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英卡地夫大學辦人間佛教論壇暨圖典捐贈

全球宗教

字級

英卡地夫大學辦人間佛教論壇暨圖典捐贈

【人間社記者 心湘 英國倫敦報導】 2018-05-01
英國佛光山於4月30日,在卡地夫大學舉行今年第二場人間佛教論壇,並舉辦《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捐贈儀式。由倫敦佛光山住持妙祥法師主持,資深圖書館員Erica Swain代表受贈,論壇吸引三十多位學者教授及宗教系學生參與。

妙祥法師表示,卡地夫大學在佛學研究上有悠久的歷史;而星雲大師編輯這套《圖典》的用意,期望透過文化、教育宣揚人間佛教。相信《圖典》捐贈給大學,能真正提供有志研究佛學的學者及學生,有更多的研究資源。Prof. Josef Loessl除了對捐書表示感謝,並期待將來和佛光山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論壇由佛學研究教授Max Deeg首先發表,Deeg教授特別帶來一幅去年到台灣參訪時,星雲大師親自贈的一筆字「佛」。教授和佛光山淵源甚深,他讚歎大師在教育方面的貢獻,尤其是對偏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他也說明了大師在五大洲興辦大學的概況,Deeg認為十九世紀以來,西方國家對佛教的興趣與日俱增,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也因應了許多現代社會亟需的價值觀,例如包容和慈悲等。

論壇接著由青年學者讀書會、英文讀書會三位代表,講述自己所認識的佛光山和星雲大師。Ricky Wong談及星雲大師從三十年前,就發願要在五大洲推動人間佛教及普及教育,Ricky發現到大師在當時即有運用大數據的概念,他雖然沒有受過正式教育,在擅長統計的法師協助下,大師發展出許多人才相關的數據,幫助他在推廣佛光山到五大洲的志業,大師深具遠見,在三十年前即看到許多未來發展趨勢,大師並相當珍惜人才,善用人才,並積極培養人才。

Maisie Astbury提及自己在《一筆字》的展覽當義工時,才真正認識星雲大師,第一次看到星雲大師的書法,非常驚訝。大師用深入淺出的方法推廣人間佛教,Maisie分享自己過去十年的改變,平常工作環境壓力非常大,以前很容易緊張焦慮及生氣,且情緒不穩常常影響工作效率,也影響自己身心健康,十年來,Maisie發現到自己改變很大。

孫千雅分享在因為台灣爺爺、奶奶過世的因緣,接觸到佛光山。當到倫敦求學時,在道場感受到佛光山法師們對海外學子的無微照顧,也深深體會到佛光人的熱忱。

妙隆法師播放一段動畫,介紹星雲大師從七十年來的弘法經歷,讓現場觀眾在短時間認識星雲大師,她並說明大師弘法方式是與時俱進的,大師一向積極提倡學習新科技,最早由幻燈片,DVD,隨身碟到現代手機的APP,佛光山也積極編輯線上電子資源,包括電子佛經和佛學大辭典。

現場學生提問,如何能促進不同宗教間的對話?妙隆法師回答,法師們會去不同宗教組織參加活動,也舉辦活動邀請其他宗教團體來佛光山參觀,當和不同宗教人士接觸時,以和平為最高宗旨,尊重不同宗教,在不同宗教的對話中,增加彼此的了解。

論壇結束後,教授帶與會者參觀卡地夫最大的大學圖書館,1970年代建立,超過四十萬本藏書。並介紹圖書館中珍貴的威爾斯著名作家Collingwood收藏。佛光山捐贈的《圖典》,會放置在圖書館二樓宗教類大本藏書區收藏,供學生研究。

現就讀於卡地夫大學宗教神學系的James Christensen表示,此活動讓他進一步了解人間佛教在日常生活當中的運用,尤其是能與出家人面對面進行交流,更是讓他對人間佛教的「人間化」有了一個更深刻的體驗。

卡地夫大學宗教研究員Nadeesha博士本身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她表示人間佛教非常符合當代社會的需求,希望透過更多類似的論壇交流與課程學習,普惠更多的社會大眾,把佛法的種子散播在世界各個角落,共建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本次論壇,讓卡地夫大學宗教學者及學生,認識人間佛教,也讓佛光山參與的法師學者們,有機會了解到西方宗教學者對佛教不同的看法與觀點。
12345678910第1 / 253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