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莫妄想
2025-09-29
各位觀眾,大家吉祥!
人,有很多煩惱,諸如瞋心、欲望、愚痴。現在所要說的這個「妄想」,比起前述各種煩惱更嚴重,算是最大的煩惱。
所謂「妄想」,就是虛妄的幻想,能令我們的生活品質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或者停滯不前,或者浪費心力、時光,把寶貴的人生都空過了。
比方說:念佛不專心,在打妄想,結果是無法與佛心相應,自然覺得念佛念得沒有法喜。參禪不用功,在那裡亂打妄想,無法專注,當然也體驗不了禪坐帶來的喜悅。甚至讀書的人,心有旁騖,亂打妄想,終究覺得讀書沒趣味,所以也讀不好書,很快的幾年最好的學習時間都空過了,出了社會,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當然事業也不容易成就。
又比方說:貪財好利的人,以為用不當的方法,快速的求得功名富貴,就會得到快樂,或是獲得人家的尊敬;或者總想把別人的功勞當成自己的,以為這樣自己可以一步登天。以上這些都是妄想。
世間上的事情,如果不是透過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都不會得到自己內心的認可,所以也就沒有快樂可言。由於妄想紛飛、妄心不斷,每天生活在內心不平安、心神不安定的氛圍裡面,那就很難有什麼光明的未來。
一步一腳印 長養慈悲智慧
佛法教導我們不要妄想,要有腳踏實地的工夫,一步一腳印,縱然一時沒能成功,但是失敗了可以再來,你能收穫許多「過程與經驗」,由此而能長養出許多智慧與慈悲來,這些都是民胞物與、同體共生的可貴歷程。
不要妄想,要一心專注:我念佛,一心不二;我看經,一心不二;我做善事,也不望你報答、也不望你感謝,我因此可以一心一意的行善而無掛礙。專心一致,有很大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功德。像平常我們說念佛,為什麼要念佛?「心思虛幻,帶來散亂妄想」,所以要用一念清淨神聖的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對治紛飛的妄念。或者把心念安住在一個坐禪的定境裡;或者觀想一尊佛像,不要讓我們的心,好像猴子一樣,亂跑亂跳,不能安定,這就是「妄想紛飛」。
所以,有的人資質相同:你也念佛,我也念佛;但你念佛有功德,我念佛沒有功德。為什麼?因為我念佛的時候妄想太多,所以念不出法喜佛心來。他念佛很真誠、很專注,他心中只有所念的佛,沒有其他妄想,所以念得佛菩薩都來「感應道交」。
世間上一切事情,所謂公道自然在,如果你種下了很多善的種子,時間因緣到了,你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成。所以學佛的人,心中要明白佛法所教導我們的,除了用正念來對治妄想,用一心來對治妄想,還有「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用來對治妄心。
例如透過種種的修持,包括懺悔、發願、禮拜、觀想,乃至擔任義工,幫助社會最基層的人,或是接引新學佛者「得其門而入」。唯有把自己的善行、美意,適用在恰當的地方,才能令自己的「妄心」減少,同時讓心中的「正念」自然增長。希望大家能「莫妄想」。
祝福大家!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四個字大家很少聽到,也很少看到,這就表示我們沒有「正法眼藏」。有了「正法眼藏」,我與這個宇宙萬有的接觸,與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會不一樣。
我們到一個寺院,看到了藏經樓上面寫了四個字「正法眼藏」,表示裡面的佛經佛法都是正法,都可以開發慧眼。慧眼當中藏了好多的寶藏,看什麼東西都是寶貝。我們走到那個地方,看到講堂正在講經,弘揚正法,這裡是「正法眼藏」。我有榮幸來到這裡,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諸上善人,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好人好事,所以我們要有「正法眼藏」。
有了「正法眼藏」,面對這個世間等於有了「照妖鏡」,知道財、色、名、利是世間的種種誘惑,種種危害我們的東西。
我如何面對它們?當然我要有慈悲心,要發菩提心,要有「正法眼藏」。禪宗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裡有一段偈頌:「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告訴我們,世間原本平等,由於人起了喜歡不喜歡的分別心,就很難公平、公正的看待事物了。如果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自然就能洞見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
一切以正法為本,我正派正當、我不歪不邪,所以我的信仰很正信,明白這個法是正當的道理,我依照正當的道理做人處事,我依循五戒、十善,四攝、六度,或者普賢十大願為本,就會在正道上。無論學任何一個法,都不偏離正法正道。有了正法,就表示有慧眼看得很清楚,知道人生何去何從;知道人我如何相處,應該怎麼樣的互相來往;知道這個世間上的各行各業,應該怎麼樣的去跟人家結緣,或怎麼樣跟人家配合。
「正法眼藏」也不一定在藏經樓上,更不一定是在講堂或教室門口。這個「正法眼藏」應該把它放到我的心裡,不管外境是五光十色炫目色彩,還是光怪陸離的魅惑人間,我都不怕,也不會影響我。在這個世間上的種種好事、壞事,我也都不會計較。因為我有「正法眼藏」就有力量;我有「正法眼藏」就有智慧。我能看穿一切,看透一切,我就有辦法出離一切。
所以「正法眼藏」大家應該要努力學習,有了佛法的慧眼之後,心裡就有了「正法眼藏」,所看的世間必定是清淨樸素、莊嚴微妙。
人,有很多煩惱,諸如瞋心、欲望、愚痴。現在所要說的這個「妄想」,比起前述各種煩惱更嚴重,算是最大的煩惱。
所謂「妄想」,就是虛妄的幻想,能令我們的生活品質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或者停滯不前,或者浪費心力、時光,把寶貴的人生都空過了。
比方說:念佛不專心,在打妄想,結果是無法與佛心相應,自然覺得念佛念得沒有法喜。參禪不用功,在那裡亂打妄想,無法專注,當然也體驗不了禪坐帶來的喜悅。甚至讀書的人,心有旁騖,亂打妄想,終究覺得讀書沒趣味,所以也讀不好書,很快的幾年最好的學習時間都空過了,出了社會,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當然事業也不容易成就。
又比方說:貪財好利的人,以為用不當的方法,快速的求得功名富貴,就會得到快樂,或是獲得人家的尊敬;或者總想把別人的功勞當成自己的,以為這樣自己可以一步登天。以上這些都是妄想。
世間上的事情,如果不是透過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都不會得到自己內心的認可,所以也就沒有快樂可言。由於妄想紛飛、妄心不斷,每天生活在內心不平安、心神不安定的氛圍裡面,那就很難有什麼光明的未來。
一步一腳印 長養慈悲智慧
佛法教導我們不要妄想,要有腳踏實地的工夫,一步一腳印,縱然一時沒能成功,但是失敗了可以再來,你能收穫許多「過程與經驗」,由此而能長養出許多智慧與慈悲來,這些都是民胞物與、同體共生的可貴歷程。
不要妄想,要一心專注:我念佛,一心不二;我看經,一心不二;我做善事,也不望你報答、也不望你感謝,我因此可以一心一意的行善而無掛礙。專心一致,有很大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功德。像平常我們說念佛,為什麼要念佛?「心思虛幻,帶來散亂妄想」,所以要用一念清淨神聖的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對治紛飛的妄念。或者把心念安住在一個坐禪的定境裡;或者觀想一尊佛像,不要讓我們的心,好像猴子一樣,亂跑亂跳,不能安定,這就是「妄想紛飛」。
所以,有的人資質相同:你也念佛,我也念佛;但你念佛有功德,我念佛沒有功德。為什麼?因為我念佛的時候妄想太多,所以念不出法喜佛心來。他念佛很真誠、很專注,他心中只有所念的佛,沒有其他妄想,所以念得佛菩薩都來「感應道交」。
世間上一切事情,所謂公道自然在,如果你種下了很多善的種子,時間因緣到了,你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成。所以學佛的人,心中要明白佛法所教導我們的,除了用正念來對治妄想,用一心來對治妄想,還有「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用來對治妄心。
例如透過種種的修持,包括懺悔、發願、禮拜、觀想,乃至擔任義工,幫助社會最基層的人,或是接引新學佛者「得其門而入」。唯有把自己的善行、美意,適用在恰當的地方,才能令自己的「妄心」減少,同時讓心中的「正念」自然增長。希望大家能「莫妄想」。
祝福大家!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四個字大家很少聽到,也很少看到,這就表示我們沒有「正法眼藏」。有了「正法眼藏」,我與這個宇宙萬有的接觸,與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會不一樣。
我們到一個寺院,看到了藏經樓上面寫了四個字「正法眼藏」,表示裡面的佛經佛法都是正法,都可以開發慧眼。慧眼當中藏了好多的寶藏,看什麼東西都是寶貝。我們走到那個地方,看到講堂正在講經,弘揚正法,這裡是「正法眼藏」。我有榮幸來到這裡,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諸上善人,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好人好事,所以我們要有「正法眼藏」。
有了「正法眼藏」,面對這個世間等於有了「照妖鏡」,知道財、色、名、利是世間的種種誘惑,種種危害我們的東西。
我如何面對它們?當然我要有慈悲心,要發菩提心,要有「正法眼藏」。禪宗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裡有一段偈頌:「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告訴我們,世間原本平等,由於人起了喜歡不喜歡的分別心,就很難公平、公正的看待事物了。如果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自然就能洞見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
一切以正法為本,我正派正當、我不歪不邪,所以我的信仰很正信,明白這個法是正當的道理,我依照正當的道理做人處事,我依循五戒、十善,四攝、六度,或者普賢十大願為本,就會在正道上。無論學任何一個法,都不偏離正法正道。有了正法,就表示有慧眼看得很清楚,知道人生何去何從;知道人我如何相處,應該怎麼樣的互相來往;知道這個世間上的各行各業,應該怎麼樣的去跟人家結緣,或怎麼樣跟人家配合。
「正法眼藏」也不一定在藏經樓上,更不一定是在講堂或教室門口。這個「正法眼藏」應該把它放到我的心裡,不管外境是五光十色炫目色彩,還是光怪陸離的魅惑人間,我都不怕,也不會影響我。在這個世間上的種種好事、壞事,我也都不會計較。因為我有「正法眼藏」就有力量;我有「正法眼藏」就有智慧。我能看穿一切,看透一切,我就有辦法出離一切。
所以「正法眼藏」大家應該要努力學習,有了佛法的慧眼之後,心裡就有了「正法眼藏」,所看的世間必定是清淨樸素、莊嚴微妙。
最新消息
2025年中馬區佛學會考 覺誠法師勉勵考生解行並重
2025-09-29新馬寺750人佛學會考 落實人間生活佛教
2025-09-292025佛學會考 深入佛學展現信仰與傳承
2025-09-29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訪慈恩寺 光明大學藝術學院交流
2025-09-29多倫多佛光山佛化婚禮 佛青感恩常住
2025-09-29北雪梨佛光緣考生祈福 有願必成光明在望
2025-09-29光明和平節於南華寺登場 照亮心燈傳遞智慧與慈悲
2025-09-29兒童青少年多元課程 西方寺打造佛學共同家園
2025-09-29大慈佛社詩歌講座 思想起島嶼在地風情
2025-09-29茶禪圓韻慶中秋 北雪梨佛光緣「四給」人月共團圓
2025-09-29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8-5 2025-09-23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2 2025-09-03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 佛法滿人間.應世無畏 2025-04-2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福壽觀4-4 2024-12-20
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追思典禮 全球僧信發心奉行人間佛教緬師恩 2024-02-24
【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佛教常識107 2023-12-09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佛學思想73-日日是好日 2023-08-12
最深刻的思念 各道場和金門佛光人讚頌大師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