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法寶寺「整理人生」系列座談講座第四場於7月20日舉行,邀請親子專家暨精神科醫生馬大元、職能治療師林姿吟,以「腦科學VS心理學–創造親子和樂與家庭幸福」為題,120位民眾聽講。 人間社記者呂承紜攝
圖說:兩位講師歡喜回答學員提問。 人間社記者呂承紜攝
圖說:親子專家暨精神科醫生馬大元主講。 人間社記者呂承紜攝
圖說:覺舜法師致詞。 人間社記者呂承紜攝
圖說:學員提問。 人間社記者呂承紜攝
圖說:學員認真作筆記。 人間社記者呂承紜攝腦科學VS心理學 創造親子和樂與家庭幸福
2025-07-22
佛光山法寶寺「整理人生」系列座談講座第四場於7月20日舉行,邀請親子專家暨精神科醫生馬大元、職能治療師林姿吟,以「腦科學VS心理學–創造親子和樂與家庭幸福」為題,帶領120位民眾,從自我療癒到親子溝通,善用腦科學與心理學的智慧,邁向幸福人生。
監寺覺舜法師表示,佛法「緣起」、「無常」、「活在當下」等,為親子溝通、婚姻經營,提供很好的理念;「三好」、「四給」、「五和」等,更是最好的行為指引。而腦神經與心理學能給予行為與情緒操作層面、科學驗證更細緻的描述,引發大眾的興趣與理解,並有能力將佛法中的理念與行為準則,轉化為生活技巧,進而「修正行為」,讓更多人樂於修行。
講座開始,馬大元闡釋「亞斯伯格症」,它並非疾病,而是一種神經多樣性,只要及早理解並建立正確的溝通方式,亞斯族群仍可在專業領域中發揮所長。
如何調心、調腦使身心平衡?馬大元說,精神醫學中的「壓力調適」,是從調心開始,現代人生活緊湊,如孩子的課業、工作,家事都容易使人感到疲憊,當覺察到自身焦慮時,允許接納,進一步以正念調和。
大腦具備「平靜」與「活力」兩種基本能量,分別仰賴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與「催產素」有助於穩定情緒、降低壓力,而「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則能激發活力。透過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冥想與正念練習,有助身心平衡。
如何創造親子和樂與家庭幸福?馬大元以「不叫孩子起床」為例,說明培養孩子自主性與訓練大腦「前額葉」的功能發展。前額葉是大腦中最晚成熟的區域之一,家長若過度干預,反而會削弱孩子的學習動機。長期使用手機會造成自律神經紊亂,因此,從「心」與「腦」著手,建立良好的作息與教養模式,一步步照顧心與腦,實現真正的親子和樂。
林姿吟談到,無論是面對父母、伴侶、孩子,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急著「解決問題」,往往是反效果,應從自己開始改變。以腦科學分析,當人情緒激動時,理性的「左腦」功能會被壓抑,此時需先透過「右腦」建立情緒連結,進而再引導「左腦」邏輯思考,先右腦,後左腦互動模式,不僅能降低衝突,還能促進理解與連結,有效提升和諧的人際與親子關係。
來自佛光山南屏別院的李美雲、陳曉芳聽講後共識到,觀念與技巧需不斷練習與實踐,陪伴孩子時,先用右腦的情緒與同理引導,再運用左腦的邏輯溝通,是親子間的良好互動,回去要將寶貴的學習收穫,落實在生活中,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監寺覺舜法師表示,佛法「緣起」、「無常」、「活在當下」等,為親子溝通、婚姻經營,提供很好的理念;「三好」、「四給」、「五和」等,更是最好的行為指引。而腦神經與心理學能給予行為與情緒操作層面、科學驗證更細緻的描述,引發大眾的興趣與理解,並有能力將佛法中的理念與行為準則,轉化為生活技巧,進而「修正行為」,讓更多人樂於修行。
講座開始,馬大元闡釋「亞斯伯格症」,它並非疾病,而是一種神經多樣性,只要及早理解並建立正確的溝通方式,亞斯族群仍可在專業領域中發揮所長。
如何調心、調腦使身心平衡?馬大元說,精神醫學中的「壓力調適」,是從調心開始,現代人生活緊湊,如孩子的課業、工作,家事都容易使人感到疲憊,當覺察到自身焦慮時,允許接納,進一步以正念調和。
大腦具備「平靜」與「活力」兩種基本能量,分別仰賴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與「催產素」有助於穩定情緒、降低壓力,而「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則能激發活力。透過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冥想與正念練習,有助身心平衡。
如何創造親子和樂與家庭幸福?馬大元以「不叫孩子起床」為例,說明培養孩子自主性與訓練大腦「前額葉」的功能發展。前額葉是大腦中最晚成熟的區域之一,家長若過度干預,反而會削弱孩子的學習動機。長期使用手機會造成自律神經紊亂,因此,從「心」與「腦」著手,建立良好的作息與教養模式,一步步照顧心與腦,實現真正的親子和樂。
林姿吟談到,無論是面對父母、伴侶、孩子,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急著「解決問題」,往往是反效果,應從自己開始改變。以腦科學分析,當人情緒激動時,理性的「左腦」功能會被壓抑,此時需先透過「右腦」建立情緒連結,進而再引導「左腦」邏輯思考,先右腦,後左腦互動模式,不僅能降低衝突,還能促進理解與連結,有效提升和諧的人際與親子關係。
來自佛光山南屏別院的李美雲、陳曉芳聽講後共識到,觀念與技巧需不斷練習與實踐,陪伴孩子時,先用右腦的情緒與同理引導,再運用左腦的邏輯溝通,是親子間的良好互動,回去要將寶貴的學習收穫,落實在生活中,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