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西蘭基督城地震10週年 南島佛光山受邀出席家屬祈福追思會
【人間社 心昇 基督城報導】2021-02-24適逢紐西蘭基督城222地震十週年紀念日,南島佛光山獲世界和平鐘組織的邀請,代表佛教出席2月22日在Avonhead 公墓舉行的「基督城地震10週年追思會」。這是一場專為家屬舉辦的特別追悼會,以寧靜安詳的氛圍來紀念亡者,並由宗教代表來祈福。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南島佛光山監寺覺西法師及國際佛光會紐西蘭南島協會幹部10餘人同行,現場有基督城市長 Lianne Dalziel、其他宗教代表、日本大使代表等,以及受難者家屬等百餘人出席。 在祈福會中,地震家屬和各宗教代表致詞並以宗教儀式悼念亡者,包括天主教代表 Father Brian Fenessy、佛教代表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猶太教代表 Yosef Ben-Haim、基督城英國國教大主教The Very Reverend Lawrence Kimberley。 住持滿信法師恭讀星雲大師《為基督城十週年地震紀念祈願文》,願亡者安息,生存振作,與政府攜手重建和打造基督城嶄新的未來。這些撫慰人心的字句感動現場的大眾,化解他們的悲傷、也讓他們重振希望。 隨後,基督城市長 Lianne Dalziel、日本代表、遇難者家屬和大眾在紀念墓碑前為亡者獻上鮮花。住持帶領佛光人在紀念碑前誦持《心經》及往生咒,獻上無限的祝福、功德迴向亡者,圓滿了當天的祈福會。 住持滿信法師與市長 Lianne Dalziel 及英國國教大主教 The Very Reverend Lawrence Kimberley 及家屬相互問好,並且互相打氣加油,願每個人面對生命的無常都能以智慧及慈悲來面對,跨越了挑戰就能迎接嶄新的人生。
相關新聞
-
南平原市長賀歲 褒揚佛光人社區服務貢獻
新州佛光山所在地南平原市,於2月1日晚上舉行線上市議會,會中市長Matthew Anesh向亞裔賀歲,並頒發褒揚狀,表揚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為社區所作的服務與貢獻,由協會會長童振邦代表接受。 Anesh市長在褒揚狀中指出,2月12日牛年將屆,預賀大家牛年吉祥。華裔及許多亞裔在此時慶祝新年,家人歡聚、互相恭賀新春如意。市府和議會歷年都會與佛光會舉辦多項慶祝活動,展現社區豐富多元的文化,並邀請市民同慶同樂。他肯定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對社區的長期貢獻,很高興童振邦會長及前任會長陳宜文能上線與會,代表接受褒揚狀。 童振邦表示,牛是辛勤工作、忠誠負責的象徵。很榮幸能代表佛光會接受褒揚狀,也很歡喜紐澤西協會獲得社區的肯定。新冠疫情肆虐下,2020是艱困的一年,佛光會不但籌集大量醫療口罩給社區長者及警消,還一如既往,與食物櫥櫃密切合作,提供大量食品、民生必需品,以及學用品給受社福部照顧的家庭,並組隊參加社區的清掃活動等。 新州佛光山社教組長陳宜文表示,長久以來紐澤西佛光會都是南平原市的核心社團,今年在情況允許下,計畫舉辦文藝社教活動,屆時將邀請社區民衆參加。 南平原市議員Christine Faustini說,佛光會是南平原市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感謝你們對社區的服務與貢獻。紐澤西佛光會特別製作的精采賀年視頻,將在2月12日大年初一,放上市府及文化藝術委員會網站,供市民觀賞。
-
慈悲基金會耕耘社區 傳遞「四給」精神
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連袂台中市港尾社區長青協會,6月18日在港尾里康樂中心舉行「一社區一蓮花」活動。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友愛服務隊台中市區隊長林應,偕同水湳分會會長黃淑清、佛光人及社區義工參與活動,傳遞佛光人的「四給」精神,帶給民眾滿心的歡喜與活力。 港尾長青協會理事長何榮壽表示,感謝佛光山及本里義工用心服務社區。港尾里辦公室及協會為了居民身心健康,維繫鄉土濃厚情感,經常舉辦活動,還成立歌唱班、日文班、樂齡共餐以及具有特色的手鼓班。 何榮壽說,在里長楊忠義及地方人士極力爭取下,市政府已核准興建活動中心。屆時將會舉辦多項公益活動,安排更多課程,讓長者有多元的樂齡活動,里民有更多學習技能的機會,打造幸福安樂家園。 友愛服務隊組長林秀真用心解說、示範動作,再以四首耳熟能詳的曲目帶領律動,讓長者、民眾沉浸在優美旋律、輕快節奏中,輕鬆的舒展筋骨、釋放情緒,露出燦爛的笑容。 林應講「四給」的故事,提及佛陀時代印度有不平等的種姓制度,有一挑糞者尼提,自認卑賤汙穢沒資格出家,佛陀對他開示,讓他出家修行成就阿羅漢道,是「給人信心與希望」的典範。隨即又講另一則「鴨子一條腿」的故事,鴨子休息時會單脚獨立,有人鼓掌就會放下雙腿,啟示夫妻相處或與人共事要彼此鼓勵讚美,「給人歡喜」就有成就的增上緣。他也分享,曾經有人請星雲大師找一本彙整所有宗教的書籍,大師費了很長時間才找到,用「給人方便」幫助他人滿願。 國際佛光會水湳分會督導陳月汝指出,星雲大師依據母親教導的方法,列出〈十修歌〉守則;帶領民眾以「黃梅調」及〈榕樹下〉民間曲調,唱出待人處世和諧之道。他提到,有位鄉下婦人,大家都認為他很傻、容易吃虧上當;婦人拿出記事本解釋,每天所做的好事、壞事,都會畫上不同記號,好的記號愈多心中愈快樂,因而他覺得「吃虧不要緊」,反而是佔便宜。
-
仁愛之家 端午粽香情
端午佳節漸進,佛光山蘭陽仁愛之家安養中心及附設日照中心於6月18日、19日舉辦 「端午~粽香情」活動,長者及工作夥伴齊聚一堂攜手合作包出一顆顆載滿記憶的粽子,與一針一針縫製出富含情感的香包,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年少時期,歡喜共度溫馨又熱鬧之「五日節」。 仁愛之家準備了色彩鮮豔的香包材料,阿公阿嬤在工作夥伴的帶領下,專注的縫製出香包的雛型,然後在縫好的香包裡面塞上滿滿的棉花與香料(艾草),形成一個個飽滿可愛的香包,讓長者愛不釋手。 除了香包之外,還有美味的素粽食材,由長者們各展身手,以自己獨門的手藝將餡料包進粽葉裡,喚醒阿公阿嬤熟悉的手藝與回憶。大家一邊包著粽子,一邊分享自己包粽子的技巧與兒時趣事,讓現場充滿著歡樂的氣氛。 蘭陽仁愛之家吳惠美主任表示,透過活動舉辦,加強長者對節日認知的連結,讓他們感受濃濃的節慶氣氛,同時在活動中互助互動、加深對彼此的了解、促進情感交流、共創美好過節經驗。今日從長者身上學會如何包滿紮實粽子的秘訣外,也讚歎長者唱歌活力十足,長者則開心地回應:「要感謝妙志法師及所有工作人員的疼愛照顧」。 最後將包好的粽子送入蒸籠,在等待粽子的時間,亦安排了早期划龍舟盛況的影片欣賞,讓大家重溫划龍舟比賽時奮力加油的熱鬧氣氛與奪旗手奪旗的緊張感,活動就在長者們的歡聲笑語中,畫下美好的句點。
-
彰化社大公民素養講座 健康老化樂活人生
彰化社區大學6月17日在佛光山福山寺舉行「109年春季班公民素養週系列講座」,邀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李雅慧講授「高齡社會與義工增能」,200位師生及佛光義工專注聆聽、收穫滿滿。副校長滿醍法師勉眾積極營造高齡者友善環境,善用專業技能及學養經驗,歡喜服務人群,積極貢獻社會,學到老、活到老,健康活躍老化,開創樂活人生。 李雅慧指出,生理老化為器官退化、白髮、皺紋、視覺、聽覺等內、外在生理與感官改變;心理老化為自尊心強、信心低,注意力、記憶力等認知功能改變;社會老化為失去老伴或老友的經歷角色改變,使高齡者深感孤單或無所依靠。 根據學者調查研究報告,2020年台灣新生兒人數將低於17萬人,相較於2015年的21萬多人,減少了2成以上;40年後,每10位國民約有4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此4位中就有1位是85歲以上的超高齡老人。 李雅慧表示,時代變遷快速,造成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成長不對等,單身、晚婚、不生育、少子化等現象,嚴重衝擊家庭結構,國人面臨高齡及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的嚴峻考驗。李教授勉眾,當義工是最驕傲的事,要不斷學習增能,找到生命的價值感,發揮專業才能及生命經驗,協助高齡長者促進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助教黃馨儀、鄭淳元,示範並領眾操作由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設計指導的股四頭肌強化、抱膝、壓膝等「護膝三運動」,有助於軟骨再生,緩解膝關節緊繃及疼痛感。樂齡規畫師陳璿宇簡述活躍樂齡核心課程,生活安全、運動保健、心靈成長、人際關係、貢獻服務等5類課程、27個主題,認識老化才能延緩老化、成功老化。
講故事畫燈籠 佛光人線上一起過元宵
2021-03-01金光明寺三好彩繪燈籠頒獎 另頒大樹書屋借閱書籍排行榜
2021-03-01佛光照亮北歐極夜 瑞典文《佛法真義》出版
2021-03-01大馬佛光青年創業素食 推廣蔬食A計劃
2021-03-01佛光山慧慈寺頒獎 親子彩繪燈籠及佛光三好人家
2021-03-01多倫多佛光山義工8人 線上接受安大略省志願者服務獎
2021-03-01大曼徹斯特警局慶祝中國新年 曼城佛光人五度受邀協辦
2021-03-01萬年寺與警局合作 贈送物資到社區
2021-03-01歐洲佛光山線上慶元宵 佛光大家族團拜
2021-03-01菲律賓佛光人元宵喜相聚 線上猜燈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