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寶島采風〕埤塘照影水鄉風 歌仔飄韻戲味濃
2025-10-20
宜蘭縣員山鄉有豐富的湧泉、埤塘生態,被譽為「水的故鄉」。早期居民在大樹下吟唱表演,形成「歌仔戲」,因此被視為「歌仔戲」的發源地。員山鄉埤塘映照,人文並茂,構築出一幅自然與歷史共舞的詩意畫卷,展現員山獨有的魅力。
員山鄉的開發可追溯至清乾隆58年(1793年),由「開蘭第一人」吳沙的姪子吳化引率漳、泉籍移民入墾,當時漳州人聚落多冠以「結」字、泉州人聚落多冠以「鬮」字,如今仍留有「結頭份」、「三鬮二」、「大三鬮」等地名。
清嘉慶17年(1812年)設噶瑪蘭廳,員山隸屬員山堡、溪州堡。二戰期間,日軍在宜蘭設有3座軍用機場,除了作為飛行訓練場外,也供神風特攻隊起降之用;為了防範美軍轟炸,日人在機場裡放置竹子製成的假飛機,真正的飛機則藏在掩體裡。
樹下吟唱 歌仔戲發源地
早期結頭份居民農暇時,常聚在大茄苳樹下吟唱,他們取來掃帚,掃淨地上的碎石枯葉,在「大樹公」下以四根竹竿圍成正方形,便開始表演,這就是台灣歌仔戲最早的雛型──沒有舞台、毋需妝扮的「落地掃」,也稱為「土跤趖」。
根據《台灣省通志》記載,結頭份人歐來助(原姓歐陽,藝名歌仔助)閒暇時常在大樹下以山歌、大穀絃自拉自唱,後來改編為有劇情的表演,大受歡迎,進而組成戲團,因此員山鄉被視為歌仔戲發源地。而「結頭份大樹公」也被登錄為文化景觀,象徵歌仔戲的誕生地與台灣戲曲的根源。
歌仔戲演員楊麗花,也是員山鄉的女兒,出身於同樂村,她被譽為「台灣歌仔戲第一名角」,自1947年登台以來,從野台戲、電台戲到電視歌仔戲,風靡無數人,也培養許多後輩,2024年獲教育部頒發「推廣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成為連結傳統與現代、庶民與文化的代表人物。
員山公園 宜蘭神社遺址
位於員山國小旁的員山公園,占地約4.67公頃,山丘上的「宜蘭縣忠烈祠」,前身是日據時期的「宜蘭神社」,1905年落成,是台灣最早設立的地方神社。二戰結束後,神社被拆除,改建為忠烈祠。1996年拆除舊建物,增添展示空間,登臨日據時代遺留的126級花崗石階梯,可俯望蘭陽平原,美不勝收。
雨霧森林 福山植物園區
福山植物園位於宜蘭與台北交界處,占地約264公頃,屬於國家級植物園,僅限量申請參觀。園內保存台灣中低海拔原始森林,擁有豐富的植物、鳥類、昆蟲及哺乳動物,是自然觀察與生態研究的重要場域。
福山植物園有自然教室、樹木展示區、森林探索區、水生植物池等四大教室,由於常年陰濕多雨,池水綠如翡翠,加上雨霧繚繞,因而有「雨霧森林」之稱。
觀音傳奇 大三鬮慈惠寺
大三鬮慈惠寺位於逸仙村,是當地最大的寺廟,主祀南海觀世音菩薩。據《噶瑪蘭廳志》記載,慈惠寺於清嘉慶20年(1815年)由村民募建觀音亭,後歷經多次洪水而遷移,至1925年由地方人士重建。主祀泥塑坐龍觀世音菩薩,坐姿高達13台尺,法相莊嚴。
相傳二戰期間,慈惠寺上空曾現黑雲,形狀與觀音菩薩坐龍像非常相似,信徒深信是觀音菩薩顯靈,保佑黎民,免遭戰爭災禍。
埤塘溼地 雷公湧泉傳說
望龍埤又名「軟埤」,三面環山、湖水如鏡,倒映青翠山影。過去因枯水期頻繁,居民於是引水築堤、開圳蓄水,使湖泊重現生機。地方耆老更依「雲從龍、風從虎」之意命名,象徵祥瑞降臨。沿飛龍步道登高,可遠眺湖景,湖形狹長似台灣。
雷公埤的天然冷泉從水底湧出,水泡擊面時如雷鳴迴盪,古時惡水肆虐,居民修築邊坡調節水流,造福農田。清澈湖水孕育多種魚類,池中映照睡蓮,呈現豐富生態與詩意景觀。
雙連埤是由兩座天然湖泊相連而成,擁有豐富的水生植物,其中近1/3為台灣原生種,被譽為「水草王國」,也是候鳥及水生動物重要棲地,被劃設為國家級溼地與野生動物保護區。
蜊埤湖因湖面形似張嘴蛤蜊而得名,湖畔有落羽松、銀杏,冷熱霧氣營造出夢幻景致。青青草原與層疊山巒交織光影變化,湖面倒影與游鴨共舞,展現自然寧靜與畫意之美。
員山鄉的開發可追溯至清乾隆58年(1793年),由「開蘭第一人」吳沙的姪子吳化引率漳、泉籍移民入墾,當時漳州人聚落多冠以「結」字、泉州人聚落多冠以「鬮」字,如今仍留有「結頭份」、「三鬮二」、「大三鬮」等地名。
清嘉慶17年(1812年)設噶瑪蘭廳,員山隸屬員山堡、溪州堡。二戰期間,日軍在宜蘭設有3座軍用機場,除了作為飛行訓練場外,也供神風特攻隊起降之用;為了防範美軍轟炸,日人在機場裡放置竹子製成的假飛機,真正的飛機則藏在掩體裡。
樹下吟唱 歌仔戲發源地
早期結頭份居民農暇時,常聚在大茄苳樹下吟唱,他們取來掃帚,掃淨地上的碎石枯葉,在「大樹公」下以四根竹竿圍成正方形,便開始表演,這就是台灣歌仔戲最早的雛型──沒有舞台、毋需妝扮的「落地掃」,也稱為「土跤趖」。
根據《台灣省通志》記載,結頭份人歐來助(原姓歐陽,藝名歌仔助)閒暇時常在大樹下以山歌、大穀絃自拉自唱,後來改編為有劇情的表演,大受歡迎,進而組成戲團,因此員山鄉被視為歌仔戲發源地。而「結頭份大樹公」也被登錄為文化景觀,象徵歌仔戲的誕生地與台灣戲曲的根源。
歌仔戲演員楊麗花,也是員山鄉的女兒,出身於同樂村,她被譽為「台灣歌仔戲第一名角」,自1947年登台以來,從野台戲、電台戲到電視歌仔戲,風靡無數人,也培養許多後輩,2024年獲教育部頒發「推廣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成為連結傳統與現代、庶民與文化的代表人物。
員山公園 宜蘭神社遺址
位於員山國小旁的員山公園,占地約4.67公頃,山丘上的「宜蘭縣忠烈祠」,前身是日據時期的「宜蘭神社」,1905年落成,是台灣最早設立的地方神社。二戰結束後,神社被拆除,改建為忠烈祠。1996年拆除舊建物,增添展示空間,登臨日據時代遺留的126級花崗石階梯,可俯望蘭陽平原,美不勝收。
雨霧森林 福山植物園區
福山植物園位於宜蘭與台北交界處,占地約264公頃,屬於國家級植物園,僅限量申請參觀。園內保存台灣中低海拔原始森林,擁有豐富的植物、鳥類、昆蟲及哺乳動物,是自然觀察與生態研究的重要場域。
福山植物園有自然教室、樹木展示區、森林探索區、水生植物池等四大教室,由於常年陰濕多雨,池水綠如翡翠,加上雨霧繚繞,因而有「雨霧森林」之稱。
觀音傳奇 大三鬮慈惠寺
大三鬮慈惠寺位於逸仙村,是當地最大的寺廟,主祀南海觀世音菩薩。據《噶瑪蘭廳志》記載,慈惠寺於清嘉慶20年(1815年)由村民募建觀音亭,後歷經多次洪水而遷移,至1925年由地方人士重建。主祀泥塑坐龍觀世音菩薩,坐姿高達13台尺,法相莊嚴。
相傳二戰期間,慈惠寺上空曾現黑雲,形狀與觀音菩薩坐龍像非常相似,信徒深信是觀音菩薩顯靈,保佑黎民,免遭戰爭災禍。
埤塘溼地 雷公湧泉傳說
望龍埤又名「軟埤」,三面環山、湖水如鏡,倒映青翠山影。過去因枯水期頻繁,居民於是引水築堤、開圳蓄水,使湖泊重現生機。地方耆老更依「雲從龍、風從虎」之意命名,象徵祥瑞降臨。沿飛龍步道登高,可遠眺湖景,湖形狹長似台灣。
雷公埤的天然冷泉從水底湧出,水泡擊面時如雷鳴迴盪,古時惡水肆虐,居民修築邊坡調節水流,造福農田。清澈湖水孕育多種魚類,池中映照睡蓮,呈現豐富生態與詩意景觀。
雙連埤是由兩座天然湖泊相連而成,擁有豐富的水生植物,其中近1/3為台灣原生種,被譽為「水草王國」,也是候鳥及水生動物重要棲地,被劃設為國家級溼地與野生動物保護區。
蜊埤湖因湖面形似張嘴蛤蜊而得名,湖畔有落羽松、銀杏,冷熱霧氣營造出夢幻景致。青青草原與層疊山巒交織光影變化,湖面倒影與游鴨共舞,展現自然寧靜與畫意之美。
最新消息
雪州鄉村發展評委會考察 仁嘉隆幸福村榮獲瓜冷縣冠軍
2025-10-22維摩詰經啟示與人間義工菩薩行
2025-10-22歡慶重陽 大社分會與靜和醫院住民同慶
2025-10-22美國新州佛光人文化尋根之旅 參訪台北道場
2025-10-22南天青年佛學營「做自己的貴人」 聞思修證引導內在成長
2025-10-22景東里首辦幸福生活講座 里民擁抱幸福人生
2025-10-22大明社區大學秋季公民素養周 講座內容精采期待
2025-10-22曼城佛光青年齊聚迎新 啟動未來新篇章
2025-10-22多倫多青年心連心 覺察情緒慈悲回應
2025-10-22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入道 承續法脈弘願啟程
2025-10-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