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 藝文活動> 紐澤西國際佛光會參與亞太傳統月南平原市圖書館活動

藝文活動

字級

紐澤西國際佛光會參與亞太傳統月南平原市圖書館活動

【人間社 陳寂觀 美國紐澤西報導】 2024-05-29
5月是全美亞太傳統月,紐澤西南平原市圖書館在5月28日下午舉辦多元文化體驗活動,國際佛光會紐澤西協會應邀展示深具中華特色的「A Taste of Tea and More」內容有茗茶餘韻、書法國畫、及東方花藝,社區大眾近60人擠滿了圖書展示空間。

來自溫州家學淵源的退休電機工程師葉宏湛,雖旅居美國多年平日仍沈浸於中華文化之美。他表示在運筆之間,品味中國文字之妙,讓心情愉悅舒暢。

活動現場由葉宏湛同修陳美霞翻譯來賓英文名字,葉宏湛以行草書寫結緣,逾30位來賓歡喜拿著自己的中文名字回家。現場並提供筆墨紙張,讓來賓體會揮毫落紙的意趣,20位初次嘗試用毛筆在宣紙上依著樣本畫熊貓趣味盎然。凱倫、米歇爾、珍妮絲三位來賓,興致勃勃地用毛筆在畫作上,書寫自己的中文名字留下美好的紀念。

佛學素養深厚的協會督導李幸玲,在會場展示了最初是為佛前供花而發展出來的東方花藝,在插花過程中更能體現人與大自然的相融巧思。傳到日本發展出的池坊流派,其美學原則是強調花材的本真狀態和生命力,通過有限的花材和簡潔的構圖,以「少即是多」表達深刻的意境和情感,更以適度的留白和空間激發觀者的想像力,力求在多樣中求統一,但在統一中又見變化。透過邱淑儀的解說和提供花材、器皿供來賓隨性插花, 呈現出東、西方花藝的差異,也讓現場受資本主義薰陶的西方人士多了一層運用「減法」的藝術思維。

現在風靡全球的「茶」,原產地來自中國,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華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角色。

佛光山各道場常以「佛光茶」接待訪客,表達歡迎之意,這一施一汲的互動,傳達了廣結善緣的美意和感謝的人情溫暖。禪與茶道相通,所謂「茶禪一味」,就是將茶的清、純,與禪的靜、寂,融合成一體。雖是一小杯佛光茶,裡面的法味盎然,卻是其他地方品嘗不到的。

紐澤西協會秘書林秀嫺習慣每日喝茶,她說:藉由靜坐、泡茶、品茗,用心學習生命的每一個當下。今日她也以「簡易茶道」伴隨著寧靜空遠的樂聲,呈現自在寂靜的茶禪一味,讓慈悲與祝福、寧靜與喜悅,在煮水奉茶與受茶品茗之人的互動中,體現歲月靜好處處有禪意的輕安愉悅生活。

原是一個奔波忙碌的平日午後,就在茶香、墨香、花香中讓社區人士體驗了東方的寧翊生活哲學,是一個西方遇到東方的美麗午後邂逅。國際佛光會再一次的將真善美灑滿人間 。
12345678910第1 / 14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