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2024全民閱讀博覽會大學裡書香味」北部場,7月21日佛光山佛光大學舉行。「好書面面觀」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主持(左起),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與談。 人間社記者林君懿攝
圖說:「2024全民閱讀博覽會大學裡書香味」北部場,7月21日佛光山佛光大學舉行。愛書人聽到精彩處給予熱烈的掌聲。 人間社記者林君懿攝
圖說:「2024全民閱讀博覽會大學裡書香味」北部場,7月21日佛光山佛光大學舉行。「好書面面觀」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主持,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與談,近2千名愛書人齊聚懷恩館聆聽薰習。 人間社記者林君懿攝
圖說:「2024全民閱讀博覽會大學裡書香味」北部場,7月21日在佛光大學熱閙登場,每位愛書人各自帶來一本書進行好書交換,以法為禮。 人間社記者林君懿攝
圖說:「2024全民閱讀博覽會大學裡書香味」北部場,7月21日在佛光大學熱閙登場。愛書人透過讀書會帶領人的引導,熱烈地參與活動。 人間社記者林君懿攝全民閱讀博覽會 好書面面觀
2024-07-22
「2024全民閱讀博覽會大學裡書香味」北部場,7月21日佛光山佛光大學舉行。「好書面面觀」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主持,就《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的身教言教》及《菩提伽耶那一夜》,由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佛光山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與談,近2千名愛書人齊聚懷恩館、雲五館聆聽薰習。
「書,是我最好的朋友,讀書可以改變氣質」。依空法師回應覺培法師提問「讀書有多重要?對我們有什麼幫助?」買書、讀書、藏書、教書到編書、流通書等,都是他的最愛。讀書可與先聖先賢對話,透過文字般若即悟即證。讀書要「四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勉眾「有益才開卷」取代「開卷有益」的迷思。
滿謙法師說,他愛讀書是小時候受祖父房間葡萄乾與佛經的啟發。以色列是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家長訓練小孩閱讀,是從孩子最喜歡的東西與書籍結合引導。他喜歡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教導,「以聞思修入三摩地」,也認同北大校長嚴復所說:「讀書,世界在眼前;不讀書,眼前就是世界」。
妙勤法師例舉明朝萬曆皇帝幼時授業老師于慎行所言:「讀不讀書都可以當皇帝;但是,讀書做明君,不讀書做昏君」。佛光山「好苗子計畫」,引導孩子透過每日檢視四件事:「做錯什麼事、做什麼好事、感恩的事、功課完成沒」,逐漸改善品德,教育從品格教育開始,品格好成績就會好。
「目前最推薦給愛書人閱讀《星雲大師全集》的哪一冊?」覺培法師再提問,依空法師強調大師的一生「以教為命」,認為文化最為重要。特別推薦《釋迦牟尼佛傳》、《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滿謙法師推薦《普賢菩薩十大願》,其第一願禮敬諸佛,是尊重每個人人格,最終達「人權」、「生權」,讓一切眾生有生存權利。妙勤法師推薦學佛寶典《往事百語》,是大師的處世心法。
談及《菩提伽耶那一夜》,依空法師說,印度佛教早期以象徵方式表現佛陀的存在,例如佛塔、菩提葉。那年在大師帶團之下至印度朝聖,在菩提伽耶停留時間很短,半夜約幾位師兄去菩提樹下、金剛座前打坐,體會皈依佛陀座下的喜悅。當時心中企盼得到一片菩提葉,然最終「片葉不沾身」,釋然解脫。雖未得到有形的菩提葉,但心中已然領受到無形的菩提。
滿謙法師以其著作《雲水歐洲》、《世界之心看歐洲》,說明佛教不是歐洲宗教主體,多元複雜的人種、語言、教派等,都是在歐洲弘揚佛教的困難。2006年奉命赴歐洲推動人間佛教,提出「佛光歐盟」,以集體創作,建立僧信二眾共識,整合資源,在「宗教對話城市」建寺,成為跨宗教融和的棟樑,實踐「法界融和、共生共榮、自他一如」。
妙勤法師以《正向語言的力量》說明,無往不利的人,都在巧妙運用語言的力量,運用自我應驗預言成就夢想或目標。強調改變語言就能扭轉未來,更以大師早在70年前,就勾勒好佛光山未來的藍圖為例。讓自己養成使用正向語言的習慣,能幫助他人振奮精神,也能讓自己充滿活力。一句好話,就能讓所處的世界成為友善空間。
「書,是我最好的朋友,讀書可以改變氣質」。依空法師回應覺培法師提問「讀書有多重要?對我們有什麼幫助?」買書、讀書、藏書、教書到編書、流通書等,都是他的最愛。讀書可與先聖先賢對話,透過文字般若即悟即證。讀書要「四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勉眾「有益才開卷」取代「開卷有益」的迷思。
滿謙法師說,他愛讀書是小時候受祖父房間葡萄乾與佛經的啟發。以色列是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國家,家長訓練小孩閱讀,是從孩子最喜歡的東西與書籍結合引導。他喜歡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教導,「以聞思修入三摩地」,也認同北大校長嚴復所說:「讀書,世界在眼前;不讀書,眼前就是世界」。
妙勤法師例舉明朝萬曆皇帝幼時授業老師于慎行所言:「讀不讀書都可以當皇帝;但是,讀書做明君,不讀書做昏君」。佛光山「好苗子計畫」,引導孩子透過每日檢視四件事:「做錯什麼事、做什麼好事、感恩的事、功課完成沒」,逐漸改善品德,教育從品格教育開始,品格好成績就會好。
「目前最推薦給愛書人閱讀《星雲大師全集》的哪一冊?」覺培法師再提問,依空法師強調大師的一生「以教為命」,認為文化最為重要。特別推薦《釋迦牟尼佛傳》、《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滿謙法師推薦《普賢菩薩十大願》,其第一願禮敬諸佛,是尊重每個人人格,最終達「人權」、「生權」,讓一切眾生有生存權利。妙勤法師推薦學佛寶典《往事百語》,是大師的處世心法。
談及《菩提伽耶那一夜》,依空法師說,印度佛教早期以象徵方式表現佛陀的存在,例如佛塔、菩提葉。那年在大師帶團之下至印度朝聖,在菩提伽耶停留時間很短,半夜約幾位師兄去菩提樹下、金剛座前打坐,體會皈依佛陀座下的喜悅。當時心中企盼得到一片菩提葉,然最終「片葉不沾身」,釋然解脫。雖未得到有形的菩提葉,但心中已然領受到無形的菩提。
滿謙法師以其著作《雲水歐洲》、《世界之心看歐洲》,說明佛教不是歐洲宗教主體,多元複雜的人種、語言、教派等,都是在歐洲弘揚佛教的困難。2006年奉命赴歐洲推動人間佛教,提出「佛光歐盟」,以集體創作,建立僧信二眾共識,整合資源,在「宗教對話城市」建寺,成為跨宗教融和的棟樑,實踐「法界融和、共生共榮、自他一如」。
妙勤法師以《正向語言的力量》說明,無往不利的人,都在巧妙運用語言的力量,運用自我應驗預言成就夢想或目標。強調改變語言就能扭轉未來,更以大師早在70年前,就勾勒好佛光山未來的藍圖為例。讓自己養成使用正向語言的習慣,能幫助他人振奮精神,也能讓自己充滿活力。一句好話,就能讓所處的世界成為友善空間。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