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師談心臟保健 岡山信眾歡喜獲「心」訊息
【人間社 羅秀春 高雄報導】2023-12-02佛光山岡山講堂淨念彌陀系列活動11月30日由高新二區大崗山、阿蓮分會主辦醫學保健講座,邀請高雄長庚心臟內科鍾文榮醫師分享「心臟與周邊血管疾病知多少」,吸引現場170位信眾前來聆聽,線上270人共襄法益。 講座前,戴翠紅老師帶領仁壽里C級巷弄班長者熱情表演〈有佛法就有辦法〉、〈一定贏〉,整齊簡單、熱情有力、用心的表現讓人驚豔。 「心臟是維持人體各項機能正常運作的關鍵器官,控制著血液的流動」,鍾文榮指出,由心血管阻塞引起的心肌梗塞屬冠心病,急性冠心症常用胸痛、喘、冒冷汗來表現,是導致心臟發病死亡的元兇之一,若能及時發現施行緊急心導管可以減少死亡率。因此維持心臟健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課題, 另外一個很普遍的健康狀況是高血壓,高血壓是造成主動脈剝離最主要的風險因子,高達6成以上的主動脈剝離患者有高血壓病史,此外吸食古柯鹼也可能使血壓升高,有更大的機率誘發主動脈剝離。如何減少主動脈剝離?鍾文榮建議,戒菸戒酒、注意飲食和作息、控制體重,並養成運動習慣,最重要每天為自己、親友測量血壓。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醫治的,而術後配合服食藥物及起居作息,心臟也會正常運作的。 足部發冷、發白、發紫,走路時下肢肌肉酸痛、乏力,腳趾或足部麻痛、莫名的出現破皮傷口或者傷口久久不癒合,最嚴重的甚至會腳趾頭潰爛壞死。這些徵兆或是症狀,常常都是下肢動脈疾病進展或惡化的表現。腳是第二個心臟,下肢動脈疾病一旦有病灶,要全方面從心血管疾病的角度來治療與檢查,如果還能走動,請務必多走動,運動才是對於動脈最好的保養。 岡山講堂監寺慧炬法師表示,運動是良藥,運動能活化身體的機能,氣血暢通,鼓勵大眾來參加常住的社教運動類課程。此外,喝水重要但喝對水才是關鍵,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喝一定量的水才能維持臟腑器官平衡運作,這也是為甚麼在佛門有很多「水」,如大悲咒水、慈悲三昧水、地藏經水、藥師咒水等,都說明補充水分的重要性,才能身心自在。 與會者十分重視心血管的健康,提問十分踴躍,大家把握機會咨詢自身或家人的情況是否已患上了心血管疾病,醫師一一回答並表示,平時正確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保持心情愉快,透過自我保健及適當的治療,便能守護心血管健康。
相關新聞
-
跟著但漢蓉手做梅醋飯糰 體現「茶飯禪」心靈美學
吃飯、喝茶是每個人的日常,除了品嘗美味,過程中也是知識的成長和性靈的陶冶。60餘名學員在講師但漢蓉的指導下,做出一顆顆帶有淡雅紫蘇香氣迴盪的飯糰,讓入口的飯糰顯得格外美味,也充滿了禪意。 「2023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今(11/12)於雙閣樓有一場但漢蓉「茶飯禪」講座,還邀請佛光山寺務監院室組主任慧柏法師開示,分享食的生活禪。 慧柏法師舉兩名小沙彌的對話說明,生活及應對中處處有禪機、事事有禪意,就如同泡茶做飯,如果用心去做好,都能體現其禪心禪意也會讓生活中充滿法喜。佛陀紀念館副館長依潤法師也鼓勵學員精進,用「環保、心保」愛地球、增長福慧。 「茶飯禪」有60名學員,在手做梅醋飯糰前,但漢蓉分享醋飯調和比例,鹽、糖及果醋風味,也能依個人喜好增加紫蘇、桑椹或金桔以凸顯風味特色。現場提供白芝麻、海苔芥末及白芝麻粉等調味食材,學員也依喜好增加紅椒粉等。 看似簡單的梅醋拌飯過程就顯得不容易,但漢蓉鼓勵學員「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用心去做,把握「手到就是心到之處。」不急不徐就是生活的禪意。 被媽媽拉著參加「茶飯禪」講座,國二同學侯秉辰平日習慣飯來張口,被問到拌梅醋飯的要訣,他坦言有其難度,需要多一點平心靜氣才能調和出均勻好色澤。 大夥兒發揮創意加餡摻辣捏做飯糰,有人喜歡圓滿、有人則做成握壽司長條狀,巧思創意各有不同。學員手忙腳亂半個小時之後,各自展現獨一無二的成品。 咬一口飯糰,微酸的底蘊揉合淡雅清爽口感,細嚼中有芝麻香氣餘韻,再啜一口佳葉龍茶,甜順清新的口感,有學員說「五感甦醒」。 來自屏東的學員許文玲表示,從「茶飯禪」講座體悟到無所不在的生活哲理,靜心專注自然能擁有祥和的性靈。
-
內湖禪淨中心舉辦養生氣功活動 增強身心的健康
為提供信眾運動及調和身心的機會,佛光山內湖禪淨中心於11月10日,特別禮請國家級教練及裁判王臣安講授「養生氣功」。由國際佛光會內湖第一、第二分會及北安分會聯合承辦此活動,藉此了解信眾的身體狀況,現場近50人報名參加。 當天上午9時起,信眾們依序測量體重、血壓、血氧及腰圍後,再由護理長吳雅雯進行健康評估與諮詢,提供信眾保健知識及專業的建議。接下來王臣安針對信眾身體不適處進行義診,並在基礎的拍打功熱身後,教授適合信眾養生的太極氣功十八式。 王臣安教練表示,氣功是一種透過呼吸、身體活動及意念調整的鍛鍊過程。透過鼻吸鼻吐、牙齒輕扣、動作放鬆及愉悅的心情來練習氣功,必定能達到強健身心、抗病延年的功效。 王臣安提醒大家,在家中練習時,可以在室內放一盆水,具有吸收濁氣的效果。在王教練的勉勵下,信眾們都認真地學習、踴躍地發問,經過幾輪的練習後,大家都有順氣的感覺,並互相鼓勵及約定往後持續練習。
-
新馬寺談壓力管理 7個步驟減壓身心成長
佛光山佛光大學管理學系徐郁倫副教授11月3日在佛光山新馬寺主持一場引人入勝的實體課程,以認識壓力,如何排解壓力,將三好教學原則與壓力管理相結合,並引用《星雲大師全集》中與壓力及挑戰壓力相關的文章,為「三好教學與輔導課程」的學員提供不同以往的學習體驗。 「三好教學與輔導課程」是由佛光大學及附設於新馬寺的佛光山人間大學新馬分校,聯合開辦的線上課程,目前經已進入第二學期,受惠學員近百名,課程涵蓋三好教育、佛學、輔導理論理論與實務、心理學、管理學等。 徐郁倫藉著近期蒞臨馬來西亞進行系列升學輔導講座之餘,特為學員在新馬寺進行一堂實體課。他選擇一張淨房的圖片,讓學員們以輕鬆的心理測驗方式,稍微了解自己承受壓力的指數,雖然答案並不是百分百正確,但也可以提供給學員參考何謂壓力。 徐郁倫說明,壓力來自許多層面,健康、工作、經濟、家庭、環境以及人際。壓力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覺,發生於當個人的內外在環境產生某種變化或要求,且程度超過個人能力與可用資源所能解決因應之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身體所需承受的任何負荷或消耗均可視之為壓力。 徐郁倫透過台灣衛生福利部所提供的壓力指數測量表,讓學員們測試自己目前的壓力指數。測驗結果發現,有些學員當義工很快樂,沒有任何壓力,而也有因為工作關係壓力指數非常高。 有壓力是好是壞?透過一張壓力與表現圖,可以得知人們如果遇到適當的壓力反而會激勵表現。但相反的,如果壓力過度,會崩潰、憤怒、焦慮,所以壓力要適當,不能都沒有壓力也不能壓力過度。 徐郁倫說,當壓力超出負荷時,該怎麼做?可以分為以下7個步驟,第一步認識並接受壓力;第二步找到壓力源;第三步改變思惟模式;第四步建立支持系統可以找人訴說,把悶在心裡的事情說出來,跟愈多人說,壓力就會減少;第五步自我照顧及放鬆,可以運動或是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做;第六步調整工作及放鬆,最後尋找專業人員,尋找心理咨商師等等尋求説明。 如何做好壓力管理?徐郁倫建議,首先要察覺壓力源及生理反應,接著了解什麼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做再多努力都無法改變的話,那就無需把這些壓力承受在自己身上;再來要嘗試減低自己對於壓力反應的程度,學習讓自己的身體適度反應;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維持良好的身體與情緒狀況。 最後徐郁倫建議學員,嘗試認識壓力、排解壓力並且做好壓力管理,讓自己活得更多彩、更健康。
-
均頭舉辦自力造筏 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佛光山均頭中小學11月2日舉辦日月潭山野教育活動,校長胡金枝帶領國中部7年級近70名學生凝聚團隊向心力,完成自力造筏的挑戰。 胡金枝表示,學校透過辦理校外教學,訓練團隊向心力、合作力和默契,在活動過程中,可以學習和別人溝通技巧,了解自己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達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眾人在日月潭月牙灣分組進行自力造筏,每組分配6顆浮筒、10根竹竿及數捲繩子自行建造船隻;過程中學生各自發揮所長,有人負責打繩結,有人幫忙架起竹竿,激發團隊合作及向心力,共同克服困難及挑戰。 搭建完成後,紛紛將小組戰艇扛進水中,齊心協力的划槳奮勇向前,順利完成任務,大家高興地歡呼跳躍。學生卓楷沅說,第一次碰到日月潭的水,心情非常激動;在童軍課教的雙套結及方回節,可以學以致用,真的很有成就感。 眾人在魚池茶廠體驗揉製紅茶,每位學生透過雙手用心的揉捻、解塊,製作出獨具個人風味的紅茶。學生彭鏵葦分享:「家裡做製茶都是使用機器,從來沒有親自用手揉稔茶葉,成品被茶評選第一名,讓我充滿榮譽感。」
三好精神化敵為友 岩湖小學彩繪燈籠展創意
2023-12-03妙謙法師談星雲大師 佛光菜根譚的智慧
2023-12-0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首創微電影閱讀及會長專班
2023-12-03芝加哥佛光山參訪緬甸寺院 佛教文化交流
2023-12-032023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 300位愛書人齊聚蘭陽別院盛況空前
2023-12-03國際佛光會實際行動 響應世界氣候行動峰會
2023-12-03花蓮佛光人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縣府成果展看見三好運動
2023-12-03人間佛教思想臨床運用 心理師勉勤掃內心
2023-12-03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瑜伽燄口的人間佛教管理學啟示
2023-12-03花蓮佛光人彩繪燈籠 結緣聯誼增溫情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