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大師專區>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海潮音

大師專區

字級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海潮音

【作者: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 2025-11-24
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

今天和各位講的是「海潮音」。

各位曾經到海邊欣賞大海,看到寬闊無邊的美景嗎?尤其大海的海潮拍岸,那種海浪波濤洶湧的聲勢,多麼壯觀!假如有一座山的流水與大海結合,這個音聲一定美妙無比,叫「海潮音」。

一般佛教界所唱誦的讚偈,有好多不同的調門。像在台灣的寺廟都是唱福建的鼓山調,就是鼓山地方的唱誦。早年的僧眾很多來自於大陸鼓山的湧泉寺,所以來到台灣之後就傳唱開來。

還有另一種唱腔叫「海潮音」,目前台灣佛寺的梵唄是1949年以後,江蘇、浙江一帶的和尚將此唱腔帶入台灣。佛光山的早、晚課誦,多用此調。其他拜懺或各種佛事,則兼用「鼓山調」。

中國的梵唄聽說起源於三國時代,曹操有個七步成詩的兒子曹植,字子建,是學佛的在家居士,善於音律,三十八歲任職於山東東阿郡。有一次在山東魚山的地方,忽然聽聞天上傳來詠唱之音,正如海水衝擊山洞所發出的聲音,頓挫起伏,清雅悠揚,讓人聽了以後塵念頓消,生命剎時得到昇華。他覺得這是美妙的音樂,就把它的節奏記錄下來。

佛教原有梵唄讚頌之音,是從印度傳來中國之後,將梵文翻譯成中文,唱誦起來,在節拍上並不契合。曹子建將此音與佛法的偈頌對應後,覺得很合拍,並且教人唱誦。

後來佛門的唱誦就將這個調叫「海潮音」,悠揚頓挫、雄壯莊嚴,更加的美妙。所以佛教裡除了許多音調以外,佛教講梵音,梵就是清淨的意思。這個音聲你聽了以後不讓你煩躁,不讓你妄想,讓你很安然,很清淨的,所以叫梵音。

〈普門品〉也說:「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梵音能讓人聽了以後心曠神怡,所以在佛教裡面,很重視音樂唱誦,只是曲高和寡。

佛教的海潮音不像一般的音樂,有很多的樂器,也不像以鋼琴、風琴伴奏,有很多的節拍。佛教的梵唄、唱誦是沒有樂器的,就只是用很單調的鐺、鉿、引磬、木魚,都是單音,叮、噹、逗、咚,都是一個音,不像鋼琴、風琴,有好多音。單音就是靠你用婉轉曲折的聲調,把它唱成像海潮一樣澎湃,氣勢莊嚴。

各位若親近有規模的道場、寺院,必定參與許多早晚課誦,你們可以聽到「海潮音」。在維那的帶領下,漸漸地加入自己的聲音,形成大眾莊嚴之聲,由此也能入道,增加信心。

常有信眾告訴我,參加一場法會的唱誦,身心都得到了淨化與昇華,希望大家都有機會得到這樣的體驗。

祝福大家!

●陀羅尼

什麼叫作「陀羅尼」呢?就是密咒,從梵文經過音譯,翻譯為密咒或真言。這個咒語就等於是心裡的語言,要心心相印,而不是靠口頭說的。

在佛教裡「陀羅尼」很多,如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往生咒……或是《心經》最後一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也是咒語。

很多人持咒都念得很熟悉。一般人常常念的「唵嘛呢叭彌吽」六字大明咒,就是一句簡單的咒語。甚至「唵啞吽」三字總持真言,又稱三字神咒、三字真言、普賢王如來根本咒,是佛教的重要咒語。《瑜伽大教王經》云:「唵」字是中央大遍照如來(即毗盧遮那佛),「啞」字代表西方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吽」字代表東方阿閦如來(即不動佛)。

誠心的念咒語,念到心物相應,就能感應道交。舉個例子,有一位老太太居住在鄉間,沒有得到明師的指導,在念「唵嘛呢叭彌吽」時,最後一個字「吽」,「口」加「牛」他不知道怎麼念。中國人常常一個字不會念,就念半個、念會發音的半邊。所以他就念「唵嘛呢叭彌牛,唵嘛呢叭彌牛……」

他很精進的每天做定課。每念完一句「唵嘛呢叭彌牛」,就拿一粒豆子放到另一邊,每天念一斗豆子,大概有一萬遍以上了。念了大概十幾二十年,終於有了感應。他不需要用手去拿豆子,只要念完「唵嘛呢叭彌牛」,一粒豆子就自動跳到另一邊,再念「唵嘛呢叭彌牛」又跳一粒,直到所有的豆子全部自動跳到另一邊,功課就完成了。

有一天,有位法師經過這裡,沒有地方住宿。聽說老婆婆是信佛教的,就到他家裡借住。晚上睡覺,一直聽到老婆婆在佛前念「唵嘛呢叭彌牛」……奇怪!在念什麼?仔細一聽,唵嘛呢叭彌吽的「吽」字怎麼念成「牛」呢?就前去糾正老太太:「你念錯了!唵嘛呢叭彌『吽』,不是『牛』。」

老太太這時一個起心動念,「糟糕!法師的話當然是對的,我怎麼念錯了呢?」從此就改念正確的唵嘛呢叭彌吽。這樣一改,奇怪的事發生了,豆子不跳了。為什麼?他的信心動搖,有了分別、不專精的心,所以就不靈了。

所以我們念佛、念法、念僧,要念得一心不亂。念誦咒語就是身、口、意都要相應,身體禮拜、口頭稱念、心裡觀想。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咒語,一心專注的念,時間久了一樣會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希望大家都能身口意三業相應,福慧增長!
12345678第1 / 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