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建國中學老師黃儷慧,分享他教學生涯裡最重要的心得:「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21世紀的生活,就是奉獻的生活。」 人間社記者陳奕穎攝
圖說:「甘願做牛,免驚無犂通拖」,是木柵高工老師楊弘意教學的本心。 人間社記者陳奕穎攝
圖說:木柵高工老師楊弘意(右)從事教職僅僅六年,是教育界最短時間榮獲師鐸獎肯定的老師,亦是今年全台最年輕特優師的獲奬人領獎合照。 人間社記者陳奕穎攝
圖說:建國中學老師黃儷慧(右)同時榮獲特優師及師鐸奬。
人間社記者陳奕穎攝
圖說:榮獲特優師及師鐸獎的成淵高中潘瑞根老師(右五),是世界超級馬拉松冠軍選手幕後的推手,他培育過林義傑、陳彥博等優秀選手,領獎老師與親人學生一起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陳奕穎攝特優師 紅樓頒獎獻溫情
2018-10-03
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教師的專業與熱忱,將是這一波變革的關鍵力,因此特優教師的奉獻更應該被社會注目。
「甘願做牛,免驚無犂通拖」是木柵高工老師楊弘意教學的本心。他出生於彰化農村家庭,從事教職僅僅六年,是教育界最短時間榮獲師鐸獎肯定的老師,亦是今年全台最年輕特優師的獲奬人。楊弘意成為特優教師的原因很單純,因為他也曾經是個承受師恩而改變人生的孩子。
楊弘意回顧,他國中時課業不好,進入彰化高工機械科就讀時,深受老師的栽培,高一下就參與選手培訓,每天早上6點到校,晩上12點離開,持續近二年,高三在全國技能競賽獲得金牌殊榮;有了成功的經驗,徹底翻轉他的人生。他感念老師當年的教誨和陪伴,決心要將這份師恩傳承下去。
他初任教師,一切從零開始,肩負訓練選手的重責大任。他因材施教,依學生興趣與専長,多元推動專題競賽、科展、技能競賽⋯等,要求學生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幾年來選手屢創佳績榮獲金牌,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技能競賽的殊榮。
楊弘意表示,教學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能帶著走的能力。他針對原本學習成就低落懵懂的職校生,從專業技能上,發掘學習的樂趣,進而找到學習的信心,在掌聲與感動中逐步追尋自己的生命價值。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必須付出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但他覺得很值得,因為學生的成就是老師最大的財富。
建國中學老師黃儷慧,分享他教學生涯裡最重要的心得:「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21世紀的生活,就是奉獻的生活。」
同時榮獲特優師及師鐸奬的黃儷慧指出,每個人的生命都不會永遠光鮮亮麗,「愛」是教育最重要的出發點。因為個人也有不少痛苦和挫折的經驗,所以他在做個案輔導時,總能以同理心的傾聽,釋出關愛及陪伴,因此深受學生的信仼。黃儷慧不但鼓勵同學要學習表達愛、付出愛;更常提醒家長:「家裡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家要的是情感和溫度。」
長達38年的教學生涯裡,黃儷慧體認到「奉獻」的重要,他教導學生,心中要有奉獻的觀念,學生受到他的啟發,不論是奉獻金錢或擔仼義工、或參加山地醫療服務、甚至遠赴南印度及史瓦濟蘭義診,把愛傳到世界各個角落。
黃儷慧很感謝建國中學能以行政支援教學,讓老師能教學自主、勇往直前。他表示,「獨木難撐大廈」,有效的教學,絶非單打獨鬥所能完成,更感謝同儕的群策群力,共同負起百年樹人的大業。
榮獲特優師及師鐸獎的成淵高中潘瑞根老師,是世界超級馬拉松冠軍選手幕後的推手,30多年的教學生涯裡,他培育過林義傑、陳彥博等優秀選手。
潘瑞根表示,雖然教的是體育,但還是著重於培養孩子的心智與品行,他秉持著「磨練體能,更磨練品格」的精神,透過嚴格的紀律,來鍛錬孩子的心性。一旦孩子能養成良好品格與習性,就能認知生命意義與生命價值,這個價值觀的建立,才可以延續到他未來人生的路程,帶來一生的正向影響。
「甘願做牛,免驚無犂通拖」是木柵高工老師楊弘意教學的本心。他出生於彰化農村家庭,從事教職僅僅六年,是教育界最短時間榮獲師鐸獎肯定的老師,亦是今年全台最年輕特優師的獲奬人。楊弘意成為特優教師的原因很單純,因為他也曾經是個承受師恩而改變人生的孩子。
楊弘意回顧,他國中時課業不好,進入彰化高工機械科就讀時,深受老師的栽培,高一下就參與選手培訓,每天早上6點到校,晩上12點離開,持續近二年,高三在全國技能競賽獲得金牌殊榮;有了成功的經驗,徹底翻轉他的人生。他感念老師當年的教誨和陪伴,決心要將這份師恩傳承下去。
他初任教師,一切從零開始,肩負訓練選手的重責大任。他因材施教,依學生興趣與専長,多元推動專題競賽、科展、技能競賽⋯等,要求學生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幾年來選手屢創佳績榮獲金牌,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技能競賽的殊榮。
楊弘意表示,教學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能帶著走的能力。他針對原本學習成就低落懵懂的職校生,從專業技能上,發掘學習的樂趣,進而找到學習的信心,在掌聲與感動中逐步追尋自己的生命價值。教學的過程中,雖然必須付出很多時間陪伴孩子,但他覺得很值得,因為學生的成就是老師最大的財富。
建國中學老師黃儷慧,分享他教學生涯裡最重要的心得:「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21世紀的生活,就是奉獻的生活。」
同時榮獲特優師及師鐸奬的黃儷慧指出,每個人的生命都不會永遠光鮮亮麗,「愛」是教育最重要的出發點。因為個人也有不少痛苦和挫折的經驗,所以他在做個案輔導時,總能以同理心的傾聽,釋出關愛及陪伴,因此深受學生的信仼。黃儷慧不但鼓勵同學要學習表達愛、付出愛;更常提醒家長:「家裡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家要的是情感和溫度。」
長達38年的教學生涯裡,黃儷慧體認到「奉獻」的重要,他教導學生,心中要有奉獻的觀念,學生受到他的啟發,不論是奉獻金錢或擔仼義工、或參加山地醫療服務、甚至遠赴南印度及史瓦濟蘭義診,把愛傳到世界各個角落。
黃儷慧很感謝建國中學能以行政支援教學,讓老師能教學自主、勇往直前。他表示,「獨木難撐大廈」,有效的教學,絶非單打獨鬥所能完成,更感謝同儕的群策群力,共同負起百年樹人的大業。
榮獲特優師及師鐸獎的成淵高中潘瑞根老師,是世界超級馬拉松冠軍選手幕後的推手,30多年的教學生涯裡,他培育過林義傑、陳彥博等優秀選手。
潘瑞根表示,雖然教的是體育,但還是著重於培養孩子的心智與品行,他秉持著「磨練體能,更磨練品格」的精神,透過嚴格的紀律,來鍛錬孩子的心性。一旦孩子能養成良好品格與習性,就能認知生命意義與生命價值,這個價值觀的建立,才可以延續到他未來人生的路程,帶來一生的正向影響。
最新消息
紐西蘭全國天主教學校宗教教師 南島佛光山交流研習
2025-11-26牛津劍橋佛學社參訪倫敦佛光山 青年展開人間佛教文化與禪修之旅
2025-11-26小手寫溫暖 西方寺為安寧病患送上節日關懷
2025-11-26勝鬘書院紐約參學 看亞裔美國人挑戰與機遇
2025-11-26晚唐宮廷服飾文化 法門寺地宮的紡織考古發現與研究
2025-11-26佛光青年圓夢 掌握人生選擇
2025-11-26警民之愛 西來盃公益籃球賽助孩童溫暖過節
2025-11-26屏二分會一社區一蓮花 傳遞健康正知見
2025-11-26雪梨佛光人推動環保與多元文化 榮獲新州議會表揚肯定
2025-11-26佛光人的家 佛光村入住說明會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