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柯潔茹以創意教學推廣閱讀,讓學生喜愛閱讀。
圖/大灣中學提供
圖說:柯潔茹老師上課情形。
圖/大灣中學提供
圖說:學生閱讀分組討論。
圖/大灣中學提供
圖說:學生以自選佳句製成小吊飾。
圖/大灣中學提供
圖說:校長楊力鈞(右2)、教師柯潔茹(左4)、圖書館主任張仁憲(右)、圖書館採編組長林明儀(左)是學校閱讀推手。
人間社記者孫芳菲攝〔三好校園〕閱讀改變生命 教師成閱讀推手
2021-03-08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閱讀!」台南市立大灣高級中學(國中部)國文教師柯潔茹,自認為學生時代成績不好,是閱讀改變她的生命,因此身為人師後,她就致力於推廣閱讀,甚至獲得教育部109年度閱讀推手個人獎。
大灣中學校長楊力鈞表示,柯潔茹對於推動閱讀特別有興趣,還花時間參加校外研習,她先從自己班級開始推動閱讀,再擴大到閱讀營隊,並以「閱讀原動力─閱讀青春.生命跨域」獲教育部閱讀推手獎,也讓學生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柯潔茹說,她學生時代的成績並不好,是閱讀改變她的生命,因此自95學年度兼任輔導室業務後,就以全校性的「每週一文」活動開始推閱讀,她認為「提升閱讀能力前要先喜歡,不抗拒才能看得下去。」坊間有些奇幻冒險的小說,或以漫畫呈現的《台灣茶葉史》都頗受學生歡迎。
柯潔茹表示,希望學生喜歡閱讀,進而提升閱讀能力、讀懂字裡行間的深層意義。尤其國中時期,同儕間的影響力較大,若有人提到哪本書好看,其他學生就會比較有興趣閱讀,而她則會帶著學生看比較深奧的書,兩者並進。
她認為,閱讀是在吸收別人的知識與經驗,讀文言文好比與古人連結,她推動閱讀不是要求學生作文變好,或是錯別字變少,而是希望學生從故事中學習偉人的精神,從閱讀中找到心靈寄託,在人生的旅途上有問題時,可以因閱讀而找到答案。
學生方姵晴說,她喜歡國文科,覺得文言文很有意思,因為加進去的字不同,意境就會不一樣;同班學生黃子宸表示,他喜歡很多人在一起看書,可以多聽他人的看法。
學生陳儀璋說:「有同學因為老師的鼓勵,而喜歡上閱讀長篇小說。」他認為閱讀這件事不能強迫,喜歡比較重要。學生陳屏嫚表示自己也會看小說,從柯老師的國文課中學會斷句和摘錄重點,讀起來很輕鬆。
學校圖書館採編組長林明儀表示,108課綱重視學生自己查資料、寫報告,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柯潔茹老師班上的學生常跑圖書館借書,而柯老師編寫的講義也會和同仁分享,在學校幾位國文老師共同推動下,閱讀已蔚為風氣。
林明儀指出,學校教師在20年前組成「湧泉讀書會」,至今已辦過95場,範圍涵蓋教育、食療、健康、天文、理財,甚至臨終關懷,許多退休老師也會回來參加,柯潔茹老師就曾在讀書會中分享推廣閱讀心得。
校長楊力鈞說,「很多學生不是不願學習,而是無法理解字句的涵義。」他認為閱讀對學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孩子必須學會自己教自己」,透過書籍或網路資源看得懂字裡行間的意義,才是真正讀得通,也才能成為一輩子受用的知識。
大灣中學校長楊力鈞表示,柯潔茹對於推動閱讀特別有興趣,還花時間參加校外研習,她先從自己班級開始推動閱讀,再擴大到閱讀營隊,並以「閱讀原動力─閱讀青春.生命跨域」獲教育部閱讀推手獎,也讓學生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柯潔茹說,她學生時代的成績並不好,是閱讀改變她的生命,因此自95學年度兼任輔導室業務後,就以全校性的「每週一文」活動開始推閱讀,她認為「提升閱讀能力前要先喜歡,不抗拒才能看得下去。」坊間有些奇幻冒險的小說,或以漫畫呈現的《台灣茶葉史》都頗受學生歡迎。
柯潔茹表示,希望學生喜歡閱讀,進而提升閱讀能力、讀懂字裡行間的深層意義。尤其國中時期,同儕間的影響力較大,若有人提到哪本書好看,其他學生就會比較有興趣閱讀,而她則會帶著學生看比較深奧的書,兩者並進。
她認為,閱讀是在吸收別人的知識與經驗,讀文言文好比與古人連結,她推動閱讀不是要求學生作文變好,或是錯別字變少,而是希望學生從故事中學習偉人的精神,從閱讀中找到心靈寄託,在人生的旅途上有問題時,可以因閱讀而找到答案。
學生方姵晴說,她喜歡國文科,覺得文言文很有意思,因為加進去的字不同,意境就會不一樣;同班學生黃子宸表示,他喜歡很多人在一起看書,可以多聽他人的看法。
學生陳儀璋說:「有同學因為老師的鼓勵,而喜歡上閱讀長篇小說。」他認為閱讀這件事不能強迫,喜歡比較重要。學生陳屏嫚表示自己也會看小說,從柯老師的國文課中學會斷句和摘錄重點,讀起來很輕鬆。
學校圖書館採編組長林明儀表示,108課綱重視學生自己查資料、寫報告,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柯潔茹老師班上的學生常跑圖書館借書,而柯老師編寫的講義也會和同仁分享,在學校幾位國文老師共同推動下,閱讀已蔚為風氣。
林明儀指出,學校教師在20年前組成「湧泉讀書會」,至今已辦過95場,範圍涵蓋教育、食療、健康、天文、理財,甚至臨終關懷,許多退休老師也會回來參加,柯潔茹老師就曾在讀書會中分享推廣閱讀心得。
校長楊力鈞說,「很多學生不是不願學習,而是無法理解字句的涵義。」他認為閱讀對學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孩子必須學會自己教自己」,透過書籍或網路資源看得懂字裡行間的意義,才是真正讀得通,也才能成為一輩子受用的知識。
最新消息
心保和尚關懷怡朗佛光緣 勉勵不忘初心共成佛道
2025-11-19雪梨三好四給二手市集 推動佛教環保惜福理念
2025-11-19佛光山西澳中華學校年度成果展 再創華語教學亮點
2025-11-19般若之旅安頓身心 南天寺三日禪為東西方學員注入正念
2025-11-19北美印地安喬克托全球帕瓦節 佛光山是唯一受邀佛教團體
2025-11-19中國大陸僧信訪問團 參訪萬年寺
2025-11-19紐約幼童軍社區行動 清掃逾2百袋落葉
2025-11-19守護星雲人間音緣音樂會 以樂音傳遞真善美
2025-11-19巴西華僑運動會 逾2千華僑延續使命接力傳承
2025-11-192025第十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宜興開幕
2025-11-19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