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陳冰瑩(中間穿綠色BLIAT恤加協會背心)開心協助敦親睦鄰活動。 圖/萬年寺提供
圖說:陳冰瑩(前排穿黃色T恤)承擔菲律賓青年夏令營團康老師。 圖/萬年寺提供
圖說:陳冰瑩(後穿佛光協會製制服右一)經常參加佛光會的賑災活動。 圖/萬年寺提供〔人間菩薩〕佛光青年陳冰瑩 積極弘揚三好四給
2021-01-20
陳冰瑩出生在天主教國家,但和週遭朋友不一樣,出生時沒有受洗為天主教徒,因為父母是信仰傳統佛教的家庭,從小就接觸到佛光山馬尼拉講堂(萬年寺前身)。她猶記得從兒童夏令營開始參加寺院活動,長大後,青年時期也開始加入義工團隊。大師說:「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教」,十幾年學佛過程,讓她對生活中每一件事有不同的觀念和心態。陳冰瑩說,從小熏習佛法正知正見,無形中成為生命的陽光、雨露,灌溉她成長茁壯。
生命有陽光,當然也會有陰雨的考驗,這時星雲大師的話:「不忘初心」、「做就對」總鼓舞著她精進再精進,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更多善因好緣。陳冰瑩認為,教育對菲律賓非常的重要,因為教育才能有力量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佛光山舉辦很多教育活動,就像是替一粒種子澆水,添加肥料,幫助種子生長,讓種子長成一棵堅固的大樹,庇蔭更多的人。
全家一條心信仰人間佛教,拜佛、學佛、行佛,父母的身教對她的啟發影響很深。她說,父母教導她每天努力精進,對別人要忍讓、包容,對事情不要那麼執著,事事往好處想,時時管理好情緒、以平常心面對事情,並要了解佛教的真理人生無常,對人事要懂得「放下」。陳冰瑩體會到,當義工表面上好像是在幫助別人,但是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會領悟到其實是在幫自己。她非常感謝有因緣接觸到佛光山,讓她的人生經歷了許多「第一次」,有了「學習」、「成長」還有「突破」。
陳冰瑩常銘記大師說的「我是佛」,使得她人生態度就是從自己開始以身作則,然後感動家人、朋友及一切有緣的眾生。菲律賓人口85%信仰天主教,她相信雖然她們只是2%的佛光青年,她的使命是讓更多人知道人間佛教的好,透過行三好四給,像陽光溫暖眾生,像花朵給人芬芳,她常心懷感激地說:「感謝大師,有您真好!」
生命有陽光,當然也會有陰雨的考驗,這時星雲大師的話:「不忘初心」、「做就對」總鼓舞著她精進再精進,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更多善因好緣。陳冰瑩認為,教育對菲律賓非常的重要,因為教育才能有力量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佛光山舉辦很多教育活動,就像是替一粒種子澆水,添加肥料,幫助種子生長,讓種子長成一棵堅固的大樹,庇蔭更多的人。
全家一條心信仰人間佛教,拜佛、學佛、行佛,父母的身教對她的啟發影響很深。她說,父母教導她每天努力精進,對別人要忍讓、包容,對事情不要那麼執著,事事往好處想,時時管理好情緒、以平常心面對事情,並要了解佛教的真理人生無常,對人事要懂得「放下」。陳冰瑩體會到,當義工表面上好像是在幫助別人,但是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會領悟到其實是在幫自己。她非常感謝有因緣接觸到佛光山,讓她的人生經歷了許多「第一次」,有了「學習」、「成長」還有「突破」。
陳冰瑩常銘記大師說的「我是佛」,使得她人生態度就是從自己開始以身作則,然後感動家人、朋友及一切有緣的眾生。菲律賓人口85%信仰天主教,她相信雖然她們只是2%的佛光青年,她的使命是讓更多人知道人間佛教的好,透過行三好四給,像陽光溫暖眾生,像花朵給人芬芳,她常心懷感激地說:「感謝大師,有您真好!」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