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星雲獎 激勵人心向上向善
【人間社 妙方 曹麗蕙台北報導】2022-12-11「第十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12月10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法雲堂舉行贈獎典禮。榮獲「貢獻獎」桂冠的是高齡80歲的國際華文作家董橋,身在香港的他透過影片分享感言:「獲得星雲獎對我來講,是一生裡面非常光榮的一件事情。」,給他「很大的鼓勵」,更謙稱「希望拿獎後,還有機會寫一、二本大家覺得還不太差的書,這是我的心願。」 設立12屆 評議委員獨立運作 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主委李瑞騰表示,文學星雲獎設立12屆來,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完全讓評議委員獨立運作,從不干涉,「大家都是認可文學必須對社會、人心有向上向善、淨化人心的功能,我親身參與所有過程,我感到非常歡喜,也願意為這個獎奮鬥下去。」 主辦單位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諮詢委員依空法師,分享大師當初設立文學獎,是因早年在焦山佛學院時,他常在江邊打腹稿,卻限於時代和經濟因素,稿件投不出去,因此他希望「能給創作者一個舞台、園地」。依空法師說:「這個獎項當然要不斷辦下去,讓台灣的社會和人文更燦爛。」 「文學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提高我們的內涵,是心中的智慧和光明。」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也透過影片勉勵得獎者「透過文學傳播世間一切真善美」,他說,文學範圍非常廣泛,除了智慧傳遞外,也能帶給世間美好、和諧。 今年「貢獻獎」贈予享譽國際華文文壇的香港作家董橋,他筆耕逾一甲子,以文化評論及知性散文為主,著述甚豐,文壇地位崇高。原想親自來台領獎的他,經醫生考量後建議他不要冒險,改而由聯經出版公司副總編輯陳逸華代領。 創作獎27篇 不乏海外作品 今年創作獎共27篇作品,除了台灣、中國大陸、香港,也不乏加拿大、英國、美國、馬來西亞、澳洲等優秀作家的作品獲得青睞。 長篇歷史小說首、貳獎從缺,由懋透影〈晉王的塔〉抱走參獎,以〈愛的方舟〉拿下推薦佳作的前田靜(張靜芳)分享,〈愛的方舟〉講述台灣烏腳病的那段歷史,「這段歷史讓我看到人間有愛,黑暗時刻終將過去。」 俞錦梅以〈渡〉摘下短篇歷史小說首獎,貳獎為周志仁的〈司馬遷凝目注視〉。周志仁認為,史學家撰寫歷史時,是自己蒐羅資料撰寫,但當一個史學家閱讀資料時,若已先預設立場,動機上有利益取向時,寫出來的史實可能會有些偏頗,「我的小說正是出自於這樣的省思。」 報導文學獎首獎從缺,貳獎由沈秋蘭〈屬於頭城的搶孤大戲〉奪得。人間佛教散文首獎獎落聯合報資深記者何定照的〈遺骨〉,全文以為父親撿骨的儀式為時空,回顧父親一生,也講述她與父親的關係變化。 人間禪詩首獎由國小退休老師賴文誠的〈在海邊抄經〉摘下,他分享:「創作是一種修行,寫作也是一種禪」。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由曾昭榕〈海道:披星桴海〉、陳政欣〈武吉軼事〉獲得。 知名作家、學者、文學新星共襄盛舉,包括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何寄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陳芳明、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作家履彊、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陳義芝、聯合文學總編輯周昭翡、清華大學台文所所長王鈺婷、《人間福報》總監楊錦郁,以及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長滿觀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黃書瑋等人出席。
相關新聞
-
第一屆真善美新聞研習營 解密新聞報導的灰色界線
為期3天的「第一屆真善美新聞研習營」,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社團法人中華文化推廣協會聯合主辦,邀請電視、報紙、雜誌、數位新媒體知名人士及傳播教育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台灣新聞媒體現況與未來。首日安排學員參觀yahoo TV與聯合報,第二天探討新聞倫理、傳播職涯發展與人才培育、社群自媒體與網紅經濟等議題,11月20第三天則請名嘴開講,並舉辦學員成果發表,分享研習心得。 研習營召集人趙怡表示,星雲大師關心媒體,舉辦「真善美新聞研習營」以培養未來媒體菁英為目標,讓有心向學的優秀人才,可透過交流平台,向來自各領域的學者專家學習,看到老師們努力傳承經驗與學員用心學習,覺得非常感動與感謝,希望能讓這份真善美的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新聞媒體競爭的時代中,為衝高收視率與點擊率,新聞內容如何保持話題性,又兼顧媒體的中立性與報導品質?在「當前媒體新聞內容檢視」專題座談中,由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陳憶寧擔任主持人,立法委員李貴敏與中國時報社長王綽中、資深媒體人楊鳴、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展開討論。李貴敏提到,人民有知的權利,新聞要如實報導;王綽中談到,媒體具有社會責任,報導要能客觀與中立;楊鳴提及,完整與確實的報導,更要回到專業平台。 隨著網絡與新媒體的興起,閱聽者的收視習慣隨之改變,過去以傳統媒體為主要資訊來源的世代,也開始透過網路如:YouTube等平台,收看各式影音新聞,網路發展帶來新局,也讓影音媒體展開更多元發展。「電視媒體經營與挑戰」專題座談中,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陳樹衡與東森電視董事長林文淵進行學者與業界對話。林文淵提到,媒體的價值就在人才,要能鼓勵人才,激發其發揮潛能;陳樹衡則表示,從心出發、從人出發,把周圍的人視為人才,他們就會變成人才。 新媒體出現,降低了內容製作和資訊傳播門檻,人人都能成為自媒體創作者,也因此導致資訊氾濫、內容的精確性難以把關,假新聞充斥各式平台。「台灣社會資訊氾濫與落差」座談,由專注數位傳播的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黃葳威主持,邀請監察委員紀惠容、綠色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戴慶華與好房網營運長徐賢淑與談,帶領從不同領域來探討。紀惠容期許媒體要用好的內容來爭取收視率;徐賢淑談到,假新聞會影響到受害者與消費者,媒體要能捍衛真理、保護弱勢、善盡查證義務。戴慶華分享「漂綠」議題時提及,這不只是新聞公關者的職業倫理問題,更是全人類的生存問題,並以「種樹」為例,說明好的作法是幫樹成長、復育天然林。 談話性節目是台灣最具特色的節目之一,透過主持人與名嘴、評論家的生動解說,吸引大批粉絲、創造亮眼收視。此次研習營邀請MOMOTV董事長李四端主持,軍事評論家李天鐸、電視政論家吳子嘉、時事評論家陳鳳馨與網路政論家黃暐瀚等知名政論名家現身說法。 分組競賽由60位學生分成6組展開競賽,邀請文化大學傳播學院院長胡幼偉、台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連淑錦、輔仁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洪雅慧擔任評審,同學們學以致用,針對報紙、電視、公廣媒體、網路新媒體、XR沉浸式媒體,以及OTT產業等做專題報告分享,現場也頒發前三名、特別創意獎、團隊合作獎與最佳精神獎,以資鼓勵。
-
第一屆真善美新聞研習營 共研媒體前景與人才培育
為培養兼具責任感與競爭力的媒體菁英人才,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社團法人中華文化推廣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一屆真善美新聞研習營」,11月18日起連三天於台北花園大酒店盛大舉行,邀請台灣重量級媒體人、專家學者、公益媒體平台、社群網紅匯聚一堂,共研媒體發展前景與人才培育。 19日開幕儀式,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諮詢委員暨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透過預錄視訊勉眾,星雲大師希望新聞能具足「真善美」的特質,期許大家「多報導世間光明面」,讓好事傳千里、人心向善提升,營造真善美的世界。 知名文學家暨劇作家白先勇表示,媒體人員要具備勇氣、講真話,在媒體界發揮自己的功用;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提到,星雲大師說「唯有媒體,才能救國家」,期許大家要杜絕外界誘惑、做好人,讓媒體人朝正向發展;研習營籌備委員會召集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暨中華文化推廣協會會長趙怡,期盼「培養兼具責任感與競爭力的媒體菁英人才」,因應新時代所需。 首場主題論壇「新聞倫理與社會發展」,由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擔任主持,邀請創新工廠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婦聯會主委雷倩、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與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分析新科技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探討數位科技時代,傳媒生態轉變,新聞倫理尺度的拿捏及社會責任,成為人民守護者。 知名主持人及製作人沈春華主持第二場主題論壇「傳播職涯創新力」,與青年救國團主任葛永光、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東森新聞雲總經理陳安祥、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暢談在媒體科技與市場發展的挑戰下,如何兼顧新聞理想與現實。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於論壇前透過影片表示,辨讀、善用正確資訊,是未來媒體傳播者非常重要的責任。 「從大腦看新聞人才的培育」、「幸福其實很簡單」兩場專題演講,分別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世新大學副校長楊盛昱主持,邀請台北醫學大學、中原大學講座教授洪蘭與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主講。冀望新聞有志者做真實報導,大量閱讀、注重修養、多求證;具「無畏」精神、悲憫心,超越挑戰,「保持生命的活水」。 台灣師大圖文傳播學系主任劉立行主持演講實作,邀請到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主講「小劇場大事業」,分享台灣劇場故事。對劇場創作懷有深厚熱忱的他,引俄國著名戲劇和表演理論家康斯坦丁·史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不要去尋找那顆昨日珍珠,要在今天表演當中,找尋屬於你最好的契機」,鼓勵青年追尋美好。 「Web 3.0」改變大眾生活,去中心化,人人都是主角。主持人戰國策傳播集團資深總監張耀水,邀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林日璇、AsiaKOL創辦人陳丕舒、獲KOL影響力排名第18及第23位的美女網紅許薇安(Vivisu)與插畫家泥泥(Janie)現身說法,分享「社群自媒體與網紅經濟」,掌握網路世界的科技革命。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諮詢委員暨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人間福報總監楊錦郁、前中天電視董事長馬詠睿、中華IPTV頻道商協會理事長葛樹人等各界貴賓,以及來自全台大專院校傳媒科系通過遴選的青年學子,共近百人出席盛會。
-
春風化雨 25教師獲星雲教育獎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2022第10屆星雲教育獎」頒獎典禮11月5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法雲堂盛大舉行,獲獎人數共有25位,獲選老師皆是各教育領域上,無可取代的典範教師。義守大學創校校長傅勝利堅守教育理想,持續奉獻教育精神,被譽為電子封裝之父,且治學興校有成、強化評鑑技術、提高教育品質,並協助學校發展特色、提升教育品質、建立自我改善機制,至今持續在高等教育領域付出,不忘初心,獲頒「終生教育奉獻獎」。 傅勝利感謝一路走來,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義聯集團創辦人林義守兩位伯樂的信賴以及關愛,傅勝利對高等教育的奉獻及成就得到國際教育卓越獎等殊榮肯定,今年再獲得第10屆星雲教育獎「終生教育奉獻獎」,這份尊榮彰顯傅勝利是教育界的優良品牌。 佛光山開山暨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創辦人星雲大師,致力於教育、文化之倡導,期望大眾能以社會公益為重、以慈悲喜捨為懷,在人間成就善會事業。頒獎典禮上,特別透過影片勉勵獲獎良師,並致上謝意,希望藉此為社會注入一股正向力量。 指導委員會主委、佛光山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表示, 星雲教育獎邁入第10屆,主要靠大師的毅力與堅持,為增加基金經費來源,大師希望以「一筆字」緣分增加善款,就如同每位獲獎老師,陪伴孩子成長、培養社會責任。 諮詢委員暨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教育是老師把學生的潛能、內心裡善良美德引導出來,並舉例央掘魔羅的故事,曾因染濁惡業、受到釋迦牟尼佛教導,最後痛改前非出家,成就阿羅漢道。 雲水書車播種 精神永續傳承 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表示,星雲大師一生弘法,影響力擴及世界各地,他當年看見佛光山雲水書車前進校園、學童們引頸企盼的眼神相當感動,就是星雲大師深感閱讀的重要性,足見大師在教育上著力更深。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表示,追隨星雲大師將近50年,一家四代為佛光人,是家族重要的傳承,也以此為榮。他衷心企盼,大家能夠效法大師堅持教育理念、不畏逆境且默默耕耘,將大師精神永續經營傳承下去。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星雲大師重視文化教育,秉持大師人間佛教、三好四給理念來回饋社會,透過頒獎可以發現校園各處充滿許多一心栽培學子,讓人敬佩、也是模範的教師群,提升教育品質跟內涵。 除了頒發「終生教育奉獻獎」,第10屆教育獎還有來自大專校院、高中職、國中小、幼兒園及特教領域的24位教師榮獲「典範教師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周榮泉教授,放棄電子業高薪,投身教育領域,致力於生醫感測器、太陽能電池等跨領域研究與開發,獲得上百件專利。周教授表示,此榮耀與同仁學生們分享,將繼續秉持固本務實、鐵杵磨成鑽石針,使學生在舞台上發光發亮。 教職是善緣 獲獎是肯定 南投爽文國中王政忠教導主任,服務近25年,以提振偏鄉地區孩子學習力全心付出,不斷研發新的教學方式,服務教育熱情始終不變。 王主任表示,他出身勞工階級,幸運獲得不同階段的老師拉拔,相信教育翻轉人生的無限可能。 桃園大崗國小王玫霙老師,投入學前特殊教育長達19年,讓特殊幼兒能適性發展與有效學習,她與長庚醫院早期療育合作辦理推動學前特殊教育班,是為全國唯一。王老師說,相信教職是善緣,獲獎是肯定,帶著愛孩子的心持續耕耘與邁進。 頒獎典禮溫馨感人,嘉賓雲集,包括曾志朗、吳清基、蔣偉寧、黃碧端、劉三錡、吳清山、何卓飛、藍順德等指導委員,及佛大副校長傅昭銘、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等均共襄盛舉,見證這場年度教育盛事。
-
推崇星雲大師對世界和平的成就與貢獻 「巴西和平大使協會」頒發和平榮譽狀
由「巴西和平大使協會」( Embaixada da Paz)主辦的「48小時和平會議」(48 Horas pela Paz),於10月15-16日在巴西Bahia州歐舒丹劇院盛大舉行。大會開幕典禮由和平大使協會會長Helena Rosén、和平大使Maria Paula Fidalgo及Rosane Rosolen律師 3人共同主持。 獲邀出席者有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藏傳喇嘛Daniel法師、靈教Espiritualista Marcos Duller、天主教Padre Ramão、靈教Espiritualista Roni、印第安薩滿教Anãn Pataxó等宗教代表及Bahia 州Porto Seguro市教育局長Dilza Reis Saigg、刑事律師Priscila Pamelal、助貧慈善家Cris Arcangeli、前巴西聯邦參議院議員Eduardo Suplicy、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Miguel Pereira Neto等90餘人參加。另安排800多名中小學生參與見習「和平」對社會、家庭的重要。 首先主持人請台上宗教代表手牽手,靜默一分鐘為世界祈求和平後,隨即播放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暨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為「48小時和平會議」祝福和勉勵的預錄視頻。心保和尚表示,很高興「巴西和平大使協會」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讓大家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一直以來倡導宗教交流、融和與平等,種族之間也要相互尊重、包容與和平共處,乃至於避免有社會階級之分。透過「和平」的理念讓社會和諧進而帶動世界和平,「和平」是非常珍貴的,唯有「和平」,每一個人才有幸福快樂的日子,讓世界更加美好祥和。 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現場致詞表示,和平是普世價值,星雲大師一直致力提倡和平共存的理念。沒有和平就沒有未來,呼籲大家重視和平的重要。住持妙佑法師並於大會中恭讀星雲大師〈爲世界和平祈願文〉,祝願世界充滿「愛與和平」、「尊重融和」,凝聚善因好緣讓世界更美好。 接著由藏傳法師及其他代表陸續發表簡短和平宣言後由「獨角劇團」表演《甘地傳》。上午中場休息時間,妙佑法師看到800位小學生及青年在外面排隊領取點心,把握弘法因緣,立即以三好書籤予所有兒童及青年和老師們結緣,並說明三好的意義。同時致贈大師葡文版《人間佛教經證》及住持著作《咖啡與佛法》予Bahia州Porto Seguro市教育局長Dilza Reis Saigg,住持讚歎教育局長用心發動中小學生參加活動,從小培養「和平」理念。 晚上「48小時和平會議」安排和平音樂節目及和平座談會,有音樂藝術家Gabriel Guedes領銜的大合唱向披頭四John Lennon致敬。此外也特別邀請從烏克蘭逃難到巴西的Aliesia Malonkina和Yulia Postna母女合唱民謠後,並由烏克蘭母女現場訴說,俄烏戰爭讓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烏克蘭飽受轟炸的慘況、行經人道走廊逃難的經歷,哽咽表示戰爭的可怕與和平的可貴。感謝波蘭巴西裔家庭的收留,今天才得以來巴西這個和平的國家。和平座談會由助貧企業家暨媒體人Cris Arcangeli、刑事律師暨聖保羅大學婦女和種族人權專家Priscila Pamelal和前任巴西聯邦參議院議員Eduardo Suplicy等3人就「社會與世界和平的重要」議題展開和平座談會 (Peace Talk)。 當晚Aldeia Velha原住民村落的Pataxó族表演「為和平跳舞」,獲得滿堂彩。表演結束住持與 Pataxó 族原住民在劇院外大廳交流,住持妙佑法師盛讚大家舞蹈表演得非常好。Pataxó薩滿教族人送住持香草和煙燻樹脂,住持致贈小叢書和念珠與薩滿教族人,三好書籤則與每位原住民表演者結緣。最後大家一起配合原住民舞步合唱〈四海都是佛光人〉,現場呈顯的就是宗教交流與種族融和的和平景象,讓人動容。 在巴西活動至凌晨是很平常的事,「48小時和平會議」第一天活動至凌晨3點結束。 翌日10月16日 「48小時和平會議」上午住持妙佑法師在歐舒丹劇院舉行一場「法聚會」。住持妙佑法師首先致贈大家星雲大師葡文版《人間佛教經證》及住持新書《咖啡與佛法》、大師法語書籤及葡文版小叢書,以感謝大家對「48小時和平會議」活動的各項支持和贊助。「法聚會」中住持妙佑法師除了回答主持人提問什麼是成佛?佛教的主要戒律有哪些?通往幸福的道路?及現場來賓提出關於前途、愛情、青年教育、因緣等問題之外,住持也解釋「佛光四句偈」的意義,並帶領大家一起念,並以法聚會的功德回向大家諸事圓滿吉祥。 今日參加座談會大部分是贊助這次活動的人,有兩位工作人員特地從聖保羅坐十幾小時的巴士來參加「法聚會」,表示聽完住持演說後,解開自己的疑惑,直說舟車勞頓十幾小時值得了。另現場一位攝影師表示自己被原生家庭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今天聽到住持的開示,讓他明白緣起法,彷彿解開多年的枷鎖,他好開心。 「48小時和平會議」閉幕典禮中,主辦單位巴西和平大使協會( Embaixada da Paz),高度推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及表彰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帶領全球佛光人促進世界真善美的成就。大會決議特別頒發和平榮譽狀予星雲大師和心保和尚。由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代表星雲大師領和平榮譽獎狀,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Dr. Miguel 代表心保和尚領和平榮譽獎狀。 和平大使Maria Paula表示,48 小時的和平會議,傳達豐富的愛、快樂與尊重,「我們談論佛教,哲學,智慧、種族、年齡等與每個人相關的議題。透過藝術、演講來傳達和平理念,預計從 Bahia 州開始陸續推廣到全巴西、美洲乃至全球。佛光山和佛光會多年來對世人做出很多有意義的貢獻,我們真誠地頒發『和平榮譽獎狀』向佛光山和國際佛光會致敬。」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Miguel受訪時表示:「今天是重要的一天,很榮幸代表佛光山住持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接受頒獎。這份榮耀是國際佛光會和佛光山為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貢獻而獲得的榮耀。」 Dra. Rosane律師則說很高興「48小時和平會議」圓滿閉幕,今天大會和平榮譽獎狀的頒發是推崇星雲大師為人類世界和平所做的偉大貢獻及表揚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心保和尚帶領佛光人為世界和平的成就,其實這也是「48小時和平會議」光榮的歷史性時刻。 巴西如來寺住持妙佑法師表示,很高興受邀請參加這次「48小時和平會議」有意義的活動。同時也感謝大會特別頒發和平榮譽獎狀給大師及心保和尚,身為佛光弟子的我們除了與有榮焉之外,我們會更加謙虛和發心,為推動人間佛教本土化而積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