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富學者心靈 佛光山贈書中正大學
【人間社 江俊亮 嘉義報導】2020-12-29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著作《獻給旅行者365日》已譯成多國語文,29日由佛光山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代表贈送中英文版書籍給中正大學「致遠樓」招待所,希望中外學者到校講學之餘,回到住宿處能多汲取書中智慧,豐富心靈。 贈書儀式29日上午在中正大學「致遠樓」舉行,由中正大學副總務長楊哲優代表接受,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周學文、副執行長嚴美容、佛光山嘉義圓一分會會長莊慧娟、中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賴文能等人出席。 覺禹法師致詞表示,這次贈書的因緣要感謝星雲大師,因為大師過去出國雲遊講學時,看到國外飯店裡經常放著一本《聖經》,就發心願希望能有一本代表中華文化的書,也能夠遍佈全世界的飯店,這本書就是《獻給旅行者365日》。 覺禹法師指出,昨天是12月29日,對應這一天的文章是〈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氣衰〉,這篇文章頗符合旅人回到飯店的心境。旅人在外,要清心寡欲,不要思考太多,否則晚上容易失眠,影響健康,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 中正大學副總務長楊哲優表示,星雲大師的心願令人感動,很感謝佛光山贈送這麼貴重的禮物。中正大學與佛光山因黑天鵝而結緣,學校「致遠樓」是招待外賓、國際學者住宿的地方,很需要這種中英對照書籍來了解中華文化及佛教內涵。 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周學文指出,《獻給旅行者365日》是由中華古今人文協會負責發行,免費贈送給全世界旅館,目前在台灣已經送出幾十萬本,除了中英文版之外,也發行韓文、法文、印度文、葡萄牙文等多國語文。 周學文表示,這本書到了明年底會完成13種語文版本,星雲大師的心願是希望全世界的旅館都能有這本書,目標是發行6000萬本,藉此提升旅人的心靈,安頓身心。 中華古今人文協會副執行長嚴美容也說,中正大學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有許多外籍學者、教授到校講學,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旅人的心靈正面力量,有正面的影響。 協會接著到嘉義大學蘭潭招待所贈書,由嘉義大學總務處資產經營管理組長陳鵬文代表接受。
相關新聞
-
《星雲大師全集》、《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與台北市民結法緣
「宗教可以安定社會,淨化人心。宗教落實在人間,可以提供正面能量。」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於12月17日佛光山贈書儀式致詞時如此表示。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代表佛光山星雲大師致贈《星雲大師全集》與《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各一套,文化藝術鉅著予臺北市政府典藏,由市長柯文哲親自代表受贈。 柯文哲指出,根據內政部2019年統計年報顯示,台灣寺廟與教堂教會數量總計有15,175座,顯示宗教與民眾生活是密不可分。他讚揚星雲大師「認真」的精神與毅力,近期看到星雲大師,意識及體力都比往年好,大師把佛教落實在人間,常保身體健康。市長強調要讓最多的人閱讀《星雲大師全集》及《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淨化人心並落實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佛陀弘法五印度,星雲大師弘法五大洲!」滿謙法師致詞時表示,大師高齡94歲,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定義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星雲大師全集》共365冊,3000多萬字,分12大類,大師從時間、地理空間、人事等不同面向,總結一生弘法的不同情況,不僅是目前最完整收錄大師一生智慧結集的著作寶典,內容除了經典、講演、日記外,還包含大師所寫的素食食譜。大師把佛陀的教法與示教利喜、積極進取的基本精神和理念,用現代化的方式呈現,更加契合了現代人對佛法的需求。 滿謙法師接著說,《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套書,歷時12年完成,是史上首部世界佛教美術史,對佛教和世界文化有非凡貢獻。將龐大繁複、題材多元的佛教藝術,分類彙編各門類藝術及藝術家,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和佛教美術人物等8大類、20巨冊,9000餘條目,400餘萬字,集海峽兩岸專業學者,是佛教美術的百科全書,具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已有英文版,目前是大英圖書館及世界重要博物館、圖書館及各大學名校等使用率極高的套書。 星雲大師為有效落實人間佛教,提倡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於佛光山開山之初即有「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宗旨。期盼透過《全集》及《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的閱讀,讓廣大的市民朋友享受身心靈的文化饗宴,增添人生的真、善、美,開拓視野與全球五大洲的佛光人結下善因緣。 「花開四季・耕耘心田」2021年星雲大師墨寶及著作《人間萬事》套書,贈予柯市長及台北市議會議長陳錦祥。滿謙法師祈願透過大師的祝福,全國同胞及市民國泰民安、平安吉祥。人民安樂不再受新冠疫情困擾,祈願開卷有益「打開一頁篇章,即是打開一扇智慧門。」 現場見證貴賓逾150人參加,有立法委員費鴻泰、台北市議會議長陳錦祥、議員秦慧珠、陳永德、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蘇敏惠及祕書長吳明展、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民政局局長藍世聰、教育局副局長洪哲義、文化局局長祕書蔡佳蓉、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副會長朱玥及督導幹部等,一起共襄盛舉。
-
〔好書分享〕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佛光山開山已逾五十年,過去相關研究大多著重高雄開山之後的弘法成就,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若不回顧青年星雲宜蘭十年的歷史動向,或許會無從體會星雲大師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只有回到最初,回到根本,才必然有所體會。有鑑於此,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副教授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闞正宗專著《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 闞正宗先生在序中談到,1949年春來台的青年星雲,經歷諸多磨難,從中壢圓光寺的台灣佛學院「白色恐怖」,經苗栗大湖法雲寺的看山時期(1950-1951)、「台灣佛教講習會」(1951-1953)時期,至1953年2月至宜蘭雷音寺領導念佛會止,終於擺脫居無定所的窘境,並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意志,完成了佛光山未來五十年的人間佛教藍圖。青年星雲十年宜蘭弘法,以驚人的意志力,幾乎是不眠不休的態勢,以雷音寺為基地,足跡遍布蘭陽平原,不數月,包括宜蘭市在內的頭城、羅東、蘇澳等地紛紛成立布教所,邀請他前去講經,為佛光山奠定基礎的黃金十年。 這部書一共分成六章:第一章是緒論,分別從經懺佛事的盛行、廟產興學事件及佛教改革事業的發展、抗戰時期的大陸佛教等三個方面,交代青年星雲大陸階段的成長背景;第二章重點檢討大陸時期青年星雲佛教改革思想形成的過程;第三章描寫青年星雲初到台灣後的漂泊與定居,徬徨與探索;第四章則是重點敘述青年星雲以雷音寺為中心在宜蘭弘法的十年歷程;第五章以「多方位的弘法形態」為標題,對青年星雲十年磨劍時期豐富多采而富於創意的各種弘法事業,予以專題的歸納和整理。最後則是第六章,是本書各章內容的結論,也是全書引申的結論。以上六章內容文獻整理細密,結構層次井然,內容豐富扎實,分析樸實合理,為讀者很好地刻劃了青年星雲生活、弘法的完整畫面和立體圖像。 從《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可見闞正宗先生治學佛教史嚴謹、客觀的態度,心態開放,恪守史家立場,議論公允平實,本書毫無疑問是一部以嚴謹的學術方法寫成的學術著作,對於星雲大師研究、人間佛教研究、當代佛教研究,是一個重要的學術貢獻。
-
佛教靠我 獲葡萄牙影展榮譽獎
「釋迦牟尼佛住哪裡?住在心裡,如果你的心裡有嫉妒、憎恨、貪欲,這個佛祖住在這裡能安穩嗎?他坐不住啊!」《佛教靠我》影片中,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強調「自己是自己的神明,自己是自己的雕刻師」,但有的人不知將自己雕塑得更美、更好,隨便糟蹋自己很可惜,不是神明保佑我們,而是自己該如何「做自己的神明」。 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與發行人王力行,同星雲大師聯合策畫的影片《佛教靠我》,自九月中傳出入圍兩個國際影展的好消息後,更於上周傳出捷報,榮獲葡萄牙國際非物質文化傳承影展的「紀錄長片榮譽獎」,本片不僅記錄星雲大師五十三年的弘法足跡,本次獲獎更讓國際見證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光照五大洲的貢獻。 ◎拍攝歷時4年 橫跨8國 「這是迄今為止,堪稱是星雲大師最完整的弘法紀錄片。」這部充滿人文關懷與對人類未來思索的影片,由遠見創意製作,歷時四年、橫跨全球八個國度攝製,全片七十八分鐘,以星雲大師接受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專訪開場,並訪談開山長老及法師,記述近半世紀師徒「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的故事。高希均強調,影片獲獎更實現了西方文明與東方宗教的融和。 由於星雲大師不允許佛光山旗下的媒體及弟子拍攝其傳記,遠見創意製作能領先全台,獨家爭取製作大師的紀錄片。高希均說,他不是佛教徒,他們家十二人中有十一位是基督徒,他兒子還是牧師,全因緣分,他一介「書生」與一位「來生還要當和尚」的星雲大師相識三十年,結下書緣、人緣與佛緣,當他提出拍紀錄片時,星雲大師便答應了。 10月12日晚間在松菸誠品電影院舉辦獲獎特映會,由高希均教授廣邀社會賢達近二百人共同觀影,盼在新冠疫情與科技巨變的時代,能帶來不畏未來曲折與挑戰的勇氣,鼓舞人心。與會貴賓,包括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還有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作家劉墉與劉軒父子等多位名人。 ◎詮釋大師精神 慈悲無我 侯友宜首先感謝高教授的遠見天下團隊,特別把星雲大師的生命故事,以紀錄片方式呈現,分享星雲大師弘法的點點滴滴,如何在社會上形成善的循環。他強調,《佛教靠我》能夠入圍國際影展非常了不起,故事感人,拍攝手法細膩,傳達很多佛教的想法,慈悲為懷、團結社會善的力量,最令人感動。 滿謙法師說,他在國外弘法十幾年,星雲大師定義的「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大師身體力行這四點,如今透過影片的拍攝與剪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大師精神,更加令人感動,看大師與人間佛教,以無我慈悲,不分宗教、種族,用教育翻轉無數人的宿命。 覺培法師表示,他看過紀錄片另外兩個版本,這個新版本更強調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的「平等」精神,因此也入圍「三好微電影」優選作品。平等在二十一世紀更顯重要,因為和平的前提是「平等」,強欺弱的霸權主義,無法獲得和平。他很感謝高希均教授與紀錄片導演駱俊嘉,將佛教重要思想「平等」闡釋出來。 楊朝祥表示,影片《佛教靠我》以更正向的方式闡揚人間佛教。大師來台弘法八十二年,為佛教做很多事情,不只用「佛法」度眾人,也用如運動(三好運動協會)、辦教育(創辦五所大學),念茲在茲「弘揚佛法」,「佛教靠我」是他把心裡想的話說出來。
-
星雲大師荔枝送祝福 佛大辦學創佳績
佛光山佛光大學今年邁入辦學20周年,大學個人申請放榜更以九成二的分發率,再次超越過往紀錄。看見佛大全校的努力,今年已經94歲的星雲大師,特別贈送各單位教職人員象徵「力量」和「吉利」的荔枝,祝福未來持續保持滿滿的活力。 2日由董事會秘書有真法師代表致贈荔枝予學校辛苦招生的教職員,由佛光大學副校長劉三錡、藍順德代表接受。拿到荔枝的老師們感到驚喜,也感謝大師送來的鼓勵。 劉三錡副校長表示,佛光山是學校能突破少子化永續辦學最重要的支持及動力,在目前艱困的大環境下,全校教職員都很努力進行招生。很感謝大師心繫佛光大學,特別從佛光山送來的荔枝,讓大家很感動,也會有更大的力量面對未來所有挑戰!
〔人間菩薩〕「雞婆菩薩」蕭麗明 信仰傳承歡喜自在
2021-01-15〔人間菩薩〕吳俊江、傅美安伉儷 一步一履傳承母親宏願
2021-01-15同德高中三好社 迦南康復之家實踐三好
2021-01-15〔人間菩薩〕明師難求今已求 洪金妍時時沐浴在佛光法喜中
2021-01-15〔人間菩薩〕Sheila 不忘初心 人成即佛成
2021-01-15我的健康我決定 迎向健康人生
2021-01-15〔人間菩薩〕蔡淑卿 堅定信仰 不要跟丟
2021-01-15【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329
2021-01-15樂活台東 快意蔬食
2021-01-14佛光盃蔬食廚藝競賽 普中成果豐碩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