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台北市民生國中因校樹染病倒伏,學校結合讀報教育、生命教育課程,引導學生關懷與尊重生命、愛護地球。 圖/台北市民生國中提供〔三好校園〕讀報護樹行三好 涵養品格尊重生命
2023-06-29
台北市民生國中推動讀報教育已有11年,校長高敏慧表示,透過「讀報教育」可讓學生了解國際與本土事物、觀摩他人投稿的優秀作品,提升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教師也會以《人間福報》所報導的時事教材共同討論、撰寫心得,將作品放在圖書館展示。
高敏慧表示,學校曾有樹木因感染「樹癌」褐根病而倒伏,學校便以《人間福報》刊登的「狗醫生嗅出樹癌」報導,結合生命教育課程,引導學生認識褐根病、愛護校園與樹木,學習感謝、關懷與尊重生命,守護地球,並勉勵學生,對樹如此,對人更需要學習尊重與包容。
高敏慧指出,學校很重視品德教育,也會在課堂、情境教育與生活中,融入「三好」精神。例如:在舉辦「優良學生選舉」時,會請學生分享自己如何「行三好」?在「做好事」方面,學生會用自己的力量做餅乾,籌集助弱經費,並將所募的款項與發票送到「創世基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16年,林務局啟動校園護樹計畫,第一個加入的學校就是民生國中。學生透過植樹、修剪樹枝、鬆土、澆水等過程,培養植樹與護樹的觀念;師長告訴學生:「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身為未來的世界公民,一定要將愛樹、愛地球的觀念發揚光大!」
教務處設備組長黃薇合表示,學校曾發生印度橡膠樹突然倒伏的事件,教師便以《人間福報》報導的「狗醫生嗅出樹癌,救回大片樹林」為主題,讓學生了解「人怕新冠病毒染疫,樹木更怕褐根病上身」,林務單位透過訓練有素的「狗醫生」聞嗅,為樹木進行「快篩」,找到染病的樹木後,將病根移除,讓樹木逐步回復綠意。
學生認識「樹癌」褐根病之後,學習到樹和人一樣,在面對疾病時,「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教師團隊接著以《人間福報》的報導,指引學生新聞寫作,讓學生了解新聞寫作的六大要素,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呈現校樹倒伏與樹木褐根病防治過程。
黃薇合表示,學生透過文字描寫事件的前因後果,再透過觀察環境改變前後的樣貌,可以進一步體會及省思失去與獲得的生命體驗。陪伴師生多年的校樹忽然倒伏,師生們雖感不捨,但卻是個學習尊重生命、愛護校園、守護地球的好機會。
除了讀報教育、環境教育之外,學校也推動國際教育,並申請通過台北市國際學校獎認證,同時成立國際教育社,每星期利用2小時進行美國彭博慈善基金會「全球網路教育計畫」(Global Scholars),與韓國、英國、法國、印度、迦納等國家學生進行視訊課程、筆友交流、姊妹校互訪等活動。
至於學校實施讀報教育後,學生在生活上有什麼改變?黃薇合表示,透過「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三好理念來落實品德教育,可以感受到學生逐漸學會「以讚美代替批評」、「以體諒代替衝突」,在人我相處上更加圓融,形成一股善的循環,校園氣氛也變得更溫馨、祥和,便是讀報、行三好的最佳體證。
高敏慧表示,學校曾有樹木因感染「樹癌」褐根病而倒伏,學校便以《人間福報》刊登的「狗醫生嗅出樹癌」報導,結合生命教育課程,引導學生認識褐根病、愛護校園與樹木,學習感謝、關懷與尊重生命,守護地球,並勉勵學生,對樹如此,對人更需要學習尊重與包容。
高敏慧指出,學校很重視品德教育,也會在課堂、情境教育與生活中,融入「三好」精神。例如:在舉辦「優良學生選舉」時,會請學生分享自己如何「行三好」?在「做好事」方面,學生會用自己的力量做餅乾,籌集助弱經費,並將所募的款項與發票送到「創世基金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16年,林務局啟動校園護樹計畫,第一個加入的學校就是民生國中。學生透過植樹、修剪樹枝、鬆土、澆水等過程,培養植樹與護樹的觀念;師長告訴學生:「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身為未來的世界公民,一定要將愛樹、愛地球的觀念發揚光大!」
教務處設備組長黃薇合表示,學校曾發生印度橡膠樹突然倒伏的事件,教師便以《人間福報》報導的「狗醫生嗅出樹癌,救回大片樹林」為主題,讓學生了解「人怕新冠病毒染疫,樹木更怕褐根病上身」,林務單位透過訓練有素的「狗醫生」聞嗅,為樹木進行「快篩」,找到染病的樹木後,將病根移除,讓樹木逐步回復綠意。
學生認識「樹癌」褐根病之後,學習到樹和人一樣,在面對疾病時,「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教師團隊接著以《人間福報》的報導,指引學生新聞寫作,讓學生了解新聞寫作的六大要素,引導學生透過文字呈現校樹倒伏與樹木褐根病防治過程。
黃薇合表示,學生透過文字描寫事件的前因後果,再透過觀察環境改變前後的樣貌,可以進一步體會及省思失去與獲得的生命體驗。陪伴師生多年的校樹忽然倒伏,師生們雖感不捨,但卻是個學習尊重生命、愛護校園、守護地球的好機會。
除了讀報教育、環境教育之外,學校也推動國際教育,並申請通過台北市國際學校獎認證,同時成立國際教育社,每星期利用2小時進行美國彭博慈善基金會「全球網路教育計畫」(Global Scholars),與韓國、英國、法國、印度、迦納等國家學生進行視訊課程、筆友交流、姊妹校互訪等活動。
至於學校實施讀報教育後,學生在生活上有什麼改變?黃薇合表示,透過「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三好理念來落實品德教育,可以感受到學生逐漸學會「以讚美代替批評」、「以體諒代替衝突」,在人我相處上更加圓融,形成一股善的循環,校園氣氛也變得更溫馨、祥和,便是讀報、行三好的最佳體證。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