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張川惠(左)、陳菊珍(右)奉行人間佛教,受持五戒菩薩戒,從中學習佛陀的教法、大師的智慧法語,開發內心的智慧寶藏。 人間社記者陳德啟攝
圖說:純樸敦厚的張川惠78歲、陳菊珍74歲,兩人第三次參加「百年好合」2025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在眾人的祝福中,臉上漾著幸福與快樂。 人間社記者趙啓超攝〔2025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張川惠、陳菊珍牽手情 菩提路廣植福田
2025-01-01
純樸敦厚的張川惠78歲、陳菊珍74歲,兩人攜手超過半世紀的菩提眷屬,從佛光山蘭陽別院到台東日光寺一師一道,加入國際佛光會菩提第二分會,力行人間佛教,保持慈悲善良心性,廣植福田。元旦的「百年好合」2025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是他們第三次參加,在眾人的祝福中,臉上漾著幸福與快樂。
張川惠的外婆和阿姨早年都在宜蘭雷音寺出家,媽媽是宜蘭念佛會信徒,因此,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渡海來台,前往宜蘭雷音寺講經說法時,已和他們一家人結下甚深因緣。他的姐姐張碧英受到大師的感化,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後一直在佛光山服務到退休,目前在佛光精舍長居。頂著這樣的佛教光環,菩提種子早已埋在張川惠心田。
陳菊珍與張川惠結縭後,在家當賢妻良母,相夫教子,農忙時則和夫婿一起耕作採收,生活簡單,知足常樂。50歲是陳菊珍生命的轉戾點,婆婆一再叮嚀他要學佛,因而開始走向人間佛教的菩提路。之後由於兒子張博承要到台東發展事業,張川惠伉儷跟著前往,並以佛光山日光寺為法身慧命之家,熱心佛光會及道場活動,義不容辭擔任義工工作。
張川惠、陳菊珍奉行人間佛教,受持五戒菩薩戒,從中學習佛陀的教法、大師的智慧法語,也透過抄經、念佛開發內心的智慧寶藏。
在生活中,夫妻吵架在所難免,學佛之後,陳菊珍的因應之道即是「忍」,所謂孤掌難鳴,他說:「阮尪若生氣,我就忍,他就氣毋路(台語)。」又幽默地說:老公有時候也會學年輕人耍廢、滑手機。其實,學習3C科技可以了解現代青年的思惟與想法,又能吸取新知,例如:有時剛好滑到師父佛法開示,從中吸收法益。
為了給下一代與佛教結好緣,只要張博承有空,陳菊珍都會請其前往道場調製咖啡與佛光人分享,廣結善緣種福田。為了信仰傳承,一代傳一代,張勇伉儷讓孫子就讀大師創辦的台東均一中小學,如今孫子長大了,有的就業、有的就學,希望他們從小時候種下的菩提種子能漸漸萌芽,以佛法智慧面對生活。
張川惠的外婆和阿姨早年都在宜蘭雷音寺出家,媽媽是宜蘭念佛會信徒,因此,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渡海來台,前往宜蘭雷音寺講經說法時,已和他們一家人結下甚深因緣。他的姐姐張碧英受到大師的感化,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後一直在佛光山服務到退休,目前在佛光精舍長居。頂著這樣的佛教光環,菩提種子早已埋在張川惠心田。
陳菊珍與張川惠結縭後,在家當賢妻良母,相夫教子,農忙時則和夫婿一起耕作採收,生活簡單,知足常樂。50歲是陳菊珍生命的轉戾點,婆婆一再叮嚀他要學佛,因而開始走向人間佛教的菩提路。之後由於兒子張博承要到台東發展事業,張川惠伉儷跟著前往,並以佛光山日光寺為法身慧命之家,熱心佛光會及道場活動,義不容辭擔任義工工作。
張川惠、陳菊珍奉行人間佛教,受持五戒菩薩戒,從中學習佛陀的教法、大師的智慧法語,也透過抄經、念佛開發內心的智慧寶藏。
在生活中,夫妻吵架在所難免,學佛之後,陳菊珍的因應之道即是「忍」,所謂孤掌難鳴,他說:「阮尪若生氣,我就忍,他就氣毋路(台語)。」又幽默地說:老公有時候也會學年輕人耍廢、滑手機。其實,學習3C科技可以了解現代青年的思惟與想法,又能吸取新知,例如:有時剛好滑到師父佛法開示,從中吸收法益。
為了給下一代與佛教結好緣,只要張博承有空,陳菊珍都會請其前往道場調製咖啡與佛光人分享,廣結善緣種福田。為了信仰傳承,一代傳一代,張勇伉儷讓孫子就讀大師創辦的台東均一中小學,如今孫子長大了,有的就業、有的就學,希望他們從小時候種下的菩提種子能漸漸萌芽,以佛法智慧面對生活。
最新消息
紐西蘭全國天主教學校宗教教師 南島佛光山交流研習
2025-11-26牛津劍橋佛學社參訪倫敦佛光山 青年展開人間佛教文化與禪修之旅
2025-11-26小手寫溫暖 西方寺為安寧病患送上節日關懷
2025-11-26勝鬘書院紐約參學 看亞裔美國人挑戰與機遇
2025-11-26晚唐宮廷服飾文化 法門寺地宮的紡織考古發現與研究
2025-11-26佛光青年圓夢 掌握人生選擇
2025-11-26警民之愛 西來盃公益籃球賽助孩童溫暖過節
2025-11-26屏二分會一社區一蓮花 傳遞健康正知見
2025-11-26雪梨佛光人推動環保與多元文化 榮獲新州議會表揚肯定
2025-11-26佛光人的家 佛光村入住說明會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