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響應VEGRUN全球復蔬公益路跑,由紐約道場住持覺麟法師頒發感謝狀給6月18日起跑日當天,提供參賽者素食餐盒的餐廳和所有捐款的人,林達興督導也是。 圖/紐約道場提供
圖說:6月5日,紐約道場、紐約協會由會長王如茵、督導林達興(圖左二),及金剛分會副會長何曉記,代表前往Bronx Montefiore Hospital捐助4000個外科口罩,600個N95口罩。 圖/紐約道場提供
圖說:佛光會員會長王如茵與督導林達興(圖右一),將物資運至皇后區長老醫院。 圖/紐約道場提供
圖說:佛光會員會長王如茵與督導林達興(圖左三)及金剛分會副會長何曉記,將物資運至Gouverneur Hospital 2000個外科口罩給皇后區長老醫院。 圖/紐約道場提供
圖說:佛光會會長王如茵與督導林達興(左二)及松鶴分會幹部斯嬿榕一起包裝口罩將送至醫院。 圖/紐約道場提供解行並重發心立願 人間行者林達興
2023-01-09
「發心立願」為守護大紐約,2020年在疫情嚴峻時刻,國際佛光會紐約協會督導林達興義不容辭,展現佛光人不分種族、區域,更是跨越宗教藩籬慨捐物資援助醫療前線。當時,林達興立即聯絡基督教長老醫院皇后院區庫魯皮醫師(Dr. Robert Crupi)及Bronx Montefiore Hospital、Elmhurst hospital等社區醫院,代表國際佛光會紐約協會贈送醫療口罩、N95口罩,並且將百利農產品公司(Bally Produce Corp)提供的蔬果產品運送到紐約皇后區公所,與第一線人員及民眾同心抗疫,體現佛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同理心。
林達興從事房地產仲介業有年,1995年從香港隨同太太余麗麗移民美國紐約,因緣際會適逢善知識力薦佛光山紐約道場,因而在2003年與紐約道場有了第一次的接觸,更有幸參加一場佛學講座,聆聽法師講金剛經,當下法喜充滿,依此之緣於2007年正式加入紐約國際佛光會法拉盛分會,並被推舉擔任副會長,進一步於2008年承擔紐約協會副會長一職,接著在2011年1月16日接替前任會長王如茵,當選第八屆協會會長。林達興表示,感謝在歷屆會長推動下,紐約佛光會得以結合宗教慈悲精神推動公益至今。《華嚴經》有一句偈言:「欲作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也就是說,你如果想成為佛門龍象,就要先付出;致力為眾生服務,才能福慧雙俱。
多年來林達興受佛法的薰陶,並有佛光會實務養成,加深融合他的生活及工作,他說從以前習慣在工作上爭論轉為用智慧取得共識,有共識才能成為和平共存,林達興因此堅定提升信仰,心態上了解服務是廣結善緣,不是負擔,能夠修福修慧,則人成即佛成。
林達興說,能在道場當義工也要有福德因緣,不是想做就有因緣,因此很珍惜每一次發心的機會,然而在做事當中有一些新事物可學習,更能廣結善緣。印象最深刻是道場五樓加建儲藏室,從不了解到完成當中,就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更提到人間佛教建立於人道的完成,佛陀在各種經論中強調:「我是眾中的一個。」六祖大師更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我們要成佛,必須在人道磨練、修行,經由人道才能成佛,在其它諸道中是無法成就佛道的。學佛的最終目標是成佛,但是要進趨佛果的前階卻是做人,所謂「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了,佛果也就完成了。所以,如何健全人道,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課題。
記得初發心受持「三皈五戒」時,林達興總覺得是做人基本條件,猶記當時是星雲大師親臨紐約道場主法,林達興不假思索報名參加。受戒後更能體會把佛法運用在工作上的重要,尤其在待人處世上發現自己態度的轉變,使能廣結善緣,擴展不一樣的視野。《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信仰,心靈沒有皈依處,他的內心是空虛的,人生則如無錨之船,隨波逐流。有了信仰,內心才會充實,生命才能圓滿。
慶幸自己選對了正信道場,林達興秉持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身為佛光人,解行並重,為紐約協會繼續推展文化、教育、慈善及自我修持工作,並將「三好」、「四給」做好,林達興認為,人生在世,常常會感到世路茫茫,崎嶇不平,如果我們有了佛法的信仰作為依靠,就可以安然走向平坦的大道。
林達興從事房地產仲介業有年,1995年從香港隨同太太余麗麗移民美國紐約,因緣際會適逢善知識力薦佛光山紐約道場,因而在2003年與紐約道場有了第一次的接觸,更有幸參加一場佛學講座,聆聽法師講金剛經,當下法喜充滿,依此之緣於2007年正式加入紐約國際佛光會法拉盛分會,並被推舉擔任副會長,進一步於2008年承擔紐約協會副會長一職,接著在2011年1月16日接替前任會長王如茵,當選第八屆協會會長。林達興表示,感謝在歷屆會長推動下,紐約佛光會得以結合宗教慈悲精神推動公益至今。《華嚴經》有一句偈言:「欲作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也就是說,你如果想成為佛門龍象,就要先付出;致力為眾生服務,才能福慧雙俱。
多年來林達興受佛法的薰陶,並有佛光會實務養成,加深融合他的生活及工作,他說從以前習慣在工作上爭論轉為用智慧取得共識,有共識才能成為和平共存,林達興因此堅定提升信仰,心態上了解服務是廣結善緣,不是負擔,能夠修福修慧,則人成即佛成。
林達興說,能在道場當義工也要有福德因緣,不是想做就有因緣,因此很珍惜每一次發心的機會,然而在做事當中有一些新事物可學習,更能廣結善緣。印象最深刻是道場五樓加建儲藏室,從不了解到完成當中,就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更提到人間佛教建立於人道的完成,佛陀在各種經論中強調:「我是眾中的一個。」六祖大師更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我們要成佛,必須在人道磨練、修行,經由人道才能成佛,在其它諸道中是無法成就佛道的。學佛的最終目標是成佛,但是要進趨佛果的前階卻是做人,所謂「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了,佛果也就完成了。所以,如何健全人道,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課題。
記得初發心受持「三皈五戒」時,林達興總覺得是做人基本條件,猶記當時是星雲大師親臨紐約道場主法,林達興不假思索報名參加。受戒後更能體會把佛法運用在工作上的重要,尤其在待人處世上發現自己態度的轉變,使能廣結善緣,擴展不一樣的視野。《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信仰,心靈沒有皈依處,他的內心是空虛的,人生則如無錨之船,隨波逐流。有了信仰,內心才會充實,生命才能圓滿。
慶幸自己選對了正信道場,林達興秉持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身為佛光人,解行並重,為紐約協會繼續推展文化、教育、慈善及自我修持工作,並將「三好」、「四給」做好,林達興認為,人生在世,常常會感到世路茫茫,崎嶇不平,如果我們有了佛法的信仰作為依靠,就可以安然走向平坦的大道。
最新消息
《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交通工具4-4
2025-11-21光明大學新生 勇奪歌唱大賽殊榮
2025-11-20紐約松鶴學苑結業 展現學習生命力
2025-11-20菲律賓三好校園頒獎 教育局肯定三好啟迪和諧
2025-11-20贈《獻給旅行者365日》寶典 禧榕軒大飯店共成文化善行
2025-11-20宏法社贈書三校 以閱讀陪伴偏鄉學童展開心靈旅行
2025-11-20金剛寺公益贈香米 實踐三好傳關懷
2025-11-20達拉斯出席土耳其教會感恩餐會 推動跨宗教交流與友誼
2025-11-20金門縣文化局參訪佛館 期許打造有血緣、文化、慈悲的島嶼
2025-11-20高雄市調查處參訪佛館 佛門公門目標都為社會祥和
2025-11-20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