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文字無遠弗屆 建構現代佛典譯場

教育人文

字級

文字無遠弗屆 建構現代佛典譯場

【人間社記者 李苑嫣 高雄大樹報導】 2019-01-19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及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的「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1月15日圓滿落幕。近80位海內外的佛教翻譯工作者不但進一步認識翻譯工作與線上資料庫的科技運用,更獲得更大的前進力量:「我們是佛光山全球翻譯團隊的之一,集體創作一點也不孤單」。

12、13日邀請資深佛典翻譯專家授課,帶來佛典電子化、辭彙收集、現代譯場建構等各領域的知識與經驗。《中阿含經》英文本譯者、美國天普大學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 教授在「翻譯協作及科技運用」演講中提及,隨著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機器翻譯」將在十年後替代「人工翻譯」。因此他呼籲翻譯工作者要善用科技,建構佛教專門用語的機器翻譯平台,然而保有「人情味」(Human Touch),依舊是佛典翻譯的重要元素。

電子佛教辭典(DDB)創辦人、東京大學Charles Muller教授於「佛典翻譯:翻譯的流程建立」的課程中,除了展示電子佛教辭典的建構軟體,也強調譯者應熱衷於佛學研究,才能完善傳遞佛法的意涵。教授表示,對於自己看不懂的文辭,他都會耐心研讀與體證,因為唯有人腦才具備人間的智慧與能力。

Charles Muller教授同時也對《佛光大藏經》英譯計畫的方向以及藏經數位化等工作給予認同與肯定,並且表示願意與佛光山共享資源。漢傳大藏經專家、加州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蘭卡斯特教授無法親自來到佛光山參加論壇,卻特別提前錄製影片,為大家講授「佛典翻譯的演變」,並在提問環節透過現場連線,與譯者交流互動。

此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以及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共同講述「現代譯場建構」。其中提到如何透過雲端科技、辭彙統一、佛典翻譯技巧培訓、全球人才整合策略來完成佛典翻譯的龐大計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知悅法師以及Humanistic Buddhism Reader(人間佛教閱讀器)、NTI Reader的開發者Alex Amies,也特別介紹線上翻譯工具與資料庫。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則介紹佛光電子大藏經的特色。藏經數位化除了因應現代科技,更重要的是能夠「給人方便」,在搜尋原典資料上給予佛學研究者更多的便利。可見,現代譯場不僅需要精通外語的人才,也需要電腦工程、軟體開發等方面的專業人士。

14、15日以工作坊的型態進行。譯者根據專長和興趣分成《佛光大辭典》英譯、人間佛教學術論文全球翻譯計畫、以及《星雲大師全集》英譯等三項計畫。在妙光法師、覺瑋法師和知悅法師的帶領下,譯者直接投入團隊翻譯,體驗現代譯場流程、線上翻譯工具的運用,以及詞彙搜尋等工作。

論壇圓滿當天下午進行綜合座談,來自英國的彭寶珊(Roxanna Pang)介紹倫敦佛光山的翻譯團隊培訓方式。她表示,成員透過翻譯佛教名相,不但能協助倫敦當地弘揚佛法,還能提升自己,遨遊法海。最後,《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勉勵在場所有的譯者,將此次論壇所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術帶回世界各地,繼續為佛教翻譯耕耘。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院長也特別勉勵:「初發心即成正等正覺,成就來自願力,願大家發心發願,點亮彼此的生命。」首屆翻譯論壇獲得熱烈迴響,與會者皆表示希望翻譯論壇可以成為年度例行活動,透過資源共享,培訓更多佛典翻譯的生力軍。
12345678910第9 / 434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