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社輔布教師林宏弦(左2)主持,三位更生人陳昭元(左1)、楊榮順(右2)、謝慶曉(右1)與談人。 人間社記者知宗攝
圖說:林宏弦主持。 人間社記者知宗攝
圖說:陳昭元與談。 人間社記者知宗攝
圖說:楊榮順與談。 人間社記者知宗攝更生人從自覺覺他—談蛻變復歸之路
2022-12-21
                        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社輔佈教師12月16日於福山寺舉辦「2022年佛光社輔布教座談會——從自覺覺他 談蛻變復歸之路」。佛光社輔布教師林宏弦主持,三位更生人陳昭元、楊榮順、謝慶曉與談,分享監所獲得佛光社輔布教師教化與鼓勵,從信仰找到安心立命的方法,敘述他們出監後,如何對抗坎坷命運與藥頭誘惑及改過向善的心路歷程,讓台下許多布教師頻頻拭淚。當天,社輔布教師與預備布教師105位與會。
林宏弦表示,社輔布教最大的功能,布教師慈悲以同理心,了解收容人的需要,不斷從課程規畫設計與講說內容。當收容人在高牆裡掙扎,表面表現都很乖,有得吃、有得睡,還有人叫起床。但出監後,收容人必須面對現實生活,住吃穿用成為壓力。失去自由到回歸社會這一段路,才是真正考驗更生人的智慧。
陳昭元提及,2010年他42歲出監,曾在監獄近20年,當時他心想「我這一輩子就這樣過了!」自己放棄自己,家人早已放棄他。很幸運出監前他申請轉調台南明德外役監,遇到一群佛光社輔布教師沒有放棄他。一次夜間輔導,布教師告訴他「藥不藥(諧音)是你自己的選擇」頓時打醒他,讓他反思「對呀!碰毒品是自己決定的。」
「出監後,才是我磨難的開始。」40多歲的陳昭元身無一技之長,更生人找工作也不容易,只能靠打臨工,每個月賺不到一萬塊,養活自己都難,還要養中風臥床的老父親。在風雨飄搖中,遇到「一個笨蛋」不離不棄的太太,義無反顧情義相挺,藥頭每天到他家誘惑。太太問他「現在我們生活這麼難?你會不會走回頭路?」他毅然堅決的回了一句「不會!」從工作中體會星雲大師「做中學、學中做」的人生哲學,秉持信仰一路堅持到底,如今創業自己當老闆。
楊榮順提到,「從19歲到2020年回來,我在監所進出有6、7趟。」曾環島台灣四分之一的監獄,轉至台南明德外役監後,在佛光監獄佈教師勸導下,掌握「契機與捷徑」。「感謝星雲大師,在我最無助的時候,讓我有個棲身之所,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我做義工的期間,一顆不安的心給『安住』了」。發心做義工,發現原來做義工比賺錢還要歡喜。
「心存正念,有求必應」住在佛光山三年,每天生活在充滿慈悲與友善的環境中,體會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於是學習充實自己技能,一年半內考了三張證照。尤其每當遇到困難都會跟佛菩薩祈求,解決當下的問題。他還一心想與女兒修復關係,常常向菩薩祈求,因緣俱足,大女兒成為佛光山的員工,二女兒變得很貼心。
謝慶曉分享,他曾3次進出監獄,在高牆內度過20多年的歲月,直到明德外役監遇到佛光佈教師「佈教師就如地獄中的地藏王菩薩,為了拉回迷失中的我們都不敢輕言說放棄!那我也一定要用心改變自我,回報佈教師菩薩們無私的大愛與關懷。」因感受到佈教師「永不放棄」的精神,讓他開始思惟人生「願力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聆聽星雲大師的開示懺悔「衣服髒了,自己可以清洗;自己有罪了,何以不能自己懺除」大師的甘露法語讓他受用一生。
「在明德分監時,佛光山慈善院長依來法師與布教師常來關懷和勉勵。」謝慶曉當時就發願「回歸社會後,我也要當一位佛光人。」冥冥中有一股力量牽引,在柯宏志佛光人和伸港分會督導柯銘溉幫忙加入佛光會,成為一名真正的佛光人。他感謝佛光人一路的關懷與支持,現今擔任福山寺的義工,從服務奉獻中體會「付出是歡喜,用歡喜心布施是快樂。」
                    
                    
                    
                林宏弦表示,社輔布教最大的功能,布教師慈悲以同理心,了解收容人的需要,不斷從課程規畫設計與講說內容。當收容人在高牆裡掙扎,表面表現都很乖,有得吃、有得睡,還有人叫起床。但出監後,收容人必須面對現實生活,住吃穿用成為壓力。失去自由到回歸社會這一段路,才是真正考驗更生人的智慧。
陳昭元提及,2010年他42歲出監,曾在監獄近20年,當時他心想「我這一輩子就這樣過了!」自己放棄自己,家人早已放棄他。很幸運出監前他申請轉調台南明德外役監,遇到一群佛光社輔布教師沒有放棄他。一次夜間輔導,布教師告訴他「藥不藥(諧音)是你自己的選擇」頓時打醒他,讓他反思「對呀!碰毒品是自己決定的。」
「出監後,才是我磨難的開始。」40多歲的陳昭元身無一技之長,更生人找工作也不容易,只能靠打臨工,每個月賺不到一萬塊,養活自己都難,還要養中風臥床的老父親。在風雨飄搖中,遇到「一個笨蛋」不離不棄的太太,義無反顧情義相挺,藥頭每天到他家誘惑。太太問他「現在我們生活這麼難?你會不會走回頭路?」他毅然堅決的回了一句「不會!」從工作中體會星雲大師「做中學、學中做」的人生哲學,秉持信仰一路堅持到底,如今創業自己當老闆。
楊榮順提到,「從19歲到2020年回來,我在監所進出有6、7趟。」曾環島台灣四分之一的監獄,轉至台南明德外役監後,在佛光監獄佈教師勸導下,掌握「契機與捷徑」。「感謝星雲大師,在我最無助的時候,讓我有個棲身之所,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在我做義工的期間,一顆不安的心給『安住』了」。發心做義工,發現原來做義工比賺錢還要歡喜。
「心存正念,有求必應」住在佛光山三年,每天生活在充滿慈悲與友善的環境中,體會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於是學習充實自己技能,一年半內考了三張證照。尤其每當遇到困難都會跟佛菩薩祈求,解決當下的問題。他還一心想與女兒修復關係,常常向菩薩祈求,因緣俱足,大女兒成為佛光山的員工,二女兒變得很貼心。
謝慶曉分享,他曾3次進出監獄,在高牆內度過20多年的歲月,直到明德外役監遇到佛光佈教師「佈教師就如地獄中的地藏王菩薩,為了拉回迷失中的我們都不敢輕言說放棄!那我也一定要用心改變自我,回報佈教師菩薩們無私的大愛與關懷。」因感受到佈教師「永不放棄」的精神,讓他開始思惟人生「願力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聆聽星雲大師的開示懺悔「衣服髒了,自己可以清洗;自己有罪了,何以不能自己懺除」大師的甘露法語讓他受用一生。
「在明德分監時,佛光山慈善院長依來法師與布教師常來關懷和勉勵。」謝慶曉當時就發願「回歸社會後,我也要當一位佛光人。」冥冥中有一股力量牽引,在柯宏志佛光人和伸港分會督導柯銘溉幫忙加入佛光會,成為一名真正的佛光人。他感謝佛光人一路的關懷與支持,現今擔任福山寺的義工,從服務奉獻中體會「付出是歡喜,用歡喜心布施是快樂。」
                        最新消息
                    
                    幫光復災民重建家園 陳彥寬家族送100台洗衣機
2025-11-04開心工作坊 均頭教職員歡喜找回自心
2025-11-04老榮民與佛光人的四代同堂情 見證「以眾為我、化我為眾」
2025-11-04〔三好校園〕三好行動在潭陽 美學品德共芬芳
2025-11-04《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衣食住行5-2
2025-11-04人間LIFE福山TALK 慧傳法師暢談佛法生活
2025-11-03〔寶島采風〕雨夜花翠影婆娑 綠顏如詩映清波
2025-11-03日中文化藝術季in萬福寺 大阪佛光合唱團演出交流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信仰傳承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600位佛子安頓身心
2025-11-03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