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真善美傳播獎 南院媒體系師生迴響
2019-11-24
南方大學學院媒體系師生及新馬寺人間社記者一行40人,11月24日上午,在妙峰法師、人文與社會學院代院長羅友強、中文系副教授陳秋平、媒體系主任羅玉玲等陪同下,受邀參與新加坡主辦的「2019星雲真善美傳播獎暨華人媒體論壇」。真善美傳播獎,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了鼓勵媒體人,深入社會各角落發掘光明正向的新聞。透過傳播美好良善的事件以振奮人心,促進社會和諧。
出席論壇的貴賓有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新馬泰印總住持覺誠法師、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覺培法師、新馬寺副住持如彬法師及高希均教授;新加坡貿工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也蒞臨現場並致開幕詞。
陳秋平、羅有強及羅玉玲3位老師異口同聲表示,新媒體勢不可當,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布資訊,毫無把關的意識,唯有持續教育民眾,期許減低負面衝擊。媒體可以成為真善美平台,傳播人間的美好,這才是媒體高度責任感的體現。
南方大學學院媒體系師生紛紛表示,感恩佛光山給予機會參與,收穫滿滿,《星雲傳承》紀錄片讓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師用心良苦的一句話「我們沒有失望的權利,唯有媒體可以救社會」,提醒正在攻讀的同學,要時刻守護真善美的原則,求真、弘善和揚美,才能鞏固媒體公信力和彰揚其專業素質。
94歲高齡的星雲大師,即便行動不便、視力模糊,但還是持續在世界五大洲辦教育,淨化人心;大師「給」不求回報的精神,無私奉獻,造福人群,在在令同學愛戴不已。
學生何凱心表示,自己不是佛教徒,透由媒體論壇領悟真善美的含義,有了正確觀念,他相信畢業後,踏入社會,他將會比別人來得容易融入媒體圈。曾詠庭分享心得,星雲大師對教育所作出的貢獻,他深深被震撼,認為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太有包容性,且具時代感和創造力。佳倩笑說,全場最感動的是星雲大師的故事,大師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很淡然的面對,帶給他滿滿的正能量。以後面對困難的時候,他也會冷靜以待。
此外,學子們從7位榮獲「傑出青年獎」的年輕媒體人,看到了優秀典範,秉持真善美精神執行媒體任務,做個有責任感的媒體人;親睹論壇現場,各主流媒體記者實際採訪,即時搶先發新聞的過程,令他們大開眼界;回程途中,打開手機就能讀到電子版有關論壇的精彩報導,如上了一堂真實的媒體課。
出席論壇的貴賓有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新馬泰印總住持覺誠法師、國際佛光會秘書長覺培法師、新馬寺副住持如彬法師及高希均教授;新加坡貿工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也蒞臨現場並致開幕詞。
陳秋平、羅有強及羅玉玲3位老師異口同聲表示,新媒體勢不可當,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布資訊,毫無把關的意識,唯有持續教育民眾,期許減低負面衝擊。媒體可以成為真善美平台,傳播人間的美好,這才是媒體高度責任感的體現。
南方大學學院媒體系師生紛紛表示,感恩佛光山給予機會參與,收穫滿滿,《星雲傳承》紀錄片讓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師用心良苦的一句話「我們沒有失望的權利,唯有媒體可以救社會」,提醒正在攻讀的同學,要時刻守護真善美的原則,求真、弘善和揚美,才能鞏固媒體公信力和彰揚其專業素質。
94歲高齡的星雲大師,即便行動不便、視力模糊,但還是持續在世界五大洲辦教育,淨化人心;大師「給」不求回報的精神,無私奉獻,造福人群,在在令同學愛戴不已。
學生何凱心表示,自己不是佛教徒,透由媒體論壇領悟真善美的含義,有了正確觀念,他相信畢業後,踏入社會,他將會比別人來得容易融入媒體圈。曾詠庭分享心得,星雲大師對教育所作出的貢獻,他深深被震撼,認為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太有包容性,且具時代感和創造力。佳倩笑說,全場最感動的是星雲大師的故事,大師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很淡然的面對,帶給他滿滿的正能量。以後面對困難的時候,他也會冷靜以待。
此外,學子們從7位榮獲「傑出青年獎」的年輕媒體人,看到了優秀典範,秉持真善美精神執行媒體任務,做個有責任感的媒體人;親睹論壇現場,各主流媒體記者實際採訪,即時搶先發新聞的過程,令他們大開眼界;回程途中,打開手機就能讀到電子版有關論壇的精彩報導,如上了一堂真實的媒體課。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