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佛學思想97
2023-11-04
危機意識
《八大人覺經》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生在世,隨時都有不可預知的危機出現;天災人禍,生老病死,也時時都在威脅著我們,因此人要有「危機意識」,才能安然生存於天地之間。
人之一生,稱心如意也好,消極失志也罷,不管怎麼活,都不能沒有危機意識;沒有危機感的人,不懂得「防患於未然」,一旦苦難來臨時,很容易就被打倒。所以人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尤其要懂得「有備無患」,要培養處理危機的能力。
我們看到坊間有很多的標語,其實都在喚起我們的危機意識,例如:「馬路如虎口」、「拒抽二手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甚至還有一些俏皮詼諧一點的,如:「請小心駕駛,附近沒有醫院」、「天堂不遠,超速就到」、「此河段長年招生,錄取率高,請遠離」、「酒駕前或超速前,請將銀行帳戶密碼告訴家人」等等,可見危機意識是現代人必須要培養的一種好習慣。
佛教尤其是一個充滿「危機意識」的宗教。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當他還是太子時,遊歷四城門,看見人間生老病死,驚覺世間無常迅速;可是眾生卻貪戀不覺,因此升起危機意識,開始尋找真正的解脫之道,並於成道後遊行於恆河二岸,希望用佛法真理,喚醒眾生對自己的無明煩惱要有危機意識。
所以,《四十二章經》裡的「人命在呼吸間」,要我們珍惜有限的時間,充實無限的生命;《圓覺經》的「認賊為子」,勸導我們莫以妄心為真心,修行才能成就;《維摩經》的「不做焦芽敗種」,譬喻修行人如果不發心,就會像燒焦的芽、敗壞的種子,不能成長為大樹,庇蔭眾生;再如《華嚴經》的「不忘初心」、《維摩經》的「不請之友」、《八大人覺經》的「不念舊惡」、《起信論》的「不變隨緣」等,對我們的人生都有許多寶貴的啟示。
擁有危機意識的人,一定會想辦法走出去,因為「走出去就有希望,走出去就有未來」。走出去,可以說,是危機意識之後的一種具體行動。國家要走出去,才能與鄰國邦交;商人要走出去,才能推展貿易;讀書人要走出去,才能擴展見聞;出家人走出去了,才能成為領眾的法師;甚至佛教也要走出去,才能看見眾生真正的需要。
因此,危機意識是一種智慧,一種覺悟;能明白「危機就是轉機」的人,就有辦法走出危機,就能轉危為安,就能轉煩惱為菩提,人生之路自然也就寬廣無比。
器官捐贈
中國人一向保有傳統的想法,認為人往生後,一定要留得全屍,因此「器官捐贈」的想法,一直無法普及。其實,過去佛陀為了救度眾生,都肯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可見佛教並未標榜「全屍」的觀念;現在把我們用不上的器官,借助他人的身體繼續活下去,這不是很好嗎?
以佛教來講,我人的這個身體並不是「我」的,它是四大假合而有,如旅館一樣,提供我們今生暫時居住而已。在佛經裡有一則故事,非常深奧,值得一說:
有一個旅行的人,錯過了旅店,行走山間,看到一間破舊的神廟,就在神龕下捲曲而眠。到了半夜,聽到一陣吵雜的聲音,見到一個小鬼背著一具屍體走進來,旅人嚇得全身發抖。這時候,後面追來一個高大的鬼,就責備小鬼偷他的屍體。二鬼爭吵不休,突然聽到神龕下傳來聲音,原來下面躲了一個人,小鬼就要他出來作證明,到底這個屍體是誰的?
這一個人心想,今天在劫難逃,不論怎麼說都是死,既然如此,就說真話吧。「這屍體是小鬼的」,大鬼一聽很生氣,走向前去,把他的左膀子折下來吃下去。小鬼一看,這個人幫我說話,膀子給大鬼吃了,很對不起,就從屍體上,折了左膀子接上去。大鬼看了更生氣,又折了右膀子,小鬼一樣又從屍體上折了右膀子接上去。總之,四肢都給大鬼吃了,小鬼也通通都接上去了,就等於現在的器官移植,讓這個旅人還是身體健全。
在一陣惡作劇之後,二鬼呼嘯而去,留下旅人茫然自問:「我是誰?」我本來是張家村的張三、本來是李家莊的李四,現在給大鬼吃了,這個身體究竟是誰的呢?他忽然大悟:原來這個身體根本不是我的,那只是假象,我的真如自性,是吃不了,也換不了的,這時候才發覺另外一個真我。
關於器官捐贈,我在年輕的時候就立了遺囑,哪一天離開世間,不要替我火葬,不要想燒出什麼舍利子來,還是把器官捐贈給別人比較好。但是幾十年的歲月過去了,這老朽的器官要捐給別人,還會好嗎?所以我現在也就順其自然。但是如果是車禍或突然往生者,假如你愛他的生命,可以借助別人的身體來延續他的生命,帶給他人生機,也是功德一件。試想,如果你因為捐出眼角膜,就能讓人再次獲得光明;捐出一個心臟,就能讓他人生命再次有動力,這不是很有意義嗎?這才是真正的生命不死。
當然也有人會擔心,摘除器官是不是會讓亡者因痛生瞋,無法安詳往生極樂淨土?其實一個人有願,有心將自己的身體布施出來利益別人,就不用擔心、顧忌會因摘除器官而因痛生瞋。
我覺得捐贈器官含有生命延續、內財布施、資源再生、同體共生等意義。器官移植讓許多生命垂危的人,得以延續身體的生命;也讓捐贈者的慈悲精神得以流傳,這種全心喜捨、全願助人的心,才是佛教所提倡的真理。
《八大人覺經》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生在世,隨時都有不可預知的危機出現;天災人禍,生老病死,也時時都在威脅著我們,因此人要有「危機意識」,才能安然生存於天地之間。
人之一生,稱心如意也好,消極失志也罷,不管怎麼活,都不能沒有危機意識;沒有危機感的人,不懂得「防患於未然」,一旦苦難來臨時,很容易就被打倒。所以人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尤其要懂得「有備無患」,要培養處理危機的能力。
我們看到坊間有很多的標語,其實都在喚起我們的危機意識,例如:「馬路如虎口」、「拒抽二手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甚至還有一些俏皮詼諧一點的,如:「請小心駕駛,附近沒有醫院」、「天堂不遠,超速就到」、「此河段長年招生,錄取率高,請遠離」、「酒駕前或超速前,請將銀行帳戶密碼告訴家人」等等,可見危機意識是現代人必須要培養的一種好習慣。
佛教尤其是一個充滿「危機意識」的宗教。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當他還是太子時,遊歷四城門,看見人間生老病死,驚覺世間無常迅速;可是眾生卻貪戀不覺,因此升起危機意識,開始尋找真正的解脫之道,並於成道後遊行於恆河二岸,希望用佛法真理,喚醒眾生對自己的無明煩惱要有危機意識。
所以,《四十二章經》裡的「人命在呼吸間」,要我們珍惜有限的時間,充實無限的生命;《圓覺經》的「認賊為子」,勸導我們莫以妄心為真心,修行才能成就;《維摩經》的「不做焦芽敗種」,譬喻修行人如果不發心,就會像燒焦的芽、敗壞的種子,不能成長為大樹,庇蔭眾生;再如《華嚴經》的「不忘初心」、《維摩經》的「不請之友」、《八大人覺經》的「不念舊惡」、《起信論》的「不變隨緣」等,對我們的人生都有許多寶貴的啟示。
擁有危機意識的人,一定會想辦法走出去,因為「走出去就有希望,走出去就有未來」。走出去,可以說,是危機意識之後的一種具體行動。國家要走出去,才能與鄰國邦交;商人要走出去,才能推展貿易;讀書人要走出去,才能擴展見聞;出家人走出去了,才能成為領眾的法師;甚至佛教也要走出去,才能看見眾生真正的需要。
因此,危機意識是一種智慧,一種覺悟;能明白「危機就是轉機」的人,就有辦法走出危機,就能轉危為安,就能轉煩惱為菩提,人生之路自然也就寬廣無比。
器官捐贈
中國人一向保有傳統的想法,認為人往生後,一定要留得全屍,因此「器官捐贈」的想法,一直無法普及。其實,過去佛陀為了救度眾生,都肯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可見佛教並未標榜「全屍」的觀念;現在把我們用不上的器官,借助他人的身體繼續活下去,這不是很好嗎?
以佛教來講,我人的這個身體並不是「我」的,它是四大假合而有,如旅館一樣,提供我們今生暫時居住而已。在佛經裡有一則故事,非常深奧,值得一說:
有一個旅行的人,錯過了旅店,行走山間,看到一間破舊的神廟,就在神龕下捲曲而眠。到了半夜,聽到一陣吵雜的聲音,見到一個小鬼背著一具屍體走進來,旅人嚇得全身發抖。這時候,後面追來一個高大的鬼,就責備小鬼偷他的屍體。二鬼爭吵不休,突然聽到神龕下傳來聲音,原來下面躲了一個人,小鬼就要他出來作證明,到底這個屍體是誰的?
這一個人心想,今天在劫難逃,不論怎麼說都是死,既然如此,就說真話吧。「這屍體是小鬼的」,大鬼一聽很生氣,走向前去,把他的左膀子折下來吃下去。小鬼一看,這個人幫我說話,膀子給大鬼吃了,很對不起,就從屍體上,折了左膀子接上去。大鬼看了更生氣,又折了右膀子,小鬼一樣又從屍體上折了右膀子接上去。總之,四肢都給大鬼吃了,小鬼也通通都接上去了,就等於現在的器官移植,讓這個旅人還是身體健全。
在一陣惡作劇之後,二鬼呼嘯而去,留下旅人茫然自問:「我是誰?」我本來是張家村的張三、本來是李家莊的李四,現在給大鬼吃了,這個身體究竟是誰的呢?他忽然大悟:原來這個身體根本不是我的,那只是假象,我的真如自性,是吃不了,也換不了的,這時候才發覺另外一個真我。
關於器官捐贈,我在年輕的時候就立了遺囑,哪一天離開世間,不要替我火葬,不要想燒出什麼舍利子來,還是把器官捐贈給別人比較好。但是幾十年的歲月過去了,這老朽的器官要捐給別人,還會好嗎?所以我現在也就順其自然。但是如果是車禍或突然往生者,假如你愛他的生命,可以借助別人的身體來延續他的生命,帶給他人生機,也是功德一件。試想,如果你因為捐出眼角膜,就能讓人再次獲得光明;捐出一個心臟,就能讓他人生命再次有動力,這不是很有意義嗎?這才是真正的生命不死。
當然也有人會擔心,摘除器官是不是會讓亡者因痛生瞋,無法安詳往生極樂淨土?其實一個人有願,有心將自己的身體布施出來利益別人,就不用擔心、顧忌會因摘除器官而因痛生瞋。
我覺得捐贈器官含有生命延續、內財布施、資源再生、同體共生等意義。器官移植讓許多生命垂危的人,得以延續身體的生命;也讓捐贈者的慈悲精神得以流傳,這種全心喜捨、全願助人的心,才是佛教所提倡的真理。
最新消息
佛教圖像、音聲與文字弘法學術發表 探討佛法多元傳播
2025-08-17丹佛高中新進教師培訓營 佛光人交流教育理念
2025-08-17佛光人參與警察站會議 警民合作增加治安維繫
2025-08-17菁英盃鏖戰 普中女籃展現堅韌意志
2025-08-17務邊佛光人雨中禪修 體會自在轉念智慧
2025-08-17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 榮耀成果實至名歸
2025-08-17道不盡的感謝 普中畢業好苗子手寫卡片獻給星雲大師
2025-08-17比利時佛光山Veggie Run 健步運動舒展身心
2025-08-17「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首場開講 關注藏經藝術文化傳承
2025-08-17暑期班圓滿落幕 學生展現自信與才華
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