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月光寺「乘」系列佛學講座 禪的智慧

佛學講座

字級

月光寺「乘」系列佛學講座 禪的智慧

【人間社 陳秀卿 花蓮報導】 2024-12-23
佛光山月光寺「乘」系列佛學講座,12月21日下午,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以「禪的智慧」為題,帶領現場300多人,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去除煩惱,讓生活更自在。立法委員傅崐萁、花蓮縣長徐榛蔚、四維高中董事長黃淑怡等也到場同霑法益。

心保和尚說,花蓮今年連受地震、颱風等天災,感受到花蓮人的驚慌、恐懼,更要以「禪的智慧」給予協助。佛陀教法,世間身苦,心不苦,即是解脫。心保和尚特地以星雲大師2025年的祝福法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祝福花蓮,本著希望光明的心繼續往前邁進,未來會愈來愈好。

談到「禪」,心保和尚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禪是一朵花,禪是一輪月,禪是一生情,禪是一顆心。」善用其心,可以成就勝妙功德,把心的智慧開發出來,去除煩惱,即是解脫。禪可以讓人隨緣自在,隨緣安住,使個人更提升,社會更祥和,大家身心自在,即成就一方淨土。

談到「智慧」,則是得度的因緣。心保和尚說,《阿彌陀經》中提到五濁惡世,在五濁惡世中需要智慧和慈悲為主要的學習方向,從煩惱的世間到解脫的世界,即是得度。

心保和尚剖析佛教修行中的戒、定、慧三學,並以此為主軸探討禪的智慧如何落實於生活。他說,戒是規範行為,止惡行善;定是培養專注力,使心不為外界所擾;慧則是透過觀照洞悉事物真相。透過戒、定、慧的修行,可以息滅貪、瞋、痴三毒,進而提升生命的質量。

心保和尚強調,「我執」是生死的障礙,人們因「我執」而導致煩惱與痛苦。他進一步介紹佛教中的四念處觀法,即觀身、觀受、觀心、觀法,作為去除我執的方法。他說,透過四念處的修行,能夠深入觀察身心現象,認識其無常與無我,最終得以解脫生死的束縛。

心保和尚還提到,佛陀教導人生最大的負擔來自於色、受、想、行、識五蘊,能夠放下對五蘊的執著,就能卸下這份負擔,獲得解脫,這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在講座中,心保和尚引用了「生無所從來,滅無有去處」的觀念,闡述了空性的深層智慧。他指出,世間一切現象皆為因緣和合,既無固定本質,也無實體存在。他說,體悟到空性的真相,就能從對生死的恐懼中解脫出來,達到真正的自在與安樂。

心保和尚還分享禪宗公案中的智慧指出,「吃飯睡覺、鹹淡有味皆是禪」。他強調,禪不僅存在於靜坐打坐中,也在每一個平凡的生活細節裡。他說,吃飯時,專注於食物的味道;睡覺時,放下一切心念,這就是禪。他期勉大家向禪師學習,將禪的態度融入日常生活中,體驗生命的真實與自在。

最後,心保和尚也說,「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生活中加一點禪味,多一點幽默,世界大不同。他勉眾,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上,專注在當下,把現在做好,未來就會好。

講座後,心保和尚贈予大師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與傅崐萁、徐榛蔚、黃淑怡結緣。
12345678910第9 / 20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