酸」是一種侵入性的治療,注入關節中,作用如同關節液,形成關節的潤滑保護。 「PRP關節微創注射式組織修復治療」,院長進一步講說,是退化性膝關節者的新選擇。PRP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用自體抽出的血液經由離心過程得到的分離物,能夠提供人體自我修復的原料讓組織再生,更據有減少軟骨細胞壞死磨損抗發炎疼痛的功能,注射於發炎部位加速治療,PRP適用的範圍則有骨髓發炎等,是針對膝蓋注射的治療,對於強化韌帶潤滑關節腔及軟骨再生效果良好。 杜元坤再針對神經再生新突破,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幹細胞外泌體」做說明,以及未來幹細胞的EV治療OA模式,醫生特別強調,細胞外液體在臨床上是極具治療的潛力。並介紹軟骨再生法-膝軟骨細胞層片的介紹,及高位脛骨截骨術,及半人工膝關節的置換手術等多項新的治療方法。 「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醫生總結說,應該避免軟骨的傷害,訓練肌力、常常曬太陽及補充維他命D、每天500C.C的牛奶加上適當的運動來避免骨質疏鬆。 接著,杜院長再用自身「以愛執刀」來交織彩色人生交響曲為例,帶領大家深入說明,心靈健康的重要性,為今日講座揭開第二首精采曲幕。醫師描述音樂與醫療的人生,和醫療非常相似的就是「音樂」,並舉出,布拉姆斯搖籃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及孟德爾頌的結婚進行曲、加上德弗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等多首曲子,來描述醫療人員如何結合音樂的力量來幫助病患,善用音樂為病人妥善治療,帶領病人克服病痛走上音樂之路。他說,人生不論是出生、成長、春夏秋冬、結婚、拚事業、到最後生命終站,都與音樂息息相關。 席間聽眾詢問,外泌體治療是否有後遺症。醫生說明,外泌體的取得、細胞施打途徑、與使用時機正確與否等都會影響結果。脊椎受傷是否適用神經繞道手術? 杜院長說,神經繞道手術就是希望癱瘓者得以再重生。
-
人間佛教走入竹科 三好四給溫暖人心
由竹科管理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佛光山人間大學新竹分校及企業團體主辦的「第二屆竹科預防醫學論壇」,3月16日於國立清華大學台積館登場。清華大學副校長呂平江、人間大學新竹分校校長妙詠法師、國際佛光會桃竹苗區協會長陳彩萍及新竹區督導長張淑治等人與會,邀請監察院前院長暨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等六位醫界專家、學者分享預防保健及醫學方面課題,嘉惠竹科人的健康。 張博雅及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馬偕總院副院長葉宏一、奇美醫院副院長鄭天浚、三軍總醫院前院長于大雄、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等人講授健康管理方法,提醒聽眾用健康的方式生活,就能樂活一生。 呂平江致詞,代表校長歡迎各位嘉賓蒞臨,清大已邁向醫學的籌畫階段,校內醫學研究成功發展;很榮幸「預防醫學論壇」擇在清大舉行,以學習的心情參與盛會,祝福論壇成功圓滿。 竹科管理協會秘書長李道霖表示, 近年來竹科發生高階菁英或主管不到60歲即因病往生,為避免撼事發生重演,期能透過醫學與科技業的交流論壇,幫助科技人找到照顧身體的方法。因為第一次論壇與人間大學新竹分校互動的因緣,以感恩心情再次邀請共同主辦第二次論壇,幫助竹科人找回健康,為國家社會貢獻心力。 妙詠法師表示,感謝竹科管理協會肯定,邀請參與論壇;佛光人本著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的理念參與活動,希望營造莊嚴、歡喜會場,讓更多竹科人樂於參加有益身心的論壇。會場有專人介紹人間大學與法寶寺文教課程、鼓勵蔬食等活動,提供與會者美味素食餐點,並贈送星雲大師著作叢書結緣,希望透過佛法及文化、教育,幫助竹科人身、心、靈健康。 陳彩萍表示,因應本次論壇召開多次籌備會與場地勘察,討論工作內容、分組、職掌等,感謝佛光人發揮集體創作,秉持「三好、四給」精神服務大眾,與科技人結善緣。張淑治談到,佛光人用歡喜心承擔交通指揮、會場布置、接待、招呼及引導等服務性工作,藉此機緣推動蔬食A計畫,讓竹科人有機會接觸人間佛教,大家忙得開心又充實。 主辦單位安排贈書活動,由妙詠法師致贈《獻給旅行者365日》一書給清華大學,由副校長呂平江代表接受;呂副校長表示,會將這本好書發放至各院、系、所及圖書館,提供師生借閱,以增進人文素養、增益身心。
-
樂活台東 快意蔬食
佛光山日光寺與國際佛光會台東區督導委員會暨各分會共同響應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推動的「蔬食A計畫」,邀請在蔬食料理餐廳裡非常有名的「寬心園精緻素食餐廳」共同主辦。透過「寬心園餐廳」大師傅們的蔬食創意料理,獲得熱烈迴響。五穀雜糧、蔬菜、水果是天地間自然食物,是人類營養的主要來源,以蔬食長養生命,並全力保護環境與減少迫害動物,守護地球,珍惜地球。「樂活台東 快意蔬食」1月9日於台東縣議會澎湃上桌。 慧無法師開示時説明,提倡環保素食的好處,台東是台灣的淨土之地,更有優質的農產品,能夠用愉悅的心情飲食,用歡喜心吃素,不但是不殺生,是愛護生命的護生行為。種種的科學數據顯示,在在說明,改變飲食習慣,是減低碳排放量,有效緩和地球暖化速度,鼓勵健康飲食,多蔬食、多減碳,讓身體更加健康。 現場蔬食烹煮示範教學,邀請佛光大學健康與創意蔬食產業學系教授施建瑋及亞太十大名廚寬心園廚藝總監蔡長志二位大廚來教大家做菜,大廚以「探戈舞藝」的展演風格,親自掌廚,交換烹煮每道料理,進行美食饗宴技術傳授。廚藝大師身手吸引全場觀眾,認真聽講勤作筆記與錄音,將蔬食料理帶回家,人人都是廚藝高手,家家品嚐素食美味,變成蔬食料理的食神達人。 蔡長志指出,嚴選台東在地蔬果,小農有機栽種的季節農產品,如關山米、紅藜、洛神、小米、馬告、橄欖菜等接地氣的新鮮食材。關山米搭配洛神花,都是台東特產之一,紅藜飯添加洛神入味上色,薑黃粉的攪拌,紅黃相搭的彩虹色壽司捲,在大廚的巧手捲切後,已是可口的創意料理。 「美食的享用離不開藝術裝飾,吃飽也吃巧,擺盤的巧思,更為食物增添了藝術美學,一道色彩繽紛又美味的彩虹壽司捲,盛盤在新鮮粽葉上。」施建瑋認為,這次親自示範指導素食料理方式,有彩虹壽司捲、紅藜大阪燒、馬告酸辣餘、橄欖菜燉飯等四道美食佳餚。 廚藝總監蔡長志說,從點心的製作到正餐主食的運用,都是以蔬食料理手法呈現,推廣蔬食的創意點子,是翻轉葷食者對素食的既定印象,例如將蛋換成地瓜,天然干貝就是杏鮑菇,蔬食餐飲一樣的豐富多元,是色香味四溢,營養健康兼備的新飲食觀念。 值得一提的是,施教授分享說明吃素因緣,當年帶學生比賽,在頒獎之前,發願如能在此次比賽中得到冠軍,將戒葷食改成吃素還願,果然在諸佛庇佑下,榮獲冠軍首獎,因此茹素已有多年,更因吃素之故,身體體質得到改善,進而體重達到標準範圍,健康狀態大弧提升,這是發願吃素後,身心都有助益,可見吃素是改變健康的好妙方。 現場與會來賓近250人,不但聽聞「蔬食A計劃」的理念,人類選擇食物同時,也決定著因飢餓而瀕臨死亡的第三世界兒童們的命運,更直接關連到被虐待動物數量的增減,重點是關係著地球還能存在多久,唯有蔬食救地球,世界更美好。 在互動中得到蔬食烹煮的技巧,品嚐二位大廚精心料理,許多市民因此加入「蔬食A計劃」行列,為自己許下吃素的時間與目標,值得嘉許。在有奬搶答中,得到寬心園餐卷和豐富禮品,是樂活台東,快意蔬食的最佳寫照。本次指導單位臺東縣議會,參與盛會貴賓有,台東縣政府秘書周良珍、台東縣議會秘書長吳慶榮、台東市婦女會理事長吳秀蘭、台東藥師公會理事長韋惠羣等人。
-
佛大蔬食系學生暖心義煮 長者盛讚已達辦桌水準
11月6日,佛光大學健康與創意蔬食產業學系江秦宇同學發心自籌經費,率領系上6位學生到佛光山蘭陽仁愛之家「暖心義煮」,學生們運用課堂上所學的廚藝技能,結合蘭陽地區的在地食材,親手烹飪一道道令人垂涎三尺,又兼具健康的蔬食料理,希望能透過美味的料理帶給安養中心、日照中心及C據點的長者們溫暖與歡樂。 佛光大學健康與創意蔬食產業學系院長許興家表示,星雲大師在宜蘭創辦一所好的大學,同學們參與各項比賽,都得到很好的成績,同時也常常自發性的默默行善,發心到各社福單位辦理義煮,努力精進廚藝及這份愛心值得肯定。 江秦宇同學對廚藝充滿熱情,利用每周課餘時間回到家鄉花蓮幫忙家庭餐飲事業,並在自家設立工作室,讓自己能更加精進廚藝,今年暑假期間,更是創立了個人蔬食品牌-Vegetable style,專門販售少鹽、少油的健康手做蔬食餐盒;本次暖心義煮活動主要是希望透過蔬食廚藝專業,將所學結合自己的創意料理回饋社會,讓長者們能品嘗並感受到手作料理的溫度,希望將自己的理念傳承給下一屆的學弟妹,讓這份信念一屆傳承一屆,使社會更加溫暖。 學生們竭盡全力籌劃活動,精心設計菜單,致力為長者帶來美食饗宴,飄香手工素東坡、避風塘金玉蘇、宮保雙色西蘭花、開運五彩福隆羹、泰式茄香溜豆腐、蓮藕蕈菇藥膳湯…等,經過巧手烹調,美味又健康的佳餚一一上桌、香味四溢。長者們一邊享用美味蔬食時,一邊開心地豎起大姆指,讚嘆學生的好手藝。 安養長者高秀卿師姐說,來仁愛之家很幸福,常常有創意餐食活動,今天辦桌的菜色口味佷棒,真的好幸福。日照貞枝阿嬤說,佛光大學學生真厲害、菜色很豐盛,還來陪伴我們吃飯,真的好有愛心。C據點長者們大讚學生們的手藝都可以辦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