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佛光大學 榮獲第六屆宜蘭縣環境教育獎

教育人文

字級

佛光大學 榮獲第六屆宜蘭縣環境教育獎

【新聞來源:佛光大學】 2017-11-15
宜蘭縣政府舉辦「第六屆國家環境教育獎」,佛光大學獲得宜蘭縣環境教育獎的肯定,11月14日由校長楊朝祥代表接受宜蘭縣副縣長黃適超頒獎表揚,樂活產業學院院長許興家、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周鴻騰也前往觀禮並分享榮耀。

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說,許多人都說佛光大學校園很美,他用12字形容:「校在山中、樓在林中、人在畫中。」位處一片翠碧鮮綠的森林書院,是佛大推動環境教育的活教材,各教學與行政單位不餘遺力的推動豐富又多元的環境課程,舉凡自然保育、社區參與等均有具體優良成果。此外,從校園內延伸到社區,全校師生與社區居民的互動與感動,皆是多元推動環境教育的優質示例。

樂活產業學院院長許興家與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周鴻騰老師表示,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是運用組織及系統化的教育方式,培育國民瞭解人與環境的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佛大以「三三三品德教育」作為推動環境教育的基礎,強調三生(重視生活、生命、生涯教育)、三品(擁有品德、品質和品味人生)、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從關懷自己、關懷他人、關懷社會、關懷環境之三好校園作為推動全校式環境教育之基礎,強化全校教職員工生之環境素養。本次得獎乃是全校共同投入環境教育工作而獲得的美好成果。

「森林大學、樂學天地、三好教育、社會關懷」是佛光大學榮獲大學組優等獎的最大特色。而推動全校式( whole school approach)、地方本位(place-based education)環境教育,其中最主要的關鍵驅動力,即是全校教職員全心投入建構森林書院、樂學天地之願景與藍圖,帶領全體師生身體力行境教與身教。

學務處的師長歷年辦理節省能資源活動、淨山與淨灘活動,以服務學習培養環境意識與環境行動力,讓學校榮獲健康促進績優學校、菸害防治績優學校、全國大專校院社團評特優三連霸、衛生訪視優等、品德績優暨三好績優學校。

總務處的師長規劃設計校園空間、營造校園生物多樣性、學校地景和自然環境融合、節省能資源之行動方案。校園內多處觀景台、168、080、152步道,同時拿下礁溪鄉「最適合情侶約會的旅遊景點」、「最適合親子共遊的旅遊景點」、「最適合長青族休憩的旅遊景點」三個項目的第一名。並連續5年獲宜蘭縣政府頒發熱心推動綠色採購及綠色採購績優單位榮譽。

教務處師長規劃特色學程,以幸福菜園培養學生對社會企業與微型創業的思考起點,從長青食堂落實社會關懷與實踐。鼓勵學生採取社區環境行動,引導學生採取公民行動。不只教育學生也教育家長、居民,更帶動社區產業。透過耕耘和收成的體驗,學習感謝土地,感謝眾人,服務他人。

通識中心的師長辦理通識涵養與服務學習,透過欣賞自然文學作品、哲學性的價值思辨、環境議題案例的分析、體驗的服務學習以及自發性行動方案的執行等教學策略,形塑學生正向的環境倫理觀。

健康與創意素食產業學系的師長則以顧健康、愛地球,推廣吃素食利己、利他、利自然,再以素食料理濟物利人,舉辦「愛心無距離,甜點送希望」活動。在全系師生同心協力下,舉辦愛心手工泡芙製作與義賣活動,將活動收入全部捐款給天主教聖芳濟老人長期照顧中院舍重建專案,讓學生在學期間,不只在學業上有收穫,更能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透過永續教育、樂活旅遊、食農教育,提供學生種植蔬果體驗課程,認識土地到餐桌與環境連結性,建立友善環境素養與認知。透過參與校園環境行動,學生對校園的地方依附感與地方認同感。此外,未樂系師長共同主持的學習型城市計畫,將「食農教育」、「孝親旅遊」、「養生樂活」作為支柱,透過多元化的研習課程、工作坊等學習活動,促進民眾終身學習的意願。打造普及化、深度化、高品質、創新性的學習機制,建立產業未來的發展契機,提升宜蘭縣整體的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率。

未來展望將盤點佛大特色生態與人文資源,積極推動自然保育、社區行動、森林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等,提昇教職員生環境素養,實踐負責任的環境行為。規劃校園永續,轉化傳統校園環境,以符合永續發展之綠色、生態、環保、健康、省能及省資源之目標,持續積極推動生態保育工作。結合社區、民間團體及企業建立夥伴關係,透過社區營造、在職教育及生態旅遊等共同推廣環境教育。強化環境教育專業知識及品質,鼓勵師生參與環境教育課程,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儲備環境教育人力資源,以佛光大學的能量與社會責任,共同推動聯合國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發揮大學的影響力與擴散力。
12345678910第9 / 435頁
追蹤我們