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月光寺「乘」系列佛學講座 禪的智慧
2024-12-23
佛光山月光寺「乘」系列佛學講座,12月21日下午,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以「禪的智慧」為題,帶領現場300多人,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去除煩惱,讓生活更自在。立法委員傅崐萁、花蓮縣長徐榛蔚、四維高中董事長黃淑怡等也到場同霑法益。
心保和尚說,花蓮今年連受地震、颱風等天災,感受到花蓮人的驚慌、恐懼,更要以「禪的智慧」給予協助。佛陀教法,世間身苦,心不苦,即是解脫。心保和尚特地以星雲大師2025年的祝福法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祝福花蓮,本著希望光明的心繼續往前邁進,未來會愈來愈好。
談到「禪」,心保和尚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禪是一朵花,禪是一輪月,禪是一生情,禪是一顆心。」善用其心,可以成就勝妙功德,把心的智慧開發出來,去除煩惱,即是解脫。禪可以讓人隨緣自在,隨緣安住,使個人更提升,社會更祥和,大家身心自在,即成就一方淨土。
談到「智慧」,則是得度的因緣。心保和尚說,《阿彌陀經》中提到五濁惡世,在五濁惡世中需要智慧和慈悲為主要的學習方向,從煩惱的世間到解脫的世界,即是得度。
心保和尚剖析佛教修行中的戒、定、慧三學,並以此為主軸探討禪的智慧如何落實於生活。他說,戒是規範行為,止惡行善;定是培養專注力,使心不為外界所擾;慧則是透過觀照洞悉事物真相。透過戒、定、慧的修行,可以息滅貪、瞋、痴三毒,進而提升生命的質量。
心保和尚強調,「我執」是生死的障礙,人們因「我執」而導致煩惱與痛苦。他進一步介紹佛教中的四念處觀法,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作為去除我執的方法。他說,透過四念處的修行,能夠深入觀察身心現象,認識其無常與無我,最終得以解脫生死的束縛。
心保和尚還提到,佛陀教導人生最大的負擔來自於色、受、想、行、識五蘊,能夠放下對五蘊的執著,就能卸下這份負擔,獲得解脫,這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在講座中,心保和尚引用了「生無所從來,滅無有去處」的觀念,闡述了空性的深層智慧。他指出,世間一切現象皆為因緣和合,既無固定本質,也無實體存在。他說,體悟到空性的真相,就能從對生死的恐懼中解脫出來,達到真正的自在與安樂。
心保和尚還分享禪宗公案中的智慧指出,「吃飯睡覺、鹹淡有味皆是禪」。他強調,禪不僅存在於靜坐打坐中,也在每一個平凡的生活細節裡。他說,吃飯時,專注於食物的味道;睡覺時,放下一切心念,這就是禪。他期勉大家向禪師學習,將禪的態度融入日常生活中,體驗生命的真實與自在。
最後,心保和尚也說,「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生活中加一點禪味,多一點幽默,世界大不同。他勉眾,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專注在當下,把現在做好,未來就會好。
講座後,心保和尚贈予大師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與傅崐萁、徐榛蔚、黃淑怡結緣。
心保和尚說,花蓮今年連受地震、颱風等天災,感受到花蓮人的驚慌、恐懼,更要以「禪的智慧」給予協助。佛陀教法,世間身苦,心不苦,即是解脫。心保和尚特地以星雲大師2025年的祝福法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祝福花蓮,本著希望光明的心繼續往前邁進,未來會愈來愈好。
談到「禪」,心保和尚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禪是一朵花,禪是一輪月,禪是一生情,禪是一顆心。」善用其心,可以成就勝妙功德,把心的智慧開發出來,去除煩惱,即是解脫。禪可以讓人隨緣自在,隨緣安住,使個人更提升,社會更祥和,大家身心自在,即成就一方淨土。
談到「智慧」,則是得度的因緣。心保和尚說,《阿彌陀經》中提到五濁惡世,在五濁惡世中需要智慧和慈悲為主要的學習方向,從煩惱的世間到解脫的世界,即是得度。
心保和尚剖析佛教修行中的戒、定、慧三學,並以此為主軸探討禪的智慧如何落實於生活。他說,戒是規範行為,止惡行善;定是培養專注力,使心不為外界所擾;慧則是透過觀照洞悉事物真相。透過戒、定、慧的修行,可以息滅貪、瞋、痴三毒,進而提升生命的質量。
心保和尚強調,「我執」是生死的障礙,人們因「我執」而導致煩惱與痛苦。他進一步介紹佛教中的四念處觀法,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作為去除我執的方法。他說,透過四念處的修行,能夠深入觀察身心現象,認識其無常與無我,最終得以解脫生死的束縛。
心保和尚還提到,佛陀教導人生最大的負擔來自於色、受、想、行、識五蘊,能夠放下對五蘊的執著,就能卸下這份負擔,獲得解脫,這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在講座中,心保和尚引用了「生無所從來,滅無有去處」的觀念,闡述了空性的深層智慧。他指出,世間一切現象皆為因緣和合,既無固定本質,也無實體存在。他說,體悟到空性的真相,就能從對生死的恐懼中解脫出來,達到真正的自在與安樂。
心保和尚還分享禪宗公案中的智慧指出,「吃飯睡覺、鹹淡有味皆是禪」。他強調,禪不僅存在於靜坐打坐中,也在每一個平凡的生活細節裡。他說,吃飯時,專注於食物的味道;睡覺時,放下一切心念,這就是禪。他期勉大家向禪師學習,將禪的態度融入日常生活中,體驗生命的真實與自在。
最後,心保和尚也說,「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生活中加一點禪味,多一點幽默,世界大不同。他勉眾,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專注在當下,把現在做好,未來就會好。
講座後,心保和尚贈予大師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與傅崐萁、徐榛蔚、黃淑怡結緣。
最新消息
〔寶島采風〕田園小鎮迎翠浪 糖廠火車笛聲揚
2025-08-18「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第三場 永富法師談佛教音樂與儀式
2025-08-18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拜訪 期許繼續做更多好事
2025-08-18佛光山印尼佛學院 台北道場參學
2025-08-18甲一國際規範學校師生參訪棉蘭佛光寺 開展多元文化學習之旅
2025-08-18新加坡佛光山考生祈福 安住身心迎考場
2025-08-18福國佛光人以愛護生 北安捐血站慈心不間斷
2025-08-18佛光大學攜手慈心基金會 啟動「糧心好食」計畫救援滯銷農友
2025-08-18藝術典藏30年 特選精品吸睛
2025-08-18蘭陽別院佛學講座《八大人覺經》心保和尚暢談解脫之道
2025-08-18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