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車城國中透過閱讀《人間福報》,啟發學生的思考力、視野和胸襟。 圖/車城國中提供
圖說:學生閱讀《人間福報》,從中吸取新知與做人做事的道理。 圖/車城國中提供
圖說:學生讀報、剪報。 圖/車城國中提供
圖說:車城國中校長楊政家(左3)與師生們推崇閱讀《人間福報》獲益良多。 人間社記者周屏華攝
圖說:車城國中。 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攝
圖說:車城國中校園一隅。 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攝〔三好校園〕特偏遠學校 讀福報獲益多
2022-02-14
「教室裡有一份《人間福報》,就有一股穩定的力量!」車城國中教師陳秀容說,《人間福報》的內容非常令人放心,不論是激勵人心的文章,或是助人的報導,都會讓學生產生同理心,進而踴躍參加公益活動及樂捐。
車城國中屬於屏東縣特偏遠學校,公共電視去年播出的劇集《斯卡羅》,劇中的「柴城」,就是「車城」;而車城國中的學區涵蓋車城鄉11個村落,包括《斯卡羅》劇中一再出現的「統領埔」(統埔村)、保力、射寮等村落。
根據學校簡介,車城原為排灣族居地,荷據時期曾有荷蘭兵駐守;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開始屯墾。因墾民與原住民時有衝突,為防止原住民來襲,墾民以木柴圍城,稱為「柴城」;後來墾民擔心木柴易燃,恐遭火攻,而在外圍以牛車保護,始名「車城」。
由於地理環境特殊,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東北季風翻過山脈而下,形成強勁的「落山風」,瞬間強度可達6、7級,相當於輕度颱風的威力,因此當地早年的茅屋屋頂都壓放石塊,形成特殊的景觀。
車城國中也是台一線前往四重溪溫泉的必經之地,周邊有全國最大的土地公廟「福安宮」,以及全國第一座海洋生物博物館,校園面積約5公頃,目前總共有10班、學生200多人。
校長楊政家表示,車城國中雖有圖書室,但因經費有限,藏書不多,基於閱讀是學習的第一步,因此每班都訂有《人間福報》,方便學生取閱,也持續推動精進讀報計畫,由各班導師透過「讀報日誌」學習單,進行獎勵誘導,啟發學生思考力、視野和胸襟。
教學組長曾秋蘭表示,《人間福報》是一份非常乾淨的報紙,每篇文章都適合學生閱讀,她鼓勵學生多閱讀與時事相關的報導,關心社會脈動,將有助於掌握國中會考的時事題。
教師陳秀容在車城國中服務9年,她利用早自修時間推廣讀報教育,讓學生透過讀報,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僅增加學生的同理心,也了解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從讀報改善生活言行,修養心性,吸收新知,更可以增進作文能力。
9年級學生林沛縈表示,自從升上國中以來,她每天都會利用下課時間翻閱《人間福報》,國一時和同學相處不睦,但看了許多充滿正能量的文章後,了解待人處世的原則,自己也會慢慢反省,進一步就能心平氣和,也能與同學和睦相處。
學生張意伶說,《人間福報》內容很多元,除了時事外,還有世界新知、地方傳奇、佛學知識、助人行善故事等,每天看一則報導,沒有負擔,卻可以潛移默化,提升自己的知識寬度與心胸廣度。
學生楊晴表示,自己從國小就開始接觸《人間福報》,向來喜歡看圖片、神佛故事、植物介紹等,現在則會注意新知與時勢,看到三好的報導,也會學著去幫助同學,讚美同學,不惡言相向。
體型壯碩的學生王昊瑀表示,他小時候看報紙只看漫畫,直到接觸《人間福報》後才看文字內容。因為自己長得比較胖,常成為取笑的對象,因此很沒自信。自從在《人間福報》中讀到許多鼓勵人向善的報導後,讓他開始正向思考,不貶低自己,也慢慢自我肯定,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校長楊振家指出,車城國中重視學生活動、運動、勞動的「三動」生活教育,也推動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品德教育,希望學生們學習、生活與身心兼顧,讓「三動」與「三好」能終生受用。
車城國中屬於屏東縣特偏遠學校,公共電視去年播出的劇集《斯卡羅》,劇中的「柴城」,就是「車城」;而車城國中的學區涵蓋車城鄉11個村落,包括《斯卡羅》劇中一再出現的「統領埔」(統埔村)、保力、射寮等村落。
根據學校簡介,車城原為排灣族居地,荷據時期曾有荷蘭兵駐守;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開始屯墾。因墾民與原住民時有衝突,為防止原住民來襲,墾民以木柴圍城,稱為「柴城」;後來墾民擔心木柴易燃,恐遭火攻,而在外圍以牛車保護,始名「車城」。
由於地理環境特殊,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東北季風翻過山脈而下,形成強勁的「落山風」,瞬間強度可達6、7級,相當於輕度颱風的威力,因此當地早年的茅屋屋頂都壓放石塊,形成特殊的景觀。
車城國中也是台一線前往四重溪溫泉的必經之地,周邊有全國最大的土地公廟「福安宮」,以及全國第一座海洋生物博物館,校園面積約5公頃,目前總共有10班、學生200多人。
校長楊政家表示,車城國中雖有圖書室,但因經費有限,藏書不多,基於閱讀是學習的第一步,因此每班都訂有《人間福報》,方便學生取閱,也持續推動精進讀報計畫,由各班導師透過「讀報日誌」學習單,進行獎勵誘導,啟發學生思考力、視野和胸襟。
教學組長曾秋蘭表示,《人間福報》是一份非常乾淨的報紙,每篇文章都適合學生閱讀,她鼓勵學生多閱讀與時事相關的報導,關心社會脈動,將有助於掌握國中會考的時事題。
教師陳秀容在車城國中服務9年,她利用早自修時間推廣讀報教育,讓學生透過讀報,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僅增加學生的同理心,也了解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從讀報改善生活言行,修養心性,吸收新知,更可以增進作文能力。
9年級學生林沛縈表示,自從升上國中以來,她每天都會利用下課時間翻閱《人間福報》,國一時和同學相處不睦,但看了許多充滿正能量的文章後,了解待人處世的原則,自己也會慢慢反省,進一步就能心平氣和,也能與同學和睦相處。
學生張意伶說,《人間福報》內容很多元,除了時事外,還有世界新知、地方傳奇、佛學知識、助人行善故事等,每天看一則報導,沒有負擔,卻可以潛移默化,提升自己的知識寬度與心胸廣度。
學生楊晴表示,自己從國小就開始接觸《人間福報》,向來喜歡看圖片、神佛故事、植物介紹等,現在則會注意新知與時勢,看到三好的報導,也會學著去幫助同學,讚美同學,不惡言相向。
體型壯碩的學生王昊瑀表示,他小時候看報紙只看漫畫,直到接觸《人間福報》後才看文字內容。因為自己長得比較胖,常成為取笑的對象,因此很沒自信。自從在《人間福報》中讀到許多鼓勵人向善的報導後,讓他開始正向思考,不貶低自己,也慢慢自我肯定,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校長楊振家指出,車城國中重視學生活動、運動、勞動的「三動」生活教育,也推動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的「三好」品德教育,希望學生們學習、生活與身心兼顧,讓「三動」與「三好」能終生受用。
最新消息
故宮博物院音樂劇《甪端》 走過百年文物守護之路
2025-11-10新馬寺「人生三見」書畫展 陳春梅展出28幅觀音畫
2025-11-10新馬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80新生命有信仰的陪伴
2025-11-10大林佛光童軍書香蔬趣之旅 共學共好樂無窮
2025-11-10印度拘尸那羅朝聖 禮懺與佛接心
2025-11-10〔寶島采風〕樟之細路賞翠景 茶鄉續寫客家情
2025-11-10台灣永續大學獎 佛大榮獲ESG環境管理領袖獎
2025-11-10亞庇民眾為地球復蔬公益路跑 跑出健康跑出愛
2025-11-10人間佛教生死達觀 慧開法師傳授生命永續經營心法
2025-11-10三好咖啡交流之旅 寓教於樂感受咖啡文化
2025-11-10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