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富世國小校園優美,石雕「太魯閣之春」猶如勇士凝望中央山脈。 人間社記者胡琇媚攝
圖說:富世國小的深耕閱讀,從晨間閱讀開始。 圖/花蓮富世國小提供
圖說:學生到校長室作客,成為「校長的小客人」。 圖/花蓮富世國小提供
圖說:富世國小還原早期的竹屋建築,體驗竹屋生活的美學與智慧。 人間社記者胡琇媚攝
圖說:學習成果發表,讓學童從膽怯走向自信。 圖/花蓮富世國小提供
圖說:富士國小位於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裡,是原住民文化重點學校。 人間社記者胡琇媚攝〔三好校園〕富世國小深耕閱讀 成為孩子的翅膀
2020-07-20
位於花蓮立霧溪口的富世國小,群山疊翠,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裡的原住民文化重點學校,校長梁衍忠以培養「學習力、品格力和文化力」為目標,深耕閱讀,讓閱讀力成為孩子們的翅膀,帶領孩子們看到廣闊的世界、深入原鄉文化內涵,期許找到自我信心的寶藏。
富世國小是花蓮縣的偏鄉學校之一,全校學生數不足百人,閱讀推手之一的教師吳嘉琳表示,只要運用適宜的教學理解策略,就能引導孩子建構出自己的閱讀方法、養成自學能力,全人發展成為終身學習者。
以《立霧溪畔.愛閱交響曲》獲得108年度「閱讀推手獎」的吳嘉琳,分享翻轉教學現場遇到的閱讀困境,在行政與教學雙重支持下,邀請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投入深耕閱讀的行列,猶如美妙的交響樂章,各自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吳嘉琳透過「閱讀尋寶」、「個人閱讀積分競賽」、融入民族文化課程的「太魯閣族閱讀營」,以及結合環境與食農教育議題的「閱讀烘焙營」等課程,帶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鼓勵家長陪伴親子共讀。
在她的推動下,各班成立班級圖書區,實行晨光閱讀及閱讀分享讀書會;每週三利用升旗時期,隨機抽選班級代表上台發表閱讀心得。校長梁衍忠更是親力親為,每週固定時段與全校學童面對面共讀,設計不同活動刺激學習動機。
其中,「校長的小客人」是最受學生歡迎的獎勵。每月由導師推薦班上學童到校長室作客,梁衍忠會準備蛋糕、點心和桌遊,與學生共度歡樂時光,並透過問答,引導學童回顧自己的表現,用「心」感受閱讀的意義,也充分訓練口語表達。
作為原住民文化重點學校,民族教育也是發展重點。富世國小引進部落耆老和社區工作者與教師們共作共學,透過踏察、體驗和操作,帶領學生動態閱讀太魯閣族的文化,重新發現部落文化的深厚底蘊。
梁衍忠讓學生透過實作及情境閱讀,了解「打獵不僅為謀生、織布不只是織帶」的觀念,因此在學期結束的民族教育成果發表會上,有中年級學生提出「打獵必須具備勇敢、智慧及保育概念,才能與山林永續共存」、「完成織帶的過程,呈現部落女性勤勞、耐心和刻苦的持家能力」的心得與觀點。
教導主任溫莉美回顧五年來深耕閱讀的成果,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讓學生從膽怯走向自信,在體育和歌舞專長之外,還能以口說、表達和寫作獲得肯定。過去曾有女學生被點名上台就發抖,甚至淚流不止,如今卻能和同學搭檔表演,透過猶如「答嘴鼓」的一問一答方式,解說太魯閣族群的部落文化。
學校也鼓勵學生積極投稿,作品屢見報章媒體,六年級學生尤昇的文章還被選入109年度太魯閣族6文化刊物。
溫莉美表示,雄偉的中央山脈確實帶來城鄉與地理上的差距,但富世國小透過閱讀改革,將教育現場的困境化為轉機,善用當地文化資源,使身、心的全面閱讀力成為孩子的雙翼,讓孩子們能帶著原鄉部落的文化底蘊,飛向更廣闊的世界。
富世國小是花蓮縣的偏鄉學校之一,全校學生數不足百人,閱讀推手之一的教師吳嘉琳表示,只要運用適宜的教學理解策略,就能引導孩子建構出自己的閱讀方法、養成自學能力,全人發展成為終身學習者。
以《立霧溪畔.愛閱交響曲》獲得108年度「閱讀推手獎」的吳嘉琳,分享翻轉教學現場遇到的閱讀困境,在行政與教學雙重支持下,邀請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投入深耕閱讀的行列,猶如美妙的交響樂章,各自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吳嘉琳透過「閱讀尋寶」、「個人閱讀積分競賽」、融入民族文化課程的「太魯閣族閱讀營」,以及結合環境與食農教育議題的「閱讀烘焙營」等課程,帶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鼓勵家長陪伴親子共讀。
在她的推動下,各班成立班級圖書區,實行晨光閱讀及閱讀分享讀書會;每週三利用升旗時期,隨機抽選班級代表上台發表閱讀心得。校長梁衍忠更是親力親為,每週固定時段與全校學童面對面共讀,設計不同活動刺激學習動機。
其中,「校長的小客人」是最受學生歡迎的獎勵。每月由導師推薦班上學童到校長室作客,梁衍忠會準備蛋糕、點心和桌遊,與學生共度歡樂時光,並透過問答,引導學童回顧自己的表現,用「心」感受閱讀的意義,也充分訓練口語表達。
作為原住民文化重點學校,民族教育也是發展重點。富世國小引進部落耆老和社區工作者與教師們共作共學,透過踏察、體驗和操作,帶領學生動態閱讀太魯閣族的文化,重新發現部落文化的深厚底蘊。
梁衍忠讓學生透過實作及情境閱讀,了解「打獵不僅為謀生、織布不只是織帶」的觀念,因此在學期結束的民族教育成果發表會上,有中年級學生提出「打獵必須具備勇敢、智慧及保育概念,才能與山林永續共存」、「完成織帶的過程,呈現部落女性勤勞、耐心和刻苦的持家能力」的心得與觀點。
教導主任溫莉美回顧五年來深耕閱讀的成果,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讓學生從膽怯走向自信,在體育和歌舞專長之外,還能以口說、表達和寫作獲得肯定。過去曾有女學生被點名上台就發抖,甚至淚流不止,如今卻能和同學搭檔表演,透過猶如「答嘴鼓」的一問一答方式,解說太魯閣族群的部落文化。
學校也鼓勵學生積極投稿,作品屢見報章媒體,六年級學生尤昇的文章還被選入109年度太魯閣族6文化刊物。
溫莉美表示,雄偉的中央山脈確實帶來城鄉與地理上的差距,但富世國小透過閱讀改革,將教育現場的困境化為轉機,善用當地文化資源,使身、心的全面閱讀力成為孩子的雙翼,讓孩子們能帶著原鄉部落的文化底蘊,飛向更廣闊的世界。
最新消息
西方寺參與藝術美食節 以文化結緣傳遞佛法之美
2025-11-13親子彩繪燈籠 創意綻放法華禪寺
2025-11-13佛光山金光明童軍團淨灘行動 以行動守護永續環境
2025-11-13心保和尚與菲國佛光人接心 共祈行菩薩道發菩提心
2025-11-13逢甲大學參訪惠中寺 體悟娑婆的「妙法蓮華」
2025-11-13曼城佛光會和童軍齊赴英國國殤周日 與在地居民同祈世界和平
2025-11-13四海都有佛光人 光明寺喜迎郵輪旅行團
2025-11-13從心出發共育菩提 台北道場愛心媽媽培訓啟發新視野
2025-11-13屏東講堂知賓培訓 樹立佛光人專業形象
2025-11-13香雲寺關懷社區 參與奧斯汀退伍軍人節遊行觀摩學習
2025-11-13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