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新聞專題 > 寶島采風> 〔寶島采風〕文風鼎盛八芝蘭 士子如林墨韻濃

寶島采風

字級

〔寶島采風〕文風鼎盛八芝蘭 士子如林墨韻濃

【人間社 薛斐文 台北報導】 2022-01-12
台北市士林區原名「八芝蘭」,是平埔族語「溫泉」的意思,因晚清年間,文風鼎盛,考中科舉的人數眾多,贏得「士子如林」的美譽。道光年間,芝山岩訂有不准砍樹的「芝山和約」,見證先民早年即擁有環保意識。

士林是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面積最大的區,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火山群、芝山岩史蹟公園等都在轄區內。當地原為平埔族「麻少翁社」居住地,明末清初漢人入墾,因盛產蘭花,因此舊名「蘭林」。

嘉慶8年(1803年),淡水廳同知胡應魁巡視蘭林街時,見當地山明水秀,慨然曰:「宛如芝蘭之室,堪稱名勝之區」。由於清朝實施堡里制,因此改為「芝蘭堡」。另有一說,當地文人取八處風景名勝,因此稱為「八芝蘭」。

清末文風蔚起,士紳潘永清於芝山岩文昌祠設立義塾,人才輩出,科名獨勝,有「三步一秀,五步一舉」的美譽。日本治台後,見當地文風鼎盛,明治30年(1897年)改正地方制度,以「士子如林」而改稱「士林」。

芝山和約 見證古人環保
芝山岩是古台北湖泊中的一個小島,1896年由日人發現史前文化遺址,成為全台第一座考古遺址,有4000年以上歷史,至今還可見搭肉刺、皮孫木等生長在濱海的植物,也是環境變遷的證據。

芝山岩原本為當地黃氏家族所擁有,後來土地捐給地方興建惠濟宮。乾隆51年(1786年)發生林爽文事件,業主黃文欣捨棄此山。後來,黃家後代有意重新掌管芝山岩,惠濟宮執事也向官府陳情,雙方於嘉慶10年(1805年)訂立「芝山和約」,確認惠濟宮和芝山岩歸公眾所有,並約定不准砍樹,以免影響山上泉源,同時設立「芝山合約碑記」於今懷古園內。

1895年7月,台灣總督府在惠濟宮成立芝山岩學堂,成為台灣第一所日式現代學堂,當時已有台灣女子就讀。

朕知道了 故宮博大精深
位於外雙溪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台北故宮」,建築為黃色正脊、綠色琉璃瓦盝頂式明堂建築,配上米黃色外墻、華表大道、「天下為公」牌樓,館內典藏文物約69萬餘件,曾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6多的藝術博物館。

故宮文物與藝術作品,大部分來自北京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國子監等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部分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故宮文創商品精緻優美,一卷紙膠帶「朕知道了」,帶動年輕人接觸博大精深的故宮文物。院區左右規畫「至善園」、「至德園」,融合中國傳統園林造景,增添幽情。

士林官邸 揭開神秘面紗
士林官邸為故總統蔣介石居所,過去一直門禁森嚴,現今已揭開神秘面紗,開放供遊人參觀,常有花卉展覽,宛如台版的「凡爾賽公園」。建物有「官舍」、「招待所」、「凱歌堂」、「慈雲亭」等,2005年公告為國定古蹟。

陽明春曉 四季各有風情
陽明山國家公園位於台北盆地北緣,日治時期為「大屯國立公園」預定地,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並未成立。1985年成立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保護特有的自然景觀、野生物及史蹟,由於緯度及海拔的關係,四季各有風情,尤以每年春天的「陽明山花季」最負盛名。

士林東北部有大屯火山群,多數是由火成岩構成,山中有多處瀑布美景,山腳有多處溫泉。其中,七星山主峰標高1120公尺,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一高峰。七星山約在70萬年前開始噴發,頂部的噴火口在結束噴發後,被侵蝕成7個大小不一的山頭,猶如北斗七星而得名。

科學教育 探索浩瀚宇宙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成立於1956年,館內的常設展區包含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數學、地球科學等豐富的展示內容,還有動感的3D劇院、立體劇院,更與國內外博物館合作,介紹最新的科學新知。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成立1996年,設有展示場、宇宙劇場、立體劇場、宇宙探險設施、望遠鏡觀測區等,將遙不可及的星辰、浩瀚宇宙,以各種形式呈現,並有淺顯易懂的互動裝置,讓參觀者了解天體運動與宇宙概念。
12345678910第1 / 2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