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館義工林鴻盛。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人間菩薩〕佛館義工林鴻盛 誓願將歡喜散播有緣人
2020-05-22
「是星雲大師給我的力量跟勇氣,加入義工行列外,更發願要當終身義工。」64歲退休公務人員林鴻盛,近十年來一直把佛光山和佛陀紀念館視為健身運動的後花園,前年4月下定決心穿起紅背心當義工,沒想到竟在服務的展覽廳親炙開山星雲大師,覺得自己太有福報了,誓言要把這分歡喜散播給更多有緣人。
林鴻盛住在屏東縣里港鎮,佛陀紀念館落成啟用前,經常開車到佛光山禮佛,沉浸在莊嚴的佛像和各項藝術展覽的美感之中。
佛館落成啟用後,他常利用公務之餘穿梭佛館各展廳,每次受到穿紅背心義工熱情的招呼,尤其看到大企業老闆百忙中仍撥空來服務,非常心動卻遲遲沒有行動,直到前年4月,在熟悉的迴廊散步時,驚覺不能再猶豫了。
林鴻盛被分配到佛館第一、二展覽廳服務,有一次星雲大師到展覽館看展,他靜靜待在一旁,在場的法師引導他向大師問安,令他喜出望外,「看到大師慈祥親切的笑容,我好感動,更懊惱自己來得太晚了,馬上加碼義工服務時數,更發大願要在佛館活到老、服務到老」。
林鴻盛分享,過去因工作緣故,個性嚴肅,更不會主動跟陌生人打招呼;擔任義工後,最大的收穫跟改變,就是看到任何人都會歡喜地主動打招呼,尤其在佛館第一、第二展覽廳,一定自我要求笑臉迎賓,也要讓訪客起歡喜心,因此每次看到遊客離開前的笑容和道謝,心存感恩又感謝。
林鴻盛的另一項收穫是,平均3個月要介紹一檔展覧,讓原本就熱愛藝術文史的他,有更多充實專業知識的機會。他開心說,佛館的人事物、一草一木處處是好風景,好溫馨,連路標的設計跟文字都充滿智慧,讓他置身其中,時時刻刻都在充電,永遠可以享受「退而不休」的熱忱和趣味。希望更多退休族和鄉親逗陣來佛館當義工。
林鴻盛住在屏東縣里港鎮,佛陀紀念館落成啟用前,經常開車到佛光山禮佛,沉浸在莊嚴的佛像和各項藝術展覽的美感之中。
佛館落成啟用後,他常利用公務之餘穿梭佛館各展廳,每次受到穿紅背心義工熱情的招呼,尤其看到大企業老闆百忙中仍撥空來服務,非常心動卻遲遲沒有行動,直到前年4月,在熟悉的迴廊散步時,驚覺不能再猶豫了。
林鴻盛被分配到佛館第一、二展覽廳服務,有一次星雲大師到展覽館看展,他靜靜待在一旁,在場的法師引導他向大師問安,令他喜出望外,「看到大師慈祥親切的笑容,我好感動,更懊惱自己來得太晚了,馬上加碼義工服務時數,更發大願要在佛館活到老、服務到老」。
林鴻盛分享,過去因工作緣故,個性嚴肅,更不會主動跟陌生人打招呼;擔任義工後,最大的收穫跟改變,就是看到任何人都會歡喜地主動打招呼,尤其在佛館第一、第二展覽廳,一定自我要求笑臉迎賓,也要讓訪客起歡喜心,因此每次看到遊客離開前的笑容和道謝,心存感恩又感謝。
林鴻盛的另一項收穫是,平均3個月要介紹一檔展覧,讓原本就熱愛藝術文史的他,有更多充實專業知識的機會。他開心說,佛館的人事物、一草一木處處是好風景,好溫馨,連路標的設計跟文字都充滿智慧,讓他置身其中,時時刻刻都在充電,永遠可以享受「退而不休」的熱忱和趣味。希望更多退休族和鄉親逗陣來佛館當義工。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