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新加坡少年義工團 回山服務學習面對挑戰

佛光新聞

字級

新加坡少年義工團 回山服務學習面對挑戰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23-12-10
年年組團回佛光山當義工的新加坡佛光山少年義工團,在疫情時隔3年後,終於再度回山,承擔行堂、洗碗等工作。此行共36人,年紀最小13歲,多是少年佛學班成員,還有5、6歲起就在慈愛三好學校、智慧學園課輔班一路成長。以及曾是少年義工,如今是義工老師者。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12月10日於如來殿梯型會議室,聆聽心得分享。由於平常慣用英文溝通,為報告心得,都事先寫好講稿,逐字標註漢語拼音練習。慧傳法師說,發現很多人對於洗碗都是一開始覺得很辛苦,才剛完成階段性工作,碗盤又送過來,如此循環不斷。「這不也是一段成長經歷嗎?跨過這個難關,很多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還有老菩薩們行堂洗碗後去拜佛,回來再繼續行堂洗碗,但沒有人說累,讓大家佩服不已。慧傳法師說,老菩薩們知道這段期間最需要人力,所以放下自己,成就大眾。過去還有青少年說,覺得累時就唱人間音緣,唱歌就會歡喜,歡喜就不會覺得累。

鄭諭分享,這段期間體會到「給人歡喜」。李子賢說洗碗是在和時間賽跑,但很有成就感。李宇芳說,看到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是他持續做義工的動力。李元凱說做義工,是想改變自己,嘗試不同生活體驗。

日本兄妹檔拓海坪野和拓海美咲,從慈愛三好學校一路成長。拓海坪野雖未就讀少年佛學班,但常主動到道場當義工,家人對兄妹倆在道場很放心。拓海坪野說,此行希望擴大視野、學習新知。

新加坡佛光青年分團副團長江啟豪2017年時是少年義工,這次承擔義工老師也是一大考驗,不過看到大家的認真投入,非常感動。陳德敬13歲起前來服務,現年20歲的他這次是義工老師,為能帶好少年義工,甚至提早抵達,事先熟悉工作。陳德敬說,過去要有朋友陪伴,這次是自己主動前來,「因為習慣了,而且很想念佛光山」。

16歲的陳意璇,曾是裡面年紀最小的義工,看到表姊傅宛芯、表哥傅弈祥到佛光山當義工,他也見賢思齊。行堂若有出錯,會主動到佛前懺悔,「不然會覺得過不了內心的那一關」。

新加坡佛光山少年義工團始於2011年,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副會長呂美成也就是從那時起,幾乎年年前來。呂美成的3個孩子都在道場長大,老大、老二也曾是少年義工團成員。呂美成說,看到佛光大家庭對孩子的關懷,想到一句英文「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大意是說栽培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莊的人成就,而在佛光山就看到這樣的景象。

少年義工團輔導法師知海法師表示,在佛光山當義工可以多和大眾多結緣。大家要能適應早起,還有團體生活要能放下自己,種種都是挑戰。
12345678910第9 / 93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