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普門寺舉辦彩繪燈籠獻燈祈福暨閱讀星雲大師全集法傳心燈

地方采風

字級

普門寺舉辦彩繪燈籠獻燈祈福暨閱讀星雲大師全集法傳心燈

【人間社 張彬彬 台北報導】 2023-12-11
「法幢不容傾倒,慧燈不可熄滅。」佛光山普門寺12月10日舉辦「普門寺彩繪燈籠獻燈祈福暨閱讀星雲大師全集法傳心燈活動」,廣邀創作者前來大會師,殿堂高掛色彩繽紛的燈籠作品,也藉此因緣緬懷師恩、領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法身舍利,400餘位同霑法益。

住持滿方法師感謝國際佛光會北市南區佛光人響應「佛光山2024年燈籠彩繪活動」,積極邀請各級學校、幼兒園、慈善團體、宮廟、各里區等參與,年齡從5歲到90歲,80多場次彩繪燈籠,作品總件數近2600盞,共同為自己、家人、朋友與社會彩繪一盞無量光明的心燈,期許大家畫出自信與菩提心,在生活中落實三好與四給,讓人間佛教在各地發光發熱。

由人間佛教讀書總部講師蒲懿君主持「彩繪燈籠交流分享座談會」,邀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新北市立鶯歌工商廣告設計科老師蘇美綺、學生洪立潔及邱雅鍶,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陳秀卿及其子呂宗哲與大安第一分會督導鄭秀嫚,分享參加彩繪燈籠心得。

陳素芬從學佛因緣談起,分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海洋科技博物館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打造淨零願景的未來,並提到受到星雲大師「雲水自在·祥和歡喜」新年賀詞及三好理念的啟發,海科館同仁在燈籠上繪製美麗的海科景色,期許跟隨大師腳步胸懷大志,展望良善與和平的大同世界。

佛光人第二代蘇美綺在母親國際佛光會中正分會會長林芳米接引下以佛法教導彩繪燈籠,她提到不論是花卉或祈福詞語等美好景象,可藉由色彩、圖案與文字展現出來,並將佛法融入其中。去年參賽榮獲佳作的洪立潔表示,此次以「祥龍」串起各地景點,將喜悅與祝福帶到作品中;去年榮獲優等的邱雅鍶分享,今年以「雲水自在」為主題,希望人生能像燈籠一樣多彩。

陳秀卿談到參加彩繪燈籠的意義包括:攜家帶眷參加可享受共同參與創作的樂趣,邀請里民與社會人士參與可將美學推廣到社區。此外,燈籠代表光明、平安與喜氣,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期許大家都能做個發光體,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佛光人第三代呂宗哲提到,阿嬤陳信智的身體力行讓自己很攝受,也教導下一代要「行三好」,學習阿嬤的精神將佛法落實於生活。鄭秀嫚分享接引學校、監獄、教養院等親近善法、廣結善緣的經驗。

由普門寺監院妙旭法師主持的「閱讀《星雲大師全集》法傳心燈」,邀請國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莊燕雪、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桃竹苗區團務長羅羽筑與普門佛光童軍團方彥杰與談。妙旭法師提到,《傳燈》是放在《星雲大師全集》的傳記類,《全集》是大師的法身舍利,希望大家能透過閱讀來與大師接心。

莊燕雪分享星雲大師「以教為命、以無為有」的行佛人生時提到,大師各地弘法,把佛陀的教化潤澤眾生,佛光山是「給」出來的,期許大家要學習大師突破困難的勇氣,讓人間佛教的「無盡燈」燈燈相續。

羅羽筑分享接任桃竹苗區團務長的因緣時談到,青年團是最佳學習平台,要以「師心為己心」、讓「佛教靠我」,「直下承擔」即是自己的座右銘。

今年11歲的方彥杰分享,師公星雲大師信守承諾、永不退票,是自己學習的榜樣,會學習師公「給人因緣」的精神,期許來世能在「第一個十年」就認識師公,一同圓滿弘法度眾的慈心悲願。

活動前佛光普門啦啦隊以優美舞姿供眾,普門童軍團與普門青年團獻唱人間音緣歌曲〈點燈〉,北市南區佛光幹部以〈雲湖之歌〉詮釋祖庭之美。最後由住持滿方法師帶領獻燈祈福,與會者獻上自己彩繪的心燈憶念師恩,讚頌佛光讚,虔誠恭讀〈為佛光星公祈願文〉,祈請星公上人早日乘願再來,行菩薩道廣度眾生,再續法緣。
12345678910第1 / 40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