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六嘉國中學生閱讀《人間福報》。 人間社記者梁金福攝
圖說:六嘉國中在布告欄張貼《人間福報》。 人間社記者梁金福攝
圖說:六嘉國中讀報教育指導老師鄭佳芳。 人間社記者梁金福攝〔三好校園〕六嘉國中推讀報 艱困生獲總統獎
2021-08-31
嘉義縣六嘉國中雖是遍遠地區學校,但學校藉由推動閱讀、讀報教育,翻轉孩子的人生。校長徐文成以今年獲總統教育獎的學生郭台銘為例,指郭台銘成長於艱苦的環境,卻很喜歡閱讀,「是《人間福報》成就郭台銘同學!」
徐文成表示,郭台銘同學與鴻海創辦人同名同姓,但境遇卻大不同,出身新住民家庭的他,自幼父母離異,因父親重病而失學,直到9歲才開始接受教育,但他不向命運低頭,把握學習機會,今年國中會考錄取第一志願。
他說,郭台銘同學愛看書,喜歡文學創作與書法,也愛好科學與科技,曾獲全國書法比賽優選、全縣生科競賽特優,與同學合拍微電影入選「第五屆新住民及其子女築夢計畫」優選第二名。他認為《人間福報》提升郭台銘的寫作能力,也有助於整體課業表現。
六嘉國中自2015年起成為佛光山三好校園,因推廣閱讀 教育成效卓著,獲教育部109學年度「閱讀教育盤石獎」。讀報教育指導老師鄭佳芳說,她剛接手讀報教育時,有些老師認為課都上不完了,哪有時間推廣讀報教育?她總是不厭其煩地介紹《人間福報》的好處。
鄭佳芳表示,《人間福報》是一份優質報紙,內容多元,舉凡文化、科學、藝術方面的知識都有,更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現在的考試,考題不再侷限於課本,平常要從各方面攝取,《人間福報》可以補教科書的不足。
她說,事實上,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就是讀報教育最好的證明。藉由報紙的選材,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可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三年級學生周上朝也說,他在國一時首度看到《人間福報》,感到內容非常豐富,對寫作很有幫助。
學生王宜盈說,能閱讀《人間福報》是她最大的「福報」,她很喜歡藝術版面,一下課都會去翻閱,只要看到喜歡的報導,當天就會很愉悅。學生陳智翔說,他喜歡看體育版,也會藉由宗教版及其他善行新聞來影響家人。
校長徐文成說,學校以「閱讀為本」,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對於課業、寫作能力都有很大幫助。《人間福報》已創刊20年,肩負教化人心、淨化社會的善良使命,深入學校、監獄,從最根本面做起,為社會、國家紮根。
徐文成表示,他很認同《人間福報》的價值觀,凡夫受「貪瞋癡慢疑」五毒影響,只要播下善良的種子,有一天因緣成熟,種子就會發芽。很高興學校成為三好校園、推動讀報教育,學生接觸善知識,就會造成善的循環。
他說,三好校園最重視的就是品格教育,感謝社會善心人士提供優質的《人間福報》供師生閱讀,讓學生們知道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的意涵,學校物質條件雖然較匱乏,但人人行三好,師生都能「福報」滿滿。
徐文成表示,郭台銘同學與鴻海創辦人同名同姓,但境遇卻大不同,出身新住民家庭的他,自幼父母離異,因父親重病而失學,直到9歲才開始接受教育,但他不向命運低頭,把握學習機會,今年國中會考錄取第一志願。
他說,郭台銘同學愛看書,喜歡文學創作與書法,也愛好科學與科技,曾獲全國書法比賽優選、全縣生科競賽特優,與同學合拍微電影入選「第五屆新住民及其子女築夢計畫」優選第二名。他認為《人間福報》提升郭台銘的寫作能力,也有助於整體課業表現。
六嘉國中自2015年起成為佛光山三好校園,因推廣閱讀 教育成效卓著,獲教育部109學年度「閱讀教育盤石獎」。讀報教育指導老師鄭佳芳說,她剛接手讀報教育時,有些老師認為課都上不完了,哪有時間推廣讀報教育?她總是不厭其煩地介紹《人間福報》的好處。
鄭佳芳表示,《人間福報》是一份優質報紙,內容多元,舉凡文化、科學、藝術方面的知識都有,更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現在的考試,考題不再侷限於課本,平常要從各方面攝取,《人間福報》可以補教科書的不足。
她說,事實上,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就是讀報教育最好的證明。藉由報紙的選材,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可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三年級學生周上朝也說,他在國一時首度看到《人間福報》,感到內容非常豐富,對寫作很有幫助。
學生王宜盈說,能閱讀《人間福報》是她最大的「福報」,她很喜歡藝術版面,一下課都會去翻閱,只要看到喜歡的報導,當天就會很愉悅。學生陳智翔說,他喜歡看體育版,也會藉由宗教版及其他善行新聞來影響家人。
校長徐文成說,學校以「閱讀為本」,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對於課業、寫作能力都有很大幫助。《人間福報》已創刊20年,肩負教化人心、淨化社會的善良使命,深入學校、監獄,從最根本面做起,為社會、國家紮根。
徐文成表示,他很認同《人間福報》的價值觀,凡夫受「貪瞋癡慢疑」五毒影響,只要播下善良的種子,有一天因緣成熟,種子就會發芽。很高興學校成為三好校園、推動讀報教育,學生接觸善知識,就會造成善的循環。
他說,三好校園最重視的就是品格教育,感謝社會善心人士提供優質的《人間福報》供師生閱讀,讓學生們知道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的意涵,學校物質條件雖然較匱乏,但人人行三好,師生都能「福報」滿滿。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