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民間社會小組線上年終簡報會 反思和經驗教訓
【人間社 蔣祖芬 紐約報導】2020-12-29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民間社會小組12月17日舉行線上年終簡報會,題為「在新冠疫情時代參與民間社會:反思和經驗教訓」,就大流行病對聯合國和民間社會組織的影響進行一系列訪談,國際佛光會聯合國辦公室事務主任有望法師應邀分享國際佛光會面臨大流行病期間的挑戰和成就。 在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民間社會科計劃管理幹事凱瑟琳(Kathryn Good) 致歡迎詞後,簡報會隨即開啓序幕。6位分别為全球傳播部青年代表指導委員會的成員Nipuna Ambanpola、Michelle Leon、 Cairo Eubanks、Katelyn Grano、 Nishat Mirza、Aisha Narasimhadevara 共同主持。就「新冠疫情的民間社會倡導和參與、民間社會青年攜手合作應對流行病的挑戰、2021年展望未來並為變革做好準備」等3個議題和與談人互動交流。 有望法師以「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國際佛光會在全球範圍內接觸青年時面臨哪些挑戰」與大家分享。法師提到,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每個人都是新的挑戰和不確定性,要如何應對全球性的焦慮感? 國際佛光會是一個信仰的組織,以往活動無論是行政會議、法會、社教或志願服務,都是現場面對面互動進行的,疫情期間最大的挑戰就是必須從傳統現場活動,轉型為雲端線上模式舉行,提供更多人的參與。 藉由無遠弗屆的網路,佛光青年團舉辦一場遍及全球五大洲、800位參與的國際青年會議,面臨的挑戰包括考量時間、地區、語言、網路容量等問題;因此,佛青組建一支技術團隊,以專業知識來預測和解決問題,建立網絡使用線上會議軟體和所有其他社群媒體,嘗試發揮創意來適應新的工作計劃。 有望法師指出,鼓勵青年以領導和創新找到解決方案,並通過廣泛的才智和想法提高活動的質量,保持身心健康和創造力;2020年的疫情,改變了對2021年及往後的計劃。具體來說,舉辦全球論壇,人們可以討論信仰、家庭和職業,這也使青年感覺到被傾聽、被看見、被認可且樂於參與。 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民間社會科科長Hawa Diallo閉幕致詞,隨著全球傳播部為2021年優先事項做準備,與會者投票選出對組織最重要的話題,依序為人權、氣候變化、不平等與包容性、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回應、實現全球目標的行動十年、和平與安全、性別平等、復甦與增長和動員經濟、倡導打擊錯誤信息。 簡報會與談人另有:1M1B聯合創始人Manav Subodh、全球非政府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Fannie Munlin、迪拜關懷部首席運營官兼外聯部代理總監Abdulla Ahmed Al-Shehhi、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戰略規劃幹事Andrea Rizzo、Sigma護理青年代表Dania Itani Mousa、世界發展基金會聯合國規劃署署長Patrick Sciarratta、全球傳播部青年代表指導委員會校友Juan Pablo Celis Garcia、非洲國際氣候變化發展計劃專家Olumide Iduwo、紐約州非政府組織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Margo LaZaro、國際青年領導力研究所執行主任Jadayah Spencer、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方案管理幹事Nahleen Ahmed。
相關新聞
-
佛光會三好微電影 《Link》榮獲「We愛」銀獎 兩岸青年短片大賽放光
由大陸上海台辦主辦的「We愛‧第四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頒獎典禮,8月29日於上海與台北同步連線舉行,全部參賽作品總共2078件,入圍有60件,國際佛光會三好微電影推薦3件作品參賽,其中《Link》從2千餘件影音作品中勝出,榮獲銀獎及獎金2萬人民幣。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三好微電影《Link》導演(澳洲昆士蘭協會佛光人)葉思吟無法親臨頒獎現場領獎,因此,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劉宗澧代表領獎。劉宗澧上台致詞,首先感謝主辦單位舉辦有意義的活動,讓兩岸的青年導演有這麼好的因緣可以互相學習觀摩。 劉宗澧表示,國際佛光會創會會長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推動三好,《Link》也是把三好精神表現出來,希望將三好融入生活中。國際佛光會與時俱進,透過微電影方式把三好理念傳播出去,讓善美能夠流傳世間。 劉宗澧接著代表導演跟大家報告,世上有許多人因不同立場和利益,甚至因為族群、區域性、文化的不同造成隔閡,甚至人我之間有了高牆、紛爭,也給了世間很多苦難,導演希望透過這個影片,向世人說明如何透過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再進一步,如同星雲大師所說「給」的人生「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最後,導演希望大家透過這支影片讓世界能達到「五和」,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樂,進而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相信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
-
佛館榮獲Travellers 2020最風雲得主大獎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獲2020年Travellers's Choice最風雲得主大獎,而且全球僅有10%的景點獲此榮譽。設立於2002年的Travellers's Choice最風雲得主大獎,是全球最大旅遊評論網站TripAdvisor(貓途鷹)授予的最高榮譽。根據數百萬名Tripadvisor會員所提供的意見票選而出,該景點不僅必須具備高人氣,更重要的是選出能讓旅客一再造訪、獨一無二的觀光景點。 至今有1,203名世界各地的遊客在TripAdvisor網頁上留下回響,90%的遊客給佛館4-5分評價(滿分5分)。而佛陀紀念館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可以深深打動人心,成為他們心中的獨一無二?尤其2020年是個不尋常的一年,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保持距離」成了人們的日常,心中的徬徨不安也是,「所以佛館在2020年獲得這項大獎,格外有意義。」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 如常法師說,自年初就收到許多人關切「因為疫情,佛館是開放還是不開放?」如今時序進入秋季,佛館仍是一如往常的敞開大門。許多人表示佛館環境相當優美,身處其中可以全然放鬆,而且即使遭逢COVID-19疫情,在嚴守防疫措施下,佛館的展覽仍然照常,令人感動。尤其在疫情期間,仍可照顧到所有人,也為大家的內心帶來平靜的力量。 佛陀紀念館從2014年至今在TripAdvisor連連獲獎,遊客好評不斷,他們沒想到,可以有處博物館為他們帶來這麼多驚喜。他們說,佛館適合參觀及朝聖,讓人沉澱心靈,還可以飽覽群山美景。或是說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寺院,即使是在人多的假期仍然可以感到寧靜,可以品嘗美味的素食,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樂於助人,是趟值得的旅程。 八月,佛館收到獲得2020年Travellers's Choice最風雲得主大獎訊息,消息一出後,也讓拜訪過的人「與有榮焉」,他們說曾經造訪過,法喜充滿。如常法師鼓勵大家,此時到佛館走一走,看著藍天白雲,仰望佛光大佛,心中會無比平靜。展廳有傳統工藝特展、典藏作品展和佛畫名作特展,更為大家帶來內心的豐收。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2014年─2020年榮獲TripAdvisor獎項: 2014年7月,獲「2014年旅行者之選大獎」,台灣高雄景點第一。 2017年6月,獲「2017年卓越獎」。 2018年5月,獲「2018優等證書和名人堂」。 2019年7月,獲「2019優等證書和名人堂」。 2020年8月,榮獲Travellers's Choice 最風雲得主大獎。
-
世界數學科丁大賽總決賽 學子磨練程式語言能力
GMCC世界數學科丁大賽世界總決賽於8月20日至22日在佛光山雲來集舉行,初賽去年12月底線上舉辦,世界各地近千人參加,今年五月各區決賽,20日世界總決賽約有60名參賽者。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海外如越南等地,有的是在家中或當地另覓場地同步上線比賽。22日頒獎典禮,海外參賽者透過現場直播上線參加,會中頒發各階段獎項,各地區不分組最高分為「全球之星」。 WMIL主席蔡坤龍表示,程式語言是與電腦溝通的語言,大人習慣固定模式,但孩子常因為天馬行空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希望透過引導讓孩子發揮他的喜好。讚歎普門中學很有遠見,將程式設計列為重點課程,祝福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GMCC總事務長溫嘉榮勉勵,遇到困難題目不要感到挫折,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表示正在進步,相信大家未來會有很好的機會。 佛光山普門中學董事長慧傳法師說,數學是理工的基礎,懂得數學才能在這方面容易成功。科技人才必需從小培養,星雲大師也指示過有關科技弘法的理念。佛光山法寶堂的AR、VR體驗,則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佛光山在這方面的發展。 科丁聯盟協會理事長劉文堂說,此次比賽將數學和科丁結合,這二者的運用是相輔相成,科丁聯盟很高興和大家共同推動,致力科丁教育的普及化。普門中學校長蔡國權表示,普中成立程式語言菁英社團班,今年招收第二屆,透過程式設計與開發,為大家創造便利的生活。 獲台灣區全球之星的李亦陞分享,很開心可以和全世界同學一起比賽,這次題目很有難度,能夠拿到全球之星高興又意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程式語言,現將升上國中一年級,將會朝更高階邁進。普中有6名程式語言菁英社團班學生參賽,其中林業承、張寶嘉獲得國中組銀獎,2人對於接觸程式語言的第二年能有此成績很開心,直說愈學愈有興趣,要感謝師公星雲大師,以及所有給予學習機會的人。
-
世衛組織舉辦虛擬藝術展 佛光山僧眾以佛教藝術創作為防疫發聲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Create2030組織為回應COVID-19危機,7月26至31日舉辦COVID-19虛擬藝術節,內容包含COVID-19虛擬藝術展及主體性網路研討會活動。COVID-19虛擬藝術展從世界各地多元背景的眾多藝術家投稿中選出了75幅代表作參展,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的繪畫作品Help Yourself, Stay Safe「做己貴人,平安健康」順利入選。 「虛擬藝術畫展開幕式」於澳洲雪梨時間7月27日凌晨透過ZOOM雲端展開,艾美獎電影製片人並Create2030的創立人Lisa Russell主持,世界衛生組織藝術和健康部門總幹事Christopher Bailey和參展的藝術家們共襄盛舉。此次虛擬藝術展結合獨立策展人與“Artist as First Responder” 《藝術家:發聲先鋒者》作者Ashara Ekundayo實踐藝術家如何透過自己的藝術作品對社會做出及時反饋,並希望透過藝術的創作和靈感帶領大家穿越和超越疫情。 Create2030組織是為配合聯合國發起的17項「2030可持續性發展目標」所成立的組織,其目的在宣導和促進創意社區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創立人Lisa Russell認為「藝術家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思想家和問題解決者。」Lisa介紹此次藝術展目標是讓藝術家們運用自己的才能來教育、撥開迷霧,在特殊時期用藝術創造出歷史性的詮釋;同時也希望通過展覽能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未來大眾可以獲得直接聯繫喜愛的藝術家等信息。隨後在線上對虛擬藝術展進行導覽。 Ashara Ekundayo以其著作為題專題講演「藝術家:發聲先鋒者」,表達用藝術的方式超越界線,從而鼓舞人心、廣泛傳布正面意義。世界衛生組織藝術和健康部門總幹事Christopher Bailey發表個人感想表示,他欣賞藝術家作為前線回應者的理念,並期待透過此次展覽獲得更豐富的體驗;並表示,1947年世衛組織定義「健康」並不只是「沒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和社會健康」,此次畫展所體現的「社會公平」主題也是社會健康重要的一部分。 隨後線上的藝術家紛紛做了詳細的自我介紹和作品等信息,有紀法師自我介紹並分享疫情期間南天大學美術館的藝術弘法經驗。她表示,南天大學美術館為當地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平台,也是面對疫情的積極正面的反應。此次參展作品Help Yourself, Stay Safe「做己貴人,平安健康」,以帶著口罩的佛陀頭像為主體。佛陀雖靜默不語,但其關切的眼神、口罩上的叮嚀,在整體明亮多彩的背景下,無不在為世人傳遞積極的應世真理。健康是每一個人都要自己擔起的責任;用吉祥咒作為佛像的背景畫面,表示佛菩薩會祝福你,但自己還是要負責照顧自己。 參觀COVID-19虛擬藝術展的鏈接: https://artspaces.kunstmatrix.com/en/node/1872426 世界衛生組織網頁上關於COVID-19虛擬藝術展的 介紹: https://www.who.int/news-room/events/detail/2020/07/26/default-calendar/who-x-create2030-covid-19-arts-festival 介紹CREATE 2030的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zXn5ldwxc
屏東講堂歲末聯誼 慧傳院長及屏東縣市大家長一同祝賀
2021-01-27新店禪淨中心 歲末茶禪淨心
2021-01-27日本福岡佛光會舉辦防疫保健講座 保護自己和家人
2021-01-272021年教師生命禪學營人間生活禪 禪步自在路
2021-01-27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 全球佛光雲端財務系統講習
2021-01-27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常駐駕於虎尾大屯福德宮 共行文化慈善志業
2021-01-27岡山講堂慶祝法寶節 《獻給旅行者365日》贈岡山區公所
2021-01-27佛光山南屏別院護法傳燈委員聯誼會 發願護持正法
2021-01-272021「鄉」聚在一起 旅程千里公益同心
2021-01-27「鄉」聚在一起 三好影音開營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