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宗教新聞> 明湖國小校中有廟廟中有校

宗教新聞

字級

明湖國小校中有廟廟中有校

【人間社 梁金福 員林報導】 2021-06-03
「廟中有校,校中有廟」,彰化縣員林鎮明湖國小是全國唯一有此奇景,六十多年來「校-明湖國小」、「廟-開林寺」師生、信徒一直和平共存,而到底是先有廟還是先有校,賴登農校長表示是先有廟,而且明湖國小就蓋在開林寺的廟產上。

明湖國小位處於彰化縣員林鎮湖水里的百果山上,百果山盛產各種水果聞名,因而蘊育出員林的鹼酸甜「蜜餞」行業,山上種植各種水果,山下蜜餞工廠林立,到員林來一定要吃鹼酸甜。

明湖國小的所在地湖水里,地方耆老饒清錫說湖水坑是一個典型的種植山產的里,里民的子女就學必須送到山腳下的青山國小就讀,當時交通不便,利用產業道路,岐嶇的山路,一趟路程往往要一個多小時。尤其是夏日的豪雨,山洪爆發,道路被沖毀,更是寸步難行,危險萬分。

民國四十年,彰化縣首任民選縣長陳錫卿巡視地方建設時,民眾强烈的建議湖水里要設學校,解決學生翻山越嶺的就學問題,當時陳錫卿縣長允諾設校 但要地方協助尋覓設校地點。

饒清錫說湖水坑是一個山地的里,要找一個地勢較為平坦,同時地點又適中,方便學生就學的地點實在很困難,最後看上了湖水坑的開林寺。

開林寺是在清乾隆年間,有唐山裕德公者攜帶釋迦牟尼佛像來台,在湖水坑落腳供奉,在1857年民眾籌資建廟,以三尊泥塑佛像供民膜拜,因當地民眾以開墾山林焚炭為生,故名為「開林寺」,距今已有240餘年歷史,而在歷經幾次的重建,民國七十年完成三層樓雄偉的建築,一樓供奉文昌帝君,二樓文殊師利菩薩,三樓釋迦牟尼佛。

賴登農校長表示:陳錫卿縣長接受黃榮遷里長等的陳情,允諾在湖水坑設校,於是在商得開林寺的同意下,借用二間竹廣屋為教室,於民國40年9月成立明水國民學校(現已改名為青山國小)明湖分部,民國45年正式成立明湖國民學校,廟中有校、校中有廟,就成為全國唯一的現象。

賴登農表示明湖國小校地約有四千平方公尺,全部都是開林寺的廟產,學校因地處山丘陵地,因此採「梯田式」建築,學校的正中央就是開林寺,教室等建築環繞在開林寺的周圍。

開林寺主委吳春景(也曾擔任彰化縣國學會理事長)表示:開林寺供奉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文昌帝君都是教導我們開智慧,尤其是考生每年在考季都會拿著准考證供奉在文唱帝君桌上,祈求佛菩薩保佑得到高分,因此學生能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是一種福報。

吳春景指出開林寺的信徒也都很有智慧,他們絕不會干擾到學生的學習,到廟裡膜拜都能保持肅靜,不會大肆宣嘩。

明湖國小「廟中有校、校中有廟」是全國唯一的奇特現象,然而面對少子化加上人口外移,學生人數逐年下降,賴登農表示明湖國小麻雀雖小,但學校發展特色,要建立一個綠色城堡。同時也感謝佛光山的雲水書車開到明湖國小,讓資源不足的學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吸引學生回流就讀,讓「廟中有校、校中有廟」不要成為絕響。














12345678910第1 / 229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