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普門寺佛學講座心保和尚 主講《佛說八大人覺經》
2025-02-17
佛光山普門寺2月14日舉辦幸福與安樂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主講《佛說八大人覺經》,講授通往成佛之道的八條菩薩行,現場與線上僧信二眾近2800人,歡喜攝受聆聽。
心保和尚首先從經題說明,《佛說八大人覺經》是佛說的,是諸佛菩薩等大人應覺知思念之八種法;也是佛弟子須觀察體會,以作自覺、覺他的八個修行之路。八大人覺係指覺世間無常、覺多欲、覺心不足、覺懈怠、覺愚痴、覺貧怨、覺欲過患、覺生死等八種覺知法門。此經為後漢安世高翻譯、金剛經中的「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稱之為佛,「貫穿諸法而歷古今恆常不斷」之謂經。
心保和尚提到,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僞無主;心是惡緣,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要覺知到「世間苦」,世間國土危脆成住壞空,以4月3日花蓮大地震及年前的嘉義大埔地震說明國土危脆,四大苦空,四大不調生病就會苦不堪言,五陰無我,思惟五陰非我所,體驗不可得;即是《心經》中的照見五蘊皆空。虛僞無主,一切緣起緣滅,受想行識等無差別心中無我,如此觀察,即能遠離煩惱、生死。心保和尚又再重申無常觀,有時可以思惟如果現在什麽都有,突然無常一來變得一無所有,我們的心境又是如何呢?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也是從一無所有到樣様俱足,這就是無常。無常大火燒諸世間,如火宅喻中的譬喻,和尚引一首無常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來闡釋世間萬物無一得以常住不壞,凡生者必滅;也就是說世間雖無常,但可從修行中不起心動念證得解脫,是為寂樂。受想行識也一樣。念頭的流轉是輪迴,上個念頭生起,當下念頭覺知,下個念頭不再生起,謂之喜貪盡,心解脫。世間無常,積極辦道,從無常世間出離。
第二覺知至第七覺知是在說明佛教的人生觀。心保和尚引名作家莫言小說《生死疲勞》為喻,輪迴是很辛苦。所以要離欲是為知足、感恩。所求太多,心不停止很累,學習菩薩常念知足,所謂知足第一富,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四魔謂之,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並引大師的人生四不,對自己要能「不忘初心」,對好事要做「不請之友」,對朋友要肯「不念舊惡」,對社會要懂「不變隨緣」,勉勵要廣結善緣。雖身為在家眾,但心淡泊如出家眾。
在第八覺知裡說明生死相續,但菩薩要發心,替眾生受無量苦。
心保和尚勉勵大家,對於世間種種苦覺知了,就會精進,如不覺悟只能輪迴,一般人都生活在利益中,計較、比較裡。我們也感念佛陀慈悲開演這部經,讓大家能覺知、自覺乃至修行,希望大家都能從中福慧增長。
心保和尚首先從經題說明,《佛說八大人覺經》是佛說的,是諸佛菩薩等大人應覺知思念之八種法;也是佛弟子須觀察體會,以作自覺、覺他的八個修行之路。八大人覺係指覺世間無常、覺多欲、覺心不足、覺懈怠、覺愚痴、覺貧怨、覺欲過患、覺生死等八種覺知法門。此經為後漢安世高翻譯、金剛經中的「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稱之為佛,「貫穿諸法而歷古今恆常不斷」之謂經。
心保和尚提到,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僞無主;心是惡緣,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要覺知到「世間苦」,世間國土危脆成住壞空,以4月3日花蓮大地震及年前的嘉義大埔地震說明國土危脆,四大苦空,四大不調生病就會苦不堪言,五陰無我,思惟五陰非我所,體驗不可得;即是《心經》中的照見五蘊皆空。虛僞無主,一切緣起緣滅,受想行識等無差別心中無我,如此觀察,即能遠離煩惱、生死。心保和尚又再重申無常觀,有時可以思惟如果現在什麽都有,突然無常一來變得一無所有,我們的心境又是如何呢?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也是從一無所有到樣様俱足,這就是無常。無常大火燒諸世間,如火宅喻中的譬喻,和尚引一首無常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來闡釋世間萬物無一得以常住不壞,凡生者必滅;也就是說世間雖無常,但可從修行中不起心動念證得解脫,是為寂樂。受想行識也一樣。念頭的流轉是輪迴,上個念頭生起,當下念頭覺知,下個念頭不再生起,謂之喜貪盡,心解脫。世間無常,積極辦道,從無常世間出離。
第二覺知至第七覺知是在說明佛教的人生觀。心保和尚引名作家莫言小說《生死疲勞》為喻,輪迴是很辛苦。所以要離欲是為知足、感恩。所求太多,心不停止很累,學習菩薩常念知足,所謂知足第一富,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四魔謂之,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並引大師的人生四不,對自己要能「不忘初心」,對好事要做「不請之友」,對朋友要肯「不念舊惡」,對社會要懂「不變隨緣」,勉勵要廣結善緣。雖身為在家眾,但心淡泊如出家眾。
在第八覺知裡說明生死相續,但菩薩要發心,替眾生受無量苦。
心保和尚勉勵大家,對於世間種種苦覺知了,就會精進,如不覺悟只能輪迴,一般人都生活在利益中,計較、比較裡。我們也感念佛陀慈悲開演這部經,讓大家能覺知、自覺乃至修行,希望大家都能從中福慧增長。
最新消息
〔寶島采風〕田園小鎮迎翠浪 糖廠火車笛聲揚
2025-08-18「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第三場 永富法師談佛教音樂與儀式
2025-08-18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拜訪 期許繼續做更多好事
2025-08-18佛光山印尼佛學院 台北道場參學
2025-08-18甲一國際規範學校師生參訪棉蘭佛光寺 開展多元文化學習之旅
2025-08-18新加坡佛光山考生祈福 安住身心迎考場
2025-08-18福國佛光人以愛護生 北安捐血站慈心不間斷
2025-08-18佛光大學攜手慈心基金會 啟動「糧心好食」計畫救援滯銷農友
2025-08-18藝術典藏30年 特選精品吸睛
2025-08-18蘭陽別院佛學講座《八大人覺經》心保和尚暢談解脫之道
2025-08-1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