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3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心的使用說明書《八識講話》 主題論壇

教育人文

字級

心的使用說明書《八識講話》 主題論壇

【人間社記者 周圍輝 台北市報導】 2018-04-15
「2018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3場,「心的使用說明書《八識講話》」4月14日在台北市佛光山普門寺舉行。下午第2單元進行研討會「主題論壇」心的使用說明書---《八識講話》,由北區區協會長李德全主持,與談人有佛光山大學宗教學所專任教授永東法師、香海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執行長妙蘊法師、佛光山人間大學總部主任妙旭法師。

主持人和與談人以輕鬆方式,暢談「心的使用說明書---《八識講話》」,如何在生活中體悟及活用,並分享當自己遇到生活煩腦時,是怎樣運用此本《八識講話》中所教的方法,走出人生困境。所有與會的愛書人,經過這場心靈SPA的洗滌,更體會到心識的作用,如何向自己內心求,走出清淨光明的人生。

「內變根身,外變器界」,是第八識特殊功能。永東法師以西方科學論述告訴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並不是外在的實相,是心識作用所形成的影像。唯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心,才能超越煩惱。並分享每日定課的重要,不斷給自己心裡注入善美的種子,阿賴耶識才會回熏「善的種子」到第七意識「莫那識」。

常聽到「打佛七、禪七」,「打七」究竟是什麼意思?妙蘊法師告訴大家,「七」的觀念來自古時,《占書》「初七人日節」,相傳初七女媧造人,《易書》有「七日來復」。其實「七」是指「第七識」,「打佛七、禪七」是要打破第七識的分別計較。「心的力量,如何來左右我們的生活?」法師舉了美國6歲小女孩凱瑟琳的故事,不忍非洲兒童因缺乏蚊帳,被蚊蟲叮咬,有很高的死亡率。因一念心的作用,在很短時間內,救了大量兒童免於死亡。

唯識裡有提到「五別境」,還有「五遍行」,五遍行有「觸、作意、受、想、思」,妙旭法師告訴我們,在每天生活中的事物,都在經歷五遍行的心識作用。如何遠離煩惱?法師告訴大家,「唯識」是可以真正下手修行的工具,「唯識」是檢查自己的認識,看自己的心,源頭是在自己的第七識。當外在環境來考驗時,我們會受到「刺激」,是否會起煩惱?癥結在「回應」。在這「刺激」與「回應」兩者之間,我們有「選擇的自由」,如何將選擇的時間拉長?好讓善的種子現行。
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10 / 231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