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由福報文化主辦的《穿越知識邊界——李虹慧的生命因緣》新書分享會,8月9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13樓法堂溫馨舉行,150位聽眾一同回顧她在教育、文化與弘法領域的深厚歷程。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表示,李虹慧老師一生作育英才,展現平凡中的不平凡。 人間社記者何筱淇攝
圖說:《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表示,《穿越知識邊界》的命名,意在表達從世俗知識超越至佛教至高無上的智慧。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也以多年共事經驗,回憶李虹慧在教育與佛學推廣上的細膩與堅持。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龍華科技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郭冠麟(左)說,李虹慧是他的媽媽,感謝佛光山率先撰文編輯,而且一年半即出書,可見得佛光山是非常專業而且有效率的團隊。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
圖說: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祝賀,感謝李虹慧的貼心安慰。 人間社記者何筱淇攝
圖說:現年85歲的李虹慧,將國小教師的專業背景結合慈悲願心,在校園與社會間播下「三好運動」的種子,且身體力行。 人間社記者何筱淇攝
圖說:李虹慧老師初任小學教師時所指導的4位學生,如今已步入78歲,他們依然銘記師恩,特意前來表達感謝。 人間社記者何筱淇攝
圖說:李虹慧老師(中)及師丈郭文仁(中左)與其家人歡喜祝賀。 人間社記者何筱淇攝
圖說:出席嘉賓有依空法師(右7)、滿謙法師(右6)、妙熙法師(左6)、妙眾法師(左1)及人間福報編輯部主編法師群等。 人間社記者陳文杞攝《穿越知識邊界》新書分享會 李虹慧從教育再到佛子的悲智願行
2025-08-11
由福報文化主辦的《穿越知識邊界——李虹慧的生命因緣》新書分享會,8月9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13樓法堂溫馨舉行。活動以一段幻燈片影像揭開序幕,串連起李虹慧豐富的生命片段,帶領現場150位聽眾一同回顧她在教育、文化與弘法領域的深厚歷程。
現年85歲的李虹慧,長年致力於教育推廣與佛教人文的實踐,將國小教師的專業背景結合慈悲願心,在校園與社會間播下「三好運動」的種子,身體力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此次再出新書,由多位佛光山法師與好友撰序,記錄她跨越時代的生命歷程,更呈現她以教育者的耐心與佛弟子的菩薩行,默默影響著無數人。
分享會中,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開場致詞指出,這本書不只是回顧個人歷程,更是一份對未來的期許:「我們希望策劃一系列紀錄現代高僧與護法居士的傳記。」依空法師提到,中國佛教史中有許多傳燈者,以教育與文化弘法濟世,李虹慧正承襲這份精神——不以個人成就為傲,而是致力於成就他人,「潤物細無聲,那才是真正的偉大!」
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也以多年共事經驗,深情回憶李虹慧在教育與佛學推廣上的細膩與堅持:「檀講師制度的推動,不僅實踐星雲大師提倡的『僧信平等』,更使人間佛教的理念深入社區、溫暖人心。」這本書除了是個人傳記,也是一分跨世代的精神資產。
《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則回想與李虹慧一同推動讀報教育及文化出版的過程,讚歎她事事用心、勇於承擔,「許多人以德傳家、以孝傳家、以善傳家、以智慧傳家,而這本書,就是李老師用她一生的言行傳家!」
本書採訪撰文作者陳宇雙分享在訪談時,深刻感受到李虹慧即使身處困境,依然保持樂觀與開闊的心境:「我原本對佛法並不熟悉,但透過她,我看見什麼是將人間佛教落實於日常。」
當日活動也安排特別節目,由大安三分會督導包芷瑩與松一分會督導林美華帶領合唱〈烏鴉黑烏鴉白〉,為現場氛圍注入歡樂與活力。
李虹慧的多位親友亦親臨現場獻花祝賀,其中包括她初任小學教師時所指導的四位學生,如今已步入78歲的他們,依然銘記師恩,特意前來表達感謝。李虹慧長子、龍華科技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郭冠麟感性表示:「謝謝佛光山,讓母親平凡的一生,創造出不平凡的價值。」李虹慧姪子、華梵大學教務長簡江儒也分享:「姑媽在艱困時代中仍奮發向上,在教育與弘法領域的成就,令人敬佩。」
這場新書分享會,不僅是一本書的發表,更是一場生命與願行的對話。當天出席的嘉賓包括佛光山台北道場監院妙眾法師、《人間福報》編輯部主編法師群、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及監事周聰發、佛光山檀講師李秀珍、青樺視覺攝影公司董事長蔡青樺等。在眾人的祝福與掌聲中,李虹慧多年來在教育與弘法上的堅持與奉獻,得到了最真摯的肯定與回響。
現年85歲的李虹慧,長年致力於教育推廣與佛教人文的實踐,將國小教師的專業背景結合慈悲願心,在校園與社會間播下「三好運動」的種子,身體力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此次再出新書,由多位佛光山法師與好友撰序,記錄她跨越時代的生命歷程,更呈現她以教育者的耐心與佛弟子的菩薩行,默默影響著無數人。
分享會中,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開場致詞指出,這本書不只是回顧個人歷程,更是一份對未來的期許:「我們希望策劃一系列紀錄現代高僧與護法居士的傳記。」依空法師提到,中國佛教史中有許多傳燈者,以教育與文化弘法濟世,李虹慧正承襲這份精神——不以個人成就為傲,而是致力於成就他人,「潤物細無聲,那才是真正的偉大!」
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也以多年共事經驗,深情回憶李虹慧在教育與佛學推廣上的細膩與堅持:「檀講師制度的推動,不僅實踐星雲大師提倡的『僧信平等』,更使人間佛教的理念深入社區、溫暖人心。」這本書除了是個人傳記,也是一分跨世代的精神資產。
《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則回想與李虹慧一同推動讀報教育及文化出版的過程,讚歎她事事用心、勇於承擔,「許多人以德傳家、以孝傳家、以善傳家、以智慧傳家,而這本書,就是李老師用她一生的言行傳家!」
本書採訪撰文作者陳宇雙分享在訪談時,深刻感受到李虹慧即使身處困境,依然保持樂觀與開闊的心境:「我原本對佛法並不熟悉,但透過她,我看見什麼是將人間佛教落實於日常。」
當日活動也安排特別節目,由大安三分會督導包芷瑩與松一分會督導林美華帶領合唱〈烏鴉黑烏鴉白〉,為現場氛圍注入歡樂與活力。
李虹慧的多位親友亦親臨現場獻花祝賀,其中包括她初任小學教師時所指導的四位學生,如今已步入78歲的他們,依然銘記師恩,特意前來表達感謝。李虹慧長子、龍華科技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主任郭冠麟感性表示:「謝謝佛光山,讓母親平凡的一生,創造出不平凡的價值。」李虹慧姪子、華梵大學教務長簡江儒也分享:「姑媽在艱困時代中仍奮發向上,在教育與弘法領域的成就,令人敬佩。」
這場新書分享會,不僅是一本書的發表,更是一場生命與願行的對話。當天出席的嘉賓包括佛光山台北道場監院妙眾法師、《人間福報》編輯部主編法師群、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及監事周聰發、佛光山檀講師李秀珍、青樺視覺攝影公司董事長蔡青樺等。在眾人的祝福與掌聲中,李虹慧多年來在教育與弘法上的堅持與奉獻,得到了最真摯的肯定與回響。
最新消息
心保和尚關懷怡朗佛光緣 勉勵不忘初心共成佛道
2025-11-19雪梨三好四給二手市集 推動佛教環保惜福理念
2025-11-19佛光山西澳中華學校年度成果展 再創華語教學亮點
2025-11-19般若之旅安頓身心 南天寺三日禪為東西方學員注入正念
2025-11-19北美印地安喬克托全球帕瓦節 佛光山是唯一受邀佛教團體
2025-11-19中國大陸僧信訪問團 參訪萬年寺
2025-11-19紐約幼童軍社區行動 清掃逾2百袋落葉
2025-11-19守護星雲人間音緣音樂會 以樂音傳遞真善美
2025-11-19巴西華僑運動會 逾2千華僑延續使命接力傳承
2025-11-192025第十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宜興開幕
2025-11-19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