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目前任教於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同時承擔鳳山教師分會現任會長的張瑞芳教授(左後站立),5月24日帶領50位高科大學習「生命與倫理」課程的學生參訪佛光山鳳山講堂,住持覺海法師(前站立)歡迎首次踏入佛門的訪客。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
圖說:25位學生至3樓教室,覺海法師引導探索與瞭解「八兄弟,祂們到底是誰啊!」30分鐘學習體驗後,兩組同學流程互換。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
圖說:覺海法師以說故事方式活潑了故事內容:「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家裡把帳開。」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
圖說:由滿尚法師教導「禪修」課程,因為學生都是首次進入禪堂,法師從最基本的「吸氣、吐氣、數息、閉目、養神」動作中,讓他們學習從禪坐中放鬆緊繃的心神。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
圖說:知遠法師帶領25位學生到4樓禪堂教室,由滿尚法師教導「禪修」課程,因為同學們都是首次進入禪堂,法師從最基本的「吸氣、吐氣、數息、閉目、養神」動作中,讓同學們學習從禪坐中放鬆緊繃的心神。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
圖說:吳高惇譯同學是高科大二學生,他說自己是基督徒,第一次進入佛殿、第一次禪坐、第一次浴佛,感覺好新鮮,聽聞法師介紹許多人間大學的課程,他會找時間到講堂更詳細了解、學習,對他往後的人生必有大助益。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
圖說:兩堂功課完畢,同學們體驗人生首度浴佛修持。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
圖說:黃千華(右)是大三的學生,第一次參加禪坐,不諱言的說出原本為一些瑣事搞得心神不寧、雜念紛飛、心浮氣躁,經過法師教導禪坐、攝心守意,祥和的氛圍讓他的心平靜放鬆,浴佛台前,祈求佛陀庇佑全家人身體健康、他的學業及未來人生都能順遂圓滿。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
圖說:眾人於2樓大殿禮佛、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戴良雄攝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生參訪鳳山講堂
2023-05-25
目前任教於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同時承擔鳳山教師分會現任會長的張瑞芳,5月24日帶領50位高科大選讀「生命與倫理」課程的學生參訪佛光山鳳山講堂,住持覺海法師於2樓大殿歡迎首次踏入佛門的訪客。
張瑞芳向法師報告,他是佛光人,且牢記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教導:「佛教的主張是人性有善、有惡,無論人性本善、本惡,或善惡俱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能開展人性善的本能,去除人性惡的習性。」
在佛誕節前夕,帶領學生到鳳山講堂參加浴佛活動實踐體驗。希冀他們藉此體驗洗滌去除人性惡的習性,如:貪欲、瞋恨、愚痴的汙垢,讓身口意都能保持潔淨。最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淨化自己的煩惱塵垢,化導邪曲人心為善良菩提,提升生活品質,增加正義道德的養成。
眾人分兩組活動,知遠法師帶領25位學生到4樓禪堂教室,由滿尚法師教導「禪修」課程,因為學生都是首次進入禪堂,法師從最基本的「吸氣、吐氣、數息、閉目、養神」動作中,讓大家學習從禪坐中放鬆緊繃的心神。
另一組由覺應法師帶領25位學生到3樓教室,由覺海法師引導同學們一起探索與瞭解「八兄弟,祂們到底是誰啊!」覺海法師以說故事方式活潑了故事內容:「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家裡把帳開。」告訴大眾,每個人都有八個心識,猶如親兄弟形影不離,合作無間。伶俐的「末那識」像個幕後大總管,看顧一家子大大小小事情。 在幕前風光得意的五個小兄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每天在門口接觸外界的人事物,忙碌得像做生意的夥計一樣,陪伴在夥計身旁,緊盯著每件買賣作帳,斤斤計較個不停的,就是八面玲瓏的「意識」大掌櫃。另一個似乎呆呆的第八識就是「如來藏」。
「寓教於樂」起了大作用,覺海法師看著聽故事入迷的大學生,含笑的告訴學生,「意識心」總認為自己是老大﹣真「我」,然而意識「我」領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如果這「我」是真實的,為何要讓自己受苦呢?同學們睜大眼睛望向法師尋求答案。法師為眾詳細解釋「末那識」後說,八兄弟中唯有「如來藏」才能真實的一直存在,不變老,也不會死,不會苦,才可以稱做是「真我」。法師總結:「成佛」必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廣行六度波羅蜜,幫助數不盡的有情眾生一起邁向成佛之道,才能具足圓滿的福德和智慧。
兩堂功課完畢,同學們來到一樓浴佛台前體驗人生首度浴佛修持。吳高惇譯是高科大二學生,他說自己是基督徒,第一次進入佛殿、第一次禪坐、第一次浴佛,感覺好新鮮,只要抱著學習的態度,無關宗教藩籬,聽聞法師介紹許多人間大學的課程,他會找時間到講堂更詳細了解、學習,對他往後的人生必有大助益。
第一次參加禪坐的大三學生黃千華,不諱言的說出原本為一些瑣事搞得心神不寧、雜念紛飛、心浮氣躁,經過法師教導禪坐、攝心守意,祥和的氛圍讓他的心平靜放鬆,浴佛台前,祈求佛陀庇佑全家人身體健康、他的學業及未來人生都能順遂圓滿。
張瑞芳向法師報告,他是佛光人,且牢記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教導:「佛教的主張是人性有善、有惡,無論人性本善、本惡,或善惡俱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能開展人性善的本能,去除人性惡的習性。」
在佛誕節前夕,帶領學生到鳳山講堂參加浴佛活動實踐體驗。希冀他們藉此體驗洗滌去除人性惡的習性,如:貪欲、瞋恨、愚痴的汙垢,讓身口意都能保持潔淨。最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淨化自己的煩惱塵垢,化導邪曲人心為善良菩提,提升生活品質,增加正義道德的養成。
眾人分兩組活動,知遠法師帶領25位學生到4樓禪堂教室,由滿尚法師教導「禪修」課程,因為學生都是首次進入禪堂,法師從最基本的「吸氣、吐氣、數息、閉目、養神」動作中,讓大家學習從禪坐中放鬆緊繃的心神。
另一組由覺應法師帶領25位學生到3樓教室,由覺海法師引導同學們一起探索與瞭解「八兄弟,祂們到底是誰啊!」覺海法師以說故事方式活潑了故事內容:「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家裡把帳開。」告訴大眾,每個人都有八個心識,猶如親兄弟形影不離,合作無間。伶俐的「末那識」像個幕後大總管,看顧一家子大大小小事情。 在幕前風光得意的五個小兄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每天在門口接觸外界的人事物,忙碌得像做生意的夥計一樣,陪伴在夥計身旁,緊盯著每件買賣作帳,斤斤計較個不停的,就是八面玲瓏的「意識」大掌櫃。另一個似乎呆呆的第八識就是「如來藏」。
「寓教於樂」起了大作用,覺海法師看著聽故事入迷的大學生,含笑的告訴學生,「意識心」總認為自己是老大﹣真「我」,然而意識「我」領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如果這「我」是真實的,為何要讓自己受苦呢?同學們睜大眼睛望向法師尋求答案。法師為眾詳細解釋「末那識」後說,八兄弟中唯有「如來藏」才能真實的一直存在,不變老,也不會死,不會苦,才可以稱做是「真我」。法師總結:「成佛」必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廣行六度波羅蜜,幫助數不盡的有情眾生一起邁向成佛之道,才能具足圓滿的福德和智慧。
兩堂功課完畢,同學們來到一樓浴佛台前體驗人生首度浴佛修持。吳高惇譯是高科大二學生,他說自己是基督徒,第一次進入佛殿、第一次禪坐、第一次浴佛,感覺好新鮮,只要抱著學習的態度,無關宗教藩籬,聽聞法師介紹許多人間大學的課程,他會找時間到講堂更詳細了解、學習,對他往後的人生必有大助益。
第一次參加禪坐的大三學生黃千華,不諱言的說出原本為一些瑣事搞得心神不寧、雜念紛飛、心浮氣躁,經過法師教導禪坐、攝心守意,祥和的氛圍讓他的心平靜放鬆,浴佛台前,祈求佛陀庇佑全家人身體健康、他的學業及未來人生都能順遂圓滿。
最新消息
佛光會北區年會 歡喜齊心向前行
2025-11-02佛光西來學童遊戲體驗 行三好收穫心甜
2025-11-02月光寺多元族群料理 北區佛光人享蔬食
2025-11-02大崗山淨山健走 環保心保傳遞善與健康力
2025-11-02法水寺送給天國的信 700天燈傳達想念祝福
2025-11-02「華彩萬象」石窟藝術佛館開幕 沉浸體驗千年文化
2025-11-02南天大學社區藝術展開幕 一筆字映照藝術之光
2025-11-02沙巴SPM考生祈福 祈願考生自信展現實力
2025-11-02紐約中文學校家長會 凝聚教育共識
2025-11-02獅王文化節大顯獅威 泰山佛光蔬食禪味廣結緣
2025-11-0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