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新聞專題 > 2022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 〔2022國際萬佛三壇大戒〕淨耀大和尚開示受戒與出家的意義

2022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

字級

〔2022國際萬佛三壇大戒〕淨耀大和尚開示受戒與出家的意義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22-10-21
「佛光山2022年傳授國際萬佛三壇大戒」10月20日禮請土城慈法禪寺住持、授經阿闍黎淨耀大和尚於雲來集為戒子開示,闡述受戒與出家的意義,再進一步說明戒體能夠護生。淨耀大和尚說,「戒」就是要將人格轉化為佛格,得了戒體就是要將其養分充分融入,達到轉凡為聖。

以《阿含經》提到:「見僧如見佛,見僧如見法。」當信眾見到僧人,生起一念歡喜、讚歎時,就已在八識田中種下得度的因緣。提醒出家要認清自己的責任,就是依佛陀的教法、戒法,降伏自身的煩惱。在戒律中有重戒與輕戒,重戒如四波羅夷或八波羅夷,用意是在降伏煩惱,而輕戒是以自己的威儀,讓他人見到而心生恭敬,馬勝比丘即是以自己的威儀度了舍利佛。重戒自利,輕戒利他;學佛是為自利利他,所以重戒、輕戒同等重要。

出家戒有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出家要受戒才能取得僧人的資格。受戒是一種發心,心一發,邪魔外道都會遁形,因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佛教僧團的集體生活能夠互相教授、教誡、慰勉與警策。在團體中可以一同討論法義,若有人舉罪要懂得懺悔;見有人起煩惱,或想退道心,應當用柔軟語安慰,使其信心堅定。集體生活不僅是上殿、過堂等表面的秩序,而是引導大眾走上向上、向善、向解脫的境界,因此僧團的生活具有大眾教育的意涵。

「現行薰種子,種子起現行」,學好的反而不容易,是因為過去的習慣,內在要產生作用,要有外緣的助力,「戒」就是外緣的助力。受了戒有信心,要發大願,戒體產生作用,生起止惡行善的力量。皈依有句話說「我從今者乃至命終,護生。」這是誓願受戒或皈依後,要能夠提升令眾生遠離一切殺害的心,就是積極的利生。

淨耀大和尚說,大乘佛果、小乘羅漢果,都是要經出家才能究竟圓滿。今日出家是要將佛燈永續,照亮黑暗,成為帶著世間人走出心靈黑暗的提燈人。佛光山傳授三壇大戒,是為佛教陶賢鑄聖,期勉戒子發願讓佛教發揚光大,如同星雲大師說的「我是佛」。
1234第1 / 4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