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林文虎創造快樂的奇蹟 活化教學激發學生潛能

教育人文

字級

林文虎創造快樂的奇蹟 活化教學激發學生潛能

【人間社記者 陳璿宇 大樹報導】 2014-07-05
全國教師生命教育營,7月4日邀請教育部12年國教課綱委員林文虎分享「創造快樂的奇蹟-活化教學」,從傳統的教學方法,注入新思維的理念,提升班級經營的魔力,活化教學技巧傳授給教師們,期望偏鄉的弱勢孩子都能建立讀書的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當家,建立師生合作關係,激發出學生的熱情,才是學習的動能。

林文虎以一篇《愛蓮說》的文章示範教學,把文章拆成不斷段落,透過關鍵文字結構,加上動詞、形容詞地,巧妙加深學生的想像力,啟動聯結事物的圖像,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重點,不用死背,卻能了解文義,強化學習的能力,活化教學讓孩子變得有趣,讀書的效果更好。

「尋找方法,讓學生玩出能力」把教材整理好,並設計提問的問題,運用提問式的閱讀,拋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思維文章,運用「主角、配角是誰?文中有幾個動作?文章切成幾個段落」,老師教學用方法吸引孩子,複雜教材簡單化,把學習弱勢的學生從根救起,深度備課,用心帶孩子,教學就會成功。

隨即開放分組討論,傾聽教師在教學現場所遇到的困境。屏東內埔國中自然科教師提問「老師面對課本的解構功力不夠,反而會影響教學品質,應如何應對活化教學?」 另外,趙永祥提問「到底12年國教基礎教育,對菁英學生是好?是壞?」有人問「究竟是學生的IQ還是EQ重要?」

「學生因學習而快樂」,林文虎強調,品德教育是薰習而來,老師與家長的身教影響學生,老師不用怕壞學生,而是要擔心自己不夠好。他舉屏東某校學生喜歡參加陣頭,抽菸嚼檳榔樣樣學,讓學校很頭痛,後來學校想到成立陣頭社團,請地方陣頭的老大,規定不能抽菸嚼檳榔,因而改變學生壞習慣。教師能讓孩子學習有成就感,學生自然因學習而快樂。
3031323334353637383940第38 / 46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