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中醫基礎講座談身心調理
2021-10-24
國際佛光會澳門協會路環分會於9月16日起舉辦連續三講的「中醫基礎與身心調理講座」,敦請百家綜合醫療中心–陳碧川醫生主講,從中醫角度分享如何紓緩生活壓力及情緒問題。吸引近70位會員大眾參與。
第一講及第二講假佛光緣進行,陳醫生先簡單闡述「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相應人體之肝、心、脾、肺、腎;「百病生於氣,若情緒出現問題,會促使人體內氣血運行混亂,導致百病叢生」,陳碧川接著說明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與臟腑氣血的關係,他指出,悲傷肺、怒傷肝、恐傷腎、喜傷心、思傷脾,情緒的波動對五臟影響很大。
陳碧川提出9點日常生活的現象作為「檢視情緒指標」, 說明如何分辨憂鬱症、抑鬱症與躁鬱症等三種情緒病,他指出現代人大部分都有鬱症,一般可藉旅遊、飲食、運動、傾訴及陪伴宣洩及釋放情緒;醫生提醒,情緒病看似是心理成因的問題,很多時候服藥後都可以完满地解決。倘出現情緒問題時,要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家人親屬的關愛和包容諒解的心也是不可或缺。如果情況嚴重,千萬不要害怕而拒絶求醫,應尋求專業人士治療。
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第三場講座改為線上ZOOM會議室舉行,陳碧川剖析情緒病的內外致病成因,從中醫基礎上認識情緒病,其成因多為情志不舒、氣積鬱滯所致,且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改善身心狀況,治療調整情緒病,中醫主張五臟是關鍵;醫生細談抑鬱症的中醫藥辨證治療,介紹其臨床證見及常用藥物,以並說明中醫的特色療法穴位療法,以及推介幾款調節情緒的藥膳及藥浴療法。陳醫生透過動畫,分享4個情緒管理方法,轉換場地及心情、不說任何話及不作任何決定、找個情緒出口,發洩情緒,告訴自己,情緒只是暫時。「心是君王」,陳碧川引述《黃帝內經》帶出一個重要訊息,調理情緒的關鍵在於「心」,而心的養生之中,情志則是關鍵!醫生傳授情志養生的要訣,由淺入深的講解,讓大家明暸情緒病的成因及其預防,幫助大家管理情緒。聽眾受用之餘意猶未盡,捨不得下線,更期待日後再度參與。
會員李翠嫦感謝這次學習機會,相信今次的講座可幫助一直受情緒困擾的人,從中領悟到所有事都能有解決方法。林瑞華體會到人不要執著,不要抱怨,認識到世間的無常,用佛法及轉念來控制情緒。羅美玲分享講座讓她發現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問題都會影響身體及情緒健康。
澳門協會會長鄧月明表示,陳醫生講述「心」的治療,叮嚀要懂得放下,這與佛陀的教法相應為。路環分會會長許鳳鳴指出,因應疫情,第三場講座首次試用線上形式進行,突破了防疫期間防止群聚的限制,反應踴躍,效果令人滿意,亦有會員反映希望以後可多舉辦線上講座。她又稱,陳醫生提出關心、包容、聆聽及鼓勵病患者,這點與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四給精神相吻合。
第一講及第二講假佛光緣進行,陳醫生先簡單闡述「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相應人體之肝、心、脾、肺、腎;「百病生於氣,若情緒出現問題,會促使人體內氣血運行混亂,導致百病叢生」,陳碧川接著說明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與臟腑氣血的關係,他指出,悲傷肺、怒傷肝、恐傷腎、喜傷心、思傷脾,情緒的波動對五臟影響很大。
陳碧川提出9點日常生活的現象作為「檢視情緒指標」, 說明如何分辨憂鬱症、抑鬱症與躁鬱症等三種情緒病,他指出現代人大部分都有鬱症,一般可藉旅遊、飲食、運動、傾訴及陪伴宣洩及釋放情緒;醫生提醒,情緒病看似是心理成因的問題,很多時候服藥後都可以完满地解決。倘出現情緒問題時,要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家人親屬的關愛和包容諒解的心也是不可或缺。如果情況嚴重,千萬不要害怕而拒絶求醫,應尋求專業人士治療。
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第三場講座改為線上ZOOM會議室舉行,陳碧川剖析情緒病的內外致病成因,從中醫基礎上認識情緒病,其成因多為情志不舒、氣積鬱滯所致,且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改善身心狀況,治療調整情緒病,中醫主張五臟是關鍵;醫生細談抑鬱症的中醫藥辨證治療,介紹其臨床證見及常用藥物,以並說明中醫的特色療法穴位療法,以及推介幾款調節情緒的藥膳及藥浴療法。陳醫生透過動畫,分享4個情緒管理方法,轉換場地及心情、不說任何話及不作任何決定、找個情緒出口,發洩情緒,告訴自己,情緒只是暫時。「心是君王」,陳碧川引述《黃帝內經》帶出一個重要訊息,調理情緒的關鍵在於「心」,而心的養生之中,情志則是關鍵!醫生傳授情志養生的要訣,由淺入深的講解,讓大家明暸情緒病的成因及其預防,幫助大家管理情緒。聽眾受用之餘意猶未盡,捨不得下線,更期待日後再度參與。
會員李翠嫦感謝這次學習機會,相信今次的講座可幫助一直受情緒困擾的人,從中領悟到所有事都能有解決方法。林瑞華體會到人不要執著,不要抱怨,認識到世間的無常,用佛法及轉念來控制情緒。羅美玲分享講座讓她發現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問題都會影響身體及情緒健康。
澳門協會會長鄧月明表示,陳醫生講述「心」的治療,叮嚀要懂得放下,這與佛陀的教法相應為。路環分會會長許鳳鳴指出,因應疫情,第三場講座首次試用線上形式進行,突破了防疫期間防止群聚的限制,反應踴躍,效果令人滿意,亦有會員反映希望以後可多舉辦線上講座。她又稱,陳醫生提出關心、包容、聆聽及鼓勵病患者,這點與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四給精神相吻合。
最新消息
滑鐵盧佛光緣 賞茶聞香接引社區人士
2025-10-18守護關懷校園安全 學習勇敢拒絕霸凌
2025-10-18營造幸福的人生講座 從觀念轉變開始
2025-10-18【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禪門的管理法①
2025-10-18佛光人說幸福 三民社區共修喜悅人生
2025-10-17南華大學數位教學卓越 全台首創人間佛教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2025-10-17越南國際佛教翻譯中心 計畫精選翻譯《星雲大師全集》100種
2025-10-17多元宗教共慶印度排燈節 紐約州長倡導團結與和諧
2025-10-17南華大學喜迎第16屆樂齡大學 融合AI智慧引領長者與時俱進
2025-10-17臥龍崗南天中華學校首辦兒童茶禪營 童心習禪悅品茗香
2025-10-17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