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華嚴經》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的學習管理學2
2025-05-31
三、腳踏實地
善財童子一心勤求佛道,從不好高騖遠,也不盲目追隨,總是老老實實,把握當下,順著善知識的指引,按部就班,往下一站參學。譬如第十參在師子奮迅城時,善財穩重踏實地專心聽講,離開時更勤於複習,一路思惟法義,其中用心,可見一斑!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一步一腳印的行腳參學,強調的也都是腳踏實地,老實修行。就像趙州從諗禪師,即使年高八十,因為心頭未悄然,仍舊雲遊各地,只為在迷卻的自心中,找到「本來面目」,求個心地清明。乃至於時下流行的遊學打工、自助旅遊、背包客等旅行參訪,憑藉著走出去,以務實的態度,吸取經驗,昇華自我,開拓視野,這種為求真理、探索生命,踏踏實實身體力行的勇氣與決心,也都值得我們學習。
過去,有個富翁想要蓋一棟三層樓的房子,找來建築師討論,算一算要花上一年的時間,耗資一千萬兩黃金。富翁一聽,要花那麼多錢與時間,便和建築師說:「這樣太浪費也太慢了,我只要蓋第三層的樓房就好,第一、二層統統都不需要,這不就省下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嗎?」
富翁的愚痴,妄想無中生有、一步登天,這是不可能的。在佛教的義理中,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琴師練琴,一日不練,彈指生疏;氣功師練功,時斷時續,白費功夫;運動員沒有重複枯燥的練習,哪有場上精采的表現,也無法拿到金牌。學習,同樣如此,沒有努力播種,哪裡會有收成?
現今,是一個講究效率的時代,例如吃飯要節省時間,所以有微波食物;生病要快速恢復,所以有特效藥;學習要快速成就,所以有速成補習班;賺錢要一夕致富,所以大家搶購「樂透彩券」……其實,學習哪裡有捷徑?哪裡有速成呢?沒有務實的自我管理,如何能夠成功?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沒能打下堅固基礎,妄想一登空中樓閣,最終必定落得自欺欺人、一無所得。因此,在學習的管理上,要想去除不肯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心態,源頭就在於如何管理好這顆「顛倒妄想」的心。
四、自我要求
善財童子二六時中不斷思惟善知識所教,時時刻刻憶念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法門,使自己能溫故知新,牢記所學。善財能這樣管理自己的學習,是因為過去生中,勤於自我要求,隨時修正自己的不足,發起菩提心,到了這一世,又再延續自己的菩提心,發願將所學奉獻給一切眾生,所以他透過自我觀照來看清自己,不論外在如何紛亂吵雜,內心也都能如如不動,一心朝著目標邁進。
佛門裡常要人看好自己的心,就是要你看清楚自己的毛病,以便隨時反省自己、淨化自己,隨時做一個乾淨而能夠盛法的器皿。然而,我們的眼睛卻習慣用來看別人哪裡不好?哪裡不對?一個人如果不懂得觀照內心,只曉得要求別人,對自己卻處處寬待、包容,這樣不但不容易進步,反而會愈來愈迷失自己。所以說「但自觀自行,諦觀正不正」,學習的管理,要能往外看,更要往裡看,只要能管理好自己,培養好的習慣,學習就能事半功倍。生活中,可以從哪裡自我要求起呢?比如說:
「作息要規律,飲食要正常」:自從科學進步,有了電燈以後,夜生活就跟著繁忙起來,年輕人喜愛夜讀、夜唱、夜遊、夜飲,愈夜愈精采。然而,也產生了「晚睡晚起」、「遇早不食」的現象,晨昏顛倒,隔天醒來,往往腦袋昏沉,不容易專注。佛門強調「五堂功課要正常」,早飯也是其中的一堂功課,能夠養成按時吃早飯的習慣,生活必定容易規律。
「說話要有禮,見人要微笑」:現代人常透過3C產品進行對話,面對面與人溝通互動時,卻不知道應對的禮儀。因此,如何以適當的表情、合宜的語言來回應,就是青年們重要的功課了。像是說話,要說「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的好話;一抹微笑也可以帶來鼓勵、希望與祝福,所謂「面上無瞋是供養」,適當的表情回應,可以從對人微笑開始做起。
「心中要慈悲,念頭要得正」:慈悲沒有敵人,心中有慈悲的人,如同觀音菩薩能用慈眼觀察眾生的需求,用耳朵傾聽眾生的痛苦,用美言安慰眾生的煩憂,用雙手撫平眾生的創傷,帶給眾生無畏的勇氣。
「念」,就是今天的心,當下這念,禪堂裡,維那師父一聲「提起正念來」,就是提醒我們,觀照那如瀑流般的念頭,隨時隨地,保持正念。
從生活「自我要求」的管理中,觀照我們的身口意,時時提醒自己: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常常問自己:道德昇華了沒有?學問進步了沒有?發心擴大了沒有?做一個觀照自己在不在的「觀自在」,自然能夠遠離心中的煩惱魔障,如此,你還能不看見本自具足的清淨心嗎?
善財童子一心勤求佛道,從不好高騖遠,也不盲目追隨,總是老老實實,把握當下,順著善知識的指引,按部就班,往下一站參學。譬如第十參在師子奮迅城時,善財穩重踏實地專心聽講,離開時更勤於複習,一路思惟法義,其中用心,可見一斑!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一步一腳印的行腳參學,強調的也都是腳踏實地,老實修行。就像趙州從諗禪師,即使年高八十,因為心頭未悄然,仍舊雲遊各地,只為在迷卻的自心中,找到「本來面目」,求個心地清明。乃至於時下流行的遊學打工、自助旅遊、背包客等旅行參訪,憑藉著走出去,以務實的態度,吸取經驗,昇華自我,開拓視野,這種為求真理、探索生命,踏踏實實身體力行的勇氣與決心,也都值得我們學習。
過去,有個富翁想要蓋一棟三層樓的房子,找來建築師討論,算一算要花上一年的時間,耗資一千萬兩黃金。富翁一聽,要花那麼多錢與時間,便和建築師說:「這樣太浪費也太慢了,我只要蓋第三層的樓房就好,第一、二層統統都不需要,這不就省下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嗎?」
富翁的愚痴,妄想無中生有、一步登天,這是不可能的。在佛教的義理中,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琴師練琴,一日不練,彈指生疏;氣功師練功,時斷時續,白費功夫;運動員沒有重複枯燥的練習,哪有場上精采的表現,也無法拿到金牌。學習,同樣如此,沒有努力播種,哪裡會有收成?
現今,是一個講究效率的時代,例如吃飯要節省時間,所以有微波食物;生病要快速恢復,所以有特效藥;學習要快速成就,所以有速成補習班;賺錢要一夕致富,所以大家搶購「樂透彩券」……其實,學習哪裡有捷徑?哪裡有速成呢?沒有務實的自我管理,如何能夠成功?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沒能打下堅固基礎,妄想一登空中樓閣,最終必定落得自欺欺人、一無所得。因此,在學習的管理上,要想去除不肯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心態,源頭就在於如何管理好這顆「顛倒妄想」的心。
四、自我要求
善財童子二六時中不斷思惟善知識所教,時時刻刻憶念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法門,使自己能溫故知新,牢記所學。善財能這樣管理自己的學習,是因為過去生中,勤於自我要求,隨時修正自己的不足,發起菩提心,到了這一世,又再延續自己的菩提心,發願將所學奉獻給一切眾生,所以他透過自我觀照來看清自己,不論外在如何紛亂吵雜,內心也都能如如不動,一心朝著目標邁進。
佛門裡常要人看好自己的心,就是要你看清楚自己的毛病,以便隨時反省自己、淨化自己,隨時做一個乾淨而能夠盛法的器皿。然而,我們的眼睛卻習慣用來看別人哪裡不好?哪裡不對?一個人如果不懂得觀照內心,只曉得要求別人,對自己卻處處寬待、包容,這樣不但不容易進步,反而會愈來愈迷失自己。所以說「但自觀自行,諦觀正不正」,學習的管理,要能往外看,更要往裡看,只要能管理好自己,培養好的習慣,學習就能事半功倍。生活中,可以從哪裡自我要求起呢?比如說:
「作息要規律,飲食要正常」:自從科學進步,有了電燈以後,夜生活就跟著繁忙起來,年輕人喜愛夜讀、夜唱、夜遊、夜飲,愈夜愈精采。然而,也產生了「晚睡晚起」、「遇早不食」的現象,晨昏顛倒,隔天醒來,往往腦袋昏沉,不容易專注。佛門強調「五堂功課要正常」,早飯也是其中的一堂功課,能夠養成按時吃早飯的習慣,生活必定容易規律。
「說話要有禮,見人要微笑」:現代人常透過3C產品進行對話,面對面與人溝通互動時,卻不知道應對的禮儀。因此,如何以適當的表情、合宜的語言來回應,就是青年們重要的功課了。像是說話,要說「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的好話;一抹微笑也可以帶來鼓勵、希望與祝福,所謂「面上無瞋是供養」,適當的表情回應,可以從對人微笑開始做起。
「心中要慈悲,念頭要得正」:慈悲沒有敵人,心中有慈悲的人,如同觀音菩薩能用慈眼觀察眾生的需求,用耳朵傾聽眾生的痛苦,用美言安慰眾生的煩憂,用雙手撫平眾生的創傷,帶給眾生無畏的勇氣。
「念」,就是今天的心,當下這念,禪堂裡,維那師父一聲「提起正念來」,就是提醒我們,觀照那如瀑流般的念頭,隨時隨地,保持正念。
從生活「自我要求」的管理中,觀照我們的身口意,時時提醒自己: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常常問自己:道德昇華了沒有?學問進步了沒有?發心擴大了沒有?做一個觀照自己在不在的「觀自在」,自然能夠遠離心中的煩惱魔障,如此,你還能不看見本自具足的清淨心嗎?
最新消息
新馬寺首站考生祈福會 笨珍縣60考生率先祈願金榜題名
2025-10-10新加坡佛牙寺參訪佛光山 弘法目標一致
2025-10-10多倫多佛光山 重啟醫院關懷探訪計畫
2025-10-10瑞士佛光山重建啟新程 信仰傳承照亮阿爾卑斯
2025-10-10實踐星雲大師藝術弘法智慧 紐國「第九屆藝術沙龍」聯展
2025-10-10雲水書坊溫暖南少觀 智慧啟蒙少年閱讀心
2025-10-10檳城佛光學舍慶中秋 歡喜圓滿
2025-10-10普中棒球隊立德盃冠軍與富邦盃代表權 榮耀獻給星雲大師
2025-10-10多倫多佛光童軍團秋季露營 每天都是地球日
2025-10-10芳療手作融入教化 啟迪心性專注覺察
2025-10-10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6 2025-08-0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5 2025-08-05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3 2025-08-04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⑩ 2025-08-03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⑨ 2025-08-02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 2025-08-0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3 2025-07-3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2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