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小姐奉熱茶 暖手暖心
【人間社記者 蕭惠珠 大樹報導】2014-12-25「神明朝山,總是乘風乘雨而來!」神明朝山必定有雨,幾乎已成「定律」;2014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當天又逢冷氣團報到,隨香信徒在冷風冷雨中朝山,格外辛苦。還好佛陀紀念館佛光小姐提供最貼心的服務,在信徒踏進禮敬大廳時,主動奉上一杯杯熱開水,除了驅寒,也溫暖隨香信徒的心。 「從7點到11點,保守估計,最少送出3千杯開水。」佛光小姐戴雅琪說,根據過去經驗,隨香信徒初抵佛館時最需要開水,尤其這次正逢冷氣團報到,在副館長永融法師規劃下,工作人員一早便備妥熱水和紙杯,有的負責運水,有的負責盛水,有的負責奉茶,分工合作,圓滿傳達奉茶心意。 一連服務4小時,辛苦嗎?戴雅琪說,送上水杯時,發現他們的手又濕又冷,等熱水入喉後,幾乎人人露出舒服、感謝的眼神,「看見他們的眼神,再辛苦也值得了!」
相關新聞
-
2014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 佛館盛大登場
2014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12月25 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盛大登場,來自全台各大宮廟、大陸湄洲媽祖祖廟、福州順天聖母陳靖姑祖廟,以及熱情有活力的菲律賓聖嬰聖殿(BASILICA del Santo Niño)「聖嬰」遊行隊伍,喧天的鑼鼓聲、精彩的陣頭鬥藝宛如宗教嘉年華會,熱鬧非凡。 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松山慈惠堂、全台祀典大天后宮、高雄三鳳宮、台北指南宮等全台各地2000餘尊神明、逾千家宮廟、5萬名以上信徒與遊客信眾,起個大早恭迎神明來到佛館朝聖,天空飄起雨絲,彷彿神明乘風乘雨而來,共同見證這場儒、釋、道及天主教,空前的宗教融合盛會。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表示,現在有萬千信徒與神明圍繞佛陀紀念館,神明是無形無相,我們看不到祂,但有一靈感,南部冬天從來沒有下雨,但每次在神明聯誼會這天都會下雨,因為神明乘風、雨、雷電為交通工具而來,說明祂們降臨在佛陀紀念館。 為什麼要辦神明聯誼會?大師表示,從歷史以來對神明很委屈,大多把「神鬼」擺在一起,現在要讓「神」與「佛」在一起。神明聯誼會為何要辦在12月25日,基督教稱今日為聖誕節,因此大師建議12月25日所有神明一起過節。 大師登高一呼宣布,從今日起成立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推選立法院長王金平為總會長,也推選立法委員許添財、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為副總會長,並歡迎大家加入義工行列,在這講求與時俱進的時代,為了世界和平,大師希望神明團結起來聯誼,創造世界和平,讓台灣成為宗教聯合國。希望在佛祖慈悲光明下,團結所有神明,希望神明團結一致救台灣,保佑台灣、兩岸和平。 甫接任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籌備會首任總會長王金平表示,大師為了達成世界和平的心願,結合台灣儒釋道三教互相交流合作,藉由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為平台,讓所有教派提升廣度、深度與寬度,促進台灣宗教更能提升水準。他強調,團結才有力量,宗教界互相切磋、提升水平,此外,政黨朝野要和諧,沒有藍綠之分,共同為台灣發展奉獻心力。大師發心願,世界和平從台灣及世界各宗教團結開始,首先團結中華傳統宗教,他義不容辭接任總會長,響應星雲大師「宗教救台灣」的呼籲,期許國內政黨泯除對立,效法宗教界融和交流的精神,共同以蒼生為念,建立安全穩定、安和樂利的國度。 王金平指出,星雲大師號召跨宗教團體以蒼生為念,促進社會和諧,成立「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是互相尊重包容、團結交流的最好體現,值得國內政黨效法,以國家、人民的福祉為最高考量,不分黨派利益,形成共識,建設安和樂利的社會。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特致賀電表示,欣聞佛館舉辦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廣邀兩岸宮廟代表與神尊,共同祈福兩岸人民和平幸福,這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的好事,兩岸民間信仰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資產,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情感,希望大師繼續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人民。 菲律賓代表Sir Nino Matillano特別帶領菲律賓宿務聖嬰大教堂的聖嬰隊伍及樂隊前來參與盛會,他感謝佛光山邀請,讓菲律賓信徒有機會參與盛會,這是對信仰很重要的里程碑,將天主教信仰文化與宗教內涵帶到台灣,也是他們畢生最難忘的聖誕節禮物,感謝佛陀賜予的因緣,回國後將經驗分享給菲國人民。
-
聖嬰與佛陀相見歡 佛館祈祝耶誕快樂
當聖嬰遇見佛陀,他們會放出什麼樣的光芒?12月25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的「世界神明朝山聯誼會」,菲律賓天主教的「聖嬰」與「聖嬰舞蹈團」,為促進宗教交流,不遠千里飄洋過海共襄盛舉,盛情感 人。 不同於各路神明熱鬧非凡的陣頭,「聖嬰舞蹈團」在隆隆的鼓樂聲中進入佛館成佛大道,只見身穿大紅色華麗的禮服,頭戴皇冠,裝扮成胡安娜女王的舞者Gallur,手裡抱著純潔可愛的聖嬰翩翩起舞,伴舞的舞者雙手拿著白色蠟燭,他們以菲律賓傳統活潑的民族舞蹈,展現聖嬰的降臨,賜給大家平安如意,優雅的舞姿,歡欣的歌唱,洋溢著幸福快樂,彷若熱鬧的嘉年華會,重現聖嬰傳入菲律賓的場景。 這支聖嬰舞蹈團是由Sir Nino Matillano所帶領,他曾在2013年元月宿務島「聖嬰節」遊行比賽中,以精湛的演出得到第2名。他表示,聖嬰舞蹈是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引進來的,藉此傳播基督教天主的榮光及聖嬰恩賜,而服裝也是西班牙的傳統服飾,男女團員所帶的帽子則具有高貴之意,他覺得聖嬰出訪台灣做宗教交流很有意義,他要把這份榮耀帶回去和大家分享。 扮演胡安娜女王的Gallur,今年25歲,是個白衣天使,在教堂參加聖詩班的舞蹈表演,扮演女王已好幾次了,她感謝菲律賓佛光山慈恩寺法師的因緣,讓他們有來台灣的機會,將聖嬰介紹給大家。Gallur說,聖嬰是他們當地民眾的守護神,每家都供奉聖嬰,聖嬰的右手拿著火炬,左手拿著地球,上面插著十字架,代表聖嬰帶來光明,祈求世界和平,也希望藉著舞蹈的演出,將歡樂散播給台灣人民。 29歲的鼓手Meil Monilar,在教堂打鼓已有10年資歷,第一次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度表演,第一次在台灣的神明前跳舞、打鼓,他覺得一切都很有趣、很新奇,因此也與團隊展現最好的表演,跟台灣民眾結緣。 值得一提的是,鼓團成員平均年齡20歲,多半是學生,今天是耶誕節,大家有一點想家,因此星雲大師特別交待佛光人與民眾,一同帶頭唱起「Merry Christmas」,一時,耶誕歌聲在佛館地藏塔前響起,「聖嬰舞蹈團」成員眼眶泛淚,歡喜地與大眾合唱共樂。菲台兩國民心交融,共同度過一個別開生面的神明聯誼耶誕節。
-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 蔡咏鍀、蔡金鍊力挺
北港朝天宮蔡咏鍀:宗教推動「要神,也要人」 北港朝天宮去年首創「世界媽祖會北港」活動,廣邀世界各地的媽祖神尊,前往北港相聚。將媽祖譽為「世界和平女神」的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表示,各宗教都勸人為善,但神明的旨意也需要「人」去推動,佛光山結合各方力量,辦理社會公益,推動「三好」運動,如今也結合各方神明,讓人、神都有互相認識的機會。 他表示,「佛、道本一家」,北港朝天宮當初由第一代創辦者樹璧和尚,將媽祖帶過黑水溝,如今朝天宮內還沿用佛教禮儀,且媽祖對北港而言是一個發源點,因此追本溯源,可謂「先有媽祖,後有北港」。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成立後,未來將由各宮廟輪流協辦神明聯誼會,蔡咏鍀表示,感謝星雲大師大度能容,也認同宗教間需要交流,若有機會接手承辦神明聯誼會,一定大力推廣,廣邀各宮廟參加,結交更多致力於宗教推廣的朋友。 嘉義市奉天宮蔡金鍊:「宗教融合是智慧做法」 嘉義市奉天宮董事長蔡金鍊,長年致力於嘉義地區宮廟的復興,帶動地方民間信仰,包括舊廟的重建、新廟的提攜,口碑良好。 「這是很有智慧的做法!」蔡金鍊表示,皈依星雲大師已30多年,從大師身上得到很多智慧。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的成立,對民眾而言是一大福祉,他有感近日國際間戰爭紛亂,宗教信仰原本應勸人為善,卻因信仰歧異而帶來戰爭,他十分惋惜。對大師結合各宗教力量,促進世界和諧的做法十分贊同,同時認為這是很有智慧的做法,全力支持。
-
神明朝山系列41 豐原慈濟宮 倡行尊聖效道
百年古剎慈濟宮位於豐原區中正路鬧區,是豐原最早、最具規模的廟宇,經歷許多英雄豪傑的豐功偉業,也見證葫蘆墩的歷史軌跡。「本宮以顯揚媽祖豐功懿德,倡行尊聖效道,圖謀公益事業發展為宗旨。」慈濟宮公關委員黃國益表示。 據傳慈濟宮已有近300年歷史,由福建少林寺南院僧人,將觀世音菩薩與天上聖母香火帶來台灣。信史可徵者於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以「觀音亭」名稱載入古文書中,當時廟前廣場為來台開墾者的群聚處,由此逐漸形成葫蘆墩街的百年繁榮。 全廟為三殿兩護龍式建築、氣派非凡。廟埕廣闊,兩側老榕樹枝葉茂盛,廟口一對銅獅氣宇軒昂。殿內主祀天上聖母,兩側配祀千里眼、順風耳,後殿主祀觀世音菩薩,配祀地藏王、地母娘娘、玉皇大帝、三官大帝、釋迦佛祖等。 兩側護室則奉祀神農大帝、文昌帝君、福德正神、關聖帝君等,宮內有兩對石柱與別處截然不同,一對立在前殿,上刻花鳥、鳳凰;一對分置後殿,刻十八羅漢,兩對石柱雕琢精美。後殿亦有庭園造景,涓涓流水錦鯉悠然,清淨莊嚴讓人身心清淨。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前夕,慈濟宮會舉行祭典,場面莊嚴;聖誕則有繞境活動,是每年一度的重要慶典。 後殿側邊蓋5層樓高的文化大樓,地下室作為圖書館,是學生查閱資料、考前衝刺的好地方,心情煩躁時,還可進入大殿祈求媽祖、文昌帝君加被,開啟悟性,給予信心。 葫蘆墩街是中部著名古老街市,位於市中心區的慈濟宮更是文化寶地,珍藏的古文物則記錄了市街發展故事與文人雅士的墨寶。廟內珍藏清嘉慶6年的銅鑄香爐、嘉慶19年所購置的神桌,及光緒6年與大正甲子年神桌各一座。 三川殿中港門的對聯,是由「字冠全台」之譽的鹿港鄭鴻猷所書寫,修繕總理張麗俊與諸位書法大家,都在這裡留下珍貴的足跡。最難能可貴的是,進士丘逢甲與舉人吳子光的佳作,為慈濟宮增添許多文化氣息。廟宇的裝飾木雕、石雕與彩繪,都是當時一流匠師心血的結晶。因而該廟成為豐原市道教信仰中心,也是遊覽觀光聖地,香火鼎盛,參拜聖母成為豐富的鄉土文化之旅。 1999年,慈濟宮與豐原區公所配合興建「慈濟宮媽祖紀念公園」,廣大的園區不只提供市民休閒,由漢白玉雕刻的媽祖聖像臨高俯瞰眾生,保佑大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百年古剎慈濟宮,在公益事業的回饋更是有目共睹。除了急難救助,在照顧清寒市民與獎勵學子上不遺餘力,每年頒發獎助學金嘉惠學子;也長期關懷弱勢家庭、舉辦各項藝文活動及其他社會公益,充分體現天上聖母慈悲教化的精神。 「佛陀紀念館百年落成時,參訪佛館,感受佛陀的慈悲與智慧,神明聯誼活動,體現了宗教不分彼此的大會師、大團結。」黃國益表示,期望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帶領下,宗教界能更團結,並藉助宗教祈福,改善政黨爭鬥、食安、經濟等諸問題,讓台灣人民的恐懼心逐漸減少。
圓福寺臘八粥供眾 雲嘉歡慶法寶節
2021-01-20安國寺臘八粥供佛饗眾 傳遞佛陀慈悲沐佛恩
2021-01-20慶祝法寶節 永和學舍臘八粥供眾結緣
2021-01-20培育幼苗加強人間佛教理念 大洋洲佛光中華學校首次校務聯會
2021-01-20壽山國小讀報教育冬令營 環保愛地球闖關嗨翻天
2021-01-20南華大學碩士生李慧玲獲設計競賽第一名 傳達正確衛教觀念
2021-01-20慈悲基金會梨山寒冬送暖 佛光人慈悲不分宗教
2021-01-20佛光山桃園講堂臘八粥結法緣 吉祥保安康
2021-01-20疫情嚴峻送暖心 慧慈三好兒童贈臘八粥
2021-01-20〔人間菩薩〕佛光青年陳冰瑩 積極弘揚三好四給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